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9243发布日期:2018-07-11 02:4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烧器是一种通过固态或者液态的燃料进行加热的厨具,便于携带,燃烧安全,可以在户外,餐厅等场合使用。酒精炉就是用固态或液态的酒精作为燃料进行燃烧加热的燃烧器,普遍用于餐厅、家庭聚餐等场合;我们家庭常用的一般是酒精炉一类的燃烧器,但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是燃料燃烧不充分,常常出现熄火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燃料燃烧充分、不易熄火的燃烧器。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带锥度的燃烧器外壳和燃烧架,所述燃烧器外壳和所述燃烧架之间形成环形贯通的导风通道,所述燃烧架包括锥形凸台底座以及固定在所述锥形凸台底座上的套筒,所述锥形凸台底座和所述套筒之间形成放置燃料用的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底部环形等间距分布有多个导风管;所述锥形凸台底座上设置有贯通的锥形导风槽。通过设置的所述导风通道、所述导风管和所述锥形导风槽,能够很好地将外部空气导入至所述燃烧器外壳内,使燃烧室内的固体燃料能够充分燃烧,提高了热效率,不易产生熄火现象,燃烧充分也进一步减少了有害气体的产生。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器外壳的外圆周面上环形等间距设置有第一导风孔,所述套筒的外圆周面上环形等间距设置有第二导风孔,所述锥形凸台底座的外圆周面上环形等间距设置有第三导风孔;所述第一导风孔、所述第二导风孔和所述第三导风孔分别设置在同一高度上,与所述导风通道、所述导风管和所述锥形导风槽配合,确保燃料能够充分燃烧。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凸台底座的凸台锥度大于所述燃烧器外壳的锥度。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器外壳和所述燃烧架之间通过间隔分布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个数分别为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将所述燃烧器外壳固定在外部设备上。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凸台底座包括底板和锥形凸台,所述套筒、所述底板和所述锥形凸台三者围成所述燃烧室,所述导风管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三导风孔设置在所述锥形凸台上;所述锥形导风槽设置在所述锥形凸台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燃烧器通过导风通道、导风管和锥形导风槽与多个导风孔结合将外部空气导入至燃烧器外壳内,使燃料能够充分燃烧,提高了热效率,不易发生熄火现象,充分燃烧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器图2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器图3中A-A的剖切示意图;

其中:1为燃烧器外壳、2为燃烧架、3为导风通道、4为锥形凸台底座、5为套筒、6为燃烧室、7为导风管、8为第一导风孔、9为第二导风孔、10为第三导风孔、11为第一连接板、12为第二连接板、13为安装孔、14为底板、15为锥形凸台、16为锥形导风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带锥度的燃烧器外壳1和燃烧架2,燃烧器外壳1和燃烧架2之间形成环形贯通的导风通道3,燃烧架2包括锥形凸台底座4以及固定在锥形凸台底座4上的套筒5,锥形凸台底座4和套筒5之间形成放置燃料用的燃烧室6,燃烧室6底部环形等间距分布有多个导风管7;参阅图2,锥形凸台底座4上设置有贯通的锥形导风槽16。通过设置的导风通道3、导风管7和锥形导风槽16,能够很好地将外部空气导入至燃烧器外壳1内,使燃烧室6内的固体燃料能够充分燃烧,提高了热效率,不易产生熄火现象,燃烧充分也进一步减少了有害气体的产生。

参阅图2和图4,燃烧器外壳1的外圆周面上环形等间距设置有第一导风孔8,套筒5的外圆周面上环形等间距设置有第二导风孔9,锥形凸台底座4的外圆周面上环形等间距设置有第三导风孔10;第一导风孔8、第二导风孔9和第三导风孔10分别设置在同一高度上,与导风通道3、导风管7和锥形导风槽16配合,确保燃料能够充分燃烧。

其中,锥形凸台底座4的凸台锥度大于燃烧器外壳1的锥度。

参阅图1和图3,燃烧器外壳1和燃烧架2之间通过间隔分布的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焊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的个数分别为2个;第一连接板11上设置有安装孔13,安装孔13用于将燃烧器外壳1固定在外部设备上。

参阅图3和图4,锥形凸台底座4包括底板14和锥形凸台15,套筒5、底板14和锥形凸台15三者围成燃烧室6,导风管7设置在底板14上,第三导风孔10设置在锥形凸台15上;锥形导风槽16设置在锥形凸台15上。

本实施例燃烧器通过导风通道、导风管和锥形导风槽与多个导风孔结合将外部空气导入至燃烧器外壳内,使燃料能够充分燃烧,不易发生熄火现象,充分燃烧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