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421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



背景技术:

在通信机房或者基站内,通常需要专业机房空调全年365天给服务器制冷,为了实现机房较小的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电源使用效率),机房空调需要尽可能减少功耗。在室外温度较低时,需要关闭压缩机,利用自然冷源给服务器提供冷风。目前行业通用的形式为重力热管或者主动热管,当室内外温度达到一定温差时,关闭压缩机,进入热管模式,大幅降低了空调功耗。

在空调系统设计方面,这种带热管功能的机房空调(空热一体机)的冷凝器通常采用微通道型式,这种微通道型式具有换热效率高且成本低的优势。但是微通道冷凝器的翅片很密集,在中国大多数地区应用时,当室外空气质量差尤其是每年春天柳絮纷飞的时候,微通道冷凝器很快会被灰尘、柳絮堵住,导致换热能力严重衰减,无法满足制冷需求。由于机房或者基站通常都建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如果频繁清洗微通道冷凝器,将费时费力,增加机房运营成本。

图1和图2为目前铜管翅片冷凝器的常用布管方式,图中箭头为冷凝器内冷媒的流动方向,冷媒通过进管10进入循环通道,最后通过出管20排出。由图示可知这两种布管方式都有部分上升管,无法使制冷剂保持从上到下的流动。当冷凝器内存在上升管,热管系统运行时会导致上升管中冷媒流动阻力大,系统开机时可能无法建立冷媒循环,尤其是在室外低温的时候或者系统长时间停机再开机的时候。此外,上升管内易存在冷媒积液,使流动阻力变大,导致系统冷媒流量小,换热效率差。同时,当上升管存在冷媒积液时,由于积攒的液体不固定,将导致系统剧烈波动,只能通过增加冷媒充注量避免波动,最终导致制冷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包括冷媒输入管、热管系统和冷媒输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冷媒流通通道,每一所述冷媒流通通道内的冷媒自上而下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管空调冷凝器中,所述热管系统由U形换热管、装在所述U形换热管外的翅片,及用于连接所述U形换热管的连管组成,所述热管系统为具有至少两排管的结构,每一所述冷媒流通通道由若干根U形换热管与连管连接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管空调冷凝器中,所述热管系统包括第一排管和第二排管,所述连管包括至少两根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排管和第二排管的交叉连管,及若干根用于连接每排相邻的两根U形换热管的相邻连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管空调冷凝器中,所述热管系统为具有至少三排管的结构,所述连管包括若干根用于连接所述热管系统中任意两排管的交叉连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管空调冷凝器中,所述热管系统由若干根不同尺寸的U形换热管围成。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管空调冷凝器中,所述U形换热管包括第一U形管和第二U形管,所述第一U形管的宽度大于第二U形管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管空调冷凝器中,每一所述冷媒流通通道包括进管和出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管空调冷凝器中,所述冷媒输入管与每一所述冷媒流通通道的进管连接,所述冷媒输出管与每一所述冷媒流通通道的出管连接。

综上所述,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冷凝器无上升管路,冷媒进入冷凝器内保持自上而下的流动,使冷媒的流动阻力小,热管系统无启动风险,且冷媒的流量大,换热效率高,管路中不存在冷媒积液,冷媒充注量小,系统稳定,可以应对我国室外空气质量差导致冷凝器换热效率严重下降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铜管翅片冷凝器的一种布管方式;

图2是现有技术的铜管翅片冷凝器的另一种布管方式;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的U形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提供的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的热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热管系统内冷媒流通通道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二提供的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的热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热管系统内冷媒流通通道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三提供的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的热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热管系统内冷媒流通通道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四提供的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的热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热管系统内冷媒流通通道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五提供的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的热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热管系统内冷媒流通通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冷凝器是空调器中用于冷热交换的部件之一,也是空调冷媒循环系统中的一部分,冷媒在冷凝器的管路中循环,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或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本申请的热管空调冷凝器由冷媒输入管(未示出)、热管系统和冷媒输出管(未示出)构成,冷媒通过冷媒输入管进入热管系统,在热管系统内循环后,通过冷媒输出管排出。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热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冷媒流通通道,每一个冷媒流通通道的进管10与冷媒输入管相连接,每一个冷媒流通通道的出管20与冷媒输出管相连接,冷媒在每一个冷媒流通通道内自上而下的流动。由于冷媒在热管系统中自上而下的流动,使冷媒的流动阻力小,热管系统无启动风险,且冷媒的流量大,换热效率高,管路中不存在冷媒积液,冷媒充注量小,系统稳定,可以应对我国室外空气质量差导致冷凝器换热效率严重下降的风险。

