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2251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絮凝沉降系统,脱色降解系统以及与所述絮凝沉降系统相连接的废渣过滤系统和加药系统,与所述脱色降解系统相连接的吸附剂过滤系统和再生系统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整体流程简洁,调整方便易操作,适应性强;(2)吸附剂能够实现再生回用,再生方便,节约处理成本;(3)吸附剂吸附脱色能力强,出水清澈,水质稳定;(4)采用塔结构设备,占地面积小,适合废水处理量不大,用地紧张的企业。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更进一步地说, 是以硅胶为载体,氢氧化锌为活性组分,吸附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并予以再生回用的系统。 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淡水资源短缺、洪 涝灾害和水污染严重为特征的水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机 废水如印染废水水质复杂、生化性差,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有机物质,C0D、色度高,如果 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会通过饮水和食物链的传递威胁 到人体健康。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有机废水对于保护我国的淡水资源和人们生活环 境,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常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液相等离子体法。
[0004] 物理法主要包括吸附和膜分离两种方式。但是物理法只是将有机废水中的污染物 质进行了转移,并没有从根本上降解以达到消除污染物的目的,并且处理效率低,消耗材料 量大导致成本高,很难推广使用。
[0005] 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絮凝和化学氧化两种方法。化学混凝法是在废水中加入一定 量的絮凝剂,与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产生絮凝作用生成沉淀或产生悬浮,达到分离的目 的。此方法比较经济有效,但是产生的沉淀污泥需进一步处理。化学氧化法是目前有机废水 特别是印染废水脱色较为成熟的方法,利用含氧化物与染料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破坏染料 的共轭体系和发色基团,形成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或无机物而实现降解脱色的目的。常 用的氧化剂有氯氧化剂、臭氧和Fenton试剂等。
[0006] 生物法是运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来分解消耗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包 括好氧菌系统的脱色作用和厌氧菌系统对偶氮染料脱色作用等。生物法具有处理的费用 低,对环境污染少的特点。生物法虽然对于有机废水有一定的降级效果,但是实际中的有机 废水毒性高,种类多,对温度和pH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的微生物很难适应,并且处理的周期 长、效率低、剩余污泥量大等问题,很难满足有机废水的处理要求。
[0007] 液相等尚子体技术特点是具有集商能电子、自由基和光、电、冲击波等多因素的协 同作用的优势,表现为适用范围广、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使水中大部分有害物质被 降解。但由于有机物的挥发易燃特性,这种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易造成爆炸危险。
[0008] 随着有机废水排放量的不断上升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及安全意识的不断加强, 上述水处理的方法都不能满足人们对有机废水处理的要求。
