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2533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特别涉及一种内置冰箱(built-in refrigerator)的散热装置,其能够改善安装在内置橱柜中的冰箱机器室(machine room)中的散热(heat radiation)。
背景技术
冰箱是一种通过重复进行由制冷剂的压缩、冷凝、膨胀及蒸发构成的制冷循环来使内部空间保持在低温的装置,由此长期新鲜地保持冷藏或冷冻的食物。
由于冰箱难免会有一定的体积,从而当冰箱安置在厨房或起居室的墙壁上时会从墙壁向外突出。这不利于节省空间及美化外观。
为了解决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内置冰箱,其作为家具安装在橱柜中,看上去是厨房或起居室的组成部分。
图1是说明冰箱主体2像内置家具一样安装在内置橱柜1中的透视图。
参考图1,安装在内置橱柜1中的冰箱主体2被分隔成食物储藏室和机器室,该机器室具有制冷循环单元,用以使食物储藏室的内部保持在低温。由于内置冰箱的特性,冰箱主体2具有一个气流通道,在该气流通道中的空气经过冰箱的下侧被引入到机器室中,并沿冰箱的后壁排出。因此,通过在机器室中平稳地进行热交换来有效地释放机器室中产生的热的技术成为被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图2是沿图1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
参考图2,内置冰箱包括安装在内置橱柜1中的冰箱主体2;用于开/关冷藏室和冷冻室(freezer)的门板3;用于支撑冰箱主体2的底座4;垂直安装在冰箱主体2前侧的下侧并具有排气孔9的墙壁覆盖基座5;安装在冰箱主体2后侧的机器室6;经过底座4的下侧和墙壁覆盖基座5的排气孔9与外部连通的吸入通道12;以及设置在冰箱主体2后侧的排放通道13。
在如上述构造的内置冰箱中,冰箱主体2嵌入到内置橱柜1中为内置家具提供的空间中,与墙壁表面相隔一预定间隔。冰箱主体2在其前侧具有门板3,在其上部具有一抽屉柜,并在其下侧具有底座4。
底座4安装在冰箱主体2的下侧,与冰箱主体2的底部表面相隔一预定的间隔,以支撑冰箱主体2。墙壁覆盖基座5安装在冰箱主体2的前侧的下侧,从而使内置橱柜1的外观更美观并阻止外部的污物进入。
机器室6设置于冰箱主体2的后下侧。机器室6包括其中的一压缩机10,一冷凝器和一鼓风机,并且由后盖7保护。通过空气流经后盖7来进行机器室6中的散热。
同样,通过设置在内置橱柜1的下侧和后侧的散热通道(heat radiationpassage)有效地释放机器室6中产生的热。换句话说,通过在冰箱主体2的下侧形成的吸入通道12将外界空气吸入到机器室6中,而通过在冰箱主体2的后侧形成的排放通道13排放机器室6的内部空气。
为此,通过安装在内置橱柜的前下侧的墙壁覆盖基座5的排气孔9引入外界空气,而引入的空气沿安装在底座4和底部表面之间的吸入通道12流动,该底座4安装在内置橱柜1的下侧,并且引入的空气沿冰箱主体2和墙壁表面8之间的排放通道13流动。沿通道12和13流动的空气通过后盖7释放来自机器室6的热量。
在内置冰箱中,依次通过压缩机、冷凝器(参见图3的17)及毛细管的制冷剂被引入到蒸发器中(未示出),并在通过蒸发器时被完全蒸发,由此去除周围的热并使周围冷却。此后,由蒸发器冷却的空气被供应到冷藏室和冷冻室,冷却冰箱的内部,并且温度升高的冷空气被回输(feed back)并引入到蒸发器中。
此时,当机器室6的压缩机10、冷凝器和鼓风机工作时,经过在冰箱主体2的下侧形成的吸入通道12吸入的空气被引导到机器室6的内部,通过冷凝器和鼓风机,并最终经过在冰箱主体2的后侧形成的排放通道13被排放。
图3为相关技术中内置冰箱的机器室的前视图。
参考图3,机器室6设置有设于一侧的压缩机10,设于另一侧的鼓风机16,及设于机器室6的中央的冷凝器17。当鼓风机16工作时,外界空气通过后盖7的吸入孔14被吸入,并且由鼓风机16吹动的空气依次与冷凝器17和压缩机10交换热量,并通过后盖7的排气孔15被排放。
此时,在机器室6中经过热交换的空气通过排放通道13被排放到外界,并且通过吸入通道12引入新的空气,由此,形成空气循环。
然而,由于相关技术中内置冰箱的结构为通过经由后盖7吸入空气以交换热量并再次经由后盖7排放经过热交换的空气,来进行机器室6的鼓风机16和冷凝器17的散热,这可能会出现循环现象,即从机器室6排放的空气再次被吸入到吸入孔14中,或通过压缩机10被再次引入,导致热传递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其能够防止一将空气吸入到该内置冰箱机器室中的通道与一将空气从该机器室排放的通道混合。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其设置有将一机器室的内侧/外侧分隔成上侧和下侧的一气流引导构件,从而使从该机器室排放的空气不会再次被吸入到该机器室中。