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控制装置高效节能系列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2493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种控制装置高效节能系列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特别是适用于机关、团体、学校、旅馆、饭店以及居民使用的饮水、取暖、沐浴用锅炉。
现有的民用锅炉种类很多,但是从锅炉效率来看都不高,普遍存在燃烧不完全,烟气有害成分偏高,达不到环保部门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解决现有民用锅炉效率低、燃烧不完全、烟气有害成分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多种控制装置高效节能系列锅炉。同时本实用新型也是本申请人的专利ZL95206870.2的进一步改良和发展,并形成与该专利的姊妹系列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由炉顶、炉体、炉膛、炉篦构成的多种控制装置高效节能系列锅炉,锅炉内部自上而下设有第二燃烧室(3)、火焰管(4)、第一燃烧室(5)、炉膛(T)、炉篦(9)、环形水室(H);其中第二燃烧室(3)内布有n根斜水管(301),在第一燃烧室(5)内也布有m根斜水管(501),在第一燃烧室(5)、第二燃烧室(3)与炉体(2)之间形成总水室(W),斜水管(301)、(501)均与总水室(W)相通,炉体(2)下部的环形水室(H)通过立管(511)与总水室(W)接通;炉体(2)外侧从上至下为清灰门(13)、清灰门(12)、加煤门(11)、除灰门(10),在除灰门(10)上设有调节进风量的装置。所说的除灰门(10)上的调节进风量的装置,它是由装在除灰门(10)的进风孔上的轴(102)以及装在轴(102)上的可转动的阀片(101)构成的。所说的除灰门(10)上的调节进风量的装置,其结构如下在除灰门(10)上开有多个圆孔(103),在除灰门(10)的中心穿过一短轴(101′)并固定一与除灰门(10)直径相同的圆盘(10′),在圆盘(10′)上也开有多个与圆孔(103)的直径相同的圆孔(103′)。在除灰门(10)的下面还设有进风道(14),并在进风道(14)的口上装有可以调节开度的阀片(15),进风道(14)与环形风室(6)之间有隔板(16)并通过通风孔(161)相通,在通风孔(161)上设有可调节风量的装置。在通风孔(161)上的可调节风量的装置,其结构是在通风孔(161)上装有可转动角度并调节开度的阀片(17)。在通风孔(161)上的可调节风量的装置,其结构是在隔板(16)下面有一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圆板(16′),在圆板(16′)上相应位置也具有多个通孔(161′)。在炉膛(T)内装有喷咀(18)。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由于在锅炉内部的炉膛上面还设有一次燃烧室和二次燃烧室,且在炉膛下面和周围设有多个可调节进风量的风门、风道和进气孔,因此燃烧比较完全,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含量低,余热的利用和吸收也比较充分。
2.在上述各进风量调节装置中可以采取手动调节,也可以用电脑进行全自动控制。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种控制装置高效节能系列锅炉的剖视图图2是
图1的侧视图图3为除灰门上调节进风量的装置结构图图4a、4b为除灰门上调节进风量的另一种结构图图5a、5b为进风道与环形风室之间的调节进风量的另一种结构图图6为燃油和煤气系列锅炉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
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多种控制装置高效节能系列锅炉由炉顶1和炉体2构成,其内部自上而下设有第二燃烧室3、火焰管4、第一燃烧室5、炉膛T、炉篦9、环形水室H,其中第二燃烧室3内布有n根斜水管301(n的数量根据不同锅炉的需要,一般为10~30根,管子内径为10~60mm),第一燃烧室5内也布有m根斜水管501(m的数量根据不同锅炉的需要为20~60根,管子内径为10~100mm),第一燃烧室5与第二燃烧室3之间用直立的火焰管4相连接。在第一、二燃烧室5、3与炉体2之间形成总水室W,而且斜水管301和501均与总水室W相通。在炉体2的外侧从上至下为清灰门13、清灰门12、加煤门11、除灰门10,其中除灰门10上有调节进风量的装置,该装置见图3,它与汽油机化油器上的节气门结构相同,转动阀片101的轴102便可调节其开度,从而控制其进风量。在除灰门11的下部还装设了另一个进风道14,在进风道14的口上装有可以调节开度或关闭的阀片15。进风道14与环形风室6相通,在相通处的隔板16上也装有可以调节开度或关闭的阀片17,同时参阅图5a,环形风室6通过通风孔8向炉膛T内送入二次空气,通风孔8的周围充填保温材料7。从
图1和图2中还可以看到环形水室H与总水室W之间有多根立管511相通,根据不同锅炉立管511的数量可以为5~20根。
