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和清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051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滤装置和清洁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过滤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和使用该过滤装置的
清洁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节水的需要,例如洗扫车等用于路面清洁的清洁车经常需要进行污水处理再利用的作业,以提高污水的利用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通常在清洁车中设置用于污水处理的过滤装置,这些过滤装置结构复杂并且固定在垃圾箱的污水处理区内,因此,在需要清洗或养护时需要将其整体拆卸才能实现,造成养护、维修成本高,从而造成过滤装置和使用该过滤装置的清洁车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结构简单并且方便维修和养护,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车,该清洁车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包括过滤部和承载该过滤部的支承部,所述过滤部包括能够过滤污水的过滤组件,并且所述过滤部能够相对所述支承部往复移动。优选地,所述过滤部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支承部上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能够沿所述第二导轨滑动。优选地,所述过滤部上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支承部上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导轨内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导轨滚动,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导轨内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导轨滚动。优选地,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的前端之上,所述第二滚轮沿所述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的后端之外。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为L形结构,所述第二导轨为U形结构,所述第一导轨收容所述第二导轨。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均为两个且两两一组相互配合,该两组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对称地位于所述过滤部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导轨的内侧。优选地,所述过滤部包括沿所述支承部往复移动的框架,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该框架内。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底架、顶架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所述第一侧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架的第一端上,所述第二侧架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底架的第二端上,所述顶架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侧架的上端,所述顶架的第二端通过可解锁的锁定件锁定在所述第二侧架的上端,所述锁定件在锁定状态时,所述底架、顶架、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围成容纳空间,所述过滤组件锁定在该容纳空间中。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管件、沿该管件的轴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具有穿孔的透水过滤膜组件以及密封连接在该多个透水过滤膜组件之间的隔水套,该隔水套包括轴向通孔,所述透水过滤膜组件的穿孔与所述隔水套的轴向通孔形成管道,所述管件穿设于所述管道中,并且该管件的管壁上设置有位于该管道内的孔路。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两个端板,该两个端板分别位于所述管件的两端,并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管件上,并通过止挡件限位,以为所述透水过滤膜组件和隔水套提供压紧力。优选地,所述过滤部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所述过滤组件,该多个所述过滤组件的多个所述管件的同侧一端封闭,另一端均与吸水管路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清洁车,该清洁车包括水处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区内设置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其中所述支承部固定在所述水处理区内。优选地,该清洁车包括垃圾箱以及铰接在该垃圾箱上的箱门,所述垃圾箱内分隔有用于收容垃圾和污水的第一腔室,用于储存污水的第二腔室和用于储存清水的第三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两侧的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和第二区内分别设置有所述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腔室包括位于所述垃圾箱后端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区包括位于所述垃圾箱后端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区包括位于所述垃圾箱后端的第三开口,所述箱门将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封闭,其中,所述第二腔室为所述水处理区,所述过滤装置的所述支承部固定在所述第二腔室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室的污水流向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污水经过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后流向所述第三腔室。