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其设置有将一机器室的冷凝部分的内侧/外侧分隔成上侧和下侧的一气流引导构件,由此引导外部空气的吸入和经过热交换的空气的排放。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其设置有将一机器室的内侧/外侧分隔成上侧和下侧的一气流引导构件,由此防止吸入到内置冰箱机器室中的空气与从机器室排放的空气混合。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其具有安装在一机器室下侧的吸入管。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其具有一排放通道引导,用于引导排放的空气朝向该内置冰箱的后侧至一预定高度。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的及特征部分将在下面的说明中阐明,而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核查了下文之后,将部分地变得明显,或也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所撰写的说明书和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指出的结构实现及达到。
为了获得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按照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此具体化及广泛描述的一样,这里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冰箱主体,安装在一内置橱柜中;一机器室,设置在该冰箱主体的后下侧;一压缩机,安装在该机器室的一侧;一冷凝器和一鼓风机,安装在该机器室的另一侧;以及一气流引导构件,安装在该鼓风机和该冷凝器之间,用于引导外部空气吸入到该机器室的该另一侧,并引导在该机器室的该另一侧中经过热交换的空气的排放。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包括一冰箱主体,安装在一内置橱柜中;一机器室,设置在该冰箱主体的后下侧;一压缩机,安装在该机器室的一侧;一冷凝器和一鼓风机,安装在该机器室的另一侧的一散热通道上;一后盖,与该机器室的后侧连接,从而覆盖该机器室;以及一排放气流引导构件,其内部是开放的,从而使通过该鼓风机排放的空气被引导至一预定高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包括一机器室,其包括一容置有一压缩机的压缩部分和一容置有一冷凝器的冷凝部分,在该冷凝器中,穿过该压缩机的制冷剂与空气交换热量;一鼓风机,用于引导空气到该机器室中;一垂直板,用于将该机器室分隔成该压缩部分和冷凝部分;以及一气流引导件(airflow guide),水平形成于该冷凝器和该鼓风机之间,该气流引导件具有一个向上弯曲的边缘。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包括一冰箱主体,安装在一内置橱柜中;一机器室,设置在该冰箱主体的后下侧;一压缩机,安装在该机器室的一侧;一冷凝器和一鼓风机,安装在该机器室的另一侧的前侧和后侧;以及一吸入管,安装在该机器室的另一下侧,用于引导外部空气的吸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设置有一引导构件,用于引导从一内置橱柜的下侧吸入的外部空气及在该机器室中交换热量并被排放的空气,而不会互相混合,从而更有效地散发在该机器室中产生地热量。
本发明前面的概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示例性的和说明性的,旨在为所请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解释。


所包含的附图是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结合在本申请中,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其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图1是说明根据相关技术的一般内置冰箱的透视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图3是说明根据相关技术的机器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的局部透视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置冰箱机器室的后视图;图8和9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改进的冷凝器结构的内置冰箱的侧面剖视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