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液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1600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碱液冷却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碱液冷却液。



背景技术:

冷却器是一种热交换设备,用以冷却流体,通常用水为冷却剂以除去待冷却流体内的热量,达到给流体降温的效果,冷却器有间壁式冷却器、喷淋式冷却器、夹套式冷却器等,目前,加工碱液的工厂将冷却液改造成一种碱液冷却器,碱液冷却器用于给生产出的碱液降温,以便于碱液快速的存储与运输。

碱液冷却器包括一个空腔,空腔通过隔板分隔成供碱液流过的碱液空腔、供水流过的冷却空腔,高温碱液与冷却水同时流过碱液冷却器,碱液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达到将碱液冷却的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因冷却水中含有钙、镁离子和酸式碳酸盐,当冷却水流经冷却空腔时,有碳酸盐的生成,并贴附在隔板上集聚成水垢,导致冷却水不能及时给碱液降温,人们利用公开号为CN203964416U的中国专利中的摩擦除垢的方法,在隔板朝向冷却空腔的侧面上滑移连接有滑移板,通过滑移板的滑移将冷却空腔内的污垢去除。

虽然滑移板将水垢去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碱液的冷却效率,但是,冷却水流经冷却空腔时,靠向隔板一侧的冷却水吸收碱液的热量后变成高温的水,由于高温的水与碱液的温度差较小,所以碱液的冷却效率还是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碱液冷却效率的碱液冷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碱液冷却器,包括产品空腔、用于冷却产品空腔的冷却空腔,所述冷却空腔内滑移设置有通过滑移以铲除水垢的除垢件,所述除垢件上设置有随除垢件一起移动以用于搅拌冷却液的搅液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却空腔内设置有除垢件,除垢件通过在冷却空腔内滑移,除垢件通过在冷却空腔内侧壁上滑移并与水垢相抵,除垢件在于水垢相抵的过程中将水垢去除掉,达到将水垢铲除的效果,在除垢件上设置有搅液件,搅液件随除垢件一起移动,并不断搅动冷却液以加速冷却液在冷却空腔内的流动,以使远离产品空腔的冷却液及时流向靠近产品空腔处,以使产品空腔与冷却液持续保持较大的温度差,高温的产品空腔通过热传递将热量快速传递给冷却液,达到提高产品空腔内待冷却产品冷却效率的效果,另一方面,搅液件将冷却空腔内的冷却液搅动,能够及时将除垢件从冷却空腔内侧壁上铲除的水垢及时冲走,防止水垢影响热传递的效率,使冷却液快速吸收产品空腔内的热量,进一步达到提高产品空腔内待冷却产品冷却效率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冷却空腔靠近产品空腔的内侧壁设置有滑移槽,所述除垢件上设置有可在滑移槽内滑动并保持除垢件与冷却空腔内侧壁贴合的滑移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空腔内侧壁设置有滑移槽,滑移槽位于冷却空腔靠近产品空腔的内侧壁,除垢件上设置有滑移块,滑移块可在滑移槽内滑动,滑移块在滑移槽内滑动能够带动除垢件铲除冷却空腔内侧壁上的水垢,滑移槽能够沿垂直于冷却空腔的内侧壁方向固定滑移块,以使滑移块上的除垢板始终保持与冷却空腔的内侧壁抵紧,达到除垢件能够很好的水垢铲除的效果,进而达到提高产品空腔内待冷却产品冷却效率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滑移块上设置有滚动体,所述滑移块通过滚动体与滑移槽的底壁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块在滑移槽内长期滑动的过程中,由于滑移块与滑移槽的摩擦,导致滑移槽和滑移块之间产生间隙,除垢件在去除水垢的过程中,滑移块在滑移槽内晃动,并增大与滑移槽底壁之间的间隙,同时,导致除垢件与冷却空腔的内侧壁之间产生间隙,由于水垢贴附在冷却空腔的内侧壁上,所以除垢件不能很好的将水垢铲除,通过在滑移块上设置有滚动体,滑移块通过滚动体与滑移槽的底壁抵接,滑移块与滑移槽底壁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极大减小滑移块与滑移槽底壁接触面的磨损,使除垢件长期保持与冷却空腔内侧壁的贴合,达到除垢件很好的将水垢铲除的效果,进而达到提高产品空腔内待冷却产品冷却效率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搅液件上设置有通过推动以使远离产品空腔处的冷却液与靠近产品空腔处的冷却液之间加速相互流动的推液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液件上设置有推液板,推液板可推动冷却液流动,推液板能够将远离产品空腔处较低温的冷却水及时流动到靠近产品空腔处,由于较低温的冷却液与产品空腔的温度差较大,产品空腔通过热传递将热量及时传送至冷却液,达到提高产品空腔内待冷却产品冷却效率的效果,远离产品空腔处的冷却水流向产品空腔处,靠近产品空腔处高温的冷却水流向远离产品空腔处,使冷却空腔内的冷却水均能够流向产品空腔处,并吸收产品空腔上的热量,充分利用冷却水,避免冷却水的多次重复循环所消耗的电能,达到节约电能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产品空腔靠近冷却空腔的内侧壁呈波浪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品空腔靠近冷却空腔的内侧壁为波浪状结构,波浪状结构的内侧壁与平直结构的内侧壁相比,波浪状结构的内侧壁能够有效增大与待冷却产品的接触面积,待冷却产品能够将更多的热量通过热传递传递到冷却空腔,使待冷却的产品快速冷却,达到提高产品空腔内待冷却产品冷却效率的效果。

