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加热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494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电加热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烘干设备,尤其涉及ー种用于农林特点、中药材及其它需干燥储运的农业经济作物干燥的智能电加热干燥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用于集中种植及加工的农林特点的收获后干燥处理的烘干设备多以燃煤为主要热源提供,燃煤价格比较便宜,但不足之处在于以燃煤为能源热效率较低,对环境污染较大,另外需专人看管而且劳动强度大,燃烧过程不稳定,温度波动较大。对于某些烘烤过程温差要求及热平衡性要求较高的农副产品,温度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干燥的质量和品相。随着燃煤价格、劳动カ成本的大幅度提升,以及环保的不断要求,市场需要ー种以清洁能源、智能化程度较高、节省人工、节能高效的干燥设备代替原有的干燥模式。随着近年来风电、水电、火电、核电的不断投入,电网得到很好的改造,承载能力及容量得到扩充,使得以电能作为清洁能源替代燃煤能源成为了可能。它可以有效解决上述的各种弊端,从而降低农户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供热稳定,以电能作为能源的智能化环保节能的烘干设备足以促进烘烤农产品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农副产品烘干设备烘干温度不均、热利用率低、环境污染较大、工作效率低、智能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ー种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具体解决方案如下ー种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包括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箱底、箱顶以及箱门,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箱底、箱顶以及箱门围成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外设置有电控箱,所述エ作腔内设置有加热室、烘干室、循环风机、温度湿度传感器以及加热器,所述加热室和烘干室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循环风机固定在隔板上,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ロ开ロ于烘干室,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ロ开ロ于加热室,所述加热器设置在加热室内,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箱底和箱顶均包括内壁、外壁以及设置在内壁和外壁之间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风循环组件、排湿组件和冷风进风组件,所述热风循环组件包括与左侧板、右侧板平行且设置在烘干室内的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所述第一多孔板上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烤盘托架和多个第一多孔通风组件,所述第二多孔板上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烤盘托架和多个第二多孔通风组件,所述第一烤盘托架与第二烤盘托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多孔通风组件和第二多孔通风组件參差设置,所述第一多孔板与左侧板内壁之间形成第一热风通道,所述第二多孔板与左侧板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热风通道,所述第一热风通道和第二热风通道均通过隔板与加热室连通,所述第一多孔板上设置有多排第一热风进风ロ,所述第二多孔板上设置有多排第二热风进风ロ,
所述第一多孔通风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斜导流板和第一垂直导流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斜导流板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一多孔板上,且位于ー排第一热风进风ロ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斜导流板的另一端均与第一垂直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导流板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斜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斜通风孔,所述第一垂直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垂直通风孔;所述第二多孔通风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斜导流板和第二垂直导流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斜导流板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二多孔板上,且位于ー排第二热风进风ロ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斜导流板的另一端均与第二垂直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导流板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斜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斜通风孔,所述第二垂直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垂直通风孔所述排湿组件包括设置在箱顶且与加热室相通的排湿窗以及用于关闭排湿窗的排湿门,所述冷风进风组件包括冷风进风窗以及用于关闭冷风进风窗的冷风门。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腔外侧的风门电机、设置在工作腔内且固定在箱顶的第一支架、第一转轴、第二支架、第二转轴、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连杆,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及排湿门同时固连,中部与第一支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风门电机输出端固连;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及冷风门同时固连,中部与第二支架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及第ニ支撑杆的另一端固连,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排湿门之间夹角为50° -70°,所述第二支撑杆与冷风门夹角为50° -70°。上述冷风进风组件还包括位于箱顶上方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至少ー个与大气连通的进风管以及ー个与冷风进风窗连通的冷风仓,所述进风管的出口与冷风仓连通;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湿气排出ロ,所述排湿窗开ロ于壳体内且与湿气排出ロ连通形成排湿通道。