内置冰箱的分解透视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内置冰箱散热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内置冰箱散热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被连接的内置冰箱散热装置的后视图;图1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空气通道结构的透视图;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内置冰箱散热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内置冰箱散热装置的局部分解剖视图;以及图17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内置冰箱散热装置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这些实例已在附图中示出。
第一实施例图4至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视图。具体地,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置冰箱散热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置冰箱散热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置冰箱散热装置的局部透视图,以及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置冰箱机器室的后视图。
参考图4至图7,该内置冰箱包括一冰箱主体31,其安装在内置橱柜30中;一门板32,安装在冰箱的前侧;一底座33和一墙壁覆盖基座34,设置于该冰箱主体31的下侧;一机器室35,安装在该冰箱主体31的后下侧并具有一垂直板354,该垂直板354将机器室35的内部分隔成压缩部分358和冷凝部分359;一气流引导构件390,用于通过选择性地隔离冷凝部分359的上侧或下侧来引导外部空气的吸入和排放;一后盖,覆盖该机器室35的冷凝部分359;一吸入通道381,形成在该冰箱主体31的下侧,用于引导外部空气的吸入;以及一散热通道(radiation passage),其包括沿内壁形成的排放通道382。
该机器室35被设计成一压缩机351设置于压缩部分358上,一鼓风机353和一冷凝器352位于该冷凝部分359的上侧和下侧,并且安装该气流引导构件390,以沿向上和向下的方向隔离(shield)冷凝部分359的内侧和外侧。
该气流引导构件390包括一第一气流引导件391,其向墙壁方向突出,用于分隔在后盖36的下吸入口361和上排放口之间的空间;以及一第二气流引导件392,其中设置有一吸入孔356,该第二气流引导件392用于分隔在设置于该机器室的下侧的冷凝器352和设置于该机器室上侧的鼓风机353之间的空间。
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上述构造的内置冰箱的操作。
如图4所示,在一内置橱柜30中安装有一冰箱主体31,并且门板32安装在冰箱主体31的前侧。底座33和墙壁覆盖基座34安装在该内置橱柜30的下侧。
与内壁37相隔一段距离安装冰箱主体31,并且用于冷却循环的机器室35设置在该冰箱主体31的后下侧。在机器室35的下侧和后侧分别形成吸入通道381和排放通道382。
如图4和5所示,通过垂直板354将该机器室35分隔成压缩部分358和冷凝部分359,从而通过垂直板354隔离压缩部分358和冷凝部分359。通过气流引导构件390将冷凝部分359分隔成上侧和下侧。冷凝器352设置于冷凝部分359分隔出的下侧,而鼓风机353设置于分隔出的上侧。气流引导构件390将冷凝部分359的内侧和外侧分隔成上侧和下侧。
气流引导构件390具有吸入孔356,该吸入孔356在其内侧连通冷凝器352和鼓风机353,由此在冷凝器352和鼓风机353之间形成空气通道。
压缩部分358具有安装在其中的压缩机351,并且其是敞开的没有任何后盖。冷凝部分359具有与其连接的后盖36。通过气流引导构件390在后盖36的上侧和下侧形成吸入孔361和排放孔362。吸入孔361和排放孔362形成为多个,从而使吸入孔361与冷凝器352相连通,而排放孔362与鼓风机353相连通。在鼓风机353的旋转范围内形成多个排放孔362。
在后盖36的中心,沿横向形成导通缝363,从而使气流引导构件390通过。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可安装后盖36,以同时覆盖冷凝部分和压缩部分,在其左侧和右侧具有多个排气孔。
通过螺丝将后盖36固定连接到垂直板354和侧板357上,由此保护冷凝部分359。
