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窑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339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窑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窑炉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内的腔体宽度一致,热带包括热带炉体,设于热带炉体上部一侧的进风道和进风口,设于热带炉体下部一侧的第一出风道和第一出风口;烧成带包括烧成带炉体,设于烧成带炉体上的两个烧咀;冷却带包括冷却带炉体,设于冷却带炉体上的第二出风道和第二出风口,并且第二出风口的高度低于孔板的高度;并且在热带炉体的顶部内侧、烧成带炉体的顶部内侧以及冷却带炉体的顶部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热风机、第二热风机和第三热风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能避免出现卡胚现象,另一方面可使产品受热均匀,避免了倒胚和炸胚现象。
【专利说明】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窑炉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窑炉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窑炉结构一般包括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而烧成带是窑炉的心脏部位,它是制品烧结的核心区,常年的生产温度在980?1050°C之间,主要用以达到最佳烧成区的稳定功能作用;因此,需要将烧成带的宽度做的比热带和冷却带宽度大。但是,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在烧成带内,对窑车上的胚件加热不均匀,容易出现胚件的倒胚和炸胚等现象,进而在窑车前进过程中,出现胚件卡在烧成带与冷却带之间,影响了窑车的前进,甚至会出现窑炉停滞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出现倒胚和炸胚现象,同时能避免胚件卡在烧成带与冷却带之间的具有高稳定性的窑炉结构。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窑炉结构,所述窑炉结构内安装有窑车,所述窑车上安装有用于放置产品的孔板,所述窑炉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所述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内的腔体宽度一致,所述热带包括热带炉体,设于热带炉体上部一侧的进风道和进风口,设于热带炉体下部一侧的第一出风道和第一出风口 ;所述烧成带包括烧成带炉体,设于烧成带炉体上的两个烧咀;所述冷却带包括冷却带炉体,设于冷却带炉体上的第二出风道和第二出风口,并且第二出风口的高度低于孔板的高度;并且在所述热带炉体的顶部内侧、烧成带炉体的顶部内侧以及冷却带炉体的顶部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热风机、第二热风机和第三热风机。
[0006]优选地,所述进风口的高度大于产品的高度,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高度低于孔板的高度,并且进风口和一出风口分别位于热带炉体的两侧。
[0007]优选地,所述两个烧咀分别设于烧成带炉体的上下两端,其中位于上端的烧咀的高度大于产品的高度,位于下端的烧咀的高度低于孔板的高度。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道和第二出风口为两组,其相互对称的设于冷却带炉体的两侧。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一方便将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内的腔体宽度设置为一致,避免了在窑车在前进过程中出现胚件卡在烧成带与冷却带之间的情况,另一方面优化了热带内和冷却带内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并在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内均设有热风机,可使产品受热均匀,避免了倒胚和炸胚等现象的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高稳定性的窑炉结构中热带的结构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高稳定性的窑炉结构中烧成带的结构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高稳定性的窑炉结构中冷却带的结构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1、窑车,2、孔板,3、产品,4、进风道,5、进风口,6、第一出风道,7、第一出风口,8、第一热风机,9、第二出风道,10、第二出风口,11、第二热风机,12、烧咀,13、第二热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6]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窑炉结构,所述的窑炉结构内安装有窑车1,所述的窑车I上安装有用于放置产品3的孔板2,所述的窑炉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所述的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内的腔体宽度一致,所述的热带包括热带炉体,设于热带炉体上部一侧的进风道4和进风口 5,设于热带炉体下部一侧的第一出风道6和第一出风口 7 ;所述的烧成带包括烧成带炉体,设于烧成带炉体上的两个烧咀12 ;所述的冷却带包括冷却带炉体,设于冷却带炉体上的第二出风道9和第二出风口 10,并且第二出风口 10的高度低于孔板2的高度;并且在所述的热带炉体的顶部内侧、烧成带炉体的顶部内侧以及冷却带炉体的顶部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热风机8、第二热风机11和第三热风机13。
[0017]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一方便将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内的腔体宽度设置为一致,避免了在窑车I在前进过程中出现胚件卡在烧成带与冷却带之间的情况,另一方面优化了热带内和冷却带内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并在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内均设有热风机,可使产品受热均匀,避免了倒胚和炸胚等现象的发生。
[0018]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的进风口 5的高度大于产品3的高度,所述的第一出风口7的高度低于孔板2的高度,并且进风口 5和一出风口 7分别位于热带炉体的两侧;这样通过进风口 5进入的热风,可在第一热风机8的作用下,均匀的对产品3进行加热。
[0019]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的两个烧咀12分别设于烧成带炉体的上下两端,其中位于上端的烧咀12的高度大于产品3的高度,位于下端的烧咀12的高度低于孔板2的高度;在烧成时,同时开启两个烧咀12使其工作,可均匀的对产品进行加热。
[0020]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出风道9和第二出风口 10为两组,其相互对称的设于冷却带炉体的两侧。
[0021]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窑炉结构,所述窑炉结构内安装有窑车(I),所述窑车(I)上安装有用于放置产品(3)的孔板(2),所述窑炉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内的腔体宽度一致,所述热带包括热带炉体,设于热带炉体上部一侧的进风道(4)和进风口(5),设于热带炉体下部一侧的第一出风道(6)和第一出风口(7);所述烧成带包括烧成带炉体,设于烧成带炉体上的两个烧咀(12);所述冷却带包括冷却带炉体,设于冷却带炉体上的第二出风道(9)和第二出风口(10),并且第二出风口(10)的高度低于孔板(2)的高度;并且在所述热带炉体的顶部内侧、烧成带炉体的顶部内侧以及冷却带炉体的顶部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热风机(8)、第二热风机(11)和第三热风机(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稳定性的窑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5)的高度大于产品(3)的高度,所述第一出风口(7)的高度低于孔板(2)的高度,并且进风口(5)和一出风口(7)分别位于热带炉体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稳定性的窑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烧咀(12)分别设于烧成带炉体的上下两端,其中位于上端的烧咀(12)的高度大于产品(3)的高度,位于下端的烧咀(12)的高度低于孔板(2)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稳定性的窑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道(9)和第二出风口(10)为两组,其相互对称的设于冷却带炉体的两侧。
【文档编号】F27B9/12GK203964644SQ201420388670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徐胜昔, 陈香 申请人:黄冈市华窑中亚窑炉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