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挠性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5045发布日期:2018-12-05 20:0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挠性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挠性热管,属于散热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管是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

通常的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将管内抽成的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工作液体,使紧贴管内壁的吸液芯毛细多孔材料中充满液体后加以密封。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另一端为冷凝段,根据应用需要在两段中间可布置绝热段。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纫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己,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一端,实现热量转移。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热管,通常为刚性管,无法随意改变形状,这样在实际运用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电子元件的空间要求也很高,无法满足一些需要电子元器件的实际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式更为灵活、便捷,有效避免了管体折断,增加了产品的寿命,并且散热性能良好的热管。

一种挠性热管,包括封闭式管壳,所述管壳的一端为蒸发段,另一端为冷凝段,所述管壳内腔体形成蒸发腔室,所述的管壳的中间部分为挠性管,所述蒸发段内壁沿轴向均设有第一毛细芯层,所述冷凝段内壁沿轴向设有第二毛细芯,所述的挠性管内壁设有铜网,所述的蒸发段、挠性管和冷凝段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挠性热管,所述的挠性管为波纹铜管。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挠性热管,所述的第一毛细芯层是由紫铜粉末颗粒烧结而成的粉末层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挠性热管,所述的第二毛细芯层是由紫铜粉末颗粒烧结而成的粉末层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管壳的一端为蒸发段,另一端为冷凝段,管壳的中间部分为挠性管,使得该热管可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安装布局而进行随意曲折,安装方式变得更为灵活、便捷,拓宽了热管的适用场合,有效避免了热管管体折断,增加了产品的寿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挠性管内壁设有铜网,使得液态工质蒸发界面增大,加速热量交换,提高热管的散热性能,降低了回流阻力。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提供的挠性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轴向剖视图;

图中符号代表元件及其类似元件如下:

封闭式管壳1,蒸发段2,冷凝段3,挠性管4,第一毛细芯层5,第二毛细芯6,蒸发腔室7,铜网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挠性热管,参阅图1和图2,包括封闭式管壳1,所述管壳1的一端为蒸发段2,另一端为冷凝段3,所述管壳1内腔体形成蒸发腔室7,所述的管壳1的中间段为挠性管4,所述的挠性管4为波纹铜管。

所述蒸发段2内壁沿轴向均设有第一毛细芯层5,所述的第一毛细芯层5 是由紫铜粉末颗粒烧结而成的粉末层结构。

所述冷凝段3内壁沿轴向设有第二毛细芯6,所述的第二毛细芯层6是由紫铜粉末颗粒烧结而成的粉末层结构。

所述的挠性管4内壁设有铜网6,所述的蒸发段2、挠性管4和冷凝段3 一体成型,便于加工。

为了便于传热,所述的管壳1的材质可选自铜,管壳1的径向截面为圆形,也可以为椭圆形等。管壳1的管径为2-100毫米,管壳1长度可以实际需要而定,可以从几毫米至几十米,管壳1的厚度为0.1-1毫米。

由于在热管的蒸发段2,吸液芯4的工作流体受热蒸发,并带走热量,该热量为工作流体的蒸发潜热,蒸汽从中心通道流向热管的冷凝段3,凝结成液体,同时放出潜热,在毛细力的作用下,液体回流到蒸发段2。这样,就完成了一个闭合循环,从而将大量的热量从加热段传到散热段。

由于管壳1的中间部分为挠性管4,使得该热管可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安装布局而进行随意曲折,安装方式变得更为灵活、便捷,拓宽了热管的适用场合,有效避免了热管管体折断,增加了产品的寿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