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室进排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2846发布日期:2018-08-17 21:52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氛炉进排气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室进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气氛炉的特点是在某一既定温度下,向炉内通入一定成分的人工制备气氛,以达到某种热处理的目的,如气体渗碳,碳氮共渗及光亮淬火,退火,正火等。

目前,现有的置换室工作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采取抽真空的形式,该结构对零部件加工精度及密封效果非常严格,这样加工及安装成本会大大提高;二是底部持续进气,顶部排气,通过大量进气保证腔体气氛需求,这样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室进排气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室进排气系统,包括气氛炉以及设置在气氛炉内依次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上均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三腔体上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末端均设有置换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底部,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于第三腔体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排气口设置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的顶部,所述第二排气口设置于第三腔体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置换室与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互相连通,所述置换室上设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与第二进气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逐级置换及进排气的循环利用来保证腔体的气氛要求,并达到降低耗气量的要求,从而既满足腔体气氛要求又降低了耗气量节约成本,克服了辊道炉置换气室耗气量大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果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进气口、2-第一排气口、3-置换室、4-连接管道、5-第二进气口、6-第二排气口、7-气氛炉、8-第一腔体、9-第二腔体、10-第三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气室进排气系统,包括气氛炉7以及设置在气氛炉7内依次连通的第一腔体8、第二腔体9和第三腔体10,第一腔体8和第二腔体9上均设有第一进气口1和第一排气口2,第一进气口1设置于第一腔体8和第二腔体9的底部,第三腔体19上设有第二进气口5、第一排气口2和第二排气口6,第二进气口2设置于第三腔体10的底部,第一排气口2设置于第一腔体8、第二腔体9和第三腔体10的顶部,第二排气口6设置于第三腔体10的顶部,第一腔体8与第二腔体9末端均设有置换室3,置换室3与第一腔体8与第二腔体9互相连通,置换室3上设有连接管道4,连接管道4与第二进气口5连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工艺气氛通过第一进气口1通入第一腔体8和第二腔体9内并对腔体内的气氛进行置换,置换后的腔体8内的工艺气氛大部分通过第一腔体8顶部的第一排气口2排出,置换后的第二腔体9内的工艺气氛小部分通过顶部的第一排气口2排出,其余置换出的工艺气氛进入置换室3内,并通过置换室3上的连接管4进入第三腔体10内,进而完成对第三腔体10内的气氛置换,置换出的第三腔体10的气氛通过第三腔体10顶部的第一排气口1及第二排气口6排出,进而完成整个气氛炉的置换过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