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电镀配件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2340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曲轴加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曲轴电镀配件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曲轴配件生产过程中,为提高配件强度,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电镀处理,电镀处理后需要对电镀层进行烘干处理,以确保电镀层质量。现有技术进行电镀层烘干时,大多采用静态烘箱进行电镀件烘干,此种烘干方式,难以保证电镀件均匀受热,影响曲轴配件的电镀质量,降低了烘干效率。

基于以上分析,我公司成立项目部,经过长期的现场测试和试验研究,设计一种曲轴电镀配件烘干系统,提高曲轴电镀配件件的烘干效率,确保曲轴配件的电镀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曲轴转运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曲轴电镀配件烘干系统,提高曲轴电镀配件件的烘干效率,确保曲轴配件的电镀质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曲轴电镀配件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定位基台(1),定位基台(1)上设置竖向支架(2),竖向支架(2)上安装有用于装配烘干箱体的“工”字形装配支架(3),“工”字形装配支架(3)两侧对称设置有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

所述左侧端烘干箱体(4)与“工”字形装配支架(3)轴承连接,右侧端烘干箱体(5)与“工”字形装配支架(3)轴承连接;

所述“工”字形装配支架(3)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工”字形装配支架(3)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8),“工”字形装配支架(3)底侧端与左侧端烘干箱体(4)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驱动左侧端烘干箱体(4)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401),“工”字形装配支架(3)底侧端与右侧端烘干箱体(5)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驱动右侧端烘干箱体(5)旋转的第三驱动电机(501);

所述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侧壁均设置有供气体排出的微孔;

所述左侧端烘干箱体(4)与右侧端烘干箱体(5)之间设置有竖向电加热管(7),竖向电加热管(7)安装于“工”字形装配支架(3)的中心立柱上;

所述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外围还设置有保温罩(6),保温罩(6)由相互配合的左半体和右半体构成;

所述保温罩(6)上端安装于“工”字形装配支架(3)顶部,保温罩(6)底端安装于竖向支架(2)侧壁;保温罩(6)顶部设置有竖向排气管(601)。

进一步,所述竖向电加热管(7)设置为2个。

进一步,所述保温罩(6)为透明玻璃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曲轴电镀配件烘干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曲轴电镀配件烘干系统,包括定位基台(1),定位基台(1)上设置竖向支架(2),竖向支架(2)上安装有用于装配烘干箱体的“工”字形装配支架(3),“工”字形装配支架(3)两侧对称设置有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上述设计,通过设计对称设置的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使单位时间内完成烘干的曲轴电镀配件数量大大提升。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曲轴电镀配件烘干系统,左侧端烘干箱体(4)与“工”字形装配支架(3)轴承连接,右侧端烘干箱体(5)与“工”字形装配支架(3)轴承连接;“工”字形装配支架(3)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工”字形装配支架(3)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8),“工”字形装配支架(3)底侧端与左侧端烘干箱体(4)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驱动左侧端烘干箱体(4)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401),“工”字形装配支架(3)底侧端与右侧端烘干箱体(5)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驱动右侧端烘干箱体(5)旋转的第三驱动电机(501);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侧壁均设置有供气体排出的微孔;左侧端烘干箱体(4)与右侧端烘干箱体(5)之间设置有竖向电加热管(7),竖向电加热管(7)安装于“工”字形装配支架(3)的中心立柱上;上述设计,在烘干过程中,可确保左侧端烘干箱体(4)与右侧端烘干箱体(5)处于持续的运动当中,利用竖向电加热管(7)对放置于左侧端烘干箱体(4)及右侧端烘干箱体(5)中的曲轴电镀配件进行均匀烘干,有利于保证电镀件受热均匀性,提高曲轴配件的电镀质量。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曲轴电镀配件烘干系统,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外围还设置有保温罩(6),保温罩(6)由相互配合的左半体和右半体构成;保温罩(6)上端安装于“工”字形装配支架(3)顶部,保温罩(6)底端安装于竖向支架(2)侧壁;保温罩(6)顶部设置有竖向排气管(601);上述结构,通过增加辅助的保温罩(6)对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进行保温处理,有利于保持左侧端烘干箱体(4)及右侧端烘干箱体(5)内侧的热稳定性,降低热损耗,提高曲轴电镀配件的烘干效率,烘干过程中产生的蒸汽通过竖向排气管(601)及时排出,提高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曲轴电镀配件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轴电镀配件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定位基台(1),定位基台(1)上设置竖向支架(2),竖向支架(2)上安装有用于装配烘干箱体的“工”字形装配支架(3),“工”字形装配支架(3)两侧对称设置有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

