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271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窑炉配套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电子窑炉用于烧成电子产品,而电子产品并不限于用于制作电子元器件的电子粉体和电子元器件本身,用于制作电子元器件的电子粉体如彩色荧光粉、灯粉、钛酸钡、钛酸银、三氧化二钇、二氧化钛、二氧化错、氧化招、氧化秘、错钛酸铅、铁氧体磁粉和磷酸铁锂,等等,电子元器件本身例如用途广泛的铁氧体磁件(业界习惯称铁氧体磁性材料)。如业界所知之理,不论是上述电子粉体还是铁氧体磁件均需付诸电子窑炉烧成,并且烧成是在保护气氛中进行的。电子窑炉还习惯称为烧成炉或烧结炉,它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电子粉体装入于料盘内并且由工人以搬运方式放置于堆料板上(堆料板也称承烧 板),由设置在炉体的进料部位的推料装置推入炉膛,烧成结束后自出料口行出炉膛,并且由工人依然以人力搬运方式移离至下一工序如抛光、检测等。由上述说明可知,由工人以人力方式将计量后的装入于料盘(也称承烧盘)的待烧成电子粉体运抵前述承烧板以及将烧成后的出自炉膛的料盘移离承烧板的过程存在以下欠缺一是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二是效率低。尤其是工人所处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即遭受电子窑炉高温的热辐射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当然,如果在电子窑炉的侧部设置一用于将待烧成的电子粉体料盘搬运到承烧板上的喂料装置,并且在电子窑炉的出料口处设置一用于将烧成后的电子粉体连同料盘移离承烧板的取料装置,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前述的欠缺。但是,如此设计思路会产生投用设备多、生产厂商设备投资成本大并且设备的利用率低的弊端。所谓的设备利用率低是因为喂料装置与取料装置各司其责,因此由于间断时间长而致利用率仅为50%。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然而在已公开的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得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可借鉴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长期而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可将盛有待烧成的电子产品或电子粉体料的料盘自动运抵承烧板又可将出自出料口的烧成后的料盘连同电子产品或电子粉体料运离承烧板而藉以避免空行程并且体现不间断工作的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包括一机架,该机架在使用状态下配置在电子窑炉处;一纵向导梁,该纵向导梁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一横向导梁,该横向导梁与所述的纵向导梁滑动配合;一机械手架和一机械手架升降机构,机械手架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横向导梁上,机械手架位于横向导梁的下方,并且与机械手架升降机构连接;一料盘挟持机构,该料盘挟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械手架的一侧;一用于将料盘翻转而藉以使料盘中的物料倒出的料盘翻转机构,该料盘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械手架的另一侧,并且与所述的料盘挟持机构相对应;一对用于对料盘的底部托护的料盘托护机构,该对料盘托护机构中的其中一个料盘托护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料盘挟持机构上,而一对料盘托护机构中的另一个料盘托护机构设置在所述的料盘翻转机构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纵向导梁朝向上的一侧的表面并且沿纵向导梁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第一导轨、一第二导轨和一纵向齿轮,第一导轨位于纵向导梁的一侧,而第二导轨位于纵向导梁的另一侧,并且与第一导轨并行,纵向齿条位于第一、第二导轨之间,并且在纵向导梁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一限位信号采集器,而另一端设置有一与第一限位信号采集器相对应的第二限位信号采集器,其中第一限位信号采集器对应于所述纵向齿条的一端端部,而第二限位信号采集器对应于纵向齿条的另一端端部,所述的横向导梁与纵向导梁构成T字形的位置关系,所述的机械手架升降机构沿着所述横向导梁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地与横向导梁相配合,所述的机械手架以悬臂状态与机械手架升降机构升降连接,并且机械手架的一端构成有一第一夹板架,而另一端构成有一第二夹板架,所述的料盘挟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架上,而所述的料盘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架上,所述的一对料盘托护机构的结构彼此相同并且位置彼此对应。