上述冷风进风组件包括倾斜放置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一端固定在隔板上,另一端固定于背板内壁上。上述壳体顶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 -5°,且排湿窗处的壳体顶部较高,所述壳体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向壳体中间延伸的挡板。上述第一热风进风ロ的直径和第二热风进风ロ的直径沿隔板至箱底方向逐渐变大。上述第一多孔通风组件和第二多孔通风组件的数量均为3-7个,所述第一多孔通风组件和第二多孔通风组件的宽度均沿隔板至箱底方向变小。上述隔板上设置有检修窗,所述箱门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进风管的进风ロ处设置有防尘/防虫网。上述保温层的材料为优质岩棉,所述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的材料均为薄钢板。上述左侧板、右侧板、背板和箱底之间的内壁和外壁通过L型木框连接,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背板和箱顶之间的内壁和外壁通过L型木框连接,所述木框的材料为木质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I、本发明的热风循环组件包括多孔板和多孔通风组件,其中多孔通风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斜导流板和第一垂直导流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斜导流板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一多孔板上,且位于一排热风进风ロ的两侧,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斜导流板的另一端均与第一垂直导流板固定连接,第一斜导流板倾斜设置,第一斜导流板上设置有多垂直于第一斜导流板的第一斜通风孔,第一垂直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垂直通风孔。多孔板与内壁之间形成热风通道,热风通道做为热风进入烘干室的入ロ,冷空气经加热后,进入两侧多空风道由上向下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通过热风通道和多孔板上的多排热风进风ロ进入烘干室内对烘烤物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均匀分布到各层,使烘干室上下各层温度分布均匀及空气流动速度相当,而多孔风道又能将热空气送至烤盘中心使各层烤盘两侧及中心位置均匀烘烤,这样有效提高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对产品的烘烤效果及提升烘烤性能。2、本发明为了均匀热量,从隔板至箱底,第一热风进风ロ的直径和第二热风进风ロ的直径均逐渐变大。3、本发明的多孔通风组件,靠近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安装为相互错位安装。单侧多孔通风组件的数量为3个及3个以上。多个多孔通风组件的宽度沿隔板至箱底方向变小。4、本发明将排湿组件和冷风进风组件相互组合,使得通过排湿ロ排出的热风加热冷风管管壁进而对冷空气进行预热,达到了余热利用的目的,提高了热利用率。5、本发明左侧板、右侧板、背板和箱底之间的内壁和外壁通过L型木框连接,左侧板、右侧板、背板和箱顶之间的内壁和外壁通过L型木框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对智能电加热干燥机起到良好隔热保温作用,有效防止热量散失节约能源。6、本发明增加了驱动组件,使得进风ロ与排湿ロ同时开合,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7、本发明在箱门门上増加了视窗,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实时观测,避免了重复开启烘箱门造成热量损失。8、本发明在进风管的入口处(外界空气的进ロ处)还设置有防尘和防虫网,用于防护大颗粒灰尘和昆虫进入,污染烘烤物。9、本发明所采用的循环风机为负压循环风机。10、本发明所使用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材质(含烤盘),符合食品干制要求。


图I为智能电加热干燥机立体结构图;图2为智能电加热干燥机正立面热风循环示意图;图3智能电加热干燥机侧面热风循环示意图;图4为第一多孔通风组件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右视图;图6为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左视图;图7为智能电加热干燥机俯视图;图8为驱动组件主视图;图9为驱动组件左视图; 图10为驱动组件在智能电加热干燥机中的结构附图标记2-箱底、3-箱顶、34-左侧板、35-右侧板、36-背板、4_箱门、5-电控箱、6-加热室、7-烘干室、8-循环风机、9-加热器、10-第一多孔板、11-第二多孔板、12-第一烤盘托架、13-第一多孔通风组件、14-第二烤盘托架、15-第二多孔通风组件、16-第一热风通道、17-第二热风通道、101-第一热风进风ロ、111-第二热风进风ロ、131-第一固定板、132-第一斜导流板、133-第一垂直导流板、1321-第一斜通风孔、1331-第一垂直通风孔、151-第二固定板、152-第二斜导流板、153-第二垂直导流板、1521-第二斜通风孔、1522-第ニ垂直通风孔、18-排湿窗、19-排湿门、20-冷风进风窗、21-冷风门、22-冷风仓、23-进风管、24-湿气排出ロ 25-上盖板、26-挡板、27-驱动组件、271-风门电机、272-第一支架、273-转轴、274-第一支撑杆、275-第二支撑杆、276-连杆、277-第二转轴、278-第二支架、28-木框、29-吊环、30-观察窗、31-岩棉、32-挡风板、33-隔板、37-温度湿度传感器、38-防尘/防虫网。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ー种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包括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箱底、箱顶以及箱门,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箱底、箱顶以及箱门围成工作腔,工作腔外设置有电控箱,工作腔内设置有加热室、烘干室、循环风机以及加热器,加热室和烘干室通过隔板隔开,循环风机固定在隔板上,循环风机的进风ロ位于烘干室,循环风机的出风ロ位于加热室,所述加热器设置在加热室内,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箱底和箱顶均包括内壁、外壁以及设置在内壁和外壁之间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风循环组件、排湿组件和冷风进风组件,排湿组件包括设置在箱顶的排湿窗以及用于关闭排湿窗的排湿门,所述冷风进风组件包括冷风进风窗以及用于关闭冷风进风窗的冷风门;为了加热均匀,热风循环组件的结构做了如下改进热风循环组件包括与左侧板、右侧板平行且设置在烘干室内的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第一多孔板上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烤盘托架和多个第一多孔通风组件,第二多孔板上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烤盘托架和多个第二多孔通风组件,第一烤盘托架与第ニ烤盘托架一一对应,第一多孔通风组件和第二多孔通风组件參差设置,第一多孔通风组件和第二多孔通风组件的数量均为3-7个,第一多孔板与左侧板内壁之间形成第一热风通道,第二多孔板与左侧板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热风通道,第一热风通道和第二热风通道均通过隔板与加热室连通,所述第一多孔板上设置有多排第一热风进风ロ,第二