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自动排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7506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循环流化床锅炉自动排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自动排渣装置,特别是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自动排渣装置。
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节能,并且有很多优点的换代产品。但其排渣方式却是比较落后的人工排渣,这种排渣方式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工人劳动强度大;2)排放850~950℃的高温炉渣,工作安全无保障;3)靠人工临视,锅炉风室压力控制可靠性差;4)风室压力的波动影响锅炉的稳定燃烧,造成锅炉效率下降;5)风压的波动造成风机工作点不稳,使风机电耗增大;6)断续放渣,在炉膛内放渣管入口附近容易结焦,严重时造成仃炉,影响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自动排渣装置,这种装置将人工临视,手动操作排渣变为自动排渣,从而稳定风室风压,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用以克服现有排渣装置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特点,设计出一种自动化控制排渣装置。本实用新型由根据风压信号自动控制排渣闸门的控制器和电动执行器控制的耐950℃高温炉渣的排渣闸门两部分组成,以下简称控制器和排渣闸门。控制器上有压力变送器、控制调节器、显示仪表,伺服放大器和手操器。其工作过程为风室压力信号输入到变送器将压力信号变换为电信号分别输入到控制调节器和显示仪表,控制调节器将调节后的电信号输入到司服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再经手操器将放大后的电信号传给排渣闸门上的电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带动排渣闸门动作。手操器可将自动控制和手动操作功能互相转换,以满足必要时的手动操作。排渣闸门上有阀体外壳、阀板、阀门支架、阀杆、阀门旋转螺母和电动执行器。其工作原理为当电动执行器动作时带动旋转螺母旋转,使阀杆作直线运动,从而带动阀板开大或关小闸门开度。阀体外壳从正面看有上下对称的两部分,上下内壁之间有空腔,其左端和排渣管连接,右端和阀门支架连接。阀板为右半是半圆、右半是矩形的整体平板形,通过其右端的销钉与阀杆连接。阀杆左端为连接头,右端为螺杆。阀门支架在阀杆的外部,其左端和阀体外壳连接、右端和电动执行器连接。阀门支架前后看为中间粗的工字钢形,上下看为方形,上面和下面均有长条形加强筋,中间有适应性空腔,用以安放阀杆和阀门旋转螺母,阀杆右端在阀门旋转螺母内。阀门旋转螺母固定在阀门支架内,只能旋转不能左右穿动,其右端起连轴作用的接口和电动执行器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阀体外壳、阀板、阀门支架、阀杆和阀门旋转螺母均采用耐热耐腐蚀的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变人工控制为自动控制放渣,不但提高了锅炉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2)自动控制风室压,保证了炉膛差压的稳定,从而提高了锅炉热交率,节省了燃料,降低了风机电耗;3)自动控制放渣速度使原来的断续放渣变为连续放渣,放渣管内的炉渣始终处于流动装态,因此避免了放渣管入口结焦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锅炉的仃运次数,提高了经济效益。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的原理方框图;图2为电动执行器和排渣闸门安装在一起时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结合锅炉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原有人工排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控制器上有压力变送器(1)、控制调节器(2)、显示仪表(3)、司服放大器(4)和手操器(5)。控制器的工作过程为风室压力信号输入到压力变送器(1)将压力信号变换为电信号分别输入到控制调节器(2)和显示仪表(3),控制调节器(2)将调节后的电信号输入到司服放大器(4)交信号放大,再经手操器(5)将放大后的电信号传给电动执行器(6),电动执行器(6)带动排渣闸门(13)动作。