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横向导梁朝向所述的纵向导梁的一端配设有一横向导梁移动驱动机构,该横向导梁移动驱动机构与所述的纵向齿条相配合,并且在横向导梁朝向纵向导梁的所述一端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第一滑动座与所述的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第二滑动座与所述的第二导轨滑动配合,在横向导梁朝向上的表面并且沿着横向导梁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第三导轨、一第四导轨和一横向齿条,第三导轨位于横向导梁的一侧,而第四导轨位于横向导梁的另一侧,并且与第三导轨并行,横向齿条位于第三、第四导轨之间,并且与所述的机械手架升降机构相哨合,在横向导梁远离所述纵向导梁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三限位信号采集器;所述的机械手架升降机构包括一移动平台、一机械手架驱动动力装置、移动平台驱动装置、一组导杆和一导杆固定顶板,移动平台上开设有一移动平台驱动装置配接孔,而移动平台的底部的一侧固定有一对第三滑动座,另一侧固定有一对第四滑动座,第三滑动座与所述的第三导轨滑动配合,第四滑动座与所述的第四导轨滑动配合,机械手架驱动动力装置设置在移动平台朝向上的一侧表面,该机械手架驱动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螺杆箱和螺杆,驱动电机为正反转驱动电机,与螺杆箱相配合,并且固定在移动平台上,螺杆箱同样固定在移动平台上,螺杆与螺杆箱传动配合,并且伸展到移动平台的下部与所述的机械手架连接,移动平台驱动装置在对应于所述的移动平台驱动装置配接孔的位置与移动平台固定,并且与所述横向齿条相啮合,一组导杆各通过导套上下移动地配设在移动平台上,其中该组导杆的下端与所述机械手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杆固定顶板固定在一组导杆的顶部。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平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和小齿轮,电动机为正反转电动机,与减速机传动配合,并且由减速机连同电动机在对应于所述的移动平台驱动装置配接孔的位置与所述的移动平台固定,其中减速机的减速机动力输出轴探入并穿过所述的移动平台驱动装置配接孔,小齿轮固定在减速机动力输出轴的末端,并且与所述横向齿条相哨合。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横向导梁移动驱动机构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变速箱和齿轮,电机与变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变速箱连同电机固定在所述横向导梁朝向所述纵向导梁的一端,齿轮固定在变速箱的变速箱动力输出轴的末端,并且与所述的纵向齿条相啮合。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导杆的所述下端固定有一导杆固定板,该导杆固定板通过连接脚与所述的机械手架的顶部固定,并且在导杆固定板的居中位置配设有螺杆螺母,该螺杆螺母与所述的螺杆相配合。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机械手架朝向所述第一夹板架的一端设置有一组第一真空发生器,而机械手架朝向所述第二夹板架的一端设置有一组第二真空发生器,所述的料盘挟持机构包括第一作用缸、滑块固定板、第一、第二滑块、一对回转轴座、第一夹板、回转轴、一组第一吸盘和夹板导杆,第一作用缸固定在所述机械手架的第一夹板架的底部,滑块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座,该作用缸柱连接座与第一作用缸的第一作用缸柱连接,第一滑块固定在滑块固定板朝向上的一侧的一端,而第二滑块固定在滑块固定板朝向上的一侧的另一端,并且第一、第二滑块彼此对应,其中在第一滑块上固设有一第一导滑杆,该第一导滑杆与一对第一导滑杆座滑动配合,而一对第一导滑杆座彼此对应地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夹板架的底部的一侧,在第二滑块上固设有一第二导滑杆,该第二导滑杆与一对第二导滑杆座滑动配合,而一对第二导滑杆座彼此对应地固定在第一夹板架的底部的另一侧,一对回转轴座彼此并行,并且固定在滑块固定板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回转轴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一对回转轴座上,而另一端与第一夹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一组第一吸盘各通过第一吸盘接嘴以间隔状态固定在第一夹板朝向所述的料盘翻转机构的一侧,各第一吸盘接嘴通过管路与所述的第一真空发生器连接,夹板导杆的一端与第一夹板的一端滑动配合,而夹板导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料盘翻转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的一对料盘托护机构中的其中一个料盘托护机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夹板上。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料盘翻转机构包括回转作用缸、齿轮箱、翻转轴、第二夹板和一组第二吸盘,回转作用缸与齿轮箱传动配合,并且由齿轮箱连同回转作用缸固定在所述的机械手架的第二夹板架的下部,翻转轴朝向齿轮箱的一端与齿轮箱传动连接,而翻转轴朝向第二夹板的一端与第二夹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夹板与所述的第一夹板相对应,并且第二夹板朝向所述的夹板导杆的一端与夹板导杆固定连接,一组第二吸盘各通过第二吸盘接嘴以间隔状态固定在第二夹板朝向所述第一夹板的一侧,各第二吸盘接嘴通过管路与所述的第二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的一对料盘托护机构中的另一个料盘托护机构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夹板上,并且与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板上的料盘托护机构的位置相对应。