气流引导构件390为一平板,并沿横向安装在机器室35的垂直板354和侧板357之间的冷凝部分359的中心部分。该气流引导构件390优选设计为其两端可滑动地连接到垂直板354和机器室内部中。同样,气流引导构件390通过例如螺丝等连接装置连接,或者在机器室内与机器室一体成形。
可选地,沿机器室的向外方向突出到内壁的第一气流引导件391与朝向冰箱主体的向内方向以冷凝器352的宽度延伸的第二气流引导件392一体成形。
如图6和7所示,通过在机器室35的冷凝部分359处设置后盖36及将气流引导构件390穿过后盖36的导通缝363,在后盖和内壁37之间设置第一气流引导件391,并且在冷凝器352和鼓风机353之间设置第二气流引导件392。在这种情况下,后盖36通过螺丝固定至机器室35。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机器室的散热工作中,当内置冰箱工作时,机器室35的压缩机351和冷凝器352产生热量并由此鼓风机353开始工作。
当鼓风机353转动,外部空气被吸入到机器室35的内部并与冷凝器352交换热量。此时,外部空气被吸入到墙壁覆盖基座34的排气孔341,并通过底座33的吸入通道381被吸入。
外部空气沿气流引导构件390移动,然后通过后盖36的吸入孔361被吸入到机器室35的冷凝部分359中。被吸入到冷凝部分359中的空气与冷凝器352交换热量,以冷却冷凝器352,并且通过鼓风机353的工作将经过热交换的空气经过后盖36的排放孔362排放。在这点上,通过冷凝部分359排放的空气不会再次由气流引导构件390沿向下方向引入,而是经过排放通道382释放到外界。
气流引导构件390在冰箱主体31的下侧和后侧限定吸入通道381和排放通道382,以形成与机器室35的冷凝部分359相连通的气流通道,由此防止经过热交换的空气与外部冷空气一起再次被引入到机器室35中,以提高散热效果。可选地,气流引导构件390可以散热板的形式形成。
图8示出了一个实例,其中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使用了具有不同结构的冷凝器38。如图8所示,该垂直板安装在机器室35中,以将压缩部分和冷凝部分彼此分开。由气流引导构件390将该冷凝部分359分隔成上侧和下侧。该鼓风机353安装在分隔的上侧,而冷凝器38安装在该冷凝部分359的下侧。
冷凝器38具有一管件,其以 的形式从冷凝部分359的下端延伸至内部吸入孔356。换句话说,冷凝器38的管件从冷凝部分359的下端空间延伸到形成内部吸入孔的空间,以提高体积比,由此比传统冰箱增加热交换面积。
图9示出了另一个实例,其中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使用具有不同结构的冷凝器。如图9所示,该冷凝器38具有一管件,该管件以具有一弯曲的 的形式从冷凝部分359的下表面延伸到内部吸入孔356,以提高体积比。
一垂直板安装在机器室35中,以将压缩部分和冷凝部分彼此分开。由气流引导构件390将冷凝部分359分隔成上侧和下侧。鼓风机353安装在被分隔的上侧,而冷凝器38安装在冷凝部分359的下侧。
第二实施例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内置冰箱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10,将一机器室45分隔成压缩部分458和冷凝部分459。在压缩部分458和冷凝部分459之间安装以“”的形式弯成的气流引导构件490。
气流引导构件490具有一水平板491和从水平板491的一端整体转向的一垂直板492。该水平板491将冷凝部分459分隔成上侧和下侧,而垂直板492将机器室45分隔成左侧和右侧。鼓风机453设置于被分隔的冷凝部分459的上侧,而冷凝器452设置于被分隔的冷凝部分459的下侧。
结果,该机器室45被“”形气流引导构件490分隔成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在机器室45中形成吸入孔456,以连通设置于下侧的冷凝器452和设置于上侧的鼓风机453。
“”形气流引导构件490还延伸到机器室45的外侧,以将机器室45的外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侧和左/右侧,由此引导外部空气的引入,同时防止经过热交换的空气再次被引入。在这点上,优选在气流引导构件490的一端安装缓冲构件,以缓冲外部(即墙表面)和气流引导构件490之间的冲击。
后盖46在其一侧具有与压缩机451连通的排气孔464,而在其另一侧的上侧和下侧具有排放孔462和吸入孔461。沿后盖46的中央部分形成“”形的导通缝463,以连接气流引导构件490。
将气流引导构件490插入到“”形导通缝463中,并通过例如螺丝的连接装置将气流引导构件490固定至机器室45的底部或一侧。可选地,该气流引导构件490通过一单独固定构件固定到后盖46。同样,气流引导构件490可设计成滑动连接或可分离(decoupled)结构,从而使冰箱主体能够自由移动。
在后盖46内侧或外侧以“”形状形成的气流引导构件490引导引入到机器室45中的空气流,并防止从机器室45排放的空气再次被引入到机器室45的下侧。