优选地,所述第二腔室的前侧壁内固定有限位件,该限位件上形成有第一斜面,所述过滤部的端部设置有与该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优选地,所述清洁车包括垃圾箱以及铰接在该垃圾箱上的箱门,所述垃圾箱内包括污水区、清水区以及第一水泵,所述污水区为所述水处理区,所述第一水泵能够用于将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清水泵送到所述清水区,该第一水泵与所述清水区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清水区和所述过滤装置的排水口之间还设置反冲洗管路,该反冲洗管路通过设置在所述清水区的侧壁上的进水口与所述清水区连通,并且该进水口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过滤装置的高度以形成高度差。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的排水口与所述第一水泵的第一工作口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第二工作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反冲洗管路连通。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工作状态和反冲洗工作状态,在所述过滤工作状态下,所述反冲洗管路呈关闭状态,所述第一水泵通过第一管路将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清水泵送到所述清水区,在所述反冲洗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水泵停止工作,所述反冲洗管路呈打开状态,所述清水区内的清水在液位差压力作用下流向所述过滤装置的排水口以对所述过滤装置进行反冲洗。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反冲洗管路的进水口的上方。[00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的过滤部能够沿其支承部往复运动,因此在维修养护时,不需将该过滤装置完全拆卸就能够对复杂过滤污水的过滤部进行清洗和养护,因此使得方便维修和养护该过滤装置,从而使得该过滤装置和使用该过滤装置的清洁车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污水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方式提供的清洁车的箱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C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沿图4中线B-B截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去除箱门)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车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箱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在工作位置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在非工作位置时的正视结构示 意图;图12是图10中过滤装置的A向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过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中所示的污水过滤系统的另一变形方式;图15是图11中C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6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车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中B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过滤装置5垃圾箱6箱门8清洗喷嘴9风机11过滤部12支承部13过滤组件14框架15吸水管路21第一导轨22第二导轨31第一滚轮32第二滚轮41管件42透水过滤膜组件43隔水套44端板45止挡件[0055]51第一腔室52第二腔室53第三腔室54限位件55第一隔板56第一顶壁57第二隔板58第一侧壁61导流通道71第一水泵72第二水泵91吸嘴组件14a底架14b顶架14c第一侧架14d第二侧架14e锁定件5a污水区5b清水区5s顶壁5x底壁5z左侧壁 5y右侧壁51a第一开口51b出风口52a第一区52b第二区56a第二顶壁58a第二侧壁61a入口61b第二出口61c第二出口71a第一管路71b反冲洗管路71c进水口71d出水口71e阀门71r第二工作口71y第一工作口5b I水槽52al第二开口52bl第三开口5ba第一清水区5bb第二清水区5b2分离板5b3输送管14el基座14e2扳手14e3 锁定环14e4v锁定槽a 第一斜面b第二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底、顶”通常是以相应附图所示的图面方向为基准定义的,例如在图6和图7中,“左、右”即为图面所示的图面方向中的“左、右”。而“前、后”则是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车的正常行驶方向为基准定义的。而“横向”则可以指图6和图7中的左右方向,而纵向则指的是垃圾车的长度方向,即上述的前后方向。例如,可参看图3、图4、图8、图10等所述的图面方向,其中,“前”为图面方向的左侧方向,“后”为图面方向的右侧方向。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方位词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车中为了实现所收集的污水的循环再利用,其中包括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体总成,放置在第一腔室中的过滤装置I以及对能够对过滤装置进行反冲洗的污水过滤系统。