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料盘托护机构包括第二作用缸、导杆固定板、第三作用缸和托护条,第二作用缸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夹板背对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并且位于第一夹板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该第二作用缸的第二作用缸柱的末端与导杆固定板固定,在导杆固定板上设有一对托盘导杆,该对托盘导杆与导杆座滑动配合,并且在托盘导杆探出导杆座的末端配设有一限位螺母,导杆座固定在第二夹板朝向所述第 二夹板的一侧,第三作用缸与导杆固定板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托护条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与第三作用缸的第三作用缸柱连接,而托护条的两端各固定有一托护条导向杆,托护条导向杆与第三作用缸滑动配合,并且对应于第一夹板的下边沿。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机械手架构成有一腾空腔,该腾空腔位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夹板架之间。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横向导梁可在纵向导梁上往复移动,因而可满足将装有生料的料盘运抵电子窑炉的承烧板并且在返回时将盛有熟料的料盘运离承烧板的要求,以体现不间断运料;由于安装有料盘挟持机构和料盘翻转机构的机械手架与机械手架升降机构连接,又由于机械手升降机构可在横向导梁上往复移动,因而可以方便地提取或释放料盘;由于设有一对料盘托护机构,因而可以避免料盘落窝,确保料盘位于料盘挟持机构与料盘翻转机构之间;由料盘翻转机构的作用而可使料盘翻转180°,从而实现自动倒料。


图I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I所示的料盘挟持机构和料盘翻转机构的详细结构图。图3为图2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敬请参见图I,给出了一机架I,该机架I在使用状态下安置在电子窑炉处,这里所讲的电子窑炉处是指既可以安置在电子窑炉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中的任意一侧,也可以安置在电子窑炉的两端的任意一端,也就是说,在使用状态下,机架I伴随于电子窑炉,只要不对电子窑炉产生干涉,那么可以安置在电子窑炉的任意位置。一纵向导梁2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与机架I的顶部固定,在该纵向导梁2朝向上的表面并且沿着纵向导梁2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第一导轨21、一第二导轨22和一纵向齿条23,其中第一导轨21位于纵向导梁2的一侧,第二导轨22位于纵向导梁2的另一侧,并且第一、第二导轨21、22彼此并行,纵向齿条23位于第一、第二导轨21、22之间。优选地,为了起到对下面将要描述的横向导梁3在纵向导梁2上的左右往复移动的位置进行限定,因此在纵向导轨2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一限位信号采集器24,而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二限位信号采集器25,第一限位信号采集器24对应于纵向齿条23的一端(图示位置状态的左端),而第二限位信号采集器25对应于纵向齿条23的另一端(图示位置状态的右端)。第一、第二限位信号采集器24、25彼此对应并且与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又,由于第一、第二限位信号采集器24、25既可以是行程开关,也可以是微动开关,还可以是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等等,因此不能以第一、第二限位信号采集器24、25形式变化即部件的选择变化而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限位信号采集器24、25均为限位传感器即位置接近开关。前述的横向导梁3与纵向导梁2形成英文字母的T字形的关系,也就是说横向导梁3以水平悬臂状态与纵向导架2滑动配合。
在横向导梁3朝向纵向导梁2的一端的横向导梁腔的底部固定有一安装板38,在安装板38上开设有一变速箱动力输出轴让位孔(图中未示出),在安装板车38上安装横向导梁移动驱动机构31,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横向导梁移动驱动机构31包括电机311、变速箱312和齿轮313,电机311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与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该电机311与变速箱312传动配合,并且由变速箱312连同其(其指电机)固定在前述的安装板38上,具体是用一组安装螺钉3122将变速箱312的变速箱座与安装板38固定,而变速箱312的变速箱动力输出轴3121穿过开设在安装板38上的即前述的变速箱动力输出轴让位孔,齿轮313固定在变速箱动力输出轴3121的末端,并且与前述的纵向齿条23相啮合。当电机311作顺时针或逆时针工作时(正转或反转),则齿轮313也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从而使整个横向导梁3在纵向导梁2上左右移动或称往复移动,当接近前述的第一限位信号米集器24时,由该第一限位信号米集器24将信号反馈给电气控制箱,电机311便改向运行,反之当模向导梁3移动到接近第二限位信号采集器25时,则道理相同。由图I所示,在前述的安装板38的底部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滑动座32,而另一侧 固定有一第二滑动座33,第一滑动座32与前述的第一导轨21滑动配合,第二滑动座33则与前述的第二导轨22滑动配合。