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燃烧装置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937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燃烧装置的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燃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锅炉燃烧装置的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燃烧锅炉产生的热量可被用来供暖,在工业上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授权公告号为CN201628203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11月10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高温燃烧链条锅炉,其主要利用风室中的空气将固定炉篦或链条排炉上的燃料吹成沸腾状态,使其上下翻滚燃烧,产生热量。

现有技术中的锅炉的进料方式一般为:打开锅炉,然后将燃料输入锅炉内,再盖上锅炉。由于燃料是直接进料,而市售的燃料中存在部分大颗粒,当这些大颗粒进入锅炉内后燃烧效果受到影响,部分燃料存在燃不尽的情况或燃烧速度下降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燃烧装置的进料机构,具有粉碎燃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锅炉燃烧装置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用于连通进料斗的出口和锅炉内部的隔离室,所述进料斗内设有固定鄂、振动鄂和驱动组件;所述固定鄂固定在所述进料斗内且所述固顶鄂上设有定鄂板,所述振动鄂上固定有与所述定鄂板相对应的动鄂板,所述定鄂板和所述动鄂板之间形成一上宽下窄的破碎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固定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并与其同步转动的偏心转盘,所述偏心转盘固定在所述振动鄂的上端;所述振动鄂的下部设有用于限制其转动的限位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料先经进料斗的入口进入进料仓内,开启驱动电机,偏心转盘带动振动鄂及其上的结构发生抖动且定鄂板和动鄂板之间的破碎区大小有规律变化,挤压破碎区内的燃料使其破碎,破碎后的燃料进入锅炉内进行燃烧,粉碎后的颗粒较小,可有效增加燃烧速度,减少燃不尽的情况。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进料斗内的限位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振动鄂转动,同时适用于振动鄂的抖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固定在进料斗内的限位杆和限位套,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振动鄂的下部,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嵌设在所述限位套内且所述限位弹簧设置在所述限位套和所述限位杆上对应嵌设至所述限位套内的一端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振动鄂转动,同时适用于振动鄂的抖动;另外还能减少振动鄂的转动趋势带来的强度损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限位套上靠近所述振动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限位杆上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块处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配合连接限制所述限位套和所述限位杆脱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限位套和限位杆脱离。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隔离室内设有杠杆支座,所述杠杆支座上转动设置有调节板且所述调节板的两端绕所述杠杆支座上下运动,所述调节板上位于进料斗的出口正下方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设置在锅炉的进料口上表面配合密封的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的下部设有用于与设置在锅炉底部的插槽配合卡接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通过一水平的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斗的燃料掉落作用至调节板上靠近锅炉的一端,调节板上靠近锅炉的一端由于燃料的作用而向下运动,打开锅炉的进料口,燃料经调节板进入锅炉内;待进料足够时,停止加料,连接块与锅炉的进料口密封配合关闭进料口;通过上述结构起到自动燃料的目的,降低加料的危险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料斗内设有进料仓,所述进料仓位于所述破碎区下方,所述进料仓和所述进料斗的出口通过一具有通孔的挡板隔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锅炉内高温对进料仓内存放的燃料的影响,也减少少量明火进入进料仓的可能性,提高进料仓存放燃料的安全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料斗的出口和所述调节板之间设有金属过滤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金属过滤网下方的燃料对金属过滤网上方的反冲,提高进样仓的安全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调节板上沿所述杠杆支座对称设置的两端的下表面固定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的下部固定在所述安装台上;其中一个所述调节弹簧对应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设有连接块一端的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进料足够时,停止添加燃料,调节板在调节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调节板一端的结构将进料口封堵,便于后续工作的展开。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调节块的底部围绕设有金属软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调节块偏移的可能性,同时也为连接块的转动提供一定的缓冲。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金属软片的下表面设有一层耐高温橡胶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为连接块的转动提供一定的缓冲。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料机构还包括用于隔离锅炉和外环境的隔离板,所述安装台、所述杠杆支座、所述调节板和所述进料斗的出口均设置在所述隔离板围成的隔离室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要起到隔离作用,安全,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进料过程中,燃料在定鄂板和动鄂板之间的破碎区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燃料进入锅炉内进行燃烧,粉碎后的颗粒较小,可有效增加燃烧速度,减少燃不尽的情况;入隔离室内的燃料由于限位板的作用而降落至调节板上靠近锅炉的一端,调节板上靠近锅炉的一端由于燃料的作用而向下运动,打开进料口,燃料经调节板进入倾斜设置的流化床上并沿着倾斜向下设置的流化床滑落,待进料足够时,停止驱动电机,调节板上的燃料完全进入流化床内,调节板在调节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调节板上的结构将进料口覆盖,实现自动加料的过程,替代人工加料,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加料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

