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2892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式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式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供暖锅炉种类繁多,不论哪种锅炉,其设计的出发点主
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热效率;第二,烟气的排放量。
中国专利文献CN2555479Y中公开了一种立式三回程结构,高温烟气经 过外胆、中胆、内胆后由出烟口排出。中胆和外胆间的烟道圓周均布与外胆 连通的对流管束,中胆内设有热管,内胆和中胆间的烟道上端设有螺旋翅片, 中胆底部设有烟尘排放孔,虽然这样的结构能增加受热面积,延长烟道长度, 但该现有技术中仍存在以下缺陷外胆、中胆、内胆之间连接结构复杂,从 而导致制造工艺步骤复杂。
此外,中国专利文献CN2570689Y中^^开了一种立式三返烟气结构,烟 气依次经过第一、第二、第三气化受热室后由出烟口排出。该专利与专利文 献CN2555479Y相比,结构相对简单,但该现有技术中仍存在以下缺陷首 先,燃烧室与受热室左右分布,占地面积大。其次,受热室内走的是水管, 水管数量少,使得该炉的走水量受到限制,且受热室内烟道空间大,烟火停 留的时间不够长,不能充分吸收热量,容易导致出烟口温度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锅炉烟 气在烟道中停留时间短,水管受热不充分的缺点,提供一种烟气在烟道中停 留时间长,水管受热充分的立式锅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立式锅炉,包括最外侧 设有保温层的炉体,所述炉体包括设置于所述炉体底部的炉篦,位于所述炉 篦上层的燃烧室,以及架设于所述燃烧室上部的水箱,所述水箱内竖直排列 至少两组火管,所述每组火管由若干根火管组成,第一组火管的下方进气口 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第一组火管的上方出气口与第二组火管的上方进气 口通过一个连通室连通,相邻两组的进气方向相反,最后一组火管出气口通 过一个连通室与外界连通。
所述水箱内还包括第三组火管,所述第二组火管的下方出气口与所述第 三组火管的下方进气口通过一个连通室连通,所述第三组火管的上方出气口 通过一个连通室与外界连通。
所述每组火管的纵向长度和与其相连接的连通室的纵向长度之和大于 所述水箱纵向长度的二分之一。
所述连通室与外界连通处设有清灰口 。
所述每组火管由5^l以上的火管组成。
所述水箱上"i殳有至少一个进水口和至少一个出水口 。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 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锅炉设置多组串连相接且具有迂回 结构的火管,使得有效热交换长度明显增加,且不受到水箱纵向长度的限制, 使得火管中的热气与水箱中的水之间的热交换更加充分,大大提高了热烟气 的利用率。
2)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水箱中各组火管竖直并列放置,这种设置方 式无需对水箱箱体结构或燃烧室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火管的设置,炉体结构 比较简单,可以大大节省锅炉的制造工时,减少人力成本。
3) 本实用新型中各连通室与炉壁连通设有清灰口,便于清灰。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立式锅炉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锅炉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 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立式锅炉涉及炉体1,炉体最外侧i殳 有保温层2,炉体底部的炉蓖11,位于炉篦11上层的燃烧室7,以及架设 于所述燃烧室7上部的水箱4,水箱4与外界相连有进水口 17和出水口 18。 水箱4内部竖直排列有三组火管3,第一组火管由20根火管组成,第二组 火管由25根火管组成,第三组火管由20根火管组成,每组火管的纵向长度 和与其相连接的连通室的纵向长度之和略小于水箱纵向长度而完全设置于
水箱内部。其中,所述第一组火管的下方进气口与燃烧室7连通,第一组火 管的上方出气口与第二组火管的上方进气口通过第一连通室连通13连接, 第一连通室13与外界相连处设有清灰口 12,第二组火管的下方出气口与第 三组火管下方进气口通过第二连通室5连接,第二连通室5与外界相连处设 有清灰口 6,第三组火管上方出气口与第三连通室l5连接,第三连通室l5 与外界相连处设有清灰口 14,第三连通室15连接位于炉体顶部的排烟口 16。
