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器皿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218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冰器皿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冷藏库的制冰器皿的装置的改进。
作为这种装置,有用特开平2-203179号公开的技术的,但该装置结构复杂,为了实现必要的动作还设有许多开关,这些开关的调整困难,而且容易发生误动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简单的构成完成必要的功能,并使装置小型化,同时改善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又为了使制冰器皿2脱冰后复原,在电动机15反向转动的过程不存在检冰信号发生或不发生的不确定状况。
按照本发明,除了检冰控制杆的检冰动作外,其他制冰器皿翻转动作等也都能用一个凸轮轴齿轮同时并行控制,所以这些动作的同步状态能方便地设定。而且由于用一个开关驱动杆和开关能检测检冰和脱冰等的动作状况,所以开关部分的构成可简化,与已有技术相比,响应外部信号的控制也能简化。
又,在制冰器皿的复原过程中,由于用机械方法使检冰信号在检冰位置必然发生或不发生,所以不必构成对应于检冰信号发生、不发生的2种控制,控制程序能简化、在复原回转过程中不必设定定时器的时间,能获得容易识别初始“H”电平开关信号(即原点信号)的效果。又,在复原过程中,当“H”电平的信号发生2次以上时,控制器52判别为异常动作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另外,在复原过程中,“H”电平的开关信号发生一次以上时,控制器52判断为异常动作并进行必要的动作。这样,在输出轴20的往复旋转过程中,根据检冰位置执行机械的检冰动作,而且按照一个开关14的“H”电平信号控制复原方向电动机15反向旋转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与发生检冰信号时,或不发生检冰信号时这两种状态适当对应。因此,控制器52侧的控制变得复杂,控制过程的时间的分配也变得困难。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制冰器皿的驱动装置的整体正视图;
图2为制冰器皿的驱动装置的整体侧视图;
图3为制冰器皿的驱动装置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放大后视图;
图4为凸轮轴齿轮部分仰视放大水平剖面图;
图5为检冰轴驱动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6为凸轮轴齿轮的第一凸轮的放大正视图;
图7为凸轮轴齿轮的第二凸轮的放大水平剖面图;
图8为说明凸轮轴齿轮与开关驱动杆及锁定杆的对应关系的放大平面图;
图9为电动机控制系统的连接框图;
图10为电动机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11为动作时的时间图;
图12为实施例2动作时的时间图;
图13为实施例2的第2凸轮放大平面图;
图14为实施例2的时间图;
图15为实施例3中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放大后视图;
图16为实施例1中的调整部件平面图;
图17为说明实施例4中第2凸轮与调整部件关系的平面图;
图18为说明实施例5中第1凸轮与调整部件关系的平面图;
在图11,12和14中,a表示开关14的输出信号;b表示凸轮轴齿轮11的旋转角度;c表示最大动作角度;d表示满冰检测位置;e表示检冰轴10的动作;f表示贮冰量不足时的动作状态;g表示贮冰量充足的动作状态。
