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炼铜法双室炉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6198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白银炼铜法双室炉型的制作方法
白银炼铜法双室炉型本发明是“白银炼铜法”的一种独特改进,它用于硫化铜精矿空气(或富氧空气)熔池熔炼过程。属硫化铜精矿的冰铜熔炼法。
采用熔池熔炼法熔炼铜精矿以获得铜冰铜的工艺方法已用于工业生产的有加拿大的诺兰达法、苏联的瓦纽柯夫法、日本的三菱法、以及中国的“白银炼铜法”。这些炼铜法的共同特点是强化熔炼过程,它反应速度快、单位容积熔炼强度高;能有效地利用熔炼过程的硫铁氧化热,从而能耗低;产出的烟气SO2浓度高,可制取硫酸、解决了含SO2烟气对大气的污染。
白银炼铜法是将空气(或富氧)经一个固定的长方形炉体两侧的风口送入熔体中,为熔炼过程炉内气、固、液三相间反应创造了良好的动力学条件,从而反应速度快,熔炼强度大,主要特点是在熔池的中部设置一道隔墙将熔池分为熔炼区和沉降区两区,熔炼区熔体借鼓入空气(或富氧)的强烈搅动,将加入的炉料迅速卷入扩散,加热熔化,造锍、造渣;熔融的渣、锍通过隔墙下部的通道流入沉淀区进行渣、锍沉降分离。渣从渣口间断放入渣包运走,冰铜经内虹吸池冰铜放出口放出。沉降区的烟气通过隔墙上部相联通的空间与熔炼区的烟气混合,由炉尾直升烟道排出,经余热回收,送去制酸。但是,该法存在着渣含铜较高、烟气中SO2浓度被沉淀区的粉煤燃烧气体稀释的弊病。
本发明的目的是寻求一种既能使熔炼过程强化,又能保证渣含铜降低和烟气SO浓度提高,还能提高生产能力。
本发明的内容是在“白银炼铜法”的基础上将熔池中部的原隔墙升高,全部用铜水套冷却的隔墙将炉膛分隔成熔炼室和沉淀室的双室炉型其特征是将两室的烟气完全分开,分别导出,减少燃料燃烧气体,对熔炼室高SO2气体的稀释;同时阻止熔炼室的熔体喷溅物迈过隔墙进入沉淀室,从而降低渣含铜。沉淀室含SO2在0.5%以下的燃料燃烧废气,从沉降室压拱顶部单独导出经辐射换热器,管式换热器预热空气后,从烟囱排空废弃;预热后的空气(300℃左右)作为熔炼室和沉淀室粉煤燃烧的二次风。含SO2浓度高的熔炼室的炉气则从炉尾的直升烟道经膜式壁汽化冷却器、余热锅炉回收余热后送去制硫酸。
该项改进具有如下优点(1)熔炼室出炉烟气SO2浓度较原单室炉高1.0%左右;(2)炉中隔墙升高后,阻止了喷溅物造成的渣含铜升高,渣含铜较原单室炉降低0.1%;(3)改善了熔炼室粉煤燃烧条件,熔炼室炉温相应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生产能力,炉料处理量比原单室炉可提高10%左右。


隔墙4将炉膛分成熔炼室8和沉淀室6,炉料从加料口11加入熔炼室,借侧吹风口5鼓入空气(或富氧),使熔体处于沸腾状态,将炉料卷入造锍、造渣,不足的热量靠燃烧器7燃烧粉煤维持,熔体从通道14进入沉淀室6。含SO2高的烟气经汽化冷却器9和废热锅炉10后送去制酸。熔体在沉淀室借助燃烧器1燃烧粉煤使之过热,因比重不同分为渣层和冰铜层,渣从渣口15放出废弃,冰铜经冰铜放出口2放出装入转炉吹炼。沉淀室粉煤燃烧废气与熔体逆向流动,经设在压拱顶部的烟道16至辐射式换热器12和管式换热器13预热空气后,导出排空。
双室炉试验是在44m2炉上进行的,熔炼室和沉淀室的床面积分别为21m2和23m2,两室分别设置排烟系统,熔炼室烟气出口仍设在炉子尾部、烟气含SO2浓度7.5%,导出制酸。沉淀室的烟道呈“倒Y型”,设于沉淀室尾部拱顶上,烟气含SO20.3%左右,导出至烟囱放空。试验共进行41天,共处理铜精矿11955吨,产冰铜6472吨,炉气出口烟气SO2浓度8%左右,渣含铜0.39%。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硫化铜精矿的冰铜熔池熔炼炉,它用一水冷隔墙将熔池分隔成熔炼区和沉淀区,其特征在于将原白银炼铜炉隔墙升高,至炉拱的顶端,并全部用铜水套冷却隔墙,从而将白银炼铜炉由原来的单室炉型分隔成熔炼室和沉淀室的双室炉型。
2.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炉进行硫化铜精矿的冰铜熔池熔炼法,其特征在于将两室不同SO2浓度的烟气分别导出,熔炼室高SO2浓度的烟气用来制取硫酸,沉淀室低SO2浓度的烟气排空废弃。
全文摘要
白银炼铜法双室炉型。本发明是在白银炼铜法的基础上将熔池中部的隔墙升高,全部用铜水套冷却隔墙,将炉膛分成熔炼室和沉淀室的双室炉型,含SO
文档编号F27B3/04GK1058808SQ91105749
公开日1992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16日
发明者娄仲勋, 米兆襄, 张铭杰, 郭茂光, 贺家齐, 陈百其, 祝明星, 欧阳礼, 叶国瑞, 姚平, 宋文生, 张惠黎, 孙云书, 张祥远, 孙思孟, 黄跃先, 孙益生, 曹俊珍, 黄桂兴, 董振兴, 乔善良, 石忠潮 申请人:白银有色金属公司, 东北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