多孔板上设置有多排第二热风进风ロ,第一多孔通风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斜导流板和第一垂直导流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斜导流板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一多孔板上,且位于ー排第一热风进风ロ的两侧,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斜导流板的另一端均与第一垂直导流板固定连接,第一斜导流板向下倾斜设置,第一斜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斜通风孔,第一垂直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垂直通风孔;第二多孔通风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斜导流板和第二垂直导流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斜导流板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二多孔板上,且位于ー排第二热风进风ロ的两侧,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斜导流板的另一端均与第二垂直导流板固定连接,第二斜导流板向下倾斜设置,第二斜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斜通风孔,第二垂直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垂直通风孔,为了让热风通道进如各层烘烤架的热风均匀,防止热气流由上至下时先进入烘干室的上层导致热空气分布 不均的现象,从隔板至箱底,第一热风进风ロ的直径和第二热风进风ロ的直径均逐渐变大。为了方便使用,增加烘烤的效率,本发明增加了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腔外侧的风门电机、设置在工作腔内且固定在箱顶的第一支架、第一转轴、第二支架、第二转轴、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连杆,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及排湿门同时固连,中部与第一支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风门电机输出端固连;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及冷风门同时固连,中部与第二支架活动连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及第ニ支撑杆的另一端固连。进风连杆往左推,风门关闭,往右推,风门打开。为了节约能源,余热利用,本发明还进行如下改进冷风进风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工作腔外侧的位于箱顶上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盖板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冷风仓,所述冷风仓与冷风进风窗连通,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ー个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入ロ与大气连通,所述进风管的出ロ与冷风进风窗连通,所述排湿窗正对进风管管壁,所述壳体冷风仓一端设置湿气排出ロ,所述壳体与湿气排出ロ形成排湿通道。进风管的进风ロ处设置有防尘/防虫网,用于防护大颗粒灰尘和昆虫进入,污染烘烤物。为了防止进入冷风仓的冷气直接吹向烘烤架,本发明冷风进风组件还増加了挡风板,挡风板的一端固定在隔板上,另一端固定于背板内壁上。为了排湿所产生的水汽能够通畅排出湿气排出ロ,上盖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I。-5。。为了延长湿气在排湿通道的时间,提高余热利用效率,在壳体底部和上盖板均设置有挡板。为了既对智能电加热干燥机起到良好效隔热保温作用(有效防止热量散失节约能源),又能加强整机结构强度),左侧板、右侧板、背板和箱底之间的内壁和外壁通过L型木框连接,左侧板、右侧板、背板和箱顶之间的内壁和外壁通过L型木框连接。木框选用硬度较大,保温性好的木质材料,隔热保温性能良好。为了方便运输,顶板上设置有多个吊环。为了后期方便使用、维修,隔板上设置有检修窗,箱门上设置有观察窗。増加了视窗,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实时观测,避免了重复开启烘箱门造成热量损失,増加能耗。保温层的材料为优质岩棉,所述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的材料均为薄钢板,所述木框的材料为硬度较大,保温性好的木质材料。其余内外板夹层采用优质岩棉(容重100-120kg/m3),这样既能减轻整机重量,又能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本发明的工作原理I、升温加热阶段,冷风门和排湿门同时关闭,在循环风机驱动下,烘干室内负压,气流形成内循环烘干室内冷空气进入加热室经过加热器加热为热空气,热空气由两侧热风通道下行,经两侧热风通道及多孔风板上的多排热风进风ロ进入烘干室进行烘烤,完成一次循环。热风均匀分布于各层,加热烤盘中农产品,快速提升烘干室温度,达到烘干农产品的目的。2、恒温排湿阶段,冷风门和排湿门同时打开,在循环风机驱动下,烘干室内负压,气流与外界形成大循环冷空气由外界通过进风管进入冷风仓,与此同时排湿ロ排湿,部分热空气随着湿气排出进入排湿通道,在进风排湿通道中这部分热空气对进风管中冷空气预热,达到余热利用的目的。通过进风管热空气进入烘干室顶部与烘干室顶部热气流混合加热,此时为冷空气二次加热,最后进入加热室经过加热器加热为热空气,由两侧热风通道下行,热空气由两侧热风通道及多孔板上的多排热风进风ロ进入烘干室,均匀分于各层加热烤盘农产品,促进农产品变化,蒸发农产品散失水分,热湿空气再次进入加热室,部分热湿空气由排湿窗排入排湿通道,余热吸收后的湿气由湿气排出ロ,完成一次循环达到烘干农产品的目的。数显自控温湿度控制系统根据温度湿度传感器的信息通过数显干湿温控仪控 制风门和加热器,调控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内部温湿度。本发明的智能电加热干燥机控制精度及參数列表
序号[_ f 单位 I" 参数_I 备注
I温度° C0 99
_2 —_相对湿度—° C__0 60 _
3 耗电量 Kw. h4.5 10.0
--——---以红枣为例
_4__干燥容量__kg__ 230 _
作t—玉单相供电 AC220* (I 土 20%) V_
权利要求
1.ー种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包括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箱底、箱顶以及箱门,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箱底、箱顶以及箱门围成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外设置有电控箱,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加热室、烘干室、循环风机、温度湿度传感器以及加热器,所述加热室和烘干室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循环风机固定在隔板上,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ロ开ロ于烘干室,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ロ开ロ于加热室,所述加热器设置在加热室内, 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背板、箱底和箱顶均包括内壁、外壁以及设置在内壁和外壁之间的保温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风循环组件、排湿组件和冷风进风组件, 