下方将结合附图分别他们进行详细说说明。[箱体总成]如图3、图8和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车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特别地是一种洗扫车,为了实现回收再利用污水的目的,该清洁车包括水处理区,即污水区5a,并且在该污水区5a内设置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1,以对收集自路面的污水进行处理。具体地,如图3或图8所示,该清洁车包括箱体总成,该箱体总成包括垃圾箱5以及铰接在该垃圾箱5后端的箱门6,以使用该箱门6封闭该垃圾箱5的后端。其中,为了实现上述洗扫车的目的,该垃圾箱5内分隔出用于储存垃圾和污水的第一腔室51以及用于过滤污水的第二腔室52,并且优选地还分隔用于储存过滤后的清水的第三腔室53,其中,第二腔室52与第一腔室51连通,并用作上述的污水区5a,即将过滤装置I设置在该第二腔室52内。而第三腔室53则作为清水区5b用于容纳和储存经过过滤装置I过滤后的清水以备再利用,其中,优选地,第一腔室51的污水流向第二腔室52,第二腔室52内的污水经过过滤装置I过滤为清水后再流向第三腔室53中储存。其中,清洁车包括风机9和吸嘴组件91,该吸嘴组件91通过风机9将路面的垃圾和污水抽吸至第一腔室51中,具体地该吸嘴组件91可包括位于清洁车下部的吸嘴和与该吸嘴连通的吸管,并通过该吸管将垃圾和污水抽吸到第一腔室51中,以实现对路面的清扫的目的,当然清洁车还包括扫盘、滚扫等清扫装置(未标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任意设置这些清扫装置,在此不做过渡赘述,但是这些设计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并且优选地,该清洁车还包括第二水泵72和清洗喷嘴8,储存在第三腔室53的清水通过第二水泵72输送到清洗喷嘴8。从而实现使用再利用的清水对路面进行洗扫,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车能够实现污水的再利用。即在实际工作中,可预先在第三腔室53内储存一定量的清水,并首先通过第二水泵72和清洗喷嘴8将该清水用于对路面进行洗扫,然后通过风机9和吸嘴组件91将路面的垃圾和污水抽吸到第一腔室51中,而进入该第一腔室51的污水会进入到第二腔室52中,然后通过过滤装置I过滤后成为清水并再重新进入第三腔室53中以备进行对路面进行洗扫之用,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为了使得垃圾箱5得到更好地利用,其中如图4所示,优选地,第二腔室52可包括位于第一腔室51两侧的第一区52a和第二区52b,该第一区52a和第二区52b可以相互连通也可以相互隔离,以用作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污水区5a,即,第一区52a和第二区52b内分别设置有过滤装置1,第一腔室51包括位于垃圾箱5后端的第一开口 51a,第一区52a包括位于垃圾箱5后端的第二开口 52al,第二区52b包括位于垃圾箱5后端的第三开口 52bl,箱门6将第一开口 5la、第二开口 52al和第三开口 52bl封闭。其中该箱体总成可应用在图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车中。其中,优选地,第一区52a和第二区52b对称布置在垃圾箱5内的底部横向的两个角落处。因此,能够有效提升垃圾箱5两侧角落处的利用率。防止垃圾堆积在该角落处,造成垃圾箱5内的垃圾倾倒不净以及该两个角落的难以清洁的问题。另外,在充分利用垃圾箱5的空间的同时,能够方便在第二腔室52即污水区5a的两个区内均设置过滤装置1,从而提升了第二腔室52对污水的处理能力,并且由于第一区52a和第二区52b分别包括第二开口 52al和第三开口 52bl,箱门6能够将二者和第一腔室51的第一开口 51a同时封闭,因此,放置在第一区52a和第二区52b中的过滤装置I均可通过其相应的开口方便进行维修和清洗,尤其是在使用下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式的过滤装置I时,这种方便维修的优点能够更加显著。其中,为了更充分地利用垃圾箱5内的空间,并方便污水的处理,在如图4至图7中,优选地,第一区52a包括第一顶壁56和第一侧壁58,第一顶壁56位于垃圾箱5的顶壁5s和底壁5x之间,第一侧壁58与垃圾箱的左侧壁5z相对设置,第一区52a由第一顶壁56、第一侧壁58、底壁5x以及左侧壁5z围绕而形成纵长收容空间,即能够在其内设置过滤装置
I。并且第一区52a远离垃圾箱5后端的一侧封闭,第一区52a靠近垃圾箱5后端一侧开放以形成上述的第二开口 52al。此外,第二区52b包括第二顶壁56a和第二侧壁58a,第二顶壁56a位于顶壁5s和底壁5x之间,第二侧壁58a与垃圾箱5的右侧壁5y相对设置,第二区52b由第二顶壁56a、第二侧壁58a、底壁5x以及右侧壁5y围绕而形成纵长收容空间,以同样便于在其内部设置过滤装置I。并且第二区52b远离垃圾箱5的后端的一侧封闭,第二区52b靠近垃圾箱5的后端的一侧开放以形成第三开口 52bl。更具体地,第一顶壁56从左侧壁5z沿横向向内且向下延伸而成,第一侧壁58由第一顶壁56的延伸末端朝向底壁5x向下延伸而成,第二顶壁56a从右侧壁5y沿横向向内且向下延伸而成,第二侧壁58a由第二顶壁56a的延伸末端朝向底壁5x向下延伸而成。因此,通过箱内且向下设置的第一顶壁56和第二顶壁56a能够使得进入垃圾箱5内的污水方便汇集到垃圾箱的中部的第一侧壁58和第二侧壁58a之间进行沉积,即能够首先对污水进行沉积处理。此外,优选地,箱体总成还包括第一隔板55,该第一隔板55沿横向连接于第一侧壁58和第二侧壁58a之间,该第一隔板55沿纵向向后下方延伸到垃圾箱5的后下端,第一隔板55、第一侧壁58和第二侧壁58a围绕形成为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可以更加方便地接收污水,并用作上述的污水沉积只用。由于将分隔第一腔室51和第二腔室52的第一隔板55 —直延伸到垃圾箱5的后下端,这相对整体垃圾箱5来说,能够增加该第一隔板55的倾斜角度,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倾斜角度可以到达50°以上,因此在箱门6开启后,第一腔室51内收容的垃圾和污水能够方便倾倒,甚至可以不需通过举升机构举升垃圾箱5,即可完成第一腔室51内的垃圾和污水的倾倒,这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体总成和清洁车的实用性。另外优选地,如图4所示,箱体总成还包括第二隔板57,第三腔室53位于第二腔室52的前方,第三腔室53通过第二隔板57分别和第一腔室51和第二腔室52隔离。