在横向导梁3朝向上的表面并且沿着横向导梁3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第三导轨34、一第四导轨35和一横向齿条36,第三导轨34位于横向导梁3的一侧,第四导轨35位于横向导梁3的另一端,并且第三、第四导轨34、35彼此并行,横向齿条36位于第三、第四导轨34、35之间并且与齿条衬板361固定,而齿条衬板361固定于或直接构成于横向导梁3上。在横向导梁3上并且在远离或称背离纵向导梁2的一端的居中位置设置有一功用如同第一、第二限位信号采集器24、25的第三限位信号采集器37,藉由该第三限位信号采集器37控制下面即将描述的机械手架升降机构5在横向导梁3上的移动的极限位置。上面提及的机械手架升降机构5的优选而非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移动平台51、机械手架驱动动力装置52、移动平台驱动装置53、一组导杆54和导杆固定顶板55,移动平台51朝向横向导梁3的一侧即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一对第三滑座512和一对第四滑座513,该第三、第四滑座512、513彼此并行,其中第三滑座512的位置与前述的第三导轨34相对应并且与第三导轨34滑动配合,而第四滑座513的位置与第四导轨35相对应并且与第四导轨35滑动配合。在移动平台51上还开设有一移动平台驱动装置配接孔511。机械手架驱动动力装置52包括驱动电机521、螺杆箱522和螺杆523,驱动电机521具有正反转的功能,与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该驱动电机521以水平卧置状态固定在电机座5211上,而电机座5211与移动平台51固定,并且驱动电机521的驱动电机轴(图中未示出)与螺杆箱522传动配合,螺杆箱522固定在移动平台51上。螺杆523与螺杆箱522传动配合。移动平台驱动装置53包括电动机531、减速机532和小齿轮533,电动机531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动机,与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并且与减速机522传动配合,减速机522连同电动机531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移动平台驱动装置配接孔511的位置与移动平台51固定,减速机532的减速机动力输出轴5321探入并且穿过移动平台驱动装置配接孔511,小齿轮533固定在该减速机动力输出轴5321的末端。一组导杆54各通过导套541上下滑动地配设在移动平台51上,由图所示,与导杆54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位置与导杆54相对应的导套541固定于移动平台51上,各导杆54的下部在途经横向导梁3的横向导梁腔后与导杆固定板542固定连接,而导杆固定板5421通过一对连接脚5421 (也可称固定脚)与下面还要详述的机械手架4固定连接,导杆固定顶板55与一组导杆54的顶部固定,具体是由各导杆54的顶部的螺母5423限定。由图I所示在前述的导杆固定板542的居中位置配设有一螺杆螺母座5422,前述的螺杆523的下端与该螺杆螺母座5422固定连接。当前述的机械手架驱动动力装置52工作时,则带动机械手架4上升或下降,具体是驱动电机521正转,带动螺杆箱522,使与螺杆箱522相配合的螺杆523上升,从而使通过螺杆螺母座5422与螺杆523相固定连接的导杆固定板542上升,由于机械手架4与一对连接脚5421固定,因此由导杆固定板542的上升而带动机械手架4同时上升,一组导杆54也同时上升,反之亦然。当前述的移动平台驱动装置53工作时,移动平台51便在横向导梁3上往复移动,具体是电动机531正转,经减速机532的减速机动力输出轴5321带动小齿轮533,由于小
齿轮533与横向齿条36相啮合,因此移动平台51向横向导梁移动驱动机构31的方向移动,反之亦然。敬请参见图2和图3并且继续结合图1,在上面提及的机械手架4的一端配设有一第一夹板架41,而另一端配设有一第二夹板架42,第一、第二夹板架41、42的结构相同并且位置相对应,第一、第二夹板架41、42之间的区域构成为机械手架4的腾空腔45。由图2和图3所示,机械手架4朝向第一夹板架41的一端配设有一组第一真空发生器43,而机械手架4朝向第二夹板架42的一端配设有一组第二真空发生器44。在前述的第一夹板架41上安装料盘挟持机构6,而在第二夹板架42上安装料盘翻转机构7。请重点见图2和图3,为了便于公众的理解,在图中还示意了用于盛装电子产品(本实施例为电子产品粉体料)的料盘9,该料盘9为矩形体,酷似抽屉。前述的料盘挟持机构6的优选而非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第一作用缸61、滑块固定板62、第一、第二滑块63、64、一对回转轴座65、第一夹板66、回转轴67、一组吸盘68和夹板导杆69,第一作用缸61既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油缸,本实施例选择前者,即择用气缸,但是如果刻意将气缸更换为油缸,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替换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范畴。第一作用缸61的第一作用缸柱611与滑块固定板62铰接连接,该第一作用缸61用作用缸固定螺钉612而固定在作用缸固定座613上,而作用缸固定座613优选以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夹板架41的底部。在滑块固定板6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居中位置)并且在滑块固定板62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有一作用缸座连接座621,前述的第一作用缸柱611通过销轴与该作用缸连接座621铰接连接。第一滑块63固定在滑块固定板62的一端,在该第一滑块63上配设有一第一导滑杆631,该第一导滑杆631的两端滑动地穿设在一对位置彼此对应的第一导滑杆座6311的第一导滑孔63111上,而该对第一导滑杆座6311固定在第一夹板架41的底部。