优选地,还包括冷却器本体,所述产品空腔位于冷却器本体内,所述冷却器本体外侧壁设置有散热片,所述冷却器本体上设置有用于给散热片提供冷却液的供液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品空腔位于冷却器本体内,冷却器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散热片,位于产品空腔内的高温产品通过热传递将一部分热量传递到冷却器本体上,散热片连通冷却器本体与外界低温空气,散热片能够吸收冷却器本体上的热量,散热片通过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在冷却器本体上设置有供液部,供液部用于给散热片输送冷却液,冷却液能够及时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吸收,保证散热片能够始终保持较低的温度,散热片与冷却器本体较大的温度差,散热片不断吸收冷却器本体上的热量,并使冷却器本体不断吸收待冷却产品的热量,达到快速降低待冷却产品温度的效果,进而达到提高产品空腔内待冷却产品冷却效率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散热片向冷却器本体内延伸并延伸至产品空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片位于冷却器本体内的一端向冷却器本体内延伸,散热片延伸至产品空腔内,即散热片的一端位于产品空腔内,另一端位于冷却器本体的外部,散热片位于产品空腔内的一端直接与产品接触,散热片能够直接吸收产品上的热量,避免了通过冷却器本体的热传递,使产品快速降温,达到提高产品空腔内待冷却产品冷却效率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散热片位于产品空腔内的一端呈卷曲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片与产品接触的一端呈卷曲状,卷曲状的散热片能够增大与产品的接触面积,待冷却的产品上更多的热量直接传递给散热片,然后通过散热片传递外冷却器本体的外部,达到快速降低待冷却产品温度的效果,进而达到提高产品空腔内待冷却产品冷却效率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搅液件随除垢件一起移动,并不断搅动冷却液以加速冷却液在冷却空腔内的流动,远离产品空腔的冷却液及时流向靠近产品空腔处,产品空腔与冷却液持续保持较大的温度差,高温的产品空腔通过热传递将热量快速传递给冷却液,达到提高产品空腔内待冷却产品冷却效率的效果;

2、搅液件将冷却空腔内的冷却液搅动,能够及时将除垢件从冷却空腔内侧壁上铲除的水垢及时冲走,防止水垢影响热传递的效率,使冷却液快速吸收产品空腔内的热量,达到提高产品空腔内待冷却产品冷却效率的效果;

