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1660发布日期:2018-11-07 19:51阅读:10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中型空调系统或冷冻冷藏机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气液分离器是制冷机组的重要配件,主要用于大、中型空调系统或冷冻冷藏机组中,位于压缩机的吸气端,起到贮液和气液分离的作用,防止大量的液态冷媒直接进入压缩机而导致的液击对压缩机造成的损伤。应市场发展要求,产品结构不断改进优化,对产品安装便捷及小型化等要求越来越高。如图1所示,气液分离器主要由进口管、出口管、上端盖、器体、下端盖、安装板等零部件组成,进出口管形成一管路,上下端盖与器体形成一密闭容器。出口管常采用带回油孔的U型弯管,回油孔处设置滤网,U型弯管位于器体内部,出口管的出口端在端盖上方引出,吸气端位于容器内部,为防止系统流入的气液混合冷媒直接进入出口管,故吸气端的位置高于进口管的出气端。

当气液混合冷媒从进口管流入后,由进口管底部出气端流出,此时流出瞬间仍为气液混合型冷媒,进入容器内部后,由于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体比重不一样,气态冷媒向容器内部扩散上浮,液态冷媒重力下沉,利用此重力沉降原理实现冷媒气液分离,分离后气态冷媒由出口管的吸气端吸入,经过U型弯管底部回油孔位置时,虹吸内腔的冷冻油一起从出口端进入压缩机内。使冷媒均以气态的形式从压缩机吸气口回到压缩机,防止对压缩机造成液击,同时虹吸到的冷冻油对压缩机起到润滑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气液分离器对于小容积、大管路特定系统的气液分离器设计,U型弯管结构较难实现。如图2所示,φd与R成一定正比关系,φd越大R越大,R越大,A尺寸越大,也就是说气液分离器器体直径φd2需要足够大才能将出口管完全容纳在器体中,气液分离器才能够正常工作。例如:器体直径≤105mm的小型气液分离器,出口管最大直径只能为φ22.2,当选用大于φ22.2的出口管,由图2可看出U型弯管已超出器体直径φd2范围,需对出口管结构设计优化才可满足产品开发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小容积大吸气管路特定系统设计要求的气液分离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两个直的出口管,U型弯管,所述出口管由出口管一、U型弯管和出口管二固定联接形成。

所述出口管一、U型弯管、出口管二焊接联接。

所述U型弯管通过挤压或铸造成形。

所述U型弯管套接在出口管一、出口管二外圆。

还包括筒体、上端盖、下端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出口管由分体的出口管一、U型弯管、出口管二焊接联接,避开弯管成型R角及变形率的限制,可满足小容积大吸气管路气液分离器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气液分离器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气液分离器中不适合采用大直径出气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示意图。

图中:

1.筒体

2.上端盖

3.下端盖

4.进口管

5.出口管 5-1.出气管一 5-2.出气管二

6.U型弯管

7.进气端

8.滤网

9.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1、上端盖2、下端盖3、进口管4和出口管5,所述U型弯管6设置有回油孔,回油孔处设置有滤网8,所述下端盖3底部设有安装架9;出口管由出口管一5-1、U型弯管6和出口管二5-2焊接联接形成,出口管一5-1、U型弯管6、出口管二5-2的采用钎焊或熔化焊联接,U型弯管通过挤压或铸造成形,U型弯管6套接在出口管一5-1、出口管二5-2的外圆。

流体通过进口管4经偏置的进气端7进入,重的液体流入筒体1的底部,气体则充满在筒体内部上面经出口管5流出,由进口管流入的气液在分离器内被分离成气态和液体两种形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