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焚烧炉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70721阅读:来源:国知局
伸至所述框体21的内部,所述进水管46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411且与所述加热桶41的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加热桶41的内部与所述进水管46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阀门47设置于所述进水管46上,用于控制所述进水管46中水的流量。所述出水管44的右端穿过所述框体21的左表面延伸至所述框体21的内部,所述出水管44的右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412且与所述加热桶41的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加热桶41的内部与所述出水管44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阀门45设置于所述出水管44上,用于控制所述出水管44中的水的流量。
[0025]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加热装置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加热装置5包括加热框51、位于所述加热框51 —侧的进液管52、设置于所述进液管52上的第三阀门53、位于所述进液管52下方的出液管54、设置于所述出液管54上的第四阀门55及设置于所述加热框51上的凸块56。所述加热框51呈直角梯形,所述加热框51与所述框体21的侧壁形成封闭的空间,所述加热框51采用导热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加热框51与所述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52呈L型,所述进液管52的一端穿过所述框体21的侧面延伸至所述加热框51的内部,使得所述加热框51的内部与所述进液管52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阀门53设置于所述进液管52上,用于控制所述进液管52中液体的流量。所述出液管54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24且与所述框体21的侧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加热框51的内部与所述出液管54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阀门55设置于所述出液管54上,用于控制出液管54中液体的流出量。所述凸块56水平放置,所述凸块56的一侧面与所述加热框51固定连接,所述凸块56位于所述三角块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固定杆43的下表面与所述加热框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26]如图1所示,所述回收装置6包括第二斜板61、位于所述第二斜板61中间的中间孔62、位于所述第二斜板61上方的导出管63、位于所述框体21上表面的第五通孔64、位于所述框体21右侧的流出管65及设置于所述流出管65上的第五阀门66。所述第二斜板6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斜板61的一端与所述框体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板61的另一端向上且向中间延伸,所述第一固定杆4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板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隔板2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斜板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出管63呈倒置的“山”字型,所述导出管63与所述中间孔62连接,使得第二斜板61下方的空气可以进入到导出管63内部。所述导出管63的两端出口竖直向下且对准所述第二斜板61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斜板61上放置有氢氧化钠溶液,所述导出管63的两端出口延伸至所述氢氧化钠溶液内,使得从导出管63内部流出的气体可以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防止将其直接排到外界,导致温室效应。所述流出管65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26且与所述框体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斜板61上方的空间与所述流出管65的内部空间相通。所述第五阀门66设置于所述流出管65上,用于控制流出管65中液体的流量。
[0027]如图1所示,所述氧气进口装置7包括氧气进口管71及设置于所述氧气进口管71上的第六阀门72。所述氧气进口管71呈L型,所述氧气进口管71的对准所述第三通孔251且与所述下壁2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阀门72设置于所述氧气进口管71上,用于控制所述氧气进口管71中的氧气的流量。
[0028]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废气焚烧炉使用时,首先将废气从进气管32接入,使其进入到废气进口管31的内部。同时将氧气从氧气进口管72输入,所述氧气穿过氧气进口管72且穿过第三通孔251进入到框体21的内部。所述废气进入到第二阻隔板33与所述第三阻隔板34之间,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水融合,然后其他的废气经过矩形孔35进入到废气进口管31的深处,然后经过过滤网36的过滤作用后进入到第三通孔251的上方,且与氧气汇合,然后点燃废气,其中的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开始燃烧,由于氧气充足,可燃气体可以充分燃烧。此时将水从进水管46进入到加热桶41中及从进液管52进入到加热框51的内部,然后可燃气体的燃烧对加热框51内部的水及加热桶41内的水进行加热。直至燃烧完毕,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从中间孔62进入到导出管63中,然后进入到第二斜板61上方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且与其反应产生碳酸钙及水,少量气体可以通过第五通孔64排出,此时其对环境的危害已经很小。反应完成后,通过流出管65排出,加热桶41内的水通过出水管44排出,加热框51内的水通过出液管55排出。本发明不仅可以减少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对废气得到充分利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并使得排出的气体量很小,符合现在节能减排的要求。至此,本发明废气焚烧炉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焚烧炉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框体装置、位于框体装置左右两侧的废气进口装置、位于所述框体装置内部的第一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下方的第二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上方的回收装置及位于所述框体装置下方的氧气进口装置,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框体装置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内部的第一斜板、位于所述第一斜板上方的第一阻隔板、位于所述框体右表面上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上方的第二通孔及下壁,所述废气进口装置包括废气进口管、位于所述废气进口管一侧的进气管、位于所述废气进口管内部的第二阻隔板、第三阻隔板及过滤网,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桶、位于所述加热桶上方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加热桶下方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加热桶左侧的出水管、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加热桶右侧的进水管及设置于所述进水管上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框、位于所述加热框一侧的进液管、设置于所述进液管上的第三阀门、位于所述进液管下方的出液管、设置于所述出液管上的第四阀门及设置于所述加热框上的凸块,所述回收装置包括第二斜板、位于所述第二斜板中间的中间孔、位于所述第二斜板上方的导出管、位于所述框体上表面的第五通孔、位于所述框体右侧的流出管及设置于所述流出管上的第五阀门,所述氧气进口装置包括氧气进口管及设置于所述氧气进口管上的第六阀门,所述框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斜板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板的另一端向上且向框体中间倾斜,所述第一阻隔板呈竖直状,所述第一阻隔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一阻隔板的下表面与第一斜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隔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斜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阻隔板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下壁向上凸出形成一三角块,所述三角块的顶端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阻隔板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矩形孔,所述第二阻隔板与所述第三阻隔板之间放置水,所述凸块水平放置,所述凸块的一侧面与所述加热框固定连接,所述凸块位于所述三角块的正上方,所述导出管呈倒置的“山”字型,所述导出管的两端出口竖直向下且位于所述第二斜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斜板上放置有氢氧化钠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进口管呈长方体状,所述废气进口管水平放置,所述废气进口管的一端与所述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框体的内部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隔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二阻隔板竖直放置,所述第二阻隔板的侧面与所述废气进口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阻隔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三阻隔板竖直放置,所述第三阻隔板的侧面与所述废气进口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过滤网竖直放置,所述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废气进口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桶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加热桶水平放置,所述加热桶上设有第三通孔及第四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加热桶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透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加热桶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加热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二透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管的左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框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气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框呈直角梯形,所述加热框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形成封闭的空间,所述加热框采用导热的金属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废气焚烧炉,包括底座、框体装置、废气进口装置、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回收装置及氧气进口装置,框体装置包括框体、第一斜板、第一阻隔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下壁,废气进口装置包括废气进口管、进气管、第二阻隔板、第三阻隔板及过滤网,第一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桶、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出水管、第一阀门、进水管及第二阀门,第二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框、进液管、第三阀门、出液管、第四阀门及凸块,回收装置包括第二斜板、中间孔、导出管、第五通孔、流出管及第五阀门,氧气进口装置包括氧气进口管及第六阀门,第一阻隔板呈竖直状。本发明能够对废气进行充分燃烧,并且能够对废气燃烧产生的热气进行利用,防止能源的浪费。
【IPC分类】F23G7-06, F23J15-04, B01D53-78, B01D53-62
【公开号】CN104791813
【申请号】CN201510196419
【发明人】刘洋
【申请人】刘洋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