3、搅液件上设置有推液板,推液板能够将远离产品空腔处较低温的冷却水及时流动到靠近产品空腔处,使冷却空腔内的冷却水均能够流向产品空腔处,并吸收产品空腔上的热量,充分利用冷却水,避免冷却水的多次重复循环所消耗的电能,达到节约电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结构剖视图,用于表示推液板的结构;

图4为本实施例局部剖视图,用于表示滑移槽和滑移块的位置关系;

图5为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用于表示进液口、出液口、进水口、出水口位置关系。

图中:1、支撑座;2、冷却器本体;21、散热片;22、流体空腔;221、隔板;2211、滑移槽;222、产品空腔;2221、进液口;2222、出液口;223、冷却空腔;2231、进水口;2232、出水口;3、除垢件;31、推动杆;32、搅液件;321、推液板;33、滑移块;331、滚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碱液冷却器,参照图1、图2和图5,其包括四个支撑座1和设置在支撑座1上的冷却器本体2,冷却液本体包括两个矩形板、设置在矩形板之间空管状的壳体,该壳体与两个矩形板之间共同围成流体空腔22,流体空腔22内竖直设置有隔板221,隔板221将流体空腔22分隔成冷却空腔223和产品空腔222,冷却器本体2上设置有一个进水口2231、一个出水口2232,冷却空腔223用于供冷却液流动,冷却液优选水,进水口2231、出水口2232均与冷却空腔223相通,进水口2231用于输入冷却水,出水口2232用于将冷却空腔223内的水排出。

参照图2、图3和图4,隔板221朝向冷却空腔223的侧面设置有除垢件3,除垢件3为板状结构,隔板221上设置有两个滑移槽2211,滑移槽2211为T型滑移槽2211,滑移槽2211水平设置,滑移槽2211上下分布,在除垢件3上设置有两个滑移块33,滑移块33同样为T型滑移槽2211,滑移块33与滑移槽2211配合,滑移块33在滑移槽2211内滑动时,除垢件3朝向隔板221的侧面与隔板221贴合,当除垢件3在隔板221上滑动时,能够将隔板221上的水垢铲除,防止水垢隔离水与隔板221之间的热传递,水直接与隔板221接触,达到更好的冷却待冷却产品的效果,这里待冷却产品是碱液。

参照图2、图3和图4,滑移块33上设置有滚动体331,滚动体331优选滚珠,滚珠嵌置在滑移块33上,滚珠可在滑移块33上滚动,滑移块33通过滚珠与滑移槽2211底壁相抵,使防止滑移块33、滑移槽2211底壁的磨损,避免滑移块33与滑移槽2211底壁之间由于磨损而产生间隙,在除垢件3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31,推动杆31延伸出冷却器本体2的外部,推动杆31可通过气缸推动,也可以通过人工推动。

参照图2、图3和图4,除垢件3上固定连接有搅液件32,搅液件32竖直设置在除垢件3上,搅液件32为板状结构,用于搅动水,在搅液件32远离除垢件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V型结构的推液板321,由于推液板321的两个侧壁呈一定角度,在推液板321随搅液件32一起移动的过程中,推液板321的能够推动远离隔板221的水不断向隔板221处流动,达到快速将隔板221冷却的效果,进而将隔板221另一侧的碱液冷却的效果。

参照图2、图3和图4,冷却器本体2上若干散热片21,散热片21优选铜片,散热片21一端位于冷却器本体2外部,另一侧位于产品空腔222内,冷却器本体2上设置有供液部(图中未示出),供液部为水泵和连通水泵的常用水管,此处常用水管直径较小,水流经散热片21,便于快速降温散热片21,散热片21位于产品空腔222内的一端呈卷曲状,卷曲状的散热片21能够充分与碱液接触,吸收碱液上的热量,达到快速给碱液降温的效果。

参照图2、图3和图4,冷却器本体2上设置有进液口2221、出液口2222,进液口2221、出液口2222均与产品空腔222相通,进液口2221用于输入碱液,出液口2222用于将冷却过后的碱液排出,降温后的碱液便于存储或运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