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炉的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664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窑炉的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陶器、瓷器、砖瓦的烧制,均会使用窑炉进行烧制,烧制结束后,需要等窑炉冷却之后,才能将产品取出,窑炉在冷却过程中,会有很多热量从窑炉内释放出来;目前有通过各种方式对余热进行利用,但利用的方式比较传统,利用效率也比较低,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窑炉的余热利用装置,具体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窑炉余热的装置,将窑炉的余热用于陶瓷胚进行烘干。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窑炉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主管道和分支管道,主管道连接窑炉内部,分支管道连通主管道并通向烘干房;烘干房分为多层位于窑炉上方,主管道向上穿过多层烘干房,主管道在每层烘干房处连接有分支管道;烘干房至少为一层;烘干房的房顶处设置有电风扇,电风扇朝下吹向烘干房的地面。

进一步的,主管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活动挡板,主管道顶端的开口穿过最高层烘干房的房顶;分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活动挡板。

进一步的,主管道的第一活动挡板的位置设置了一密封腔,密封腔为矩形且超出主管道的横截面,密封腔的四边设置了橡皮层,第一活动挡板插入密封腔内与密封腔四边的橡皮层契合密封。

进一步的,主管道与窑炉的连接处向外分出一个进风管道,进风管道处设置有抽风机,进风管道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三活动挡板。

优化地,主管道与窑炉之间通过斜向管道连接,进风管道设置在斜向管道与主管道的拐角处。

优化的,斜向管道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45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简单的结构对窑炉内的余热进行利用,通过利用热气上升的原理,采用竖直的管道将窑炉内的余热通向多层烘干房对陶瓷胚进行烘干。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1一种窑炉的余热利用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窑炉的余热利用装置,包括主管道1、分支管道2和烘干房3,主管道1连接窑炉10内部,分支管道2连通主管道1并通向烘干房3;烘干房3分为多层位于窑炉10上方,主管道1向上穿过烘干房3,主管道1在每层烘干房3处连接有分支管道2;烘干房3为两层;烘干房3的房顶处设置有电风扇31,电风扇31朝下吹向烘干房3的地面。

烧制后窑炉10内部的热量通过主管道1向上升,由于热空气密度较小,窑炉10内的热空气无需借助抽风机即可向上升,使热量被更好的利用;主管道1向上将热量通过分支管道2逐层送到烘干房3内,对分支管道2所在烘干房3内的陶瓷胚进行烘干;烘干房3的房顶设置向下的电风扇31。将上升的热空气吹向下,从而使热空气更均匀地分布在烘干房3内。

本实施例中采用两层的烘干房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厂房楼层数,适当增减烘干房3的层数,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由于窑炉10在烧制时,需要有通风口,不能将主管道1的顶端封住,而在窑炉10烧制结束后,主管道1顶端的开口会使得大量的热气散发到空中,为此,主管道1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活动挡板41,主管道1顶端的开口穿过最高层烘干房3的房顶;分支管道2上设置有第二活动挡板42。

在窑炉10烧制过程中,主管道1顶端的第一活动挡板41打开,使窑炉10内保持良好的通风,此时分支管道2可以将上面的第二活动挡板42关闭,使主管道1内部的气压更加稳定,防止窑炉10内气流的混乱。

窑炉10烧制结束后,窑炉10进入冷却阶段,关闭主管道1的第一活动挡板41,使主管道1处于封闭状态,分支管道2的第二活动挡板42打开,从而使窑炉10内的热量通过各层烘干房3的分支管道2进入各层的烘干房3。

为了使第一活动挡板41的密封效果更好,主管道1的第一活动挡板41的位置设置了一密封腔411,密封腔411为矩形且超出主管道1的横截面,密封腔411的四边设置了橡皮层,第一活动挡板41插入密封腔411内与密封腔411四边的橡皮层契合密封。

窑炉10在冷却时,主管道11的第一活动挡板41处于关闭状态,通过设置密封腔411并在密封腔411的四边设置橡皮层,使得第一活动挡板41能将热量更好地挡在主管道1内部,提高窑炉10内余热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主管道1与窑炉10的连接处向外分出一个进风管道5,进风管道5处设置有抽风机,进风管道5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三活动挡板43。

主管道1与窑炉10的连接处设置进风管道5,窑炉10在烧制时,关闭进风管道5的第三活动挡板43;窑炉10冷却时,打开第三活动挡板43,通过打开抽风机将外部的空气抽进主管道1内,使主管道1内部的气流流速变大,减小主管道1内部的气压,使得窑炉10内的热气更快速地从窑炉10流向主管道1内。

优化地,主管道1与窑炉10之间通过斜向管道6连接,进风管道5设置在斜向管道6与主管道1的拐角处。

主管道1与窑炉10之间设置斜向管道6,可以减小进风管道5吸进空气对窑炉10内部直接冷却,防止窑炉10内被外部空气直接吹到而使窑炉10内的产品因快速降温导致的破裂。同时,进风管道5的方向设置为与水平面平行,使得外部空气进入主管道1时为水平方向,减小从进风管道5进入的空气对窑炉10内的影响,更好地利用窑炉10内的余热。

优化的,斜向管道6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45度,将降低从进风管道5进入的空气对窑炉10内的影响。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