[0009] 如何实现安全、稳定高效的处理效果已成为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0010] 针对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对有机废水处理的要求,本申请以印染废水处理为典 型,扩展到一般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达成安全、高效、再生重复 使用的目的。 toon] 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是以硅胶为载体,氢氧化锌为活性组分,吸附有机废水 中有机物,并予以再生回用的系统;包括絮凝沉降系统,脱色降解系统以及与所述絮凝沉降 系统相连接的废渣过滤系统和加药系统,与所述脱色降解系统相连接的吸附剂过滤系统和 再生系统组成。
[0012] 所述絮凝沉降系统由文丘里加药混合器、絮凝沉降槽和浆液循环泵组成;
[0013] 所述脱色降解系统由稀相输送泵、脱色降解塔组成;
[0014] 所述废渣过滤系统由废渣过滤机组成;
[0015] 所述加药系统由溶药槽和加料泵组成;
[0016] 所述吸附剂过滤系统由吸附剂过滤机、滤液槽及滤液泵组成;
[0017] 所述再生系统由高温蒸汽再生器组成。
[0018] 应用本申请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0019] a、絮凝剂的加入
[0020] 絮凝剂加入溶药槽预先水溶,由加料泵输送到絮凝沉降系统的文丘里加药混合 器;
[0021] b、絮凝沉降
[0022] 文丘里加药混合器使有机废水与絮凝剂混合,由浆液循环泵实现浆液的循环,在 絮凝沉降槽中有机废水中非溶性颗粒在絮凝剂的作用下被网捕下来;
[0023] c、废渣的过滤
[0024] 在絮凝沉降槽中被网捕下来的非溶性颗粒被收集于絮凝沉降槽的收集槽中,然后 被送往废渣过滤机过滤,过滤固相即废渣外排,过滤液相收集于溶药槽作溶药液相;
[0025] d、脱色降解
[0026] 在絮凝沉降槽中的稀相由稀相输送泵送脱色降解塔下端锥形部分,吸附剂由脱色 降解塔顶加入,两相逆流接触,在脱色降解塔中,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在吸附剂的强力吸附和 降解作用下,有机物被脱除,清水由塔顶排出;
[0027] e、吸附剂的过滤
[0028] 吸收接近饱和的吸附剂在脱色降解塔液压及重力作用下送往吸附剂过滤机过滤, 过滤液相收集于滤液槽,由滤液泵送回脱色降解塔下端锥形部分;过滤固相送吸附剂的再 生;
[0029] f、吸附剂的再生
[0030] 用高温蒸汽通过高温蒸汽再生器,在高温蒸汽再生器中被吸附剂吸附而未降解的 有机物在高温蒸汽的作用下被分解,吸附剂得到再生。
[0031] 本发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0032] (1)絮凝沉降系统由文丘里加药混合器实现加料和浆液的混合,减少搅拌装置,物 料混合高效并且不影响絮凝沉降槽的作用,絮凝剂的加入、絮凝沉降和废渣的过滤形成完 整的絮凝沉降体系。
[0033] (2)脱色降解塔下端锥形部分设计起到固相收集与液相分布的双重作用,脱色降 解、吸附剂的过滤和吸附剂的再生形成完整的脱色降解体系。
[0034] (3)整体流程简洁,调整方便易操作,适应性强:如在有机废水浓度增加时可以加 快脱色降解体系中的过滤和再生过程,或在絮凝沉降体系中的加药系统中添加少量的大孔 吸附树脂等;在有机废水浓度减少时可以关闭脱色降解体系中再生过程;在有机废水含固 量很低时可以关闭絮凝沉降体系,让废水直接进入脱色降解体系。
[0035] (4)吸附剂能够实现再生回用,再生方便,节约处理成本。
[0036] (5)吸附剂吸附脱色能力强,出水清澈,水质稳定。
[0037] (6)采用塔结构设备,占地面积小,适合废水处理量不大,用地紧张的企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8] 附图1是本申请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39] 图1中,1-文丘里加药混合器,2-絮凝沉降槽,3-浆液循环泵,4-稀相输送泵, 5_脱色降解塔,6-废渣过滤机,7-溶药槽,8-加料泵,9-吸附剂过滤机,10-滤液槽,11-滤 液泵,12-高温蒸汽再生器;A-有机废水,B-清水,C-高温蒸汽,D-外排蒸汽,E-废渔,F-絮 凝剂。
[004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工艺流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实施例1
[0042] 如图1所示,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是以硅胶为载体,氢氧化锌为活性组分, 吸附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并予以再生回用的系统;包括絮凝沉降系统,脱色降解系统以及与 所述絮凝沉降系统相连接的废渣过滤系统和加药系统,与所述脱色降解系统相连接的吸附 剂过滤系统和再生系统组成。
[0043] 所述絮凝沉降系统由文丘里加药混合器1、絮凝沉降槽2和浆液循环泵3组成;
[0044] 所述脱色降解系统由稀相输送泵4、脱色降解塔5组成;