具体地,第一区52a和第二区52b的远离垃圾箱5后端的一侧通过该第二隔板57封闭。其中该第二隔板57的截面形状可以如图4和图8所示的钝角形状,也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直角形状。并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此外优选地,在第一腔室51的前端包括出风口 51b,该出风口 51b与清洁车的风机9连通。即当吸嘴组件91通过风机9的抽吸力,将垃圾和污水与空气一起吸入第一腔室51内时,能够实现气固液三相分离,其中,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空气流能够通过出风口 51b进入风机9中,并通过风机9排出箱体外,而固定垃圾则沉积在第一腔室51内。此时液态的污水则沿着向后下方倾斜的第一隔板55和第一顶壁56向由第一侧壁58、第二侧壁58a和第一隔板55形成的收容空间内聚集,以便于排入第二腔室52内。其中为了方便污水进入第二腔室52中,优选地,箱门6中包括将第一腔室51和第二腔室52连通的导流通道61。这是由于,箱门6将第一、第二腔室51、52的开口封闭,当污水聚集到第一腔室51的中部后端时会流到箱门6处,由于此时箱门6必然处于封闭状态,因此如图4和图5所示,如箭头所示,污水会通过该导流通道61从第一腔室51进入第二腔室52,其中为了防止过多杂质进入第二腔室52,还可在到导流通道61内设置例如滤网等过滤件,从而对污水进行初步过滤。而进入第二腔室52的污水则可通过过滤装置I过滤为清水。并且为了配合使得污水顺利流入第一区52a和第二区52b中,如图9所示优选地,导流通道61 (虚线所示)包括与第一开口 51a相对应的入口 61a、与第二开口 52al相对应的第一出口 61b以及与第三开口 52bl相对应的第二出口 61c,第一出口 61b和第二出口 61c均与入口 61a连通。从而使得污水通过第一出口 61b和第二出口 61c分别流入第一区52a和第二区52b中,增加了污水进入第二腔室52的效率。其中,入口 61a可设置在一定高度的位置上,使得污水在第一腔室51内聚集一定量后才能进入61a中,从而能够使得污水在第一腔室51内首先经过沉淀处理,进一步使得提供污水的处理效果。另外,在图9所示的箱门6的结构中,上述通过在箱门6上利用加强件形成导流通道61的方式可进一步参考本申请人在先公开的专利申请CN102505654A(名称为垃圾箱体的门体总成及清洁车)以及CN 102418322A (名称为清洁车),上述两件专利申请已经公开了在箱门6上设计流道的具体方式,在此不做过多赘述。上面描述了清洁车污水再利用的过程,除上述的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清洁车的结构和布置方式进行各种改变和替换,例如不在箱门6上设置导流通道61,而在第一腔室51和第二腔室52之间的隔板上设置导流孔的结构,只要能满足上述清洁车的水循环再利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对此类改变或替换不做限制。[过滤装置]下面主要结合图10至图17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I进行详细说明。其中,该过滤装置I除用于图1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清洁车外,还可用于图3、图8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清洁车。为了进一步实现过滤装置I的清洗、养护方便,如图10至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的过滤装置I包括过滤部11和承载该过滤部11的支承部12,过滤部11包括能够过滤污水的过滤组件13,并且过滤部11能够相对于支承部12往复移动。因此,只需在使用中,将支承部12固定在清洁车的水处理区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为固定在污水区5a内,即第二腔室52内。当需要维修时,则使包括过滤组件13的过滤部I相对于支承部12移动出污水区5a,即可完成对其的清洗、维修和养护工作,不需将整体过滤装置I进行拆除。因此,使得该过滤装置和使用该过滤装置I的清洁车使用性强。具体地,当将该过滤装置I用于图3和图8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清洁车是,过滤装置I可分别设置在第二腔室52的第一区52a和第二区52b中,并通过它们相应的后端开口将该过滤部I移动出垃圾箱5进行清洗。优选地,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车同样包括第一水泵7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的过滤部11所过滤的清水能够通过该第一水泵71输送到第三腔室53中,具体地通过与下述的吸水管路15连通即可。另外,由于过滤部11可沿支承部12往复运动,在第二腔室52的前侧壁(如上述的用于分隔第二腔室52和第三腔室53的第二隔板57内)内固定有限位件54,如图17所示,该限位件54上形成有第一斜面a,过滤部11的端部设置有与该第一斜面a配合的第二斜面b。因此通过合理设置该限位件54的位置,和两个斜面的角度,能够使得过滤部11准确进入工作位置。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本领域内公知的其他连接装置,例如磁性接头等来对过滤部11进行限位和固定,对于属于本实用新型构思下的各种其他改变和替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回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本身,能够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有多种,例如支承部12的结构等等,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只介绍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该优选实施方式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如图11至图17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过滤部11上设置有第一导轨21,支承部12上设置有第二导轨22,第一导轨21能够沿第二导轨22滑动。其中更优选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磨损,过滤部11上设置有第一滚轮31,支承部12上设置有第二滚轮32,第一滚轮31收容与第二导轨22内,并能够相对第二导轨22滚动,第二滚轮32收容于第一导轨21内并能够相对于第一导轨21滚动。