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4177阅读:1900来源:国知局
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石油、油页岩开采及化工领域,具体涉及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



背景技术:

油页岩原位裂解开采是国内外公认的一种相对环保的方法。在原位裂解开采技术中,以加热技术最为关键,按照加热方式,油页岩原位开采加热技术可分为电加热、辐射加热及对流加热。

电加热是通过热传导方式利用电阻发热产生的热量加热油页岩层,开发前需建立冷冻墙,用来保护地下水;主要存在工艺复杂、热损大、耗电多、成本高回收率低等问题;目前主要有壳牌icp技术和electrofractm技术。

辐射加热是利用微波发生器发射出的微波来加热油页岩;优点是传热快、选择性加热、容易自动控制、采油率高;不足是成本较高,技术难度大;目前主要有llnl的射频技术和raytheon公司的rf/cf技术。

对流加热是利用高温烃类气体对流加热油页岩,优点是岩层空隙不易闭合,油气回收率高;不足是效率低、成本高、规模小,难以大面积实施和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主要有雪弗龙的crush技术,美国公司的ccr技术、superheatedair和ive技术。

中国专利cn201310141426.4,一种稠油油层蒸汽加热装置与方法;该装置由储油罐、油泵和燃烧器构成,燃烧器与压气机连通;通过燃焰加热管在油井中设置的方法,解决稠油油层燃焰加热的技术问题。

中国专利cn201520114231.5,一种井内油页岩燃烧加热系统;该系统能实现50-800℃的加热范围,它包括地面监测与控制系统、井内燃烧与尾气逆流换热系统、外加流体注入管和外部套管。本系统可以作为加热体对井下地层进行直接加热,也可渗透传热。

针对目前井内油页岩层原位开采流体加热技术存在热量利用率低,加热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地下燃烧对流加热的方法,该方法热量利用率高、易于控制,进一步推动了油页岩原位裂解加热技术。但由于地下环境复杂,存在高压下点火难,燃烧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油页岩原位裂解加热,地下环境复杂,高温高压气体燃烧点火难,燃烧不稳定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

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它包括:电点火枪1、助燃气体管2、燃气管3、燃气混合室4、燃烧室5和喷火嘴6;

所述的燃气混合室4和燃烧室5之间设有隔41,隔41设有通孔42;

所述的喷火嘴6设在燃烧室5下方;

所述的助燃气体管2设在燃气混合室4中心位置,电点火枪1设在助燃气体管2内,穿过助燃气体管2进入燃气混合室4下部;燃气管进口31设在燃气混合室4壁上;

所述的燃气混合室4还设有气体分布器43,气体分布器43为锥形;固定燃气混合室4的壁上,气体分布器43外侧;

所述的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还包括热电偶7,所述的热电偶7设在燃气混合室4的壁内;

所述的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还设有调解装置,所述的调解装置是根据热电偶7发出的信号调整助燃气体和可燃气体的压力,以平衡燃气混合室4的温度;当燃气混合室4的温度突然降低时启动电点火枪1点火;

所述的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还设有风套,所述的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设在风套内,风套内通热传递介质。

所述的助燃气体管进口21设在燃气混合室4顶部;气体分布器43设在燃气混合室4下部,气体分布器43为倒锥形,其底部固定在隔41上;

所述的助燃气体管2设在燃气混合室4中心位置,进入燃气混合室4下部,助燃气体管进口21在电点火枪喷火头之上;

所述的气体分布器43设在燃气混合室4上部,气体分布器43为锥形,其顶部固定在燃气混合室的盖44上,其底部固定在燃气混合室4的壁上;

所述的助燃气体管2和燃气管3的截面积之和大于通孔42截面积;

所述的助燃气体管2末端及助燃气体管进口21设有与电点火枪1紧密接触的若个紧密接触部23,紧密接触部23分成若个助燃气体管进口21;紧密接触部23外侧设有若干个凹型沟槽22;

所述的紧密接触部23和凹型沟槽22均为1-4个;

所述的紧密接触部23和凹型沟槽22均为3个。

本发明提供了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它包括:电点火枪1、助燃气体管2、燃气管3、燃气混合室4、燃烧室5和喷火嘴6;所述的燃气混合室4和燃烧室5之间设有隔41,隔41设有通孔42;所述的喷火嘴6设在燃烧室5下方;所述的助燃气体管2设在燃气混合室4中心位置,电点火枪1设在助燃气体管2内,穿过助燃气体管2进入燃气混合室4下部;燃气管进口31设在燃气混合室4壁上;所述的助燃气体管2末端及助燃气体管进口21设有与电点火枪1紧密接触的若个紧密接触部23,紧密接触部23分成若个助燃气体管进口21;紧密接触部23外侧设有若干个凹型沟槽22;