实施例1
图1和图2表示制冰器皿驱动装置1的整体构成。制冰器皿驱动装置1由于脱冰动作时,朝上的制冰器皿翻转,同时检冰动作时检冰棒3摇动,所以可装在冷藏库制冰室内贮冰容器的上面。
制冰器皿2为长方形的上面开口状,其二短边之一与驱动装置1的驱动部4连接,另一则以与固定于冷藏库框体6的从动轴5呈可翻转状态由该从动轴支承着,翻转时,即从朝上状态变为朝下状态的时候,也即在转动范围一端的位置,制冰器皿2就与框体6上所固定的接触片7接触(例),并通过扭曲形变使内部的冰块脱离,落入下方的贮冰容器中。
又,上述检冰棒3在组合型壳体8、9的侧面装到检冰轴10上,通过从水平位置作必要角度(如最大转角37度左右的转动,且接触到贮冰容器内的冰时,检测出满冰状态,接触不到冰时,检测出贮冰量不足。
图3至图8表示壳体8、9内部所装凸轮轴齿轮11、检冰控制杆12、开关驱动杆13、和开关14的结构,以及与驱动这些构件的直流电动机15等的布局。电动机15除图3外,还如图8所示,在壳体8的内部与印刷电路板37一起固定,它的旋转通过减速用蜗杆16、蜗轮17、齿轮18、19传递给凸轮轴齿轮11。
凸轮轴齿轮11如图4、图6、图7所示,通过与其一体的输出轴20,相对于壳体8、9的轴承部分旋转自如地由该轴承部分支承着,并由一端侧面的轮廓形成第1凸轮21,由另一端的不连续圆周上的突条形成第2凸轮22,此外,还形成限制凸轮轴齿轮11旋转角度用的阻挡块23及驱动锁定杆25用的凸起24。又,输出轴20的一部分从壳体8向外突出,用突出部分构成扁鼓形的驱动部4。
为了像图6那样限制凸轮轴齿轮11的反向转动角度,阻挡块23对应于壳体8上形成的受挡件26,限定制冰器皿2、凸轮轴齿轮11和输出轴20的制冰位置端转动范围。又,锁定杆25如图4所示,其前端为爪形部分,与蜗杆16的轮毂部分形成的台面47相对应通过这种接触,即使电动机15处于通电状态,也能强制停止电动机15及蜗杆16。
又,上述第1凸轮21如图3和图6所示,以圆弧状的轮廓部分与检冰控制杆12的凸轮从动件28相接触,并在下凹部分形成位移允许范围29。又,第2凸轮22如图7所示,以外周壁与开关驱动杆13的凸轮从动件30相接触,并在不连续的部分形成对应于凸轮轴齿轮11的基准原点位置及制冰位置的位移允许范围31、检冰位置上与上述位移允许范围29对应的位移允许范围32,以及与凸轮轴齿轮11旋转终止时的脱冰位置相对应的位移容许范围33。
上述开关驱动杆13和锁定杆25如图8所示,都相对于与壳体8成一体的杆轴34转动自如地由该杆轴支承着,能过设于它们之间的牵引弹簧按不同的旋转方向相互拉着。开关驱动杆13,其前端部分备有如永久磁铁36,该永久磁铁36的磁通对应于安装在印刷电路板37上的霍尔集成电路等的开关14。开关14接近永久磁铁36时产生“L”电平的输出信号;远离时则产生“H”电平的输出信号。
检冰控制杆12如图3所示,其一端相对于与壳体8成一体的杆轴39转动自如地由该杆轴支持着,其孔40部分与输出轴20交叉且不相干,其前端部分直接与检冰轴10结合,或者如本实施例所示,以滑块41介入的状态与检冰轴10结合。即滑块41以在检冰控制杆12上形成的滑动导向件42的内部呈可移动状态嵌入,并通过滑块41的弹簧支承件44与检冰控制杆12的弹簧支承件45之间的弹簧42连成一整体,再通过前端的二个结合凸起46同与检冰轴10为一体的结合片48相结合。
检冰轴10如图5所示,其下侧部分通过挂在壳体8上的牵引弹簧49,通常顺时针方向停靠。其结果,检冰棒3通常反时针方向停靠(如图2),且检冰控制杆12通过上述牵引弹簧49,通常受到顺时针方向的力(如图3),即受到使凸轮从动件28与第一凸轮21的轮廓相接触方向的力。
检冰控制杆12与开关驱动杆13对应的部分有位移阻止部50,通过使该部分与开关驱动杆13的一部分接触,例如与同该驱动杆成一体的位移阻止片51接触,以限制开关驱动杆13的转动范围。这样,开关驱动杆13原点位置、检冰位置及脱冰位置对应于位移允许范围31、32、33,在作为开关14的输出而产生“H”电平信号的方向上形成可位移状态。