即,能够使得过滤部11实现抽屉式的抽拉过程,其中通过设置的第一、第二滚轮31、32能够减少第一、第二导轨21、22之间的摩擦,进一步提升过滤装置的操作性。具体地,可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的过滤装置I处于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的状态,其中,当过滤装置I处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紧固件件等将其和第二导轨22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而当需要移动时,可快速拆下螺栓等紧固件,并将过滤装置I移出第二腔室52进行维护保养。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实现抽屉式的抽拉运动,支承部12的第一滚轮31可设置在第一导轨31的前端,以相对于第二导轨32滚动,而第二滚轮32可设置在第二导轨22的后端,也可以单独设置固定在第二导轨22端部之外,其中如图11所示,优选地,该第二滚轮32沿第二导轨22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在第二导轨22的后端之外,即第二滚轮32距离第二导轨22的端部具有一定间距,因此在过滤部11向后抽出污水区5a或向前插入污水区5a时,能够方便使安装在第一导轨31前端的第一滚轮31从该间距收容进第二导轨22中,以实现过滤部11和支撑部12的安装方便。此时如图5所示,在将过滤装置I固定在第二腔室52时,则可以分别固定第二导轨22和第二滚轮32,本实用新型对此属于本实用新型构思之内的改变和替换不做限制。另外,如图12所示,为了方便导轨之间,导轨和滚轮之间的配合,优选地,第一导轨21为L形结构,第二导轨22为U形结构,第一导轨21收容第二导轨22。其中具体地,第二导轨22的U形结构为躺倒的U形结构以既能够利用U形结构的相对凹入部收容第一滚轮31,又能够利用U形结构的相对凸出部进行固定。而第一导轨21的L形结构在收容第二导轨22的同时能够封闭该第二导轨的U形开口,并且同时能够收容位于第二导轨22后端之外的第二滚轮22。从而实现第一滚轮31能够沿第二导轨22滚动,第二滚轮32能够沿第一导轨21滚动。另外,为了使过滤部11受力均衡,其中,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22均为两个且两两一组相互配合,每组第一导轨21和第二导轨22对称地位于过滤部11的两侧,并且两个第一导轨22位于两个第二导轨22的内侧。为了进一步方便维修、养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优选地,过滤部11包括沿支承部12往复移动的框架14,过滤组件13可拆卸地安装在该框架14内。具体地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框架14包括底架14a、顶架14b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架14c和第二侧架14d,第一侧架14c的下端固定在底架14a的第一端上,第二侧架14d的下端铰接在底架14a的第二端上,顶架14b的第一端铰接在第一侧架14c的上端,顶架14b的第二端通过可解锁的锁定件14e锁定在第二侧架14d的上端。其中,锁定件14e在锁定状态时,底架14a、顶架14b、第一侧架14c和第二侧架14d围成容纳空间,过滤组件13锁定在该容纳空间中。其中,锁定件He可选用例如快速钳或锁扣等本领域内公知的锁定件。具体地,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15所示,锁定件14e包括基座14el、扳手14e2、锁定环14e3和锁定槽14e4,其中,基座14el固定在顶架14b的第二端上,锁定槽固定在第二侧架14d的上端,其中,扳手14e2铰接在该基座14el上,并且锁定环14e3能够随扳手14e2的转动而可选择地与锁定槽14e4钩锁,或者脱离该锁定槽14e4。从而实现顶架14b和第二侧架14d的锁定和解锁。因此,在进行过滤组件13的清洗、维修和养护时可将该过滤组件13从框架14中取出。具体地,可通过将将锁定件He打开,并将第二侧架14d绕底架14a旋转,并将顶架14b绕第一侧架14c旋转,从而方便将过滤组件13从框架14内拆卸。对于上述框架14的优选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该结构并不局限于此,其它能够实现过滤组件13可拆卸地从框架14内取出的结构,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为了实现对污水的过滤,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中的过滤组件13包括管件41,沿该管件41的轴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具有穿孔的透水过滤膜组件42以及密封连接在该多个透水过滤膜组件42之间的隔水套43,该隔水套43包括轴向通孔,透水过滤膜组件42的穿孔与隔水套43的轴向通孔形成共供清水流动的管道,而管件41穿设于该管道中,并且该管件41的管壁上设置有位于该管道内的孔路,从而使得清水能够流动到该管件41中。并且为了固定透水过滤膜组件42和隔水套43,过滤组件13包括两个端板44,该两个端板44分别位于管件41的两端,并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管件2上,以为透水过滤膜组件42和隔水套43提供压紧力,其中,为了更合理地提供压紧力,该两个端板44可通过止挡件45进行限位,该止挡件45可设置在框架14的底架14a上,以对端板44进行限位。其中,端板44 一个方面可以使隔水套43与透水过滤膜组件42之间的密封效果更佳,另一方面可以在过滤组件尺寸一定的情况下能够多设置一些透水过滤膜组件42,以提高过滤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管件41的外径略小于透水过滤膜组件42上穿孔的孔径以及隔水套43的轴向通孔的孔径,使得管件41的外壁面与透水过滤膜组件42上穿孔的内壁面以及隔水套43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如此,通过多个透水过滤膜组件42、隔水套43、管件41和端板44,形成一个相对于污水的封闭空间,如图12中的箭头所示,污水能够经过透水过滤膜组件42进入该封闭空间内,得到过滤净化,再通过管件41上的孔路,将封闭空间内的过滤水(即清水)收集到预定位置(例如第三腔室53中)。这之中,管件41的两端都可以通过例如水泵(例如第一水泵71)等设备进行抽水作业,以加快污水从透水过滤膜组件42进入该封闭空间内的速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组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并且能够用于多种污水处理的场合。