第二滑块64固定在滑块固定板62的另一端,在该第二滑块64上配设有一第二导滑杆641,该第二导滑杆641的两端滑动地穿设在一对位置彼此对应的第二导滑杆座6411的第二导滑孔64111上,而该对第二导滑杆座6411固定在第一夹板架41的底部。由图所示,一对第一导滑杆座6311和一对第二导滑杆座6411分别位于第一夹板架41的底部的两侧,并且彼此的位置相对应。一对回转轴座65彼此并行,并且各由回转轴座固定螺钉652与滑块固定板62的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回转轴67朝向第一夹板66的一端与第一夹板66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固定,而朝向前述的回转轴座65的一端转动地支承于回转轴座65的回转轴孔651内,并且在探出回转轴孔651的该回转轴67的端部设置有一卡簧槽671,在该卡簧槽671上设置有一卡簧6711,藉由卡簧6711将回转轴67限定于回转轴座65上。由图2所示,在第一夹板66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并且位于下方开设有一第一让位腔661,并且在第一夹板66的一端的侧部固定有一 L形的第一挡脚662,而上部固定有一形状与第一挡脚662相同的第二挡脚663,而第一夹板66的另一端的上部固定有一形状同样与第一挡脚662相同的第三挡脚664。由第一挡脚662对图示的料盘9的侧面限位(阻挡),第二、第三挡脚663、664对料盘9的一端的上边沿限位。一组第一吸盘68各通过第一吸盘接嘴681 (也可称第一吸盘固定座)以间隔状态固定在第一夹板66朝向料盘翻转机构7的一侧,各第一吸盘接嘴681通过管路与前述的第一真空发生器43连接(气源管路连接),第一真空发生器43与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夹板导杆69朝向第一夹板66的一端通过夹板导杆导套691与第一夹板66滑动配合,夹板导杆导套691固定在第一夹板66上,夹板导杆69朝向料盘翻转机构7的一端与料盘翻转机构7固定连接。当第一作用缸61工作时,即第一作用缸柱611向缸体外伸展时,由第一作用缸柱611经作用缸柱连接座621推动滑块固定板62,由于在滑块固定板6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第二滑块63、64,并且第一滑块63上具有第一导骨杆631,而第二滑块64上具有第二导 滑杆641,因此在第一、第二导滑杆631、641的滑动下由固定在滑块固定板62的底部的一对回转轴座65带动回转轴67同时由回转轴67推动第一夹板66朝着图示的料盘9的方向位移,使一组吸盘68与料盘9接触,并且在第一真空发生器43的工作下使一组第一吸盘68与料盘9可靠吸合。前述的料盘翻转机构7包括回转作用缸71、齿轮箱72、翻转轴73、第二夹板74和一组第二吸盘75,回转作用缸71既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油缸,本实施例择用气缸,同样,如果改用油缸,则应仍属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范畴,在回转作用缸71的回转作用缸柱711上构成有一组缸柱齿。由图2示,通过一组安装螺钉712将回转作用缸71与齿轮箱72固定,并且回转作用缸柱711在齿轮箱72内与齿轮箱齿轮721相啮合,而齿轮箱72用一组齿轮箱固定螺钉722与前述的机械手架4的第二夹板架42的底部固定。前述的齿轮箱齿轮721位于齿轮轴7211上,齿轮轴7211转动地支承在齿轮箱72的对应壁体上。其中齿轮轴7211朝向前述的料盘挟持机构6的一端即朝向翻转轴73的一端探出齿轮箱72并且构成有一第一联轴节72111。翻转轴73的中部转动地支承在翻转轴座732上,翻转轴座732用螺钉7321固定在第二夹板架42上,翻转轴73朝向齿轮轴7211的一端端部并且在对应于第一联轴节72111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联轴节731,该第二联轴节731与第一联轴节72111相配合,翻转轴73朝向第二夹板74的一端通过翻转轴限定螺母733与第二夹板74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夹板74的结构与前述的第一夹板66相同,在该第二夹板74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的下方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第一让位腔661的位置构成有一第二让位腔741,并且在第二夹板74的一端的侧面固定有一形状同样呈L形的第四挡脚742,而在上部固定有一形状与第四挡脚742相同的第五挡脚743,并且在第二夹板74的另一端的上部固定有一形状依然与第四挡脚742相同的第六挡脚744。其中第四挡脚742与前述的第一挡脚662相对应;第五挡脚743与前述的第二挡脚663相对应;第六挡脚744与前述的第三挡脚664相对应。第四、第五、第六挡脚742、743、744的作用如同对第一、第二、第三挡脚662、663、664的描述。一组第二吸盘75各通过第二吸盘接嘴751以间隔状态固定在第二夹板74朝向料盘挟持机构6的一侧,更具体地讲朝向第一夹板66的一侧,各第二吸盘接嘴751通过管路与前述的第二真空发生器44连接(气源管路连接),第二真空发生器44与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由图所不,前述的夹板导杆69朝向料盘翻转机构7的一端与第二夹板74固定连接,并且由一对夹板导杆锁定螺母692锁定。由图2和图3所示,第一、第二夹板66、74均对应于前述的腾空腔45。当回转作用缸712工作时,例如当回转作用缸柱711向缸体内回缩时,由回转作用缸柱711上的缸柱齿带动齿轮箱齿轮721向逆时针方向运动,由齿轮轴7211上的第一联轴节72111带动翻转轴73的第二联轴节731逆时针转动,由于翻转轴73与第二夹板74固定连接,因此使第二夹板74向逆时针翻转。由于第一、第二夹板66、74共同将料盘9夹住,因此料盘9也被翻转,将料盘9内的电子产品粉体(烧成的)倒出,反之亦然。为了避免盛有粉料的料盘9从第一、第二夹板66、74之间挣脱(滑脱),因此本发明方案还设计有一对同步工作的料盘托护机构8,该对料盘托护机构8的结构相同并且位置相对应,其中一个料盘托护机构8设在前述的第一夹板66上,而另一个则设在第二夹板74 上,下面仅对设在第一夹板66上的料盘托护机构8详细说明。