图9表示电动机15的控制系统。控制器52存贮着动作程序,除输入各种指令信号外,还将来自开关14的输出信号等作为输入、并将动作指令加给驱动电路53。驱动电路53在检冰动作时或脱冰动作时,以必要的转矩使电动机15正向旋转,而在检冰动作或脱冰后的复原动作时,流入比正转时电流小的逆向电流,而使电动机15作小转矩的逆向旋转。
图10表示驱动电路53的一实施例。驱动电路53为晶体管驱动方式,其结构为在直流12伏的电源端子54之间,串联晶体管Tr1、电动机15及晶体管Tr4,同时,在同样的电源端子54之间,还串联晶体管Tr2、电阻器R1电动机15及晶体管Tr3,这些晶体管Tr1、Tr2、Tr3、Tr4的基极一集电极或基极一发射极或控制输入端之间接有电阻器R1、R2、R3、R4、R5、R6,并根据需要,配上吸收过冲电流用的二极管D1、D2、D3、D4。
控制器52通过控制其输出使晶体管Tr4导通,则晶体管Tr1的基极电位下降,由于晶体管Tr1处于导通状态,所以电动机15正向旋转,即沿着制冰位置→检冰位置→脱冰位置的方向转动。这时,因晶体管Tr3处于截止状态,所以晶体管Tr2也处于截止状态。
另外,控制器52通过其控制输出使晶体管Tr3导通时,晶体管Tr2导通,由于用电阻器R分压,加给电动机15的两端电压比电源电压低,所以电动机15反转,输出轴20沿复原方向转动,即沿脱冰位置→检冰位置→制冰位置→原点位置的方向旋转。通过电阻器R的介入,将反转时的电动机15的转矩抑制得比正转时低。
图11表示制冰器皿驱动装置的一系列动作。通过来自动作程序的周期性的动作指令或外部的强制性的动作指令,控制器52通过驱动电路53以必要的转矩使电动机15正向旋转驱动,使凸轮轴齿轮11按照图3、图6、图7、图8所示反时针方向慢慢转动。凸轮轴齿轮11旋转170度需要的时间约设定为10秒左右。
凸轮轴齿轮11和与其输出轴20成一体的驱动部4按如图3等所示的反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制冰器皿2沿翻转方向慢慢转动。与此同时,第一凸轮21同方向旋转,检冰控制杆12的凸轮从动件28由牵引弹簧49的弹力而落入该凸轮的下凹部即位移允许范围29上,所以检冰控制杆12如图3所示,以杆轴39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转动,并通过滑块41使检冰轴10按图5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该检冰轴10的旋转使检冰棒3按图2的反时针方向转动。
贮冰量为零或不足时,检冰棒3由于在贮冰容器内无障碍物而转至最大动作角度。因此,检冰控制杆12通过与检冰棒3的连动,位移至位移允许范围29的深处,从而如图7或图8所示,使位移阻止部50移动至接近于位移阻止片51的方向,阻止开关驱动杆13的转动。
然而,当贮冰量充足时,由于检冰棒3停止于接触到贮冰容器内的冰的中途,所以检冰轴10不能转到满冰检测位置以上。此时,凸轮从动件28未能落入位移允许范围29,处于浮动状态,所以检冰杆12与其连动而不能使阻止部50移至与位移阻止片51相接触。这样,开关操作杆13如图7所示,可转动。
在凸轮轴齿轮11从55度转至85度的范围内,检冰控制杆12因凸轮从动件28部分通过位移允许范围29,与第1凸轮21的轮廓接触,所以返回到起始位置。此后,检冰控制杆12因凸轮从动件28而接触第1凸轮21的圆弧状轮廓部分,所以将此设定为不能转动状态。
另一方面,第2凸轮22部分,由于构成-12度~11度的位移允许范围31、33度~47度的位移允许域32、170度至190度的位移允许范围33,所以当开关驱动杆13的凸轮从动件30与这些位移允许范围31、32、33对应时,开关驱动杆13使永磁铁36朝离开开关14的方向位移。
如上所述,开关14当离开永久磁铁36时,产生“H”电平的输出信号,当与永磁铁36相对且与其接近时,变为“L”电平的输出信号。因此,开关14的输出信号对应于位移允许范围31、32、33而形成“H”电平的原位置信号、检冰信号和脱冰信号,并成为控制器52的输入。
