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气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8990阅读:7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气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气口结构,尤指一种装置在大楼排气管口而暴露於大楼外侧之外气口,该外气口除了用以引导由排气管排出之油烟外,更可以美化其大楼外观。
以往所使用装置於建筑物排气管口之外气口,大致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系以PVC塑胶所制成,此种外气口早些年被普遍地使用於抽油烟机之排气管,并且也仅以一转折之弯管来制成,此种实可谓粗糙且亦不美观,如果建筑物上每个住户均装置上此种PVC外气口,那将会破坏建筑物原有的美观;也就因此种因素,相关业界则发展出第二种之外气口,此种外气口可由


图1中见悉其外观,其主要系以铝材质制成,而整个外形则以一个具有开口100之半圆球壳体10为主,并且在其与排气管口接合处则凸出有一个圆管形之颈部2,此颈部2除了以同轴之方式置入排气管口内之方式固定外,更在颈部2之周缘配置有复数个倒钩装置20,以便当此外气口1在与排气管口接合时,得以倒钩装置20扣住排气管内壁,而更有效固定;另外、在其颈部2与半圆球壳体10接触端之圆形断面处设置有复数片用以引导排气之导流片3,藉此设计,可使排气管内外排之气体较容易地往壳体10之开口100处排出,又,由于此外气口1之材质为金属,故若将之装置於建筑物外,更可增添其美感。
虽然第二类外气口有前述之优点,但是在实际装配时,却对施工人员造成诸多不便,意即由于建筑物之排气管口须在灌水泥浆之前就预设一塑胶管於适当之位置,然后才进行灌浆,但是水泥浆之重量颇重,会压迫预设之圆形塑胶管变形,除此之外,假若塑胶管预设时正位於钢筋密度高之位置,则施工人员会先行将之加热变形后才得以置入,前述二种因素均会造成塑胶管变形,另外、墙壁在灌完水泥浆后,均会再加以粉刷修饰,而原先预留的排气孔口将因而堆积泥浆,导致孔口再度变小,因此、原本设计可与排气孔口配合之传统外气口1的圆形颈部2将无法直接置入,导致装配人员须以凿子将之敲击成适合颈部2置入之圆孔,才得以完工,所以在施工工时上将造成浪费,又,如果预设之孔变形太多,施工人员仅将外缘敲好,草草将外气口1置入即行离开,那么将造成外气口1与壁面间密封不良,即外排之气体易四溢,而此缺点产生之最大因素在於施工不易,另外、若预设之塑胶管与壁面不垂直,则亦会造成气体外漏之现象同时若大楼之排气孔口在预留时并无对齐,即会发生外气口装置后不整齐美观,故若能保持第二类之优点而改良其缺点的话,那将是一个良好之设计。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升施工人员之工作效率,提高装置之固定效果,并减少批量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外气口结构,其主要由一只具有开口之半圆球形壳体,以及装置於上述壳体圆形断面之复数片导流片所组成,在上述壳体对应排气管口处配置有一只弯折架,该弯折架系以枢设之方式固定於上述壳体,并且由固定处以外八字形向外延伸有一架身,而在架身之末端则具有一与架身垂直之弧形抵紧架,以形成一种装置时将架身向内紧压而置放於排气管内,并且在释放后以架身弹力回弹抵紧排气管内壁而固定。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与排气管口之固定方式为利用材质本身弹力回弹而抵紧排气管内壁之方式,而此种方式在装置时只须将本实用新型之弯折架内弯,再置入排气管内部即可,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之弯折架所伸入排气管内之长度较传统外气口1颈部2为长,故本实用新型之固定比较方便且效果较好,另外,本实用新型更有一目的,即降低成本,意即本实用新型系将传统外气孔1颈部2改设成弯折架,因此其所使用之材料将节省不少,若将之大量生产,那么成本将大为减少。