所述左侧端烘干箱体(4)与“工”字形装配支架(3)轴承连接,右侧端烘干箱体(5)与“工”字形装配支架(3)轴承连接;

所述“工”字形装配支架(3)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工”字形装配支架(3)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8),“工”字形装配支架(3)底侧端与左侧端烘干箱体(4)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驱动左侧端烘干箱体(4)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401),“工”字形装配支架(3)底侧端与右侧端烘干箱体(5)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驱动右侧端烘干箱体(5)旋转的第三驱动电机(501);

所述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侧壁均设置有供气体排出的微孔;

所述左侧端烘干箱体(4)与右侧端烘干箱体(5)之间设置有竖向电加热管(7),竖向电加热管(7)安装于“工”字形装配支架(3)的中心立柱上;

所述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外围还设置有保温罩(6),保温罩(6)由相互配合的左半体和右半体构成;

所述保温罩(6)上端安装于“工”字形装配支架(3)顶部,保温罩(6)底端安装于竖向支架(2)侧壁;保温罩(6)顶部设置有竖向排气管(601)。

作为改进,所述竖向电加热管(7)设置为2个。

作为改进,所述保温罩(6)为透明玻璃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曲轴电镀配件烘干系统,包括定位基台(1),定位基台(1)上设置竖向支架(2),竖向支架(2)上安装有用于装配烘干箱体的“工”字形装配支架(3),“工”字形装配支架(3)两侧对称设置有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上述设计,通过设计对称设置的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使单位时间内完成烘干的曲轴电镀配件数量大大提升。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曲轴电镀配件烘干系统,左侧端烘干箱体(4)与“工”字形装配支架(3)轴承连接,右侧端烘干箱体(5)与“工”字形装配支架(3)轴承连接;“工”字形装配支架(3)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工”字形装配支架(3)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8),“工”字形装配支架(3)底侧端与左侧端烘干箱体(4)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驱动左侧端烘干箱体(4)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401),“工”字形装配支架(3)底侧端与右侧端烘干箱体(5)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驱动右侧端烘干箱体(5)旋转的第三驱动电机(501);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侧壁均设置有供气体排出的微孔;左侧端烘干箱体(4)与右侧端烘干箱体(5)之间设置有竖向电加热管(7),竖向电加热管(7)安装于“工”字形装配支架(3)的中心立柱上;上述设计,在烘干过程中,可确保左侧端烘干箱体(4)与右侧端烘干箱体(5)处于持续的运动当中,利用竖向电加热管(7)对放置于左侧端烘干箱体(4)及右侧端烘干箱体(5)中的曲轴电镀配件进行均匀烘干,有利于保证电镀件受热均匀性,提高曲轴配件的电镀质量。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曲轴电镀配件烘干系统,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外围还设置有保温罩(6),保温罩(6)由相互配合的左半体和右半体构成;保温罩(6)上端安装于“工”字形装配支架(3)顶部,保温罩(6)底端安装于竖向支架(2)侧壁;保温罩(6)顶部设置有竖向排气管(601);上述结构,通过增加辅助的保温罩(6)对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进行保温处理,有利于保持左侧端烘干箱体(4)及右侧端烘干箱体(5)内侧的热稳定性,降低热损耗,提高曲轴电镀配件的烘干效率,烘干过程中产生的蒸汽通过竖向排气管(601)及时排出,提高烘干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按照图1所示对设计的曲轴电镀配件烘干系统进行组装,待烘干曲轴电镀配件放置于左侧端烘干箱体(4)与右侧端烘干箱体(5)内部,开启第一驱动电机(8)、第二驱动电机(401)和第三驱动电机(501),驱动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持续转动,开启竖向电加热管(7)的供电开关,利用竖向电加热管(7)产生的热量对待烘干曲轴电镀配件进行烘干,通过增加辅助的保温罩(6)对左侧端烘干箱体(4)和右侧端烘干箱体(5)进行保温处理,有利于保持左侧端烘干箱体(4)及右侧端烘干箱体(5)内侧的热稳定性,降低热损耗,提高曲轴电镀配件的烘干效率,烘干过程中产生的蒸汽通过竖向排气管(601)及时排出。

按照以上描述,即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