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料盘托护机构8包括第二作用缸81、导杆固定板82、第三作用缸83和托护条84,第二作用缸81以纵向状态并且以其第二作用缸柱811朝向下的方式通过作用缸固定座812固定在第二夹板66背对第一夹板74的一侧,前述的第二作用缸柱811与导杆固定板82固定连接,导杆固定板82对应前述的第一让位腔661,在该导柱固定板82上固定有一对托盘导杆821,该对托盘导杆821与一对托盘导杆座8211滑动配合,并且在探出托盘导杆座8211的端部配设有一限位螺母8212,托盘导杆座8211固定在第一夹板66朝向第二夹板74的一侧。第三作用缸83用作用缸固定螺钉832与前述的导杆固定板82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托护条84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与第三作用缸83的第三作用缸柱831固定,在托护条84的两端各固定有一托护条导向杆841,—对托护条导向杆841与第三作用缸83滑动配合。优选的方案还可在第三作用缸柱831上套设一弹簧8311,弹簧8311的一端抵挡在托护条84上,而另一端抵挡在第三作用缸83的缸体上。当受控于电气控制箱的第二作用缸81工作时,便可带动导杆固定板82,由于第三作用缸83与导杆固定板82固定,因此同时带动第三作用缸83。例如当第二作用缸柱811向缸体内回缩时,导杆固定板82及第三作用缸83向上位移,反之亦然。具体的工作方式是首先由受控于电气控制箱的第三作用缸83工作,例如当第三作用缸83向缸体外伸出时,推动托护条84向料盘9的方向位移,由于托护条84对应于料盘9的底沿,因此由托护条84托住料盘9的底部。接着,第二作用缸81工作,例如第二作用缸柱811向缸体内回缩,于是可使料盘9可靠地限定在托护条84与前述的第二、第三挡脚663、664之间。更具体地讲,由于料盘9的上边沿由第二、第三挡脚663、664阻挡,而料盘9的下边沿由托护条84托住,从而使料盘9受到可靠管制。前述的第一、第二、第三作用缸61、81、83和回转作用缸71与示意在图2、图3中的即设置在机械手架4上的一组控制阀46控制连接,而控制阀46与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连接。优选地,还可在机械手架4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腾空腔45的居中位置配设一吸盖装置47,该吸盖装置47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前述的第一吸盘68相同。当料盘9具有料盘盖时,则由该吸盖装置47吸住或者将料盘盖盖至于料盘9上。申请人:叙述本发明的使用,通常情况下在对应于横向导梁3的一侧设有烧结粉料或称烧结生料自动计量装置,由该烧结粉料自动计量装置将待烧结的电子产品粉体料引入料盘9。在前述的横向导梁3的横向导梁移动驱动机构31的工作下,使横向导梁3循着纵向导梁2朝着配备有烧结粉料自动计量装置的方向位移,以便提取装有经过计量的电子产品粉体料的料盘9。具体是当横向导梁3移动到位后,并且在机械手架升降机构5的移动平台驱动装置53的工作下,使移动平台51对应到期取提运(提拿)的料盘9处。接着,机械手架驱动动力装置52工作,使机械手架4下降,直至料盘9对应于腾空腔45。此时料盘挟持机构6的第一作用缸61工作,将第一夹板66朝向料盘9的方向推移,使料盘9被初步挟持在第一、第二夹板66、74之间,随着一组第一、第二吸盘68、75分别在第一、第二真空发生器43、44的作用下,将料盘9的两侧迫持(图2示)。机械手架驱动动力装置的驱动电机521反回工作,由螺杆523使机械手架4向上位移,将料盘9提空或称悬空。接着一对料盘托护机构8的第三作用缸83同时工作,按申请人在上面的描述由托护条84对料盘9的底部托护,紧接着第二作用缸81工作,第二作用缸柱811向缸体内收缩,使料盘9可靠地定位在托护条84与第二、第三、第五、第六挡脚663、664、743、744之间,以避免料盘9脱落情形的发 生。此外由第一、第四挡脚662、742对料盘9的一侧侧部阻挡,而料盘9的另一侧侧部由夹板导杆69阻挡,因此料盘9不会侧向窜出。在该状态下随着横向导梁移动驱动机构31的电机311的反向工作,使横向导梁3朝着远离前述的烧结粉料自动计量装置的方向移动,SP朝着电子窑炉的承烧板的方向移动,当移动到位后即横向导梁3停止移动后,并且在移动平台驱动装置53的作用下使料盘9对应到承烧板的上方。接着,机械手架升降机构5的机械手架驱动动力装置的驱动电机521反向工作,螺杆523下行,机械手架4下降,在该过程中,第三作用缸83反向工作,托护条84退离料盘9的下部,当料盘9抵达承烧板后,料盘挟持机构6的第一作用缸61反向工作,使第一夹板66退离料盘9,同时第一、第二真空发生器43,44暂停工作,从而将盛有待烧结的电子粉体料的料盘9安顿于承烧板上,完成向电子窑炉送料。与前述相同原理,从承烧板上提取由自电子窑炉的烧成(烧结)的盛有电子粉体料的料盘9,并且在横向导梁移动驱动机构31的反向工作下,使横向导梁3朝着背离电子窑炉的方向行移,当行移至卸料处(配有卸料容器)时,料盘翻转机构7的回转作用缸71工作,按申请人在上面的描述使料盘9翻转,从而将料盘9内的烧成的电子产品粉体料倒除。接着在横向导梁移动驱动机构31的电机311的继而工作下,使横向导梁3继续向前述的烧结粉料自动计量装置的方向行移,移动到位后,机械手架4下降,托护条84退离料盘9的底部,料盘挟持机构6的第一夹板66退离料盘9,使空的料盘9卸于烧结粉料自动计量装置处。接着按申请人在上面的描述将盛有待烧成的电子产品粉体料的下一个料盘9送到电子窑炉的承烧板上,如此周而复始。如果需在进入电子窑炉的料盘9上放置料盘盖,那么可启用前述的吸盖装置47。