所述热风循环组件包括与左侧板、右侧板平行且设置在烘干室内的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所述第一多孔板上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烤盘托架和多个第一多孔通风组件,所述第二多孔板上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烤盘托架和多个第二多孔通风组件,所述第一烤盘托架与第二烤盘托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多孔通风组件和第二多孔通风组件參差设置, 所述第一多孔板与左侧板内壁之间形成第一热风通道,所述第二多孔板与左侧板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热风通道,所述第一热风通道和第二热风通道均通过隔板与加热室连通,所述第一多孔板上设置有多排第一热风进风ロ,所述第二多孔板上设置有多排第二热风进风n, 所述第一多孔通风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斜导流板和第一垂直导流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斜导流板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一多孔板上,且位于ー排第一热风进风ロ的两侦れ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斜导流板的另一端均与第一垂直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导流板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斜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斜通风孔,所述第一垂直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垂直通风孔;所述第二多孔通风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斜导流板和第二垂直导流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斜导流板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二多孔板上,且位于ー排第二热风进风ロ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斜导流板的另一端均与第二垂直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导流板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斜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斜通风孔,所述第二垂直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垂直通风孔, 所述排湿组件包括设置在箱顶且与加热室相通的排湿窗以及用于关闭排湿窗的排湿门, 所述冷风进风组件包括冷风进风窗以及用于关闭冷风进风窗的冷风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腔外侧的风门电机、设置在工作腔内且固定在箱顶的第一支架、第一转轴、第二支架、第二转轴、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连杆,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及排湿门同时固连,中部与第一支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风门电机输出端固连;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及冷风门同时固连,中部与第二支架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及第ニ支撑杆的另一端固连,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排湿门之间夹角为50° -70°,所述第二支撑杆与冷风门夹角为50° -70°。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进风组件还包括位于箱顶上方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至少ー个与大气连通的进风管以及ー个与冷风进风窗连通的冷风仓,所述进风管的出口与冷风仓连通;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湿气排出ロ,所述排湿窗开ロ于壳体内且与湿气排出ロ连通形成排湿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进风组件包括倾斜放置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一端固定在隔板上,另一端固定于背板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 -5°,且排湿窗处的壳体顶部较高,所述壳体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向壳体中间延伸的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风进风ロ的直径和第二热风进风ロ的直径沿隔板至箱底方向逐渐变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通风组件和第二多孔通风组件的数量均为3-7个,所述第一多孔通风组件和第二多孔通风组件的宽度均沿隔板至箱底方向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置有 检修窗,所述箱门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进风管的进风ロ处设置有防尘/防虫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优质岩棉,所述第一多孔板和第二多孔板的材料均为薄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背板和箱底之间的内壁和外壁通过L型木框连接,所述左侧板、右侧板、背板和箱顶之间的内壁和外壁通过L型木框连接,所述木框的材料为木质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加热干燥机,其中热风循环组件包括两组多孔板和多孔通风组件,其中多孔通风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斜导流板和第一垂直导流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斜导流板的一端均固定在第一多孔板上,且位于一排热风进风口的两侧,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斜导流板均与第一垂直导流板固定连接,第一斜导流板倾斜设置,第一斜导流板上设置多个第一斜通风孔,第一垂直导流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垂直通风孔。多孔板与内壁之间形成热风通道,冷空气经加热后,进入两侧多空风道由上向下流动,通过多排热风进风口进入烘干室内进行加热,热空气均匀分布到各层且空气流动速度相当,有效提高干燥机对产品的烘烤效果,解决了现有农副产品烘干设备烘干温度不均。
文档编号F26B21/02GK102645095SQ20121014861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党晓辉, 刘骁奖, 卢俊, 向勇, 季丽芳, 王军政, 赵金鹏 申请人:西安圣华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