机器室45还包括具有多个散热孔493的侧表面457,从而使外部空气经过散热孔493进入或离开机器室45。这些散热孔493允许机器室内部的空气量充分增加。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机器室45的散热工作中,当内置冰箱工作时,机器室45的压缩机451和冷凝器452产生热量,由此鼓风机453开始工作。
当鼓风机453工作时,外部空气经过在底座43上形成的吸入通道481被吸入,并经过后盖46的吸入孔461沿“”形的气流引导构件490被引入到冷凝器452中。引入到冷凝器452中的空气与冷凝器452交换热量,经过热交换的空气经过吸入孔456被排放到鼓风机453。
在这点上,通过鼓风机453排放的空气经过后盖46的排放孔462被排放,然后通过排放通道被释放到外界。
气流引导构件490以“”形状形成,以将排放通道与外部空气的吸入通道隔离开,由此防止通过鼓风机453排放的空气与吸入的外部空气混合。
第三实施例图11至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内置冰箱的结构。
参考图11至13,通过在机器室55的中央部分形成的垂直板554将机器室55分隔成压缩部分558和冷凝部分559。一压缩机551设置于压缩部分558,而一鼓风机553和一冷凝器552位于冷凝部分559的上侧和下侧。
在机器室55的底座上遍及底座的整个区域形成多个吸入孔557,从而使外部空气通过吸入孔557被引入。在垂直板554上形成排气孔555,以连通压缩部分558和冷凝部分559。
同样,机器室55具有一后盖56,覆盖该机器室55的整个后侧。后盖56具有一气流隔离板561,从机器室55的后下侧突出至内壁57;及一排放出口564,与设置于机器室55的右上侧的鼓风机553连通。
在排放出口564上安装一气流引导件562,以引导排放空气的流动。该气流引导件562为从排放出口564以一预定高度向上延伸的管道结构,并安装在冰箱主体51的后表面,以连通排放出口564和排放通道582。在此,鼓风机553向上倾斜安装,从而使通过排放出口564排放的空气很容易地经过气流引导件562排放。
换句话说,气流引导件562设计为与后盖56的排放出口564连通,一内部气流通道563和排放通道582促使经过排放出口564排放的空气沿向上方向至一预定高度。作为另一个实施例,通过提供将空气直接排放到气流引导件562的结构可省略后盖的排放出口。
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机器室的散热工作中,当安装在内置橱柜50中的内置冰箱工作时,机器室55的压缩机551和冷凝器552产生热量,由此鼓风机553开始工作。当鼓风机553工作时,外部空气经过吸入通道581被吸入,然后通过在机器室的底座上形成的吸入孔557移动至安装压缩机551和冷凝器552的空间。
换句话说,通过墙壁覆盖基座54的排气孔541和安装在该内置橱柜50的下侧的吸入通道581引入外部空气。引入的空气沿底座53和底面之间的通道被引入到机器室55中。此时,通过在机器室55的底座上形成的吸入孔557,经过内置橱柜50的底座53和冰箱主体51之间的空间,吸入外部空气。
此时,气流隔离板561隔离经过吸入通道581吸入的空气而不会被引入到排放通道582,并如图12和13所示引导空气被吸入到吸入孔557中。
通过在机器室55的底座上形成的吸入孔557吸入的空气冷却冷凝器552,然后通过鼓风机553排放。此时,排放的空气沿后盖56的气流引导件562被排放至一预定高度,然后通过排放通道582被释放到外界。在此,气流引导件562具有封闭的外围及一开放的内部通道563,从而通过开放的内部通道563向上引入空气。
同样,通过压缩部分558的底座吸入的空气经过在机器室55的垂直板554上形成的排气孔555被引入到冷凝部分559中,并通过鼓风机553被再次排放到气流引导件562,从而压缩机551也被散热。
图1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空气通道结构的透视图。
参考图14,通过一垂直板654将机器室65分隔成压缩部分658和冷凝部分659。压缩部分658与冷凝部分659相隔离。通过一水平板655将冷凝部分659分隔成上侧和下侧。一鼓风机653和一冷凝器652安装在冷凝部分659的上侧和下侧。
在机器室65的底座63上形成多个吸入孔657,从而通过该吸入孔657吸入外部的空气。
机器室65也设置有后盖66。后盖66具有在其一侧与压缩机651连通的多个排气孔669,及从后盖66的另一侧的底端向外突出的气流隔离板661。一气流引导构件662安装在气流隔离板661的上侧,气流引导构件662的一端与鼓风机653连通,而另一端延伸到冰箱主体的后上侧。
在上述构造的机器室65中,当鼓风机653工作时,外部空气通过在冷凝部分659的底座上形成的吸入孔657被吸入,以冷却冷凝器652,并通过鼓风机653经过在冷凝部分659的后侧形成的吸入孔656被排放。在这个位置上,排放的空气沿气流引导构件662被向上引导至一预定高度,然后释放到外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设置一散热通道,其中通过气流隔离板隔离在机器室的后侧形成的气流通道,通过机器室的底座吸入外部空气,并且通过安装在具有一预定高度的管型的气流引导构件将吸入的空气释放到外界,由此防止由于排放的空气而减少热交换量。
