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3501发布日期:2018-06-30 05:2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排料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料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固体物料排料装置常采用星型卸料阀等装置,但是此类装置在排料时,排料阀上部的物料会产生类似沙漏状凹坑,上部平面内物料流动量不同,出现抽芯、沟流现象,导致排料装置运行不稳定,需要经常维护和维修,从而增加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料装置,旨在解决常规固体物料排料装置排料时,易出现抽芯、沟流现象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料装置包含数个卸料单元,每个卸料单元由4个卸料通道组成,卸料单元下方设置有灰闸门,

所述卸料通道内设置有2个播料滚筒,播料滚筒端部通过齿轮连接,其中,一个为主动轮,另一个为被动轮,主动轮与调速装置连接,调速装置再与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播料滚筒上部设置有丘陵状承重机构,

所述播料滚筒沿圆周均布翅片,相邻翅片间形成长槽,相邻播料滚筒的翅片交互布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卸料单元为4个,排列成田字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卸料通道之间设置有挡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带圆周均布翅片的播料滚筒,可对物料压力进行分流,保证设备运转部件顺畅运行;

2、排料系统通过各传动装置、调速装置、下料装置、以及灰闸门共同作用,可以使得锅炉排渣不会出现抽芯、沟流现象,并做到可调控、运行稳定、连续排渣。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A向结构结构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1、卸料通道,2、播料滚筒,3、翅片,4、丘陵状承重机构,5、挡料机构,6、灰闸门,7、驱动电机,8、调速装置,9、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排料装置,用于固体排渣类的锅炉,整个排料装置安装在固体颗粒余热锅炉底部,由卸料通道1、播料滚筒2、翅片3、丘陵状承重机构4、挡料机构5、灰闸门6、驱动电机7、调速装置8和齿轮9组成。整个排料装置包含数个卸料单元,根据实践经验,最利于卸料的卸料单元个数为四个,排列成田字形。每个卸料单元由四个卸料通道1组成,每个卸料单元下方设置有一个灰闸门6。每个卸料通道1内设置有两个播料滚筒2,在播料滚筒2端部通过齿轮9连接,一个为主动轮,另一个为被动轮,主动轮与调速装置8连接,调速装置8再与驱动电机7连接,播料滚筒2在驱动电机7驱动下匀速转动。卸料通道1之间设置有挡料机构5,以防止物料从一个卸料通道1滚到另一个卸料通道1中,起到一个导流的作用。播料滚筒2上部设置有丘陵状承重机构4,避免播料滚筒2被物料压弯且减小播料滚筒2受力,从而减小滚动摩擦。播料滚筒2沿圆周均布翅片3,相邻翅片3间形成长槽,相邻播料滚筒2的翅片3交互布置,可以避免物料从相邻播料滚筒2的间隙处泄露。播料滚筒2顶部长槽落满物料后,旋转至播料滚筒2下部卸料,这样排料装置上部的料层就会一层层的通过播料滚筒2排出。

采用带圆周均布翅片3的播料滚筒2,可对物料压力进行分流,保证设备运转部件顺畅运行。排料系统通过各传动装置、调速装置8、下料装置、以及灰闸门6共同作用,可以使得锅炉排渣不会出现抽芯、沟流现象,并做到可调控、运行稳定、连续排渣。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