热管系统由若干根U形换热管1(结合图3所示)、装在U形换热管1外的翅片2,及用于连接U形换热管1的连管3组成。冷媒在U形换热管1内循环,连管3使U形换热管1内的冷媒形成循环回路,U形换热管1穿过翅片2,翅片2将U形换热管1连接成整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热管系统为两排管结构,若干根U形换热管1排成两排,分别为第一排管1a和第二排管1b。连管3包括至少两根交叉连管31,及若干根相邻连管32。交叉连管31使第一排管1a内的冷媒流至第二排管1b内,或使第二排管1b内的冷媒流至第一排管1a内,相邻连管32用于连接每排上下相邻的两根U形换热管1。本实施例通过交叉连管31实现热管系统内的冷媒自上而下的流动,

图5示出了两条冷媒流通通道,图中箭头示出了连管3内冷媒的流向。两条冷媒流通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包括第一进管10a和第一出管20a,第二通道包括第二进管10b和第二出管20b。在第一通道中,冷媒通过第一进管10a进入第一排管1a内,再通过交叉连管31进入第二排管1b内,最后通过第一出管20a排出。在第二通道中,冷媒通过第二进管10b进入第二排管1b内,再通过交叉连管31进入第一排管1a内,最后通过第二出管20b排出。

图6和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热管系统为由若干根U形换热管1组成的三排管结构,分别为第一排管1a、第二排管1b和第三排管1c。结合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U形换热管1包括不同型号的第一U形管11和第二U形管12,第一U形管11的宽度大于第二U形管12的宽度,图中仅用虚线分别示出了一根第一U形管11和第二U形管12。

连管3包括若干根交叉连管31,交叉连管31用于连接三排管中的任意两排管,使三排管中的一排管内的冷媒流至另一排管内。图7示出了两条冷媒流通通道,图中箭头示出了连管3内冷媒的流向。具体的,两条冷媒流通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包括第一进管10a和第一出管20a,第二通道包括第二进管10b和第二出管20b。在第一通道中,冷媒通过第一进管10a进入第一排管1a内,第一排管1a内的冷媒通过第一U形管11进入第三排管1c内,随后通过交叉连管31进入第二排管1b内,冷媒在通道内自上而下的流动,最后通过第一排管1a的第一出管20a排出。

图8和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热管系统为由若干根U形换热管1组成的四排管结构,分别为第一排管1a、第二排管1b、第三排管1c和第四排管1d。结合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U形换热管1包括不同型号的第一U形管11和第二U形管12,第一U形管11的宽度大于第二U形管12的宽度,图中仅用虚线分别示出了一根第一U形管11和第二U形管12。

连管3包括若干根交叉连管31,交叉连管31用于连接四排管中的任意两排管,使四排管中的一排管内的冷媒流至另一排管内。图9示出了两条冷媒流通通道,图中箭头示出了连管3内冷媒的流向。两条冷媒流通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包括第一进管10a和第一出管20a,第二通道包括第二进管10b和第二出管20b。在第一通道中,冷媒通过第一进管10a进入第一排管1a内,第一排管1内的冷媒通过第一U形管11进入第三排管1c内,随后通过交叉连管31进入第二排管1b内,冷媒在通道内自上而下的流动,最后通过第四排管1d的第一出管20a排出。

图10和图1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其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热管系统的布管方式不同。

本实施例中,热管系统为由若干根U形换热管1组成的四排管结构,分别为第一排管1a、第二排管1b、第三排管1c和第四排管1d。连管3包括若干根交叉连管31,交叉连管31用于连接第一排管1a与第二排管1b,以及用于连接第三排管1c与第四排管1d,使第二排管1b内的冷媒流至第一排管1a内,以及使第四排管1d内的冷媒流至第三排管1c内。

图11示出了两条冷媒流通通道,图中箭头示出了连管3内冷媒的流向。两条冷媒流通通道分别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包括第一进管10a和第一出管20a,第二通道包括第二进管10b和第二出管20b。在第一通道中,冷媒通过第一进管10a进入第一排管1a内,第一排管1内的冷媒通过U形换热管1进入第二排管1b内,随后通过交叉连管31进入第二排管1b内,冷媒在通道内自上而下的流动,最后通过第二排管1b的第一出管20a排出。

图12和图1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热管空调冷凝器,其余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热管系统的布管方式不同。

本实施例中,热管系统为由若干根U形换热管1组成的四排管结构,分别为第一排管1a、第二排管1b、第三排管1c和第四排管1d。连管3包括若干根交叉连管31,交叉连管31用于连接第一排管1a与第二排管1b,以及用于连接第三排管1c与第四排管1d。

图1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一条冷媒流通通道,图中箭头示出了连管3内冷媒的流向。该冷媒流通通道具有进管10和出管20,冷媒通过U形换热管从进管10(第四排管1d)流至第二排管1b内,随后通过交叉连管31从第二排管1b流至第一排管1a内,冷媒在通道内自上而下的流动,最后通过第三排管1c的出管20排出。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材料,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