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长期以来业界期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完成了发明任务,体现了所有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1),该机架(I)在使用状态下配置在电子窑炉处;一纵向导梁(2),该纵向导梁(2)设置在所述机架(I)的顶部;一横向导梁(3),该横向导梁(3)与所述的纵向导梁(2)滑动配合;一机械手架(4)和一机械手架升降机构(5),机械手架升降机构(5)设置在所述的横向导梁(3)上,机械手架(4)位于横向导梁(3)的下方,并且与机械手架升降机构(5)连接;一料盘挟持机构(6),该料盘挟持机构(6)设置在所述机械手架(4)的一侧;一用于将料盘翻转而藉以使料盘中的物料倒出的料盘翻转机构(7),该料盘翻转机构(7)设置在所述机械手架(4)的另一侧,并且与所述的料盘挟持机构(6)相对应;一对用于对料盘的底部托护的料盘托护机构(8),该对料盘托护机构(8)中的其中一个料盘托护机构(8)设置在所述的料盘挟持机构(6)上,而一对料盘托护机构(8)中的另一个料盘托护机构(8)设置在所述的料盘翻转机构(7)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纵向导梁(2)朝向上的一侧的表面并且沿纵向导梁(2)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第一导轨(21)、一第二导轨(22)和一纵向齿轮(23),第一导轨(21)位于纵向导梁(2)的一侧,而第二导轨(22)位于纵向导梁⑵的另一侧,并且与第一导轨(21)并行,纵向齿条(23)位于第一、第二导轨(21、22)之间,并且在纵向导梁(2)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一限位信号采集器(24),而另一端设置有一与第一限位信号采集器(24)相对应的第二限位信号采集器(25),其中第一限位信号采集器(24)对应于所述纵向齿条(23)的一端端部,而第二限位信号采集器(25)对应于纵向齿条(23)的另一端端部,所述的横向导梁(3)与纵向导梁(2)构成T字形的位置关系,所述的机械手架升降机构(5)沿着所述横向导梁(3)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地与横向导梁(3)相配合,所述的机械手架(4)以悬臂状态与机械手架升降机构(5)升降连接,并且机械手架(4)的一端构成有一第一夹板架(41),而另一端构成有一第二夹板架(42),所述的料盘挟持机构(6)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架(41)上,而所述的料盘翻转机构(7)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板架(42)上,所述的一对料盘托护机构(8)的结构彼此相同并且位置彼此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横向导梁(3)朝向所述的纵向导梁(2)的一端配设有一横向导梁移动驱动机构(31),该横向导梁移动驱动机构(31)与所述的纵向齿条(23)相配合,并且在横向导梁(3)朝向纵向导梁⑵的所述一端的底部固定有第一滑动座(32)和第二滑动座(33),第一滑动座(32)与所述的第一导轨(21)滑动配合,第二滑动座(33)与所述的第二导轨(22)滑动配合,在横向导梁(3)朝向上的表面并且沿着横向导梁(3)的长度方向固定有一第三导轨(34)、一第四导轨(35)和一横向齿条(36),第三导轨(34)位于横向导梁(3)的一侧,而第四导轨(35)位于横向导梁(3)的另一侧,并且与第三导轨(34)并行,横向齿条(36)位于第三、第四导轨(34、35)之间,并且与所述的机械手架升降机构(5)相啮合,在横向导梁(3)远离所述纵向导梁(2)的一端设置有一第三限位信号采集器(37);所述的机械手架升降机构(5)包括一移动平台(51)、一机械手架驱动动力装置(52)、移动平台驱动装置(53)、一组导杆(54)和一导杆固定顶板(55),移动平台(51)上开设有一移动平台驱动装置配接孔(511),而移动平台(51)的底部的一侧固定有一对第三滑动座(512),另一侧固定有一对第四滑动座(513),第三滑动座(512)与所述的第三导轨(34)滑动配合,第四滑动座(513)与所述的第四导轨(35)滑动配合,机械手架驱动动力装置(52)设置在移动平台(51)朝向上的一侧表面,该机械手架驱动动力装置(52)包括驱动电机(521)、螺杆箱(522)和螺杆(523),驱动电机(521)为正反转驱动电机,与螺杆箱(522)相配合,并且固定在移动平台(51)上,螺杆箱(522)同样固定在移动平台(51)上,螺杆(523)与螺杆箱(522)传动配合,并且伸展到移动平台(51)的下部与所述的机械手架(4)连接,移动平台驱动装置(53)在对应于所述的移动平台驱动装置配接孔(511)的位置与移动平台(51)固定,并且与所述横向齿条(36)相啮合,一组导杆(54)各通过导套(541)上下移动地配设在移动平台(51)上,其中该组导杆(54)的下端与所述机械手架(4)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杆固定顶板(55)固定在一组导杆(54)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平台驱动装置(53)包括电动机(531)、减速机(532)和小齿轮(533),电动机(531)为正反转电动机,与减速机(532)传动配合,并且由减速机(532)连同电动机(531)在对应于所述的移动平台驱动装置配接孔(511)的位置与所述的移动平台(51)固定,其中减速机(532)的减速机动力输出轴(5321)探入并穿过所述的移动平台驱动装置配接孔(511),小齿轮(533)固定在减速机动力输出轴(5321)的末端,并且与所述横向齿条(36)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导梁移动驱动机构(31)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311)、变速箱(312)和齿轮(313),电机(311)与变速箱(312)传动配合,并且由变速箱(312)连同电机(311)固定在所述横向导梁(3)朝向所述纵向导梁⑵的一端,齿轮(313)固定在变速箱(312)的变速箱动力输出轴(3121)的末端,并且与所述的纵向齿条(23)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导杆(54)的所述下端固定有一导杆固定板(542),该导杆固定板(542)通过连接脚(5421)与所述的机械手架(4)的顶部固定,并且在导杆固定板(542)的居中位置配设有螺杆螺母(5422),该螺杆螺母(5422)与所述的螺杆(523)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械手架(4)朝向所述第一夹板架(41)的一端设置有一组第一真空发生器(