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却系统的多路阀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685064阅读:来源:国知局
源21接通,使得不需要的冷却水可以回到水源21中,避免了浪费,进一步的降低了本实施例冷却系统的使用成本。
[0067]作为优选,所述多路阀循环系统还包括有回水系统72,所述回水系统72包括有与所述主管8接通的第二管道12,所述上第二管道12上连通有若干根第二支管13,每一根第二支管13都与一根冷却管I的出水口 3相接通。
[0068]作为优选,所述主管8上还设置有第四阀门18,所述第四阀门18用于控制所述主管8与所述第二管道12的连通和断开,以及调节主管8冷却水进入第二管道12的流量。
[006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管道12上还设置有第二回水管14,所述第二回水管14还与水源21接通,第二回水管14上设置有控制其通断的第六阀门20。
[0070]在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管道12和第二支管13,使得本实施例的冷却系统形成一个循环系统,冷却水由进水口 2进入冷却管I后,再由出水口 3进入到第二管道12,然后由第二回水管14流回水源21,使冷却水能够被循环利用,进一步的降低了本实施例冷却系统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冷却,冷却水进入到冷却管I内,由进水口2流动至出水口3这一过程中,冷却水在带走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热量的同时,冷却水本身也本加热,也就是说,冷却管I对进水口 2附近的混凝土的冷却强度要大于对出水口3附近的混凝土的冷却强度,所以,虽然冷却系统能够带走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热量,但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差却依然存在,特别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采用冷却管I长度越长,这种温度差就越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实施例的发明人在多路阀循环系统中引入了回水系统,在回收冷却水,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使得,在实际施工中,当进水口2附近的混凝土结构与出水口 3附近的混凝土结构存在较大温差时,可以通过转换冷却水的进水方向和出水方向,即,冷却水有冷却管I的出水口3进入,然后由冷却管I的进水口2流出,如此,降低冷却管I进水口 2附近混凝土和出水口 3附近混凝土的温度差,进而进一步的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可靠性。实际操作中,当需要转换进出水方向时,可以进入如下操作:打开第三阀门17和第四阀门18,关闭第一阀门15和第六阀门20,同时,保证第二阀门16处于打开状态,如此,栗送装置4即可将冷却水由冷却管I的出水口 3栗送进入冷却管I,冷却水再由进水口 2流出,然后进入第一管道9后由第一回水管11流入水源21,如此,即实现了冷却水的换向,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快速,降低了施工难度。
[0071]作为优选,每一根第二支管13上都设置有控制其通断和流量的第五阀门19。
[0072]在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五阀门19,使得当由冷却管I出水口3进水时,冷却管I内的流量依然可以得到调节,进一步的提高了冷却系统的可调节性,进一步的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0073]作为优选,所述水源21为水箱。
[007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回水管11和第二水管与水源21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
[0075]在上述方案中,第一回水管11和第二回水管14与水源21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在进行冷却施工中,当由冷却管I内冷却水温度过高时,将第一回水管11或者第二回水管14从水源21处拆下,将从冷却管I流出的水直接排到水源21外,避免水源21的水位过高而降低冷却效果。
[0076]本实施例的多路阀循环系统7,由于包括了进水系统71和回水系统72,使得冷却系统的进出水方向可以对换,在实际冷却过程中,通过对进出水方向的转换,保证冷却系统对混凝土冷却的均匀性,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再一方面,通过设置控制通断和调节流量的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第四阀门18和第五阀门19,提高冷却系统温控精度和效率,不仅保证了冷却系统能够良好的冷却混凝土结构内部,而且还使得操作简单,方便,降低使用难度和工人误操作的可能;并且还能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降低冷却施工的成本。
[0077]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冷却系统的多路阀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进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有与栗送装置接通的主管和与所述主管接通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接通有若干根第一支管,每一根第一支管都与一根冷却管的进水口相接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阀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主管与所述第一管道的连通和断开,以及调节主管冷却水进入第一管道的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阀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根第一支管上都设置有控制其通断和流量的第二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路阀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连接有第一回水管,所述第一回水管还与水源接通,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置有控制其通断和流量的第三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阀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循环系统还包括有回水系统,所述回水系统包括有与所述主管接通的第二管道,所述上第二管道上连通有若干根第二支管,每一根第二支管都与一根冷却管的出水口相接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阀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上还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用于控制所述主管与所述第二管道的连通和断开,以及调节主管冷却水进入第二管道的流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路阀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回水管,所述第二回水管还与水源接通,第二回水管上设置有控制其通断的第六阀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路阀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根第二支管上都设置有控制其通断和流量的第五阀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路阀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为水箱。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路阀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水管和第二水管与水源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冷却系统的多路阀循环系统:包括有进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有与泵送装置接通的主管和与所述主管接通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上接通有若干根第一支管,每一根第一支管都与一根冷却管的进水口相接通。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中,采用多路阀循环系统与冷却管相连通,即,水源的冷却水被泵送装置先泵送进入多路阀循环系统,再进入到冷却管中,将各个进水口连接进入多路阀循环系统,采用一个泵送装置即可实现对所有冷却管的泵水工作,进一步的简化了结构,也降低了设备成本。
【IPC分类】E01D21/00, F25D1/02, F25D17/02
【公开号】CN105444486
【申请号】CN201511015045
【发明人】李莘哲, 黄绍结, 蒋玮, 陈林, 黄业圣, 李雪芬, 吕中玉, 黄江, 莫桥清
【申请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