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件用的粉体材料加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3130发布日期:2018-12-21 19:0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元件用的粉体材料加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用的粉体材料加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原材料中的粉体材料进行烘干。目前常见的烘干方式是采用烘干炉就行烘干,但是常见的烘干炉在烘干的过程中,粉体材料无法实现均匀分布,进而影响粉体材料与热量的充分均匀接触,使得烘干效果不佳,费时费力,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子元件用的粉体材料加工处理装置。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元件用的粉体材料加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上的盖板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内的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上的第一电缸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内的第二框体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内的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上的第二电缸装置,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光滑块、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光滑块、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左右两侧的第一弹性杆,所述盖板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方的盖板、设置于所述盖板上方的握持架、位于所述盖板下方左右两侧的顶靠块,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弹性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杆右端的第一滚轮、位于所述第二弹性杆上下两侧的第三弹性杆、设置于所述第三弹性杆端部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一电缸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下的第一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上的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上方的第一推动杆,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升降框、设置于所述升降框右端的卡扣架、收容于所述升降框内左右两侧的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升降框下方的竖杆、设置于所述竖杆下端的第三滚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收容于所述升降框内的移动框、弹簧、保护框、收容于所述保护框内的散热框、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所述第二电缸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右侧的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方的第二电缸、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左端的第二推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左端的连接块、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上的卡扣杆。

所述壳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通孔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杆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杆呈倾斜状。

所述盖板顶靠在壳体上表面上,所述握持架的两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顶靠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

所述第二弹性杆的左端与所述壳体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杆右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弹性杆枢轴连接,所述第三弹性杆的左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杆的右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三弹性杆枢轴连接。

所述固定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缸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第一电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贯穿所述第二光滑块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

所述升降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卡扣架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升降框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竖杆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竖杆下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其枢轴连接,所述第三滚轮呈圆柱体且顶靠在第一弹性杆上。

所述移动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移动框收容于所述升降框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下端与所述固定块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框与所述移动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框与所述第一推动杆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与所述保护框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的左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缸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贯穿第一光滑块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左端设有第四凹槽,所述连接块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推动杆枢轴连接,所述卡扣杆顶靠在升降框的右表面上且卡扣于所述卡扣架内,所述卡扣杆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杆与所述卡扣架及升降框滑动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电子元件用的粉体材料加工处理装置实现对电子元件用的粉体材料进行充分的烘干,烘干效果显著,并且可以使得粉体材料均匀分布,保证粉体材料与热量充分的接触,保证烘干的效果,操作简单,使用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元件用的粉体材料加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子元件用的粉体材料加工处理装置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元件用的粉体材料加工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框体装置1、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1上的盖板装置2、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1内的连接装置3、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1上的第一电缸装置4、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1内的第二框体装置5、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5内的加热装置6、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1上的第二电缸装置7。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框体装置1包括壳体11、设置与所述壳体11上的第一光滑块12、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的第二光滑块13、收容于所述壳体11内左右两侧的第一弹性杆14。所述壳体1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框体壳体11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其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壳体11上设有位于其右表面的第一通孔111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二通孔112,所述第一通孔111呈长方形。所述第一光滑块12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111内且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光滑块12采用光滑材料制成,即采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光滑块13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112内且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光滑块13采用光滑材料制成,即采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弹性杆1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弹性杆14的上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杆14呈倾斜状,所述第一弹性杆1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可弯曲变形。

如图1所示,所述盖板装置2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方的盖板21、设置于所述盖板21上方的握持架22、位于所述盖板21下方左右两侧的顶靠块23。所述盖板21呈长方体,所述盖板21顶靠在壳体11上表面上,以便将壳体11的上端盖住。所述握持架22的两端与所述盖板21固定连接,方便人手持。所述顶靠块23设有两个,所述顶靠块23的上表面与所述盖板21固定连接,所述顶靠块23顶靠在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上。