控制器52执行动作程序的过程中,接受动作指令时,连续产生使电动机15正向旋转的输出。在这种正向运行中,当开关14的输出信号从“L”电平变为“H”电平时,即产生检冰信号或脱冰信号时,控制器52通过开关14的输出信号使电动机15反向旋转。
控制器52使电动机15反向旋转,并使输出轴20返回-1度的原点,在这之后,通过瞬间(如0.2秒)的正向旋转,将凸轮轴齿轮11恢复到制冰位置。这种操作就是锁定解除处理,用来设定通过凸轮轴齿轮11的阻挡块23与受挡件26可靠接触,作机械定位后0.2秒短时间所对应的电动机15正向旋转,使驱动系统的应力(即驱动力)作用状态消失,结束复原动作。
再有,通过检冰动作表明贮冰量不足时,检冰控制杆12位移加大,使它的位移阻止部50接近开关驱动杆13的位移阻止片51。因此,在正向旋转的初期,开关驱动杆13通过位移允许范围31作位移,并使作为开关14的“H”电平输出信号的原位置信号变为“L”电平后,开关驱动杆13可能落入下一位移允许范围32。
然而,由于开关驱动杆13位移阻止片51与位移状态的检冰控冰杆12的位移阻止部50相接触,所以开关驱动杆13不会落入位移允许范围32上。因此,贮冰量不足时,开关14的输出信号仍旧为“L”电平,而不会产生“H”电平的检冰信号输出。
按照上述,控制器52在获得作为“H”电平输出的脱冰信号之前,一直使电动机15正向旋转,并使凸轮轴齿轮11旋转至170度程度的脱冰位置。由此位置,制冰器皿2翻转,并在整个翻转刚要结束前,即在转动范围的一端,与接触片7接触,从而产生扭曲形变,使器皿内的冰块脱离,落入贮冰容器内。
一旦凸轮轴齿轮11旋转至脱冰位置,则开关驱动杆13落入位移允许范围33,开关14的输出信号从“L”电平变为“H”电平,在得到脱冰信号的时刻,控制器52一边使电动机15反向转动,一边在计时器经过一定时间(如13秒左右)后确认作为开关14的最初“H”电平输出的原位置信号,又,使电动机15再反向转动1.5秒左右,从而使凸轮轴齿轮11返回到-1度的原点处,并使该轮的阻挡块23与受挡块26相接触而停止,同时让电动机瞬时正向转动。控制器52借助上述过程,利用锁定解除处理返回0度的制冰位置,消除驱动系统的应力。
上述定时器时间的设定,用来在脱冰后的反向转动过程(即复原过程)中产生检冰信号时,忽略该检冰信号。即,虽然假定通过脱冰动作,贮冰容器中补充了冰块,但在贮冰量尚未达到预定量时,即使复原过程有检冰动作,检冰控制杆12也不会正确跟踪第1凸轮21的位移允许范围29,位移阻止部50也不会移至与位移阻止片51相接触的位置,所以开关驱动杆13如图7所示,在与位移允许范围32对应的位置上按反时针方向转动。其结果,即使制冰器皿2处于复原过程,开关14也产生“H”电平的检冰信号。上述计时器时间设置在复原动作中产生检冰信号时,用来将此检冰信号忽略。
因此,控制器52在制冰器皿2恢复到原有状态的过程中,经历计时器时间使电动机15继续反向转动,其间不管有无检冰信号,在使电动机15继续反向转动并经过该计时器时间后,在输入开关14的最初“H”电平原位置信号的时刻上,又使电动机仅反向转动一定的时间,从而使凸轮轴齿轮11返回-1度的原点位置,使阻挡块23与受挡块26相接触,凸轮轴齿轮11停止,并接着通过电动机瞬时正向转动,返回0度的制冰位置,消除驱动系统的应力。
上述反向转动时,由于经电阻器R所限制的电流通入电动机15,所以电动机15的输出转矩与正向转动时相比低了1/2至1/4左右。这样,与正向转动时相比能确保复原动作简单,而且不必用太大的力,可保护驱动系统。
接着,在检冰动作时刻上,当贮冰量已满时,检冰棒3与冰接触,其旋转量减少,所以检冰控制杆12通过与该棒连动处于满冰检测线的范围内,基本上不落入位移允移范围29,位移阻止部50不会移至与开关驱动杆13的位移阻止片51相接触的位置。
因此,在凸轮轴齿轮11的33度至47度旋转范围内,开关驱动杆13的凸轮从动件30落入位移允许范围32,使永磁铁36从与开关14相对的位置变至相背的位置。这样开关14输出“H”电平的检冰信号,将所处满冰状态告知控制器52。
