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硅烧结炉门自动关闭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9992发布日期:2021-04-02 09:2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晶硅烧结炉门自动关闭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结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硅烧结炉门自动关闭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炉是指使粉末压坯通过烧结获得所需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专用设备,为了保证粉末压坯在烧结过程中的脱蜡、还原、合金化、组织转变等顺利进行,烧结时需要对烧结温度、保护气氛、压坯传送方式、加热和冷却速度等进行精确的控制,是现代工业生产晶硅的常用设备。

现有的晶硅烧结炉不具备对炉门在开启后可以进行自动闭合的机构,并且不具备对炉门在自动闭合时对炉体开口出进行密封,提高闭合严密性的机构,而且不具备对炉门在闭合后进行压紧加固的机构,导致晶硅烧结炉使用不方便,密封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晶硅烧结炉门自动关闭压紧装置,旨在解决晶硅烧结炉使用不方便,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晶硅烧结炉门自动关闭压紧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一侧安装有炉门,且炉门与炉体之间连接有自闭机构,所述自闭机构内部包括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一侧固定安装有柱套,所述连接板与炉门之间连接有螺钉,所述柱套内壁安装有转杆,且转杆外壁套设有扭簧,所述柱套关于转杆的横轴线相对称,所述炉门内壁连接有密封机构,且炉门外壁活动安装有压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炉门通过扭簧与炉体构成弹性结构,且炉门通过柱套、转杆与炉体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内部包括有塞体,且塞体外壁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外部连接有第一磁性块,且第一磁性块一侧安装有第二磁性块。

优选的,所述塞体的中轴线与炉体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塞体与炉门为半嵌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内部包括有第一固定环,且第一固定环底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环,且第一连接环一侧交叉连接有第一插环,所述第一插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一侧连接有钩体,所述钩体内壁活动钩接有套环,且套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侧连接有第二插环,且第二插环套合安装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顶部套接有第二固定环。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环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固定环构成弹性结构,且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关于炉体的中轴线相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自闭机构的作用下,炉门通过受外力打开后,在扭簧的弹性作用下,则使扭簧带动炉门在炉体一侧通过柱套、转杆自动闭合,从而使炉门在开启后自动闭合,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操作失误忘关炉门的情况,防止氧气进入或氢气排出而发生爆炸危险和煤气中毒危险,提高烧结炉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在密封机构的作用下,炉门在扭簧的弹性作用下自动闭合,则使炉门通过第一磁性块与第二磁性块的磁性连接与炉体固定,从而使炉门与炉体连接牢固,对自闭机构进行有效的加固,在塞体与密封圈的作用下,则使炉门与炉体在闭合时的严密性大大提高,避免了热量流失,并且能有效隔绝炉外空气并保证炉内保护气氛畅通。

3、本实用新型中,在压紧机构的作用下,通过钩体与套环在炉门正端面连接,则使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在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对炉门压紧,从而使炉门与炉体闭合牢固,对炉门的开启进行限位保护,避免误触将炉门开启,通过钩体与套环连接,使用户操作方便,并且结构简单,便于用户的后期维护,使用成本低,工作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晶硅烧结炉门自动关闭压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自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压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炉门;3-自闭机构;301-连接板;302-柱套;303-螺钉;304-转杆;305-扭簧;4-密封机构;401-塞体;402-密封圈;403-第一磁性块;404-第二磁性块;5-压紧机构;501-第一固定环;502-第一弹簧;503-第一连接环;504-第一插环;505-第一连接杆;506-钩体;507-套环;508-第二连接杆;509-第二插环;510-第二连接环;511-第二弹簧;512-第二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晶硅烧结炉门自动关闭压紧装置技术方案:包括炉体1、炉门2、自闭机构3、连接板301、柱套302、螺钉303、转杆304、扭簧305、密封机构4、塞体401、密封圈402、第一磁性块403、第二磁性块404、压紧机构5、第一固定环501、第一弹簧502、第一连接环503、第一插环504、第一连接杆505、钩体506、套环507、第二连接杆508、第二插环509、第二连接环510、第二弹簧511和第二固定环512,炉体1一侧安装有炉门2,且炉门2与炉体1之间连接有自闭机构3,自闭机构3内部包括有连接板301,且连接板301一侧固定安装有柱套302,连接板301与炉门2之间连接有螺钉303,柱套302内壁安装有转杆304,且转杆304外壁套设有扭簧305,柱套302关于转杆304的横轴线相对称,炉门2内壁连接有密封机构4,且炉门2外壁活动安装有压紧机构5。