锅炉开始作业时,通过水箱4上设置的进水口 17不断向水箱中注水, 水箱进水口 17与暖气出水管路相连,水箱4注满水后,多出的水通过水箱 上的出水口 18进入暖气进水管路中。随后将煤通过炉体底部开设的填煤口 8放置于炉蓖11上,点燃后煤在燃烧室7中燃烧并产生大量热烟气和炉灰, 其中,炉灰通过具有镂空结构的炉蓖11落入清灰室10,清灰室10中的炉 灰通过清灰口 9进行清理;热烟气通过与燃烧室7连通的第一组火管的下方 进气口进入到第一组火管中并上行到达第一连通室13中,热烟气在连通室 13的上壁阻力和来自第一组火管中气体推力的作用下回折,由第二组火管 的上方进气口进入第二组火管中,在热烟气回折变向流动的过程中,部分烟 气中夹带的烟灰被甩落留至第一连通室13中,可通过设置于第一连通室上的清灰口 12进行清理。进入第二组火管的热烟气继续下行至第二连通室5
中,与第一连通室13中的情况相同,热烟气回折后由第三组火管的下方入 口进入第三组火管中,部分烟气中夹带的烟灰落至第二连通室5中,并可通 过第二连通室5上的清灰口 6进行清理。进入第三组火管继续上行至第三连 通室15中,经过充分热交换和烟、灰分离后,烟气经排烟口 16排出,部分 烟气中夹带的烟灰落在第三连通室15并可通过清灰口 14进行清理。水箱4 中被加热的水从出水口 18进入至暖气进水管路中。锅炉停止作业的过程为 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此不赘述。
由上可见,在迂回串连的火管中,烟气在相邻两组火管中运行方向相反, 热气与水箱中的水充分热交换,本实施例中,热气在水箱中运行的有效长度 约为水箱纵向长度的三倍,在不增加水箱高度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烟气 热能的利用率,并且烟气中的大量烟灰被甩落至连通室中,降低了排烟口处 固体颗粒排放量,使得锅炉使用中更加环保清洁。
本实用新型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不同实施方式。
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水箱内的火管组数进行变换。将上述实施例中三组 火管变换为四组或五组火管,通过增加火管组数,增加烟气与水进行热交换 的有效长度,并可以增加相应的连通室和清灰口,达到方便清灰和降低排烟 口烟气中烟灰含量的目的。
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未超出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的任何形式和细节的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锅炉,包括最外侧设有保温层的炉体,所述炉体包括设置于所述炉体底部的炉篦,位于所述炉篦上层的燃烧室,以及架设于所述燃烧室上部的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竖直排列至少两组火管,所述每组火管由若干根火管组成,第一组火管的下方进气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第一组火管的上方出气口与第二组火管的上方进气口通过一个连通室连通,相邻两组的进气方向相反,最后一组火管出气口通过一个连通室与外界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内还包括第三组火管,所述第二组火管的下方出气口与所述第三组火管的下方进气口通过一个连通室连通,所述第三组火管的上方出气口通过一个连通室与外界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火管的纵向长度和与其相连接的连通室的纵向长度之和大于所述水箱纵向长度的二分之一。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室与外界连通处设有清灰口。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火管由5根以上的火管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设有至少 一个进水口和至少 一个出水口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锅炉,包括最外侧设有保温层的炉体,所述炉体包括设置于所述炉体底部的炉篦,位于所述炉篦上层的燃烧室,以及架设于所述燃烧室上部的水箱,所述水箱内竖直排列至少两组火管,所述每组火管由若干根火管组成,第一组火管的下方进气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第一组火管的上方出气口与第二组火管的上方进气口通过一个连通室连通,相邻两组的进气方向相反,最后一组火管出气口通过一个连通室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烟气在烟道中停留时间长、水管受热充分和热烟气的利用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F24H1/22GK201363881SQ200920145510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0日
发明者王全红 申请人:王全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