助燃气体管2和套风管10加压供气,压力稳定后,起动电点火枪11,燃气管3供气,燃气经气体分布器43分布进入燃气混合室4,流速放缓,助燃气体管2的末端为2-4个助燃气体管进口21,形成流速高的2-4个气流束,气流束的之间,特别是电点火枪11的点火头前形成负压区,燃气从凹型沟槽22中进入气流束之间的负压区,与助燃气体混合,气流束周围同时也形成负压区,与燃气混合室4的燃气混合,内外混合充分,电点火枪11点燃充分混合的气体,经通孔42进入燃烧室5燃烧,从喷火嘴6喷出,加热井套套风,喷出的套风,带走热量,混合后形成高温高压烟气;燃气混合室4截面积和体积都大,燃气流速慢,在燃气混合室4内停留时间长,燃烧器燃烧后加热了燃气,燃烧稳定。助燃气体在助燃气体管2直接输出,燃气混合室4内停留时间短,助燃气体管2末端形成的气流束流速高,散热快,温度低,电点火枪11从助燃气体管2内通过,电点火枪11的点火头被气流束包围,保护了点火枪11。延长了电点火枪11使用寿命,在热电偶平衡下,在熄火时能自动点火。解决了高压下点火难的问题,保证了高温高压燃烧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压气体燃烧器的剖示示意图;

图2为油页岩层高压气体燃烧器又一实施例的剖示示意图;

图3为a-a面放大的剖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

请参见图1-3,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它包括:电点火枪1、助燃气体管2、燃气管3、燃气混合室4、燃烧室5、喷火嘴6和热电偶7;

所述的燃气混合室4和燃烧室5之间设有隔41,隔41设有通孔42;

所述的喷火嘴6设在燃烧室5下方;

所述的燃气混合室4还设有气体分布器43、助燃气体管进口21设在燃气混合室4顶部中心位置,气体分布器43设在燃气混合室4下部,气体分布器43为倒锥形,设有通气分布孔431,其底部固定在隔41上,其顶部固定在燃气混合室4的壁上,燃气管进口31设在燃气混合室4壁上,气体分布器43外侧;

电点火枪1设在助燃气体管2内,穿过助燃气体管2进入燃气混合室4下部,气体分布器43内;

所述的热电偶7设在燃气混合室4的壁内。

实施例2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

请参见图1-3,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它包括:电点火枪1、助燃气体管2、燃气管3、燃气混合室4、燃烧室5、喷火嘴6和热电偶7;

所述的燃气混合室4、燃烧室5设有隔41,隔41设有通孔42;

所述的喷火嘴6设在燃烧室5下方;

所述的燃气混合室4还设有气体分布器43、气体分布器43设在燃气混合室4上部,气体分布器43为锥形,其顶部固定在燃气混合室的盖44上,其底部固定在燃气混合室4的壁上;

所述的燃气管进口31设在燃气混合室4壁上,气体分布器43外侧;

助燃气体管2设在燃气混合室4中心位置,进入燃气混合室4下部,助燃气体管进口21在电点火枪喷火头之上。

电点火枪1穿过助燃气体管2进入燃气混合室4下部,助燃气体管2末端及助燃气体管进口21设有与电点火枪1紧密接触的若个紧密接触部23,紧密接触部23分成若个助燃气体管进口21;紧密接触部23外侧设有凹型沟槽22;

紧密接触部23和凹型沟槽22均为1-4个。

所述的助燃气体管2和燃气管3的截面积之和大于通孔42截面积;

所述的热电偶7设在燃气混合室4的壁内。

所述的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还设有风套,所述的高温高压气体燃烧器设在风套内,风套内通热传递介质。

使用时,助燃气体管2和套风管10加压供气,压力稳定后,起动电点火枪11,燃气管3供气,燃气经气体分布器43分布进入燃气混合室4,流速放缓,助燃气体管2的末端为2-4个助燃气体管进口21,形成流速高的2-4个气流束,气流束的之间,特别是电点火枪11的点火头前形成负压区,燃气从凹型沟槽22中进入气流束之间的负压区,与助燃气体混合,气流束周围同时也形成负压区,与燃气混合室4的燃气混合,内外混合充分,电点火枪11点燃充分混合的气体,解决了高压下点火难的问题,经通孔42进入燃烧室5燃烧,从喷火嘴6喷出,加热井套套风,喷出的套风,带走热量,混合后形成高温高压烟气;燃气混合室4截面积和体积都大,燃气流速慢,在燃气混合室4内停留时间长,燃烧器燃烧后加热了燃气,燃烧稳定。助燃气体在助燃气体管2直接输出,燃气混合室4内停留时间短,助燃气体管2末端形成的气流束流速高,散热快,温度低,电点火枪11从助燃气体管2内通过,电点火枪11的点火头被气流束包围,保护了点火枪11。延长了电点火枪11使用寿命,在热电偶平衡下,在熄火时能自动点火。保证了高温高压烟气燃烧器稳定运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