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组件的过滤效果更好,更加具有实用性,优选地,透水过滤膜组件42的滤膜孔径为0. 01 μm-0. 03 μ m。该滤膜孔径极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组件的过滤能力,使过滤后的清水的用途大大增加,并使过滤组件可以用于多种污水处理领域。为了方便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组件,能够达到这种滤膜孔径的透水过滤膜组件可以优选为市场上常见的平板膜,其有较强的过滤性能,例如授权公告号为201505513U的专利所提供的平板膜,其滤膜孔径能够达到0. 01 μm-0. 03 μ m,符合本实用新型的要求。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采用的透水过滤膜组件进行改变或替换,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为了增加清水进入管件41的效率,优选地,管件41的管壁上形成有多个孔路(图中未显示),多个孔路分别位于多个透水过滤膜组件42和/或多个隔水套43内。无论位于透水过滤膜组件42内,还是位于隔水套43内,由于透水过滤膜组件42和隔水套43之间密封连接,都能够使清水安全进入管件41中,而不会使污水进入管件41中。在实际使用中,为了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组件13,优选地,管件4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其中,水泵(如第一水泵71)和开放的一端连接,以更有效地抽吸过滤组件中的清水。并且,如图13所示,在框架14中,过滤部11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过滤组件13。该多个过滤组件13的多个管件41的同侧一端封闭,另一端均与吸水管路15连通。该吸水管路15则可通过第一水泵71的抽吸源将清水抽出第三腔室53中,从而实现污水的过滤和再利用。
·[011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I是以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三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清洁车,特别是洗扫车上为例进行说的,但是需要理解的是,该过滤装置I还可以用于其他污水处理场所和设备上,本实用新型对其应用领域不做限制。因此,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车中,可在第二腔室52的第一区52a和第二区52b均设置有一个上述的过滤装置1,因此,既能够在打开箱门6时方便倾倒垃圾和污水,又能够方便清洁该过滤装置I。[污水过滤系统]除了上述可以将过滤装置I拉出垃圾箱5进行清洗完,在如图1至图3以及图1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过滤系统中,在过滤装置I位于工作位置,即在不拉出垃圾箱5时也能够对其进行清洗。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过滤系统包括上面已经结合清洁车的箱体总成描述过的污水区5a (第二腔室52),清水区5b (第三腔室53),设置在污水区5a内的过滤装置I以及第一水泵71,该第一水泵71能够用于将该过滤装置I过滤后的清水泵送到清水区5b,并且第一水泵71与清水区5b通过第一管路71a连通。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清水区5b和所述过滤装置I的排水口之间还设置反冲洗管路71b,该反冲洗管路71b通过设置在清水区5b的侧壁上的进水口 71c与清水区5b连通,并且该进水口 71c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过滤装置I的高度,以形成高度差。具体地,如图1所示,过滤装置I的排水口与第一水泵71的第一工作口 71y连通,第一水泵的第二工作口 71ι■分别与第一管路71a和反冲洗管路71b连通。即反冲洗管路71b通过第一水泵71与过滤装置I连通,从而使得结构更加简单。其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过滤系统可包括过滤工作状态和反冲洗工作状态,在过滤工作状态下,反冲洗管路71b呈关闭状态,第一水泵71通过第一管路71a将过滤装置I过滤后的清水泵送到清水区5b,在反冲洗工作状态下,第一水泵71停止工作,反冲洗管路71b呈打开状态,清水区5b内的清水在液位差的压力作用下流向过滤装置I的排水口以对过滤装置I进行反冲洗。因此,通过反冲洗管路71b的开闭能够分别实现将清水泵送到清水区5b以及实现利用水压压差使用清水对过滤装置进行反向清洗,其中为了方便控制该反冲洗管路71b的开闭,可优选地在反冲洗管路71b上设置有控制该反冲洗管路71b开闭的阀门71e。本实用新型对阀门71e的类型不做限制。从而,能够在污水过滤系统工作时,对所使用的过滤装置进行清洗,从而能够提供其使用时间以提供其工作的持久性。并且由于单独设置有反冲洗管路71b,不会对第一管路71a的工作造成影响,降低了通过第一管路71a对清水区5b泵送清水时的不稳定因素。另外最为重要的改进,如图1至图3所示,清水区5b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清水区5ba和第二清水区5bb,第一清水区5ba位于清水区5b的上部,反冲洗管路71b的进水口71c位于该第一清水区5ba中。即单独设置有为反冲洗管路71b供水的清水区,因此使得反冲洗管路的供水更加稳定。其中,能够实现这种方案的实施方式与多种,在如图1所示的优选方式中,优选地,清水区5b的侧壁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水槽5bl以将清水区5b分为上述的第一清水区5ba和第二清水区5bb,并且反冲洗管路71b的进水口 71c位于该水槽5bl内,即,将水槽5bl内的空间可以作为第二清水区5bb,而其他空间作为第一清水区5ba。在反冲洗管路71b的关闭状态时,经过第一管路71a的清水首先流入该水槽5bl内,并在该水槽5bl水满后再向清水区5b中溢流。因此,由于从第一管路71a进入清水区5b的清水首先需要进入水槽5bl中,待该水槽5bl水满后才能够溢流到清水区5b进行存储,使得该水槽5bl内的水始终保持充盈,而不会随清水区5b向外供水时清水的使用而减少。