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字型热管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4030发布日期:2019-11-08 23:1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乙字型热管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乙字型热管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散热结构包括有底板、鳍片以及热管,多个鳍片间距排列在底板的一面,热管穿过多个鳍片并固定连接在该鳍片上。

传统的散热结构中,由于热管与鳍片接触的面积较少,因而热管本身拥有的有效导热面积较少,导热效率低。同时,为了能使热管穿过鳍片,需要在鳍片上开设穿孔,导致加工步骤繁琐,生产效率低。并且,热管固定连接在鳍片上需要进行焊接,而对多个鳍片进行焊接的导致加工时间较长,降低了生产效率。

热管的缩口段为无效段,其不能实现导热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乙字型热管的散热结构,其导热效率高,加工步骤简单且时间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乙字型热管的散热结构,包括有底板、鳍片以及热管,所述鳍片从左往右间距排列设置于所述底板顶面,所述底板设置有贯穿上下的长槽,所述热管嵌入所述长槽内并与所述鳍片底部接触;所述热管呈乙字型。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底面为平面结构,所述热管底面与所述底板的底面持平。

进一步地,所述热管包括有依次连通的上直管、右斜管、下直管以及左斜管;所述上直管和下直管从右往左延伸,所述右斜管和左斜管从左往右向前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上直管的左端与所述右斜管的上端连通,所述右斜管的下端与所述下直管的右端连通,所述下直管的左端与所述左斜管的下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上直管的右端或左斜管的上端为缩口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热管嵌入长槽内并与鳍片底部接触,通过增大热管与底板、鳍片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热管的有效导热面积,提高了导热效率;(2)无需在鳍片上开设穿孔,只需把热管压入到长槽内即可,加工步骤简单,加工时间短,提高了生产效率;(3)热管呈乙字型,弯曲的结构能够增大热管的表面积,进而增大了热管的有效导热面积,提高了导热效率;(4)可以根据需求将热管的缩口段摆放在乙字型的首部或尾部,使得整个热管有更多的有效端与鳍片接触,有效端接触更多;(5)热管底面与底板的底面持平,方便其他零部件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

10-底板,11-长槽,20-鳍片,30-热管,31-上直管,32-右斜管,33-下直管,34-左斜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种乙字型热管的散热结构,包括有底板10、鳍片20以及热管30,鳍片20从左往右间距排列设置于底板10顶面,底板10设置有贯穿上下的长槽11,热管30嵌入长槽11内并与鳍片20底部接触;热管30呈乙字型。

热管30底面为平面结构,热管30底面与底板10的底面持平。

热管30包括有依次连通的上直管31、右斜管32、下直管33以及左斜管34;上直管31和下直管33从右往左延伸,右斜管32和左斜管34从左往右向前延伸。

上直管31的左端与右斜管32的上端连通,右斜管32的下端与下直管33的右端连通,下直管33的左端与左斜管34的下端连通。

上直管31的右端或左斜管34的上端为缩口段。本实施例中,优选上直管31的右端为缩口段。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