[0045] 所述废渣过滤系统由废渣过滤机6组成;
[0046] 所述加药系统由溶药槽7和加料泵8组成;
[0047] 所述吸附剂过滤系统由吸附剂过滤机9、滤液槽10及滤液泵11组成;
[0048] 所述再生系统由高温蒸汽再生器12组成。
[0049] 应用本申请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0050] a、絮凝剂F的加入
[0051] 絮凝剂F加入溶药槽7预先水溶,由加料泵8输送到絮凝沉降系统的文丘里加药 混合器1 ;
[0052] b、絮凝沉降
[0053] 文丘里加药混合器1使有机废水与絮凝剂F混合,在絮凝沉降槽2中有机废水中 非溶性颗粒在絮凝剂的作用下被网捕下来,在絮凝沉降槽2中浆液由浆液循环泵3实现循 环;
[0054] c、废渣的过滤
[0055] 在絮凝沉降槽2中被网捕下来的非溶性颗粒被收集于絮凝沉降槽2的收集槽中, 然后被送往废渣过滤机6过滤,过滤固相即废渣E外排,过滤液相收集于溶药槽7作溶药液 相;
[0056] d、脱色降解
[0057] 在絮凝沉降槽2中的稀相由稀相输送泵4送脱色降解塔5下端锥形部分,吸附剂 由脱色降解塔顶加入,两相逆流接触,在脱色降解塔5中,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在吸附剂的强 力吸附和降解作用下,有机物被脱除,清水B由塔顶排出;
[0058] e、吸附剂的过滤
[0059] 吸收接近饱和的吸附剂在脱色降解塔5液压及重力作用下送往吸附剂过滤机9过 滤,过滤液相收集于滤液槽10,由滤液泵11送回脱色降解塔5下端锥形部分;过滤固相送 吸附剂的再生;
[0060] f、吸附剂的再生
[0061] 用高温蒸汽C通过高温蒸汽再生器12,在高温蒸汽再生器12中被吸附剂吸附而未 降解的有机物在高温蒸汽C的作用下被分解,吸附剂得到再生,高温蒸汽再生器12再生产 生的外排蒸汽D排放。
[0062] 以亚甲基蓝模拟有机废水,不加絮凝剂,关闭再生系统,系统进口浓度100mg/L,物 料停留时间20min。
[0063] 应用本申请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的效果:系统出口亚甲基蓝浓度2. Omg/L。
[0064] 实施例2
[0065] 如图1所示,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设备设置与实施步骤同实施例1,除以 下设置和步骤:
[0066] 以亚甲基蓝模拟有机废水,不加絮凝剂,关闭再生系统,系统进口亚甲基蓝浓度 100mg/L,物料停留时间lh。
[0067] 应用本申请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的效果:系统出口亚甲基蓝浓度0. 8mg/L。
[0068] 实施例3
[0069] 如图1所示,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设备设置与实施步骤同实施例1,除以 下设置和步骤:
[0070] 以亚甲基蓝模拟有机废水,不加絮凝剂,以再生吸附剂加入系统,系统进口浓度 100mg/L,物料停留时间20min。
[0071] 应用本申请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的效果:系统出口亚甲基蓝浓度2. lmg/L。
[0072]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1)整体流程简洁,调整方便易操作,适应性强;(2)吸附剂能 够实现再生回用,再生方便,节约处理成本;(3)吸附剂吸附脱色能力强,出水清澈,水质稳 定;(4)采用塔结构设备,占地面积小,适合废水处理量不大,用地紧张的企业。
[0073] 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对上述实施方式任何显而 易见的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本发明的构思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絮凝沉降系统,脱色降解系统以及与所 述絮凝沉降系统相连接的废渣过滤系统和加药系统,与所述脱色降解系统相连接的吸附剂 过滤系统和再生系统组成; 所述絮凝沉降系统由文丘里加药混合器、絮凝沉降槽和浆液循环泵组成; 所述脱色降解系统由稀相输送泵、脱色降解塔组成; 所述废渣过滤系统由废渣过滤机组成; 所述加药系统由溶药槽和加料泵组成; 所述吸附剂过滤系统由吸附剂过滤机、滤液槽及滤液泵组成; 所述再生系统由高温蒸汽再生器组成。
【文档编号】C02F101/30GK203904111SQ201420301866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日
【发明者】徐继红, 陶陶, 陶俊 申请人:淮南市明月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