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习用外气口之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弯折架之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使用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动作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2,由图中可见悉本实用新型之外观与习用外气口1相似,意即其主要系包含;一只具有圆弧开口40之半圆球形壳体4、复数片装置於壳体4底部圆形断面上用以引导排气之导流片41以及一个两端对称固定於壳体底部用以将外气口6固定於排气管之弯折架5;其中在壳体4底部凸出有一环形之凸缘42,该凸缘42系在当外气口固定於排气管口后,与建筑物壁面紧贴之用,并且亦可在其间涂上硅胶,使之密合效果更好,以达不渗水、不漏气之目的。
其次,请参阅图3,其系为本实用新型弯折架5之外观图,该弯折架5系具有一个外八字形之架身52,而在其八字形外伸之末端则为一个半椭圆状之抵紧架51,并且在架身52外八字形较窄端具有——转折之定位条53,该定位条53与前述外气口5之凸缘42系以铁片54包夹后,再以点焊540方式将之固定,而此外气口6在未使用时系以虚线及图2所示之方式置放,故定位条53末端转折处将处於平行外气口6轴向之位置,而不抵触凸缘42,另外,图中实线部分之弯折架5则为欲行装设之位置,此时定位条53末端转折处将处於与凸缘径向相切之位置,因此,该部分则会抵紧凸缘42,而达定位之效果。
另外,前述外八字形之架身52,在其较宽端被设计成略大於排气管之口径,故在其常态是无法置入排气管口内的,而装配时则必须将其较宽端向内挤压,致使其口径小於排气口,同时前述椭圆状之抵紧架51亦变形成近似圆形,而再将之置入排气管内,则弯折架5会因其本身之弹力回弹而抵紧管壁(如图5所示),以达固定之目的,并且,由于弯折架5不若习用颈部2所占之空间大,故排油烟机外伸之软管,可更接近外气口6,进而达到密封更好之目的。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使用状态图,由图中可见到本实用新型之半圆球形壳体4系暴露於外,而壳体4之凸缘42恰好紧贴建筑物之壁上,而弯折架5则伸入排气管内而抵紧固定,此固定方式亦可由图5中看见,其中弯折架5(实线部分)系为在释放后抵紧排气管7(图中剖面线部分)之状态,而假想线51则为弯折架常态来受压力状态。
再者,本创作人更设计有一实施例,即图6所示之形状,其主要系将弯折架5先旋转90°后,再以该铁片54固定,即弯折架5摆动之方向恰与圆弧开口40之轴向垂直(弯折架5枢设之轴向平行於该开口40方向),以便若将本实施例安置於壁面之排气管7时(如图7所示),可左右平移,而调整大楼壁面上各个外气口之对齐线,使之得以更为美观;此点亦优於传统外气口(传统外气口安装后之整齐度完全取决於排气管7孔开设之情形)。
权利要求1.一种外气口结构,其主要由一只具有开口(40)之半圆球形壳体(4),以及装置於前述壳体(4)圆形断面之复数片导流片(41)所构成,其特征为;在前述壳体(4)对应排气管口处配置有一只弯折架(5),该弯折架(5)系以枢设之方式固定於前述壳体(4),并且自固定处以外八字形向外延伸有一架身(52),而在架身(52)之末端则具有一与架身(52)垂直之弧形抵紧架(51),以形成一种装置时将架身(52)向内紧压而置放於排气管(7)内,并且在释放后以架身(52)弹力回弹抵紧排气管(7)内壁而固定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气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弯折架(5)枢设之轴向系平行於该壳体(4)开口(40)方向。
专利摘要一种外气口结构主要系将传统用以固定于排气管口之外凸颈部改为以抵紧方式固定之弯折架,它具有一个外八字形之架身,其较窄边固定于外气口,而其外八字形延伸之末端侧具有一个半椭圆状之抵紧架,在装配外气口时,只须将外八字形架身向内紧压,同时椭圆状之抵紧架亦随之变形成为圆形,此时将之置入排气管口内并释放之,则架身及抵紧架会因本身之弹力回弹而抵紧于排气管内固定,藉此不仅可达安装容易,更能提升其固定效果。
文档编号F24F13/18GK2226240SQ9524423
公开日1996年5月1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22日
发明者蔡文秀 申请人:蔡文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