在本实施方式中,柱套302套设在转杆304外壁,则使转杆304通过柱套302、连接板301带动炉门2进行开合。

进一步,炉门2通过扭簧305与炉体1构成弹性结构,且炉门2通过柱套302、转杆304与炉体1构成转动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扭簧305的弹性作用下,则使扭簧305带动炉门2在炉体1一侧通过柱套302、转杆304自动闭合,从而使炉门2在开启后自动闭合,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密封机构4内部包括有塞体401,且塞体401外壁安装有密封圈402,密封圈402外部连接有第一磁性块403,且第一磁性块403一侧安装有第二磁性块404。

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圈402富有弹性和回弹性,具有极佳的抗腐蚀、抗撕裂和抗压缩变形特性,并且性能稳定,在介质中不易溶胀,可以防止烧结炉内部气体向外漏泄,也可防止外界的溅水或尘埃的侵入。

进一步,塞体401的中轴线与炉体1的中轴线相重合,且塞体401与炉门2为半嵌合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塞体401可以对炉体1的开口出进行密封,并且通过塞体401与炉门2连接,则使塞体401与炉门2连接牢固,有效的防止塞体401与炉门2之间存在空隙影响密封,使炉门2与炉体1在闭合时的严密性大大提高,避免了热量流失。

进一步,压紧机构5内部包括有第一固定环501,且第一固定环501底部套接有第一弹簧502,第一弹簧502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环503,且第一连接环503一侧交叉连接有第一插环504,第一插环504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505,且第一连接杆505一侧连接有钩体506,钩体506内壁活动钩接有套环507,且套环507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508,第二连接杆508一侧连接有第二插环509,且第二插环509套合安装有第二连接环510,第二连接环510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11,且第二弹簧511顶部套接有第二固定环51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杆508通过第二连接环510、第二插环509与第二连接杆508,则使钩体506与套环507拆卸时,第二连接杆508与第二弹簧511之间的灵活度增加,同时又不影响连接牢固度。

进一步,第二连接环510通过第二弹簧511与第二固定环512构成弹性结构,且第二弹簧511、第一弹簧502关于炉体1的中轴线相对称。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杆508与第一连接杆505在第一弹簧502与第二弹簧511的弹性作用下对炉门2压紧,从而使炉门2与炉体1闭合牢固,对炉门2的开启进行限位保护,避免误触将炉门2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炉门2开启后,在扭簧305的弹性作用下,则使扭簧305带动炉门2在炉体1一侧通过柱套302、转杆304自动闭合,从而使炉门2在开启后自动闭合,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操作失误忘关炉门2的情况,防止氧气进入或氢气排出而发生爆炸危险和煤气中毒危险,提高烧结炉的安全性,炉门2在扭簧305的弹性作用下自动闭合,则使炉门2通过第一磁性块403与第二磁性块404的磁性连接与炉体1固定,从而使炉门2与炉体1连接牢固,对自闭机构3进行有效的加固,在塞体401与密封圈402的作用下,则使炉门2与炉体1在闭合时的严密性大大提高,避免了热量流失,并且能有效隔绝炉外空气并保证炉内保护气氛畅通,通过钩体506与套环507在炉门2正端面连接,则使第一连接杆505与第二连接杆508在第一弹簧502与第二弹簧511的弹性作用下对炉门2压紧,从而使炉门2与炉体1闭合牢固,对炉门2的开启进行限位保护,避免误触将炉门2开启,保障了烧结炉的安全性,有效的避免危险,就这样完成该结构的工作原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