控制器上各部件及电动执行器(6)均为市售部件。控制器(15)上的部件可根据控制等级的要求选用变送器(1)的型号为DDC--311A、1151GP--4E12M1、DBC--311A或者CECY--130G型;调节器(2)的型号为DTL--331A、DTZ--2100S、DTGJ--1000;显示仪表的型号为XFZ--105、DTZ--2100S、DTGJ--1000;伺服放大器的型号为DF--1、ZPE--2011、ZPE--2011;手操器的型号为DFD--07/09、DFD--1000、SFC--25011。电动执行器(6)的型号为30A,手操器(5)可将自动控制和手动操作功能互相转换,以满足必要时的手动操作。排渣闸门上有阀体外壳(12)、阀板(11)、阀门支架(10)、阀杆(9)、阀门旋转螺母(8)和电动执行器(6)。阀体外壳(12)从正面看有上下对称的两部分,上下壁之间有空腔,其左端和排渣管(7)连接,右端和阀门支架(10)连接。阀板(11)为左半是半圆,右半是矩形的整体平板形,通过其右端的销钉与阀杆(9)连接。阀杆(9)左端为连接头,右端为螺杆。阀门支架(10)在阀杆(9)的外部,其左端和阀体外壳(12)连接,右端和电动执行器(6)连接。阀门支架(10)前后看为中间粗的工字钢形,上下看为方形,上面和下面均有长条形加强筋(18),中间有适应性空腔,用以安放阀杆(9)和阀门旋转螺母(8),阀杆(9)右端在阀门旋转螺母(8)内。阀门旋转螺母(8)固定在阀门支架(10)内,只能旋转不能左右窜动,其右端起连轴作用的接口和电动执行器(6)的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锅炉(14)风室(16)的压力信号经压力变送器(1)变换,经显示仪表(3)与给定值比较,经调节器(2)调节、伺放大器(4)放大后输入给电动执行器(6),当风室(16)风压升高时,风压信号将控制电动执行器使排渣闸门(13)开启度增大,加快排渣速度,风室(16)风压随之下降,当下降到下限风压时,风压信号将控制电动执行器(6)使排渣闸门(13)开启度减少,排渣速度减慢,风室(16)风压上升,如此循环下去,当风室(16)风压的上、下限差值很小进,上下限值便成为一个定值,控制器(15)便控制排渣闸门(13)的开启度,使排渣速度始终维持风室(16)风压的稳定数值,当某一因素影响风压变化时,本实用新型便自动调整排渣闸门(13)开高度大小,改变排渣速度,使风室风压仍维持原设定值。
本实用新型阀体外壳(12)、阀板(11)、阀门支架(10)、阀杆(9)和阀门旋转螺母(8)均采用耐腐蚀的不锈钢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自动排渣装置,由风压信号自动控制排渣闸门的控制器和电动执行器控制的耐950℃高温炉渣的排渣闸门组成,其特征在于控制器(15)包含有压力变送器(1)、控制调节器(2)、显示仪表(3)、伺服放大器(4)和手操器(5);排渣闸门上有阀体外壳(12)、阀板(11)、阀门支架(10)、阀杆(9)、阀门旋转螺母(8)和电动执行器(6);阀体外壳(12)从正面看有上下对称的两部分,上下内壁之间有空腔,其左端和排渣(7)连接,右端和阀门支架(10)连接,阀板(11)为左半是半圆,右半是矩形的整体平板形,通过其右端的销钉与阀杆(9)连接,阀杆(9)左端为连接头,右端为螺杆,阀门支架(10)在阀杆(9)的外部,其左端和阀体外壳(12)连接,右端和电动执行器(6)连接,阀杆(9)右端在阀门旋转螺母(8)内,阀门旋转螺母(8)固定在阀门支架(10)内,只能旋转不能左右窜动,其右端起连轴作用的接口和电动执行器(6)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阀体外壳(12)、阀板(11)、阀门支架(10)、阀杆(9)和阀门旋转螺母(8)均采用耐热耐腐蚀的不锈钢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自动排渣装置,由控制器和排渣闸门两部分组成,其特点是控制器上有变送器、控制调节器、显示仪表、伺服放大器和手操器;排渣闸门上有阀体外壳,阀板、阀门支架、阀杆、阀门旋转螺母和电动执行器。其工作原理为当电动执行器动作时带动旋转螺母旋转,使阀杆作直线运动,从而带动阀板开大或关小闸门开度。该装置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自动排渣,稳定风室风压,提高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是一种理想的装置。
文档编号F23H17/00GK2227267SQ94245239
公开日1996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5日
发明者安庆林 申请人:安庆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