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1560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中央空调系统室内风量及温度的自动控制以及将控制信号通过该装置上的数据通讯接口传输至其它网络控制设备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
现有的中央空调室内温度控制方式为三速开关温控器加两通或三通水管电动阀,它是利用开关温控器在感应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后控制电动阀动作,从而改变盘管水流的通断;同时利用手动机械开关改变风机三档风速以调整风量大小来调节温度。这种温控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采用双金属弹片作为传感器,并用机械开关设定温度,使其不可能准确地设定和测量室内温度;由于需人工拨动风速开关,容易造成风机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噪音大,能耗高,尤其是当房间内无人的情况下,若不关断电源,风机将长期运转,使能量空耗。总之,由于其设定温度和感应温度精度差,并需人工多次拨动开关,响应时间慢,温度波动大,容易造成冷量或热量过大或过小;控制精度低、舒适性差、机械故障率高;由于没有工作状态显示,使检查和维修工作十分麻烦;特别是无法进行一些特定的设置,如记忆、锁定及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远程控制及集中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高控制精度、可存储记忆控制命令、低机械故障率、维护方便、降低能耗、舒适性好及可以设定独立的地址便于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远程控制及集中管理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达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是由盒体、电源、数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控制单元及电路接口组成的。盒体分为面板部分、衬板部分和后盖部分,面板部分的面板部设有数据设置及显示装置,面板部分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放置槽、变压器定位部件和线路板固定支架,衬板部分设有与放置槽相互对应嵌接的挡板、走线槽及穿线孔,后盖部分设有电路接口和固定托架,数据设置及显示装置与数据处理器相连接,数据处理器连接有可擦写存储器并与温度传感器、控制单元A、B及通信接口相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做进一步的详述。
图一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剖示图。
图二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的面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三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的衬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四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的后盖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五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的电气原理框图。
图六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的电气原理图。
图七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框图。
图八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的数据设置及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是由盒体(1)、电源(2)数据处理器(3)、温度传感器(4)及控制单元(5-A)、(5-B)等组成的,盒体(1)分为面板部分(1-1)、衬板部分(1-2)和后盖部分(1-3),面板部分(1-1)的面板部设有数据设置及显示装置(6),数据设置及显示装置(6)设有冷/热切换键(6-1)、温度调节、锁定键(6-2)、(6-3)、电源开关键(6-4)及数据显示屏(6-5),面板部分(1-1)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放置槽(7)、变压器定位部(8)和线路板(22)的固定支架(9),衬板部分(1-2)设有与放置槽(7)相互对应嵌接的挡板(10)、走线槽(11)、与线路板(22)上的电路传输针相对应的穿线孔(12)、与电路接口(13)相对应的凹槽(23)和与变压器定位部(8)相对应的通风栅格(24),后盖部分(1-3)设有电路接口(13)和固定托架(14),数据设置及显示装置(6)与数据处理器(3)相连接,数据处理器(3)连接有可擦写存储器(15)并与温度传感器(4)、控制单元(5-A)、(5-B)及通信接口(16)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在使用时,打开电源开关键(6-4),首先通过数据设置及显示装置(6)的冷/热切换键(6-1)、温度调节、锁定键(6-2)、(6-3),进行冷/热状态、所需温度及所需工作状态的选择,并通过数据显示屏(6-5)核定,数据显示屏(6-5)可显示各种工作状态及外围设备工作情况,如当前室内温度、设定温度、制冷/热状态、自动控制状态、锁定状态、水阀和风机工作状态等。