因此,控制器52检测出开关14由“L”电平至“H”电平的变化,即获得对应于满冰状态的检冰信号,使电动机15仅按所定时间(如16秒左右)反向转动,并通过阻挡块23和受挡块26的接触关系使凸轮轴齿轮11停止,然后又使电动机瞬时正向转动0.2秒,再返回到0度的制冰位置。
这时,凸轮轴齿轮11复原的必要旋转角度为反向转动方向上的34度左右,可达到比上述脱冰动作时的171度左右足够小。因此,在对电动机15始终通电状态下,电动机15的停转状态(即锁定状态)持续了反向转动时间的一大半,持续期间反向转动时的电流由电阻器R抑制得较小,所以基本上不会对驱动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又,为了检冰控制杆12的动作通过滑块41及弹43间接地传送给检冰轴10,附加有保安机构。因此,即使外力加于检冰棒3,检冰轴10按反驱动状态转动,这种力也可被滑块41位移所伴随的弹簧43的伸缩吸收掉。因此,上述外力不会传给检冰控制杆12,从而能使对于检冰控制杆12及与其关连齿轮等部件的破坏防患于未然。
在凸轮轴齿轮11正向转动的过程中,即使不正常旋转170度以上也没停止,由于在180度处凸轮轴齿轮11的凸起24与锁定杆25相接触,使凸轮轴齿轮11按图8中所示反时针方向转动,所以锁定杆25如图4所示其前端部分与蜗轮16的台面47相接触,将仍然处于通电状态的电动机15强制停止,成为锁定状态。因此,凸轮轴齿轮11不会转过180度,而且与此关连的制冰器皿2及内部的部件也不会因受到较大的力而被破坏。另外,蜗轮17由于高速旋转而转矩小,所以通过锁定杆25与台面47的接合,能以较小的力将其强制停止。
实施例2图12表示实施例2。在图11的实施例中,设定电动机的反向转动时间为16秒,且该时间由给脱冰动作复原与检冰动作复原分享。如果考虑到直流电动机15的旋转特性偏差和驱动电压的变动等,该反向转动时间必须有余量,设定得长些。如果反向转动时间长,则从检冰时刻反向转动时,凸轮轴齿轮11通过反向转动返回到原点,所以电动机15一直为通电状态而不转动的状态持续得长。这是不尽人意的。
图12的实施例,给出处理反向转动时间的例子。它在凸轮轴齿轮11的反向转动过程中,开关14的输出信号电平首次从“L”电平变为“H”电平之前,时间不受限制地一直处于反向转动;上述信号电平改变时,即如果由脱冰而使贮冰量满,就输出检冰信号时,或者如果处于虽然脱冰,但贮冰量还不足的状态,就输出原位置信号时,或者如果处于检冰时为满冰的状态,就输出原位置信号时,或者如果处于检冰时为满冰的状态,就输出原位置信号时,通过上述信号产生后仅在必要的时限(如5秒)内转动,使凸轮轴齿轮11的阻挡块23与受挡块26相接触,将凸轮轴齿轮11停止。
这种情况,对应于凸轮轴齿轮11时限的旋转角度为从47度至-1度的最大48度范围就足够,所以这里必要的反向转动时限即使包含余量,5秒左右也足够了。因此,能将电动机15一直设定为通电状态而不反向转动的时间缩短,故可避免所谓通电停止状态的无效动作。
图13的例子通过在第2凸轮22上、70度至84度区间形成位移允许范围38,并在该部分由开关14产生识别信号。控制器52于电动机15起动后,将定时器设为3秒钟,并在该定时器时间内产生检冰信号时判别为满冰状态。因此,在这一时刻,控制器52使电动机15向反转动,此后,如果开关14的输出改变,即输出原位置信号时,则在定时器时间1.5秒后使电动机15停止。因此,凸轮轴齿轮11可靠地返回原位置。
起动后,当在3秒的计时器时间内没产生检冰信号时,控制器52判别为贮冰量不足,并确认信号电平第一次变化(即识别信号),然后检测第二次信号电平的变化(即脱冰信号),使电动机15反向转动。反向转动后的首次信号电平变化为识别信号,所以从该识别信号消失的时刻开始,将定时器设定为3秒,并忽略该定时器时间内的输出信号上升沿变化。因此,检冰信号可无效。
控制器52在定时器时间过后,根据首次输出信号上升沿变化检测原位置信号,从该检测时刻起,经过定时器时间1.5秒后使电动机停止。这样,与上述相同,凸轮轴齿轮11可靠地返回原位置,从而使阻挡块23与受挡块26接触状态时的电动机15的通电时间减到最短,如1秒以下。