43),而机械手架(4)朝向所述第二夹板架(42)的一端设置有一组第二真空发生器(44),所述的料盘挟持机构(6)包括第一作用缸¢1)、滑块固定板¢2)、第一、第二滑块(63、64)、一对回转轴座¢5)、第一夹板(66)、回转轴(67)、一组第一吸盘¢8)和夹板导杆(69),第一作用缸¢1)固定在所述机械手架(4)的第一夹板架(41)的底部,滑块固定板¢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有一作用缸柱连接座(621),该作用缸柱连接座(621)与第一作用缸(61)的第一作用缸柱(611)连接,第一滑块¢3)固定在滑块固定板¢2)朝向上的一侧的一端,而第二滑块¢4)固定在滑块固定板¢2)朝向上的一侧的另一端,并且第一、第二滑块(63、64)彼此对应,其中在第一滑块(63)上固设有一第一导滑杆(631),该第一导滑杆(631)与一对第一导滑杆座(6311)滑动配合,而一对第一导滑杆座¢311)彼此对应地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夹板架(41)的底部的一侧,在第二滑块¢4)上固设有一第二导滑杆¢41),该第二导滑杆(641)与一对第二导滑杆座¢411)滑动配合,而一对第二导滑杆座¢411)彼此对应地固定在第一夹板架(41)的底部的另一侧,一对回转轴座¢5)彼此并行,并且固定在滑块固定板¢2)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回转轴¢7)的一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一对回转轴座¢5)上,而另一端与第一夹板(66)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一组第一吸盘(68)各通过第一吸盘接嘴(681)以间隔状态固定在第一夹板(66)朝向所述的料盘翻转机构(7)的一侧,各第一吸盘接嘴(681)通过管路与所述的第一真空发生器(43)连接,夹板导杆¢9)的一端与第一夹板¢6)的一端滑动配合,而夹板导杆¢9)的另一端与所述料盘翻转机构(7)固定连接,所述的一对料盘托护机构(8)中的其中一个料盘托护机构(8)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夹板(66)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盘翻转机构(7)包括回转作用缸(71)、齿轮箱(72)、翻转轴(73)、第二夹板(74)和一组第二吸盘(75),回转作用缸(71)与齿轮箱(72)传动配合,并且由齿轮箱(72)连同回转作用缸(71)固定在所述的机械手架(4)的第二夹板架(42)的下部,翻转轴(73)朝向齿轮箱(72)的一端与齿轮箱(72)传动连接,而翻转轴(73)朝向第二夹板(74)的一端与第二夹板(74)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夹板(74)与所述的第一夹板¢6)相对应,并且第二夹板(74)朝向所述的夹板导杆¢9)的一端与夹板导杆¢9)固定连接,一组第二吸盘(75)各通过第二吸盘接嘴(751)以间隔状态固定在第二夹板(74)朝向所述第一夹板¢6)的一侧,各第二吸盘接嘴(751)通过管路与所述的第二真空发生器(44)连接,所述的一对料盘托护机构 (8)中的另一个料盘托护机构(8)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夹板(74)上,并且与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板(66)上的料盘托护机构(8)的位置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盘托护机构(8)包括第二作用缸(81)、导杆固定板(82)、第三作用缸(83)和托护条(84),第二作用缸(81)固定在所述的第一夹板¢6)背对所述第二夹板(74)的一侧,并且位于第一夹板(66)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该第二作用缸(81)的第二作用缸柱(811)的末端与导杆固定板(82)固定,在导杆固定板(82)上设有一对托盘导杆(821),该对托盘导杆(821)与导杆座(8211)滑动配合,并且在托盘导杆(821)探出导杆座(8211)的末端配设有一限位螺母(8212),导杆座(8211)固定在第二夹板(66)朝向所述第二夹板(74)的一侧,第三作用缸(83)与导杆固定板(82)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托护条(84)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与第三作用缸(83)的第三作用缸柱(831)连接,而托护条(84)的两端各固定有一托护条导向杆(841),托护条导向杆(841)与第三作用缸(83)滑动配合,并且对应于第一夹板(66)的下边沿。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手架(4)构成有一腾空腔(45),该腾空腔(45)位于所述的第一、第二夹板架(41、42)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电子窑炉自动运料装置,属于电子窑炉配套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机架,该机架在使用状态下配置在电子窑炉处;纵向导梁,设置在机架的顶部;横向导梁,与纵向导梁滑动配合;机械手架升降机构设置在横向导梁上,机械手架位于横向导梁的下方,与机械手架升降机构连接;料盘挟持机构,设置在机械手架的一侧;料盘翻转机构,设置在机械手架的另一侧;一对料盘托护机构,其中一个料盘托护机构设置在料盘挟持机构上、另一个料盘托护机构设置在料盘翻转机构上。优点能体现不间断运料;可以方便地提取或释放料盘;可以避免料盘落窝,确保料盘位于料盘挟持机构与料盘翻转机构之间;可实现自动倒料。
文档编号F27D3/00GK102706165SQ2012101841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
发明者刘向蕾, 尹伊, 张廷威, 李巍 申请人:苏州平方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