从而保证位于该水槽5bl内的反冲洗管路71b的进水口 71c能够保证得到反向清洗用水,而不受清水区向外供水的影响,即保证了反冲洗管路71b的供水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另外,由于设置了该水槽5bl,反冲洗管路71b的进水口 71c位置能够设置的更高,从而增加该进水口 71c和过滤装置I之间的压差,有利用对清水反向流动到该过滤装置I并对其进行清洗。其中上述水槽5bl的结构和高度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实际情况确定,例如作出矩形或圆形等,对于此类修改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中,第一管路71a的出水口 71d位于反冲洗管路71b的进水口的上方,以保证反冲洗管路71b得到充足的供水,进一步地,该出水口也位于水槽5bl的上方。即,不位于水槽5bl内,从而使得水槽5bl中的水位能够保持最高状态。以能够保证反冲洗管路71b能够得到稳定的供水。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将反冲洗管路71a的出水口 71d也同样设置在水槽5bl中的变形方式也同样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另外,除设置水槽的方式外,如图14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污水过滤系统包括分离板5b2,该分离板5b2将清水区5b分隔为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清水区5ba和第二清水区5bb,并且分离板5b2上设置有向第二清水区5bb的输送管5b3,该输送管5b3设置在分离板5b2的开孔上,以将第一清水区5ba和第二清水区5bb连通。在这实施方式中,同样能够保证反冲洗管路得到稳定的供水,其中输送管5b3箱第二清水区5bb延伸的长短所取得的作用与图1中实施方式的水槽的深度相同,即需要第二清水区5bb内的水位升高到淹没输送管5b3的上端后,才会对第一清水区5ba内供水。从而保证第二清水区5bb能够稳定箱反冲洗管路供水。另外,对于其他符合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未提及的实施方式,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结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洁车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过滤系统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该污水过滤系统不限于应用在该清洁车中。需要理解的是,其他未提及的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场所均能够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过滤系统,本实用新型对其应用领域不做限制。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过滤系统、箱体总成以及过滤装置本身均能够至少解决一个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例如污水过滤系统能够方便在使用时对过滤装置I进行反向冲洗,而箱体总成则布置合理巧妙能够更大程度地利用垃圾箱的空间,并且在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够可移动的过滤装置后,更加提供了污水的处理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过滤系统、箱体总成和清洁车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滤装置(I)包括过滤部(11)和承载该过滤部(11)的支承部(12),所述过滤部(11)包括能够过滤污水的过滤组件(13),并且所述过滤部(11)能够相对所述支承部(12)往复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11)上设置有第一导轨(21),所述支承部(12)上设置有第二导轨(22),所述第一导轨(21)能够沿所述第二导轨(22)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11)上设置有第一滚轮(31),所述支承部(12)上设置有第二滚轮(32),所述第一滚轮(31)收容于所述第二导轨(22)内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导轨(22)滚动,所述第二滚轮(32)收容于所述第一导轨(21)内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导轨(21)滚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31)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21)的前端之上,所述第二滚轮(32)沿所述第二导轨(22)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32)的后端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21)为L形结构,所述第二导轨(22)为U形结构,所述第一导轨(21)收容所述第二导轨(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21)和所述第二导轨(22)均为两个且两两一组相互配合,该两组所述第一导轨(21)和所述第二导轨(22)对称地位于所述过滤部(11)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第一导轨(22)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导轨(22)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11)包括沿所述支承部(12)往复移动的框架(14),所述过滤组件(13)可拆卸地安装在该框架(14)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4)包括底架(14a)、顶架(14b)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架(14c)和第二侧架(14d),所述第一侧架(14c)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架(14a)的第一端上,所述第二侧架(14d)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底架(14a)的第二端上,所述顶架(14b)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侧架(14c)的上端,所述顶架(14b)的第二端通过可解锁的锁定件(He)锁定在所述第二侧架(14d)的上端,所述锁定件(14e)在锁定状态时,所述底架(14a)、顶架(14b)、第一侧架(14c)和第二侧架(14d)围成容纳空间,所述过滤组件(13)锁定在该容纳空间中。