所设定的目标温度传输至数据处理器(3)和可擦写存储器(15),由数据处理器(3)分析设定的目标温度和温度传感器(4)感应室内温度后通过传感器电路(17)发回的数据,向控制单元(5-A)、(5-B)发出指令,控制单元(5-A)、(5-B)中的光电隔离器(18)及功率输出电路(19)对指令进行处理后,控制风机(20)无级自动调节转速来调节风量大小,控制单元(5-A)、(5-B)同时还控制电动水阀(21)的开度(通断),可擦写存储器(15)同时对所设定的指令,如设定温度、制冷/热状态、自动状态、锁定状态等进行存储,可擦写存储器(15)由于具备掉电保护功能,关闭电源后,该设定予以存储,下次启动后继续存在。在无水阀设计时,控制单元(5-A)、(5-B)只控制风机(20)的转速。即;当用户设定目标温度后,传感器电路(17)通过温度传感器(4)实时检测室内温度,并由数据处理器(3)实时比较本次检测室温与设置温度的差值,并对该差值与前面所得差值进行比较,当差值为大于一定数值时,夏季制冷情况下则打开水阀(21),冬季制热情况下则关闭水阀(21)。当差值为小于一定数值时水阀(21)开闭正好相反。同时由数据处理器(3)计算出制冷/制热不同状态的室温变化趋势以及室温变化的速度后,判断出所需风量值,由此控制风机(20)的转速。由于这一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所以连续地判断和控制使整个室温控制变得十分平滑和舒适。此外,由于本装置中设置有可擦写存储器(15)因此,本装置可以设定独立的地址,并通过通讯接口(16)联接于网络控制系统,向数据处理器(2)传输控制指令,实现远程控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的盒体(1)采用机位组合方式,无论在运输或安装过程中,面板部分(1-1)与衬板部分(1-2)始终保持整体性,无任何裸露器件或带电体,使其更具有安全性,也可使电路板部分得到妥善的保护,避免在安装过程中杂物进入电路板(22)的缝隙,造成短路或损坏。后盖部分(1-3)是起将整个盒体(1)固定与安装部位的作用,并通过电路接口(13)完成与外部线路及被控设备的连接,在安装时可先将带有将电路接口(13)固定于固定托架(14)上的后盖部分(1-3)固定于安装墙面,待工程竣工后再装嵌面板部分(1-1)与衬板部分(1-2),以避免施工中本装置被损坏,也使检修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通过设置数据设置及显示装置(6)可进行冷/热、所需温度及所需工作状态的选择并了解到本装置和外围设备的工作情况;数据处理器(3)分析设定的目标温度和温度传感器(4)感应室内温度后通过传感器电路(17)发回的数据,向控制单元(5-A)、(5-B)发出指令,无级平滑地自动调节风机(20)和水阀(21),使其响应速度快并实现连续调节,自动随负荷变化保持室温的动态平衡;可擦写存储器(15)的设置,使本装置具备了存储记忆功能,并可以设定独立的地址,通过通讯接口(16)联接于网络控制系统,向数据处理器(3)传输控制指令,实现远程控制,达到了具有高控制精度、存储记忆、低机械故障率、维护方便、降低能耗、舒适性好及便于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远程控制及集中管理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由盒体(1)、电源(2)数据处理器(3)、温度传感器(4)及控制单元(5-A)、(5-B)等组成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盒体(1)分为面板部分(1-1)、衬板部分(1-2)和后盖部分(1-3),面板部分(1-1)的面板部设有数据设置及显示装置(6),数据设置及显示装置(6)与数据处理器(3)相连接,数据处理器(3)连接有可擦写存储器(15)并与温度传感器(4)、控制单元(5-A)、(5-B)及通信接口(1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数据设置及显示装置(6)设有冷/热切换键(6-1)、温度调节、锁定键(6-2)、(6-3)、电源开关键(6-4)及数据显示屏(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面板部分(1-1)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放置槽(7)、变压器定位部(8)和线路板固定支架(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衬板部分(1-2)设有与放置槽(7)相互对应嵌接的挡板(10)、走线槽(11)、与线路板(22)上的电路传输针相对应的穿线孔(12)、与电路接口(13)相对应的凹槽(23)和与变压器定位部(8)相对应的通风栅格(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后盖部分(1-3)设有电路接口(13)和固定托架(14),
专利摘要一种由盒体(1)、电源(2)数据处理器(3)、温度传感器(4)及控制单元(5-A)、(5-B)等组成的中央空调室内变风量温度控制装置,其中盒体(1)分为面板部分(1-1)、衬板部分(1-2)和后盖部分(1-3),面板部分(1-1)的面板部设有数据设置及显示装置(6),数据设置及显示装置(6)与数据处理器(3)相连接,数据处理器(3)连接有可擦写存储器(15)并与温度传感器(4)、控制单元(5-A)、(5-B)及通信接口(16)相连接。
文档编号F24F11/02GK2400737SQ99252669
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25日
发明者郗晓言 申请人:北京中立格林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