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8358发布日期:2018-07-05 03:4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交换器通常采用翅片式热交换结构,由于翅片排列较密,容易使得烟气通道因为积累灰尘发生堵塞,维护和保养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采用扁管吸热,相比翅片结构烟气通道更大,不易发生堵塞,免去维护和保养成本,且风阻小,噪音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流道隔板,流道隔板间隔设置有若干,相邻流道隔板之间形成平流层,平流层由上至下依次连通,流道隔板上穿设有作为烟气通道的扁管,扁管由上至下穿过所有平流层,扁管一端为烟气进口,另一端为烟气出口。

优选的,所述扁管在流道隔板上环形阵列,并形成若干圈同心的烟气通道组。

优选的,所述扁管的横截面为腰形。

优选的,所述流道隔板中心穿设有圆管。

优选的,流道隔板外包裹有罩壳并形成热交换主体,罩壳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连接在最上层平流层,出水口连接在最下层平流层;热交换主体上方设置燃烧室。

优选的,相邻平流层之间的流道隔板上开设有连通孔,连通孔位于流道隔板外沿,且相邻流道隔板上的流通孔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款热交换器采用扁管吸热,与传统的翅片式相比,烟气通道不易容发生堵塞,可以实现终身免维护和保养;不会出现因翅片积累灰尘,而造成烟气堵塞的情况。

本款热交换器的烟气通道由于采用扁管结构,比传统翅片式要大,所以风阻小,对风机要求较低;不仅可以降低风机成本,还可以减少风机因大功率运行造成的燥音。

本款热交换器采用倒置燃烧的方式,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进入冷凝水出水管排出,避免了传统燃烧方式中冷凝水无法排出的问题;在设定热效率值时,不受冷凝水问题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流道隔板的俯视图;

图4是热交换主体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流道隔板与扁管及圆管的配合图。

附图标记:1、罩壳;2、燃烧室;3、进水口;4、出水口;5、流道隔板;5a、流通孔;6、扁管;7、圆管;X、烟气进口;Y、烟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

一种热交换器,主要由热交换主体和位于热交换主体上部的燃烧室2构成,燃烧室2为热交换主体提供热能,并通过热交换主体内部的烟气通道实现与水的热交换。结合图2和图4可知,热交换主体包括罩壳1和固定在罩壳1内的盘形流道隔板5,流道隔板5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外缘与罩壳1内部固定,相邻流道隔板5之间形成平流层,相邻平流层之间的流道隔板5上开设有连通孔,连通孔位于流道隔板5外沿,且相邻流道隔板5上的流通孔5a相对设置,使得水流形成S型走向,充分吸热;流道隔板5上轴向穿设有扁管6,扁管6与流道隔板5钎焊固定且在流道隔板5上环形阵列,并形成若干圈同心的烟气通道组,扁管6上端为烟气进口X,并与燃烧室2连通,下端为烟气出口Y;由于流道隔板5中心尺寸限制,流道隔板5中心穿设圆管7结构。

其中,在罩壳1外壁一侧设有进水口3,另一侧设有出水口4,进水口3位于上部,出水口4位于下部,进水口3与最上层的平流层连通,出水口4与最下层的平流层连通。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