第四实施例图15至图17说明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参考图15至图17,机器室75在机器室的下侧具有一与机器室75一体成形的吸入管79。该吸入管79引导将被引入至机器室75下侧的外部空气。
通过垂直板754将机器室75分隔成左侧的压缩部分758和右侧的冷凝部分759。一压缩机751设置在压缩部分758上,而冷凝器752和鼓风机753分别位于冷凝部分759的前侧和后侧。
为了引导外部空气的吸入,在机器室75的底面和底座73的上表面之间安装吸入管79。吸入管79以“”形状形成,并具有与吸入通道781连通并在其一侧向下突出的吸入口791,从而易于将通过墙壁覆盖基座74的排气孔741引入的空气引入到机器室75中,并具有在吸入管79的另一侧形成的与机器室75的冷凝部分759连通的排放出口792,以将引入到吸入管79中的空气引导至机器室75的冷凝部分759。
因此,当外部空气通过吸入管79的排放出口792被吸入并通过鼓风机753被排放到设置于机器室75的前侧的冷凝器752时,外部空气与冷凝器752交换热量,以冷却冷凝器752,并通过后盖76的排放孔761将经过热交换的空气释放。
此时,通过后盖76的排放孔761排放的空气不会再次通过吸入管79的吸入口791被引入,而是通过排放通道782被释放到外界。由于后盖76具有多个面向压缩机形成的排气孔763,因此通过自然循环进行散热。
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了在机器室中使用的各种散热装置。这些散热装置将吸入到机器室中的空气和排放到机器室的空气隔离开,并设置有用以隔离的一垂直板或一水平板,和为了易于吸入空气的引入和排放空气的排放的一管道或一气流引导件,由此提高机器室的热交换效率。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内置冰箱的机器室的散热装置,该机器室被分隔成上侧和下侧,并且将空气吸入通道和具有与冷凝器交换热量的空气的空气排放通道隔离开,由此与相关技术散热装置相比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同样,本发明根据外部空气的吸入和热交换,引导气流通过,并且与外部空气的排放不会互相混合,由此提高了机器室中的热交换效率。
此外,一冷凝器和一鼓风机分别设置于机器室的下侧和上侧,并且安装一用于将机器室分隔成内侧和外侧的气流引导构件,以隔离排放的空气不被再次引入,由此最大化机器室内部以及冷凝器的散热。
本发明中可进行各种修改及变化,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覆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变换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包括一冰箱主体,其安装在一内置橱柜中;一机器室,其设置在该冰箱主体的后下侧;一压缩机,其安装在该机器室的一侧;一冷凝器和一鼓风机,其安装在该机器室的另一侧;以及一气流引导构件,其安装在该鼓风机和该冷凝器之间,用于引导外部空气吸入到该机器室的所述另一侧,并引导在该机器室的所述另一侧中经过热交换的空气的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气流引导构件具有将该机器室的外部分隔成上侧和下侧的一端,及将该机器室的内部的该鼓风机和该冷凝器分到上侧和下侧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气流引导构件还包括一散热通道,用于将吸入到该内置橱柜下侧的外部空气引导至该机器室的该冷凝器,并将通过该冷凝器热交换的空气引导至该鼓风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散热通道还包括一吸入孔,其使在该机器室的所述另一侧的内部的该冷凝器和该鼓风机之间连通,从而能在该冷凝器和该鼓风机之间形成一气流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机器室包括一压缩部分,该压缩机安装在该压缩部分中;一冷凝部分,该鼓风机和该冷凝器安装在该冷凝部分的上侧和下侧;一垂直板,用于隔离该压缩部分和该冷凝部分;以及一后盖,其覆盖该冷凝部分的后侧,并具有在其下侧形成的一吸入孔,一在其上侧形成的排放孔,以及一导通孔,该气流引导构件穿过该导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鼓风机朝该后盖的该排放孔的方向以一预定斜度安装在该气流引导构件的上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冷凝器以 形式形成于该冷凝部分的下侧及内部空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冰箱主体的该机器室的外壁具有多个与该机器室连通的散热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气流引导构件以“”形式安装,分别隔开该机器室内部的该压缩机和该冷凝器之间的空间及该冷凝器和该鼓风机之间的空间,并延伸靠近该机器室的外部的一墙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气流引导构件以“”形式形成,并且覆盖该机器室后侧的该后盖包括一排气孔,其与该压缩机连通;一吸入孔,其与该冷凝器连通并吸入外部空气;一排放孔,其与该鼓风机连通并排放经过热交换的空气;以及一导通孔,其以“”形式形成,该气流引导构件穿过该引导通孔。