又,上述实施例,虽然其构成是将检冰控制杆12和开关动作杆13设定为转动形式,但这些位移也可以是直线方向的。因此,也能通过已有直线导向机构等构成。又,开关14不限于霍尔元件等,也可用接触式开关构成。因此,开关驱动杆13与开关14的组合可根据开关的形式作适当的变化。
实施例3实施例3如图15和图16所示,其特征在于,输出轴20上设有环状制约部件56,通过使其上形成的位移制约部57与检冰控制杆12的接触部59相接触,确保在制冰器皿2的复原过程中产生检冰信号,与贮冰量无关。
即上述制约部件56如图15和图16所示,与输出轴20松配合,可相对于该轴独立旋转,并通过其上安装的板弹簧58与该轴的外周面弹性接触。制约部件56的外侧面上形成的位移制约部57可与孔40内侧上形成的接触部59呈接触关系。
又,在孔40切口部60,允许位移制约部57反时针方向转动。形成于壳体9上的阻挡块61和形成于孔40部分上的阻挡块62又与位移制约部57接触,制约上述转动范围。
电动机15正向转动时,制约部件56通过板弹簧58接受输出轴20的旋转,并按图15中的反时针方向旋转,然后因位移制约部57与阻挡块61接触而停止旋转。这时,由于位移制约部57对应于切口部60,所以检冰控制杆17进行与已有技术相同的检冰动作。
通过检冰动作确认贮冰量不足,并结束制冰器皿2脱冰动作后,在复原方向转动(即反向转动)过程中,制约部件56通过板弹簧58接受输出轴20的旋转,与该轴同方向转动,使位移制约部57与阻挡块62接触,并与接触部59对置。
因此,与脱冰后的贮冰量无关,检冰控制杆12以接触部59与制约部57接触,并在检冰位置上不跟随位移允许范围29下凹部分。因此,检冰棒3不进行检冰动作用的摇动。其结果是与脱冰后的贮冰量无关,在检冰位置上,开关驱动杆13不受位移阻止部50制约,必然落入位移允许范围32,并离开开关14。
因此,在制冰器皿2的复原过程中,开关14对应于检冰位置确保产生“H”电平的检冰信号。于是,控制器52不对定时器进行设定,使电动机15在脱冰后无时间限制地一直反向转动,如果在确认作为开关14的第一个“H”电平输出信号的检冰信号之后,确认了作为第二个“H”电平输出信号的原位置信号,则设定反向转动时间,在输出轴20返回原点位置之后进行锁定解除处理。
又,在复原过程中,产生的“H”电平信号多于预定数目时,控制器52判别为不正常动作,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若按照上述实施例,由于通过第二个“H”电平输出信号能确保产生特定的原位置信号,所以不必设定定时器时间,并通过确认复原过程中的2个信号,能正确地确认输出轴20的旋转位置。又,复原旋转时,由于检冰棒3不向检冰方向位移,所以对检冰方向位移引起的故障,如容器内物体与检冰棒3连在一起所造成的不动,或使检冰棒3上下移动的人为动作引起的故障等能防患于未然。
实施例4实施例4如图17所示,其特征在于因输出轴20复原而反向转动时,用制约部件63的位移制约部64封闭位移允许范围32,使检冰信号不发生,而且与贮冰量无关。制约部件63以环状部分可旋转地安装在输出轴20上,并在与位移允许范围32对应的部分具有位移制约部64。
该位移制约部64比第2凸轮22的外形稍大些,其尺寸做成能封闭位移允许范围32,并通过形成于该部的长孔65和固定第2凸轮22上的销钉66,做成只能按对应于长孔65的中心角的角度作位移。
当输出轴20因检冰动作或脱冰动作而正向转动时,制约部件63对于第2凸轮22相对偏离顺时针方向的转动位置,所以开关驱动杆13的凸轮从动件30依次落入位移允许范围31、32、33,并分别在原点位置和制冰位置上产生原位置信号,在检冰位置上产生对应于贮冰量的检冰信号,在脱冰位置上产生脱冰信号。
另一方面,在脱冰动作后,当输出轴20因复原而反向转动时,第2凸轮22仅先转动与长孔65的中心角相当的角度后,销钉66就与长孔65的端部接触,从而使制约部件63跟随第2凸轮22旋转。此时,位移制约部64封闭位移允许范围32,所以凸轮从动件30不会落入该范围,而且与贮冰量无关。因此,输出轴20复原过程中,即使其旋转角度转到检冰位置,开关驱动杆13也通过与开关14相向结合,使开关14的输出信号保持“L”电平,而且与贮冰量无关,不产生位移。