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11内的第二弹性杆31、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杆31右端的第一滚轮32、位于所述第二弹性杆31上下两侧的第三弹性杆33、设置于所述第三弹性杆33端部的第二滚轮34。所述第二弹性杆31的左端与所述壳体11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杆31右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弹性杆3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弯曲变形。所述第一滚轮3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3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弹性杆3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3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旋转。所述第三弹性杆33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弹性杆33呈弯曲状,所述第三弹性杆33的左端与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杆33的右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弹性杆3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可以弯曲变形。所述第二滚轮34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34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滚轮34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三弹性杆33枢轴连接,使得第二滚轮34可以在第二凹槽内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缸装置4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下的第一电缸4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41上的固定架42、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缸41上方的第一推动杆43。所述第一电缸4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一电缸4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固定架4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缸41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架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缸4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42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43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推动杆43的下端与第一电缸41连接,使得第一电缸41可以带动第一推动杆43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推动杆43贯穿所述第二光滑块13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43可以稳定的上下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框体装置5包括收容于所述壳体11内的升降框51、设置于所述升降框51右端的卡扣架52、收容于所述升降框51内左右两侧的固定块53、设置于所述升降框51下方的竖杆54、设置于所述竖杆54下端的第三滚轮55。所述升降框51呈空心的长方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卡扣架52呈弯折状,所述卡扣架52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框5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5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升降框5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53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53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框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杆54呈竖直状,所述竖杆54设有两个,所述竖杆54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块53固定连接,所述竖杆54下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滚轮55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其枢轴连接,使得第三滚轮55可以在第三凹槽内旋转,所述第三滚轮55呈圆柱体且顶靠在第一弹性杆14上。

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装置6包括收容于所述升降框51内的移动框61、弹簧62、保护框63、收容于所述保护框63内的散热框64、收容于所述散热框64内的加热棒65。所述移动框6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移动框61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得所述移动框61的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移动框61收容于所述升降框51内且与其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移动框6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弹簧6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块53上方,所述弹簧62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框6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2下端与所述固定块53上端固定连接,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保护框63与所述移动框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框63与所述第一推动杆4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64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散热框64与所述保护框63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棒65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加热棒65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该开关设置于所述升降框51的外侧,并且通过电线贯穿保护框63的内外表面实现与加热棒65的连接,方便使用者操作。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电缸装置7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1右侧的固定板71、设置于所述固定板71上方的第二电缸72、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缸72左端的第二推动杆73、设置于所述第二推动杆73左端的连接块74、设置于所述连接块74上的卡扣杆75。所述固定板71呈水平放置,所述固定板71的左端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缸72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第二电缸72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电缸72与所述固定板7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73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电缸72连接,使得第二电缸72可以带动第二推动杆73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杆73贯穿第一光滑块12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73可以稳定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推动杆73的左端设有第四凹槽。所述连接块74呈长方体,所述连接块74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推动杆73枢轴连接,使得所述连接块74可以在所述第四凹槽内旋转。所述卡扣杆75顶靠在升降框51的右表面上且卡扣于所述卡扣架52内,所述卡扣杆75与所述连接块74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杆75与所述卡扣架52及升降框51滑动接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元件用的粉体材料加工处理装置使用时,首先握住握持架22向上移动,将盖板21取下,然后将粉体材料倒入到升降框51内,且处于移动框61内。然后握住握持架22将盖板21重新盖在壳体11上,然后打开加热棒65的开关,使其开始产生热量,然后热量经过散热框64、移动框61传递至移动框61内。然后打开第一电缸41的开关,使得第一推动杆43不断的上下移动,保护框63、移动框61随之不断的上下移动,然后通过弹簧62、固定块53随之不断的上下移动,移动框61上下移动使其内部的粉体材料分布的更加均匀,然后打开第二电缸72的开关,使得第二推动杆73不断的左右移动,然后通过连接块74、卡扣杆75使得升降框51及移动框61不断的左右晃动,由于移动框61、升降框51同时不断的上下移动,从而可以使得升降框51内的粉体原料混合的更加均匀,便于对其进行彻底的烘干。至此,本实用新型电子元件用的粉体材料加工处理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