11.一种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包括一冰箱主体,其安装在一内置橱柜中;一机器室,其设置在该冰箱主体的后下侧;一压缩机,其安装在该机器室的一侧;一冷凝器及一鼓风机,其安装在该机器室的另一侧的一散热通道上;一后盖,其与该机器室的后侧连接,从而覆盖该机器室;以及一排放气流引导构件,其内部开放,从而使通过该鼓风机排放的空气被引导至一预定高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机器室包括一压缩部分,该压缩机安装在该压缩部分中;一冷凝部分,该冷凝器和该鼓风机安装在该冷凝部分中;一垂直板,用于将该机器室分隔成设置于左侧的压缩部分和设置于右侧的冷凝部分;以及一水平板,用于将该机器室分隔成放置该冷凝器的上侧及放置该鼓风机的下侧,并使该冷凝部分的内部彼此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机器室具有一吸入孔,其形成于该机器室的底面的整个区域上,用于从该内置橱柜的下侧吸入外部空气。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散热通道包括一散热子通道,其在鼓风机工作时通过一形成于该机器室的底面上的吸入孔吸入外部空气,以冷却该压缩机和该冷凝器,并将经过热交换的空气排放到该排放气流引导构件。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排放气流引导构件为一具有预定长度的管道,该管道具有与该鼓风机连通的一端,以及与一形成于该冰箱主体后侧的排放通道连通的另一端。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后盖包括一排气孔,其与该压缩机连通;一排放孔,其与该鼓风机连通;以及该排放气流引导构件,其沿该排放孔的周围与该后盖一体成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后盖包括一水平气流隔离板,用于隔离在该机器室的后下侧与一墙壁之间的一上气流通道和一下气流通道。
18.一种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包括一冰箱主体,其安装在一内置橱柜中;一机器室,其设置在该冰箱主体的后下侧;一压缩机,其安装在该机器室的一侧;一冷凝器和一鼓风机,其安装在该机器室的另一侧的前侧和后侧;以及一吸入管,其安装在该机器室的另一下侧,用于引导外部空气的吸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该吸入管设置于该机器室的所述另一下侧与该内置橱柜的一支撑板之间,并包括一空气入口,其在该吸入管的一侧向下突出,用于引入外部空气;以及一空气出口,其形成于该吸入管的另一侧并与该鼓风机的下侧连通。
20.一种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包括一冰箱主体,其安装在一内置橱柜中;一机器室,其设置于该冰箱主体的后下侧,并且在该机器室的一侧设置有一压缩机,在该机器室的另一侧设置有一冷凝器和一鼓风机;一引导构件,用于引导外部空气的吸入和排放,从而使外部空气被吸入到该机器室的另一下侧,以通过该冷凝器和该鼓风机进行热交换,并且,经过热交换的空气被排放到该机器室的另一上侧;以及一通道隔离构件,其用于分隔该机器室的外部的下侧和上侧,以防止外部空气与经过热交换的空气混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冰箱的散热装置,其可改善安装在内置橱柜中的冰箱机器室中的散热。该散热装置包括一冰箱主体,安装在一内置橱柜中;一机器室,设置在该冰箱主体的后下侧;一压缩机,安装在该机器室的一侧;一冷凝器和一鼓风机,安装在该机器室的另一侧;及一气流引导构件,安装在该鼓风机和该冷凝器之间,用于引导外部空气吸入到该机器室的另一侧,并引导在该机器室的另一侧中经过热交换的空气的排放。
文档编号F25D19/00GK1627010SQ20041006447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9日
发明者全灿镐, 金亮圭, 金世荣, 金京植, 林亨根, 李允硕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