图中,1、锅炉;11、进料口;2、流化床;21、插槽;3、通气管;4、换热管;41、通水管;42、排热管;5、排废管;6、进料斗;61、进料仓;62、出口;63、挡板;64、固定鄂;641、定鄂板;65、偏心转盘;66、振动鄂;661、动鄂板;7、隔离室;71、安装台;72、杠杆支座;73、调节板;731、连接块;732、调节块;733、封堵块;734、金属软片;735、耐高温橡胶层;736、平衡块;74、调节弹簧;75、金属过滤网;76、限位板;81、限位套;811、第一限位块;82、限位杆;821、第二限位块;83、限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锅炉燃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锅炉1,锅炉1内设置有上表面倾斜向下的流化床2,流化床2的下方设有多个通气管3。空气自通气管3进入锅炉1内,吹动流化床2上方的燃料上下运动。

参照图1,锅炉1内设置有换热管4,换热管4的一端设置有通水管41,其另一端设置有排热管42。排热管42位于锅炉1的上部设置。

参照图1,燃料点燃后(点燃结构未示出),在空气的鼓吹作用下上下运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与换热管4发生热交换使得换热管4内的水转变成蒸汽,蒸汽经排热管42排至后续系统中,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渣经设置在锅炉1上方的排废管5排至后续系统中。

参照图1,锅炉1上连有进料机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斗、以及设置在进料斗下方由多个隔离板围成的隔离室7。

结合图1和图2,进料斗内设置有进料仓61,进料仓61和进料斗的出口62通过一具有通孔的挡板63隔离。进料仓61内固定有固定鄂64,固定鄂64上固定有定鄂板641。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的电机轴上固定有与其同步转动的偏心转盘65,偏心转盘65的下部固定有振动鄂66。振动鄂66上相对定鄂板641的一侧固定有动鄂板661,定鄂板641和动鄂板661之间形成一上宽下窄的破碎区,破碎区通向出口62。

结合图1和图2,振动鄂66的下部设有用于限制其转动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进料仓61内的限位套81,限位套81设置在振动鄂66上远离破碎区的一侧。限位套81内滑动嵌设有限位杆82。限位杆82的一端和设置在限位套81内的滑槽的底部之间设有限位弹簧83,限位杆82的另一端通过一水平的销轴转动连接在振动鄂66上振动鄂66上远离破碎区的一侧。限位套81上靠近振动鄂6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811,限位杆82上对应第一限位块811处设有第二限位块821,第一限位块811和第二限位块821配合连接限制限位套81和限位杆82脱离。

结合图1和图3,位于进料斗下方的隔离室7内设置有安装台71,安装台71上固定有杠杆支座72,杠杆支座72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板73且调节板73的两端能绕杠杆支座72上下运动。调节板73上靠近锅炉1的一端穿过设置在锅炉1该端的进料口11设置,且调节板73该端设有用于与进料口11上表面配合密封的连接块731。连接块731的下部设有用于与设置在流化床2上的插槽21配合卡接的调节块732,调节块732通过一水平的销轴转动设置在连接块731上。连接块731上靠近进料口11的一侧设置用于覆盖进料口11的封堵块733。

参照图3,调节块732的底部围绕设有金属软片734,金属软片734的下表面设有一层耐高温橡胶层735。耐高温橡胶层735采用市售产品。

参照图1,调节板73上远离连接块731的一端设有与连接块731、调节块732、封堵块733、金属软片734和耐高温橡胶层735平衡的平衡块736。

参照图1,调节板73上沿杠杆支座72对称设置的两端的下表面固定有调节弹簧74,调节弹簧74的下部固定在安装台71上。

参照图1,进料斗的出口恰好位于调节板73上靠近锅炉1的一端的正上方,进料斗的出口和调节板73之间设有金属过滤网75。调节板73上表面上设有用于限制自进料斗输入的燃料落至调节板73上远离锅炉1一端的限位板76。

工作过程:

步骤1,进料:燃料先经进料斗6的入口进入进料仓61内,开启驱动电机,偏心转盘65带动振动鄂66及其上的结构发生抖动且定鄂板641和动鄂板661之间的破碎区大小有规律变化,挤压破碎区内的燃料使其破碎,破碎后的燃料经出口62掉落至隔离室7内;进入隔离室7内的燃料由于限位板76的作用而降落至调节板73上靠近锅炉1的一端,调节板73上靠近锅炉1的一端由于燃料的作用而向下运动,打开进料口11,燃料经调节板73进入倾斜设置的流化床2上并沿着倾斜向下设置的流化床2滑落;待进料足够时,停止驱动电机,调节板73上的燃料完全进入流化床2内,调节板73在调节弹簧74的作用下复位,此时封堵块733将进料口覆盖;

步骤2,燃烧换热:空气自通气管3进入锅炉1内,点燃后的燃料在空气的鼓吹作用下上下运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与换热管4发生热交换使得换热管4内的水转变成蒸汽,蒸汽经排热管42排至后续系统中,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渣经设置在锅炉1上方的排废管5排至后续系统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