实施例二它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点在于一次进风和二次进风的进风量调节装置结构有所不同。请参阅图4a、4b除灰门10上调节进风量的装置与实施例不同,它是在除灰门10的中心穿过一短轴101′并在该轴上固定一块圆盘10′,在除灰门10上有多个(一般为4~8个)圆孔103,在圆盘10′的相应位置也有相同数量的圆孔103′,当通过手柄102′转动短轴101′时可以使圆孔103和103′互相错开或重叠,从而调节进气量。
请参阅图5a和5b、5c,前面已说过,实施例一的进风道14与环形风室6相通处的隔板16装有可以调节风量的阀片17,而实施例二则可采取另一种结构如图5b、5c所示是在隔板16下面有一形状相同的圆板16′,并与隔板16上的多个(一般为4~20个)通孔161相应的也有大小和数量相同的通孔161′,当拨转圆板16′使通孔161与161′互相错开或重叠来调节开度,从而控制该处的进风量。从图5b可看到圆板16′上装有一拨杆162′,在炉体1的相应位置开有一拨槽。
上述一次进风和二次进风的进风量调节装置均可利用电脑实现全自动控制。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的锅炉在炉膛T内装有喷咀18,可以燃用柴油、煤油、重油油碴并可燃用天然气、煤气、甲烷等。
本实用新型与ZL95206870.2相同也可以接有余热水箱,并将锅炉的水室W划分成若干水区并分别联结进出水管。
权利要求1.一种由炉顶、炉体、炉膛、炉篦构成的多种控制装置高效节能系列锅炉,其特征在于锅炉内部自上而下设有第二燃烧室(3)、火焰管(4)、第一燃烧室(5)、炉膛(T)、炉篦(9)、环形水室(H);其中第二燃烧室(3)内布有n根斜水管(301),在第一燃烧室(5)内也布有m根斜水管(501),在第一燃烧室(5)、第二燃烧室(3)与炉体(2)之间形成总水室(W),斜水管(301)、(501)均与总水室(W)相通,炉体(2)下部的环形水室(H)通过立管(511)与总水室(W)接通;炉体(2)外侧从上至下为清灰门(13)、清灰门(12)、加煤门(11)、除灰门(10),在除灰门(10)上设有调节进风量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控制装置高效节能系列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除灰门(10)上的调节进风量的装置,它是由装在除灰门(10)的进风孔上的轴(102)以及装在轴(102)上的可转动的阀片(101)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控制装置高效节能系列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除灰门(10)上的调节进风量的装置,其结构如下在除灰门(10)上开有多个圆孔(103),在除灰门(10)的中心穿过一短轴(101′)并固定一与除灰门(10)直径相同的圆盘(10′),在圆盘(10′)上也开有多个与圆孔(103)的直径相同的圆孔(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控制装置高效节能系列锅炉,其特征在于在除灰门(10)的下面还设有进风道(14),并在进风道(14)的口上装有可以调节开度的阀片(15),进风道(14)与环形风室(6)之间有隔板(16)并通过通风孔(161)相通,在通风孔(161)上设有可调节风量的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多种控制装置高效节能系列锅炉,其特征在于在通风孔(161)上的可调节风量的装置,其结构是在通风孔(161)上装有可转动角度并调节开度的阀片(17)。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多种控制装置高效节能系列锅炉,其特征在于在通风孔(161)上的可调节风量的装置,其结构是在隔板(16)下面有一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圆板(16′),在圆板(16′)上相应位置也具有多个通孔(1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控制装置高效节能系列锅炉,其特征在于在炉膛(T)内装有喷咀(18)。
专利摘要一种由炉体、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火焰管、环形水室以及炉箅和炉膛构成的多种控制装置高效节能系列锅炉,它的除灰门上设有进风量调节装置,在除灰门的下部还设有进风道,在进风道口以及进风道与环形风室相通处均设有进风量调节装置,上述各进风量的调节装置可以手动调节,也可以用电脑实现全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具有燃烧完全、废气中有害成分含量低、余热利用充分以及使用和控制、操作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F24H1/08GK2303213SQ97201390
公开日1999年1月6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21日
发明者曹国锋, 毕忠泽, 李文义, 曹燕丽, 李淑珍, 曹燕飞 申请人:曹国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