如上所述,由于与脱冰动作后的贮冰量无关,不产生检冰信号,所以控制器52在脱冰动作后的复原过程中,使电动机15无时间限制地一直反向转动,并将来自开关14的首次“H”电平输出信号直接确定为原位置信号,在确定原位置信号后的短短反向转动时间内使电动机15的反向运行时间受到制约,经过这段反向转动时间后进行锁定解除处理。
又,在复原过程中,产生的“H”电平开关信号多于预定数目时,控制器52判别为异常动作,并实施必要的动作。
实施例5
实施例5如图18所示,其特征在于脱冰动作后的输出轴20反向转动(即复原转动)中,通过制约部件67随时产生用于表示满冰状态的检冰信号,而且与贮冰量无关。制约部件67组合成对输出轴20旋转自如,并做成相对于第1凸轮21的销钉杆70,通过该部件的长孔69制约转动。
当输出轴20正向转动时,制约部件67将位移允许范围29设为开放状态。因此,根据贮冰量,产生或不产生检冰信号。另一方面,在输出轴20反向转动(即复原方向转动),制冰器皿2从翻转状态复原到起始位置的过程中,由于制约部件67封闭位移允许范围29,所以检冰控制杆12的位移阻止部50离开了开关驱动杆13。因此,由于开关驱动杆13在位移允许范围29内必然朝背离开关14的方向位移,所以开关14在复原过程中与贮冰量充足或不足无关,随时产生检冰信号。
又,上述实施例,虽然其检冰控制杆12及开关驱动杆13是以转动形式构成的,但它们的位移也可以为直线方向的,因此,也能用已有的直线导向机构来构成。又,开关14不限于霍尔元件等,也能以接触式开关构成。因此,开关驱动杆13与开关14的组合可根据开关的形式适当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冰器皿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备有电动机;使该电动机的旋转减速,并将该旋转传递给凸轮轴齿轮的装置;设于所述凸轮轴齿轮的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及制冰器皿的驱动部;与第一凸轮结合的检冰控制杆;从动于第二凸轮的开关驱动杆;检测上述开关驱动杆位移的开关;设于上述检冰控制杆并与所述开关驱动杆相对的位移阻止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凸轮上的位移允许范围,该范围在第一凸轮旋转的初期允许所述检冰控制杆位移;形成于第二凸轮上并与上述位移允许范围内相对应的开关驱动杆位移允许范围以及处于所述凸轮轴齿轮旋转终止期的开关驱动杆位移允许范围。
2.一种制冰器皿的驱动装置,该装置具有由电动机转动的凸轮轴齿轮,借助所述凸轮轴齿轮进行动作的检冰控制杆和借助所述凸轮轴齿轮进行动作的开关驱动杆,而且该驱动杆可按原点位置、检冰位置、脱冰位置进行位移,其特征在于设有按所述凸轮轴齿轮的转动方向移动位置的制约部件;在上述制约部件上形成处于检冰位置的检冰控制杆或开关驱动杆的位移制约部。
全文摘要
一种制冰器皿的驱动装置,备有由电动机转动的凸轮轴齿轮借助凸轮轴齿轮进行动作的检冰控制杆和开关驱动杆,而且该驱动杆可按原点位置、检冰位置和脱冰装置作位移;按凸轮轴齿轮转动方向移动位置的制约部件;在制约部件上形成处于检冰位置上的检冰控制杆或开关驱动杆的位移制约部。该装置能克服电动机反转过程中的检冰信号产生或不产生的不确定状况,并能以简单结构完成检冰或脱冰动作中的必要功能,便于装置小型化。
文档编号F25C1/04GK1098495SQ94102050
公开日1995年2月8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26日
发明者西川和则, 吉川伸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