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3)包括管件(41)、沿该管件(41)的轴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具有穿孔的透水过滤膜组件(42)以及密封连接在该多个透水过滤膜组件(42)之间的隔水套(43),该隔水套(43)包括轴向通孔,所述透水过滤膜组件(42)的穿孔与所述隔水套(43)的轴向通孔形成管道,所述管件(41)穿设于所述管道中,并且该管件(41)的管壁上设置有位于该管道内的孔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13)包括两个端板(44),该两个端板(44)分别位于所述管件(41)的两端,并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管件(2 )上,并通过止挡件(45 )限位,以为所述透水过滤膜组件(42 )和隔水套(43 )提供压紧力。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所述过滤组件(13),该多个所述过滤组件(13)的多个所述管件(41)的同侧一端封闭,另一端均与吸水管路(15)连通。
12.一种清洁车,该清洁车包括水处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区内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1),其中所述支承部(12)固定在所述水处理区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车,其特征在于,该清洁车包括垃圾箱(5)以及铰接在该垃圾箱(5)上的箱门(6),所述垃圾箱(5)内分隔有用于收容垃圾和污水的第一腔室(51),用于储存污水的第二腔室(52 )和用于储存清水的第三腔室(53 ),所述第二腔室(52 )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室(51)两侧的第一区(52a)和第二区(52b),所述第一区(52a)和第二区(52b)内分别设置有所述过滤装置(1),所述第一腔室(51)包括位于所述垃圾箱(5)后端的第一开口(51a),所述第一区(52a)包括位于所述垃圾箱(5)后端的第二开口(52al),所述第二区(52b)包括位于所述垃圾箱(5)后端的第三开(52bl),所述箱门(6)将所述第一开口(51a)、第二开口(52al)和第三开(52bl)封闭,其中,所述第二腔室(52)为所述水处理区,所述过滤装置(I)的所述支承部(12)固定在所述第二腔室(52)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51)的污水流向所述第二腔室(52 ),所述第二腔室(52 )内的污水经过所述过滤装置(I)过滤后流向所述第三腔室(53)。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52)的前侧壁内固定有限位件(54),该限位件(54)上形成有第一斜面(a),所述过滤部(11)的端部设置有与该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b)。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车包括垃圾箱(5)以及铰接在该垃圾箱(5)上的箱门(6),所述垃圾箱内(5)包括污水区(5a)、清水区(5b)以及第一水泵(71),所述污水区(5a)为所述水处理区,所述第一水泵(71)能够用于将所述过滤装置(I)过滤后的清水泵送到所述清水区(5b),该第一水泵(71)与所述清水区(5b)通过第一管路(71a)连通,所述清水区(5b)和所述过滤装置(I)的排水口之间还设置反冲洗管路(71b),该反冲洗管路(71b)通过设置在所述清水区(5b)的侧壁上的进水口(71c)与所述清水区(5b)连通,并且该进水口(71c)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过滤装置(I)的高度以形成高度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I)的排水口与所述第一水泵(71)的第一工作口(71y)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第二工作口(71r)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71a)和所述反冲洗管路(71b)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工作状态和反冲洗工作状态,在所述过滤工作状态下,所述反冲洗管路(71b)呈关闭状态,所述第一水泵(71)通过第一管路(71a)将所述过滤装置(I)过滤后的清水泵送到所述清水区(5b),在所述反冲洗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水泵(71)停止工作,所述反冲洗管路(7Ib)呈打开状态,所述清水区(5b)内的清水在液位差压力作用下流向所述过滤装置(I)的排水口以对所述过滤装置(I)进行反冲洗。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71a)的出水口(71d)位于所述反冲洗管路(71b)的进水口的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1)包括过滤部(11)和承载该过滤部(11)的支承部(12),所述过滤部(11)包括能够过滤污水的过滤组件(13),并且所述过滤部(11)能够相对所述支承部(12)往复移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使用该过滤装置的清洁车。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装置的过滤部能够沿其支承部往复运动,因此在维修养护时,不需将该过滤装置完全拆卸就能够对复杂过滤污水的过滤部进行清洗和养护,因此使得方便维修和养护该过滤装置,从而使得该过滤装置和使用该过滤装置的清洁车实用性强。
文档编号C02F1/44GK202893198SQ2012204986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谢永洲, 李建华, 吴小云, 王泽彪 申请人: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