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4151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却器是换热设备的一类,用以冷却流体。通常用水或空气为冷却剂以除去热量。有间壁式冷却器、喷淋式冷却器、夹套式冷却器和蛇管式冷却器等。广泛用于大功率硅整流和感应炉及中频炉等大电器设备配套作为冷却保护付机的纯水、水风、油水、油风冷却装置。

但是目前的冷却器内部贯通,不分区域,导致冷却不彻底,提高冷却效果需要多个冷却器串联,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冷却器,包括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的上部设置有进管,所述冷却塔的下部设置有出管,所述冷却塔的内部分成上层和下层两部分,所述上层为粗冷却部分,所述下层为精冷却部分,所述粗冷却部分设置有若干层隔板,任意上下相邻的所述隔板设置在冷却塔的一组相对边,所述精冷却部分设置有盘旋下降的冷却管,所述粗冷却部分和精冷却部分之间设置有漏斗形状的过渡板,所述冷却管的上端拼接在过渡板的中心,所述冷却塔的表面包覆有保温层。

所述冷却塔的底部设置有下封头,所述下封头呈空心半球形形状,所述出管设置于下封头的正底部。

所述冷却塔的顶部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的中心向上弧形拱起,所述进管设置于冷却塔的侧壁,进管与冷却塔的侧壁的圆周相切。

所述隔板面积大于冷却塔的横向截面的一半,上下相邻的隔板之间留有间距。

所述冷却塔的横向截面呈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用于将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并将液体集中排放出来,蒸汽从进管进入冷却塔中,蒸汽经过隔板冷却成水,最终未冷却的蒸汽和液体一起进入冷却管,蒸汽在冷却管狭隘的管道中,蒸汽被压缩,能快速冷却形成液体,冷却效率高,蒸汽冷却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冷却塔,2—粗冷却部分,3—精冷却部分,4—出管,5—冷却管,6—过渡板,7—隔板,8—进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可见,本冷却器,包括冷却塔1,所述冷却塔1的上部设置有进管8,所述冷却塔1的下部设置有出管4。

所述冷却塔1的内部分成上层和下层两部分,所述上层为粗冷却部分2,所述下层为精冷却部分3。刚进入到冷却塔1中的蒸汽的浓度高,能够自行快速冷却形成液体,经过初步冷却后,蒸汽的浓度降低,再经过精冷却,能够将蒸汽进步彻底冷却。

所述粗冷却部分2设置有若干层隔板7,任意上下相邻的所述隔板7设置在冷却塔1的一组相对边,所述隔板7面积大于冷却塔1的横向截面的一半,上下相邻的隔板7之间留有间距。隔板7增加蒸汽在冷却塔1中的行走路径,增加冷却效果。

所述冷却塔1的底部设置有下封头,所述下封头呈空心半球形形状,所述出管4设置于下封头的正底部。所述精冷却部分3设置有盘旋下降的冷却管5,所述粗冷却部分2和精冷却部分3之间设置有漏斗形状的过渡板6,所述冷却管5的上端拼接在过渡板6的中心。粗冷却部分2的蒸汽经过过渡板6全部进入到冷却管5,冷却管5增加了冷却的时间和冷却的空间,最终能够完全冷却成液体。

所述冷却塔1的表面包覆有保温层。保温层起到隔热的作用。

所述冷却塔1的横向截面呈圆形。所述冷却塔的顶部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的中心向上弧形拱起,所述进管8设置于冷却塔1的侧壁,进管8与冷却塔1的侧壁的圆周相切。相切进入冷却塔1,缓冲蒸汽流速。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