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302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发展,工业、食品等行业迅速发展,人们随时随地都在不断的产生着垃圾,垃圾越来越多,如果不对垃圾进行处理,则会大大污染环境,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而现在大多的垃圾都是经过简单的掩埋处理,虽然能够解决目前的垃圾问题,但是并不长远,而且简单的掩埋处理在以后可能产生更多的问题,至于垃圾处理机器则是大型机械,需要工人对垃圾进行收集,而且也只是简单的挤压成块,对此,需要予以改进。中国专利CN204208884U揭示了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储水腔,储水腔上方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上方设有搅拌传输腔,过滤板上方左端设置有提升腔,提升腔顶部设置有上传送辊轮,提升腔底部连接有下传送辊轮支架,下传送辊轮支架顶端设有下传送辊轮,下传送辊轮和上传送辊轮之间连接有传送带,储水腔左侧设置有垃圾处理腔,垃圾处理腔上方设置高温焚烧腔,高温焚烧腔上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加热棒,加热棒顶端均与支座相连接,然而其虽然能够将垃圾物与水进行分离,但是其在分离过程中无法对垃圾物进行挤压,使得其很难使得垃圾物与水得到充分的分离,同时垃圾物会燃烧,会产生烟雾并将烟雾直接排放会导致环境的污染,导致空气的质量下降,最后其还用过滤后的水将焚烧后的灰进行沉淀处理,使得两者混合后在进行排出,该步骤无疑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使得过滤后的水资源无法得到更好的利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板、旋转装置、挤压装置、过滤装置、搅拌装置、消毒装置、箱体装置、回收装置及粉碎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垫块、第二垫块,支撑板上设有第一矩形孔、第二矩形孔、第一定位环、第三支架,旋转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旋转杆、第四支架、第一框体、第一过滤网及固定环,本发明对垃圾物与水进行分类回收且得到较好的处理,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环境资源。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处理装置,所述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旋转装置、位于所述旋转装置上方的挤压装置、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左侧的搅拌装置、位于所述搅拌装置下方的消毒装置、位于所述消毒装置下方的箱体装置、位于所述箱体装置右侧的回收装置及位于所述回收装置上方的粉碎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右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左侧的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横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一垫块、位于所述第一垫块左侧的第二垫块,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矩形孔、位于所述第一矩形孔右侧的第二矩形孔、位于支撑板上方的第一定位环、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环左侧的第三支架,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的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旋转杆、设置于所述旋转杆上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旋转杆左侧的第一框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内部的第一过滤网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固定环,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一端的第三横杆、贯穿所述第三横杆上下表面的第一移动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杆侧面上的第一锯齿、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下方的挤压板、位于所述挤压板周围的密封环、位于所述挤压板上方的固定环、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一滚轮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上的第二锯齿,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框、位于所述过滤框内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过滤框左右两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过滤框左侧的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水泵及位于所述过滤框右侧的第一连接杆,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位于所述第二电机下方的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搅拌杆、位于所述第二电机下方的第二框体及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上方的气囊,所述消毒装置包括第三框体、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左侧的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三框体内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一侧的第一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棒周围的第一散热框、位于所述第三框体上方的海绵板及位于所述第三框体下方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箱体装置包括第一箱体、位于所述第一箱体右侧的弯曲管、设置于所述弯曲管上的第二阀门及位于所述第一箱体左侧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粉碎装置包括进料斗、位于所述进料斗右侧的挡板、位于所述进料斗下方的粉碎框、位于所述粉碎框内部的散热板、位于所述散热板一侧的第二加热棒、位于所述粉碎框内部的第二滚轮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滚轮上的粉碎齿,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框、位于所述回收框内部的第三加热棒、第二散热框、固定块、位于所述固定块左侧的旋转板、位于所述旋转板下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下方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下方的气缸、位于所述气缸左侧的回收箱及位于所述回收箱右侧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垫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垫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环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定位环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环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固定环竖直放置,所述固定环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一矩形孔。所述过滤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过滤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矩形孔且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的侧面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过滤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过滤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第二通孔、位于下表面的第三通孔及位于右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第二框体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分别于所述第二电机左表面与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回收框的上端与所述粉碎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加热棒与所述回收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框的横截面成弯曲状,所述第二散热框与所述回收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右端与所述回收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板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旋转板的右端与所述固定块轴转连接,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回收框的内表面接触。所述第二管道呈L行,所述第三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三过滤网竖直放置,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矩形孔且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粉碎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粉碎框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矩形孔且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呈长方体,所述散热板竖直放置,所述散热板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的下端与所述粉碎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粉碎齿与所述第二滚轮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垃圾物与水进行分离并分类回收,首先对其进行挤压,使得水与垃圾物进行充分的分离,然后对分离后的水先进行过滤,然后进行搅拌净化,然后进行高温处理,从而起到了很好的净化消毒处理,同时对垃圾物进行粉碎然后进行高温处理,可以使得垃圾物较为干燥,并且使得其无法被挤压分离的水分进行蒸发,从而方便进行回收及后续的处理,整个过程简单快速,效率较高,节约了时间成本,并且可以对垃圾物与水进行分类回收且得到较好的处理,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环境资源,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垃圾处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11-第一支架;12-第二支架;13-第一横杆;14-第二横杆;15-第一垫块;16-第二垫块;2-支撑板;21-第一矩形孔;22-第二矩形孔;23-第一定位环;24-第三支架;3-旋转装置;31-第一电机;32-第一转轴;33-旋转杆;34-第四支架;35-第一框体;36-第一过滤网;37-固定环;4-挤压装置;41-第一固定架;42-第三横杆;43-第一移动杆;44-第一锯齿;45-挤压板;46-密封环;47-固定环;48-第一滚轮;49-第二锯齿;5-过滤装置;51-过滤框;511-第一通孔;52-第二过滤网;53-第一斜杆;54-第一管道;55-水泵;56-第一连接杆;6-搅拌装置;61-第二电机;62-第一转轴;63-搅拌杆;64-第二框体;641-第二通孔;642-第三通孔;65-气囊;7-消毒装置;71-第三框体;711-第一圆孔;712-第二圆孔;713-第三圆孔;72-第二管道;73-第一阀门;74-第三过滤网;75-第一散热框;76-第一加热棒;77-海绵板;78-第一支撑杆;8-箱体装置;81-第一箱体;811-第四圆孔;812-第五圆孔;82-弯曲管;83-第二阀门;84-第二固定架;9-粉碎装置;91-进料斗;92-挡板;93-粉碎框;94-散热板;95-第二加热棒;96-第二滚轮;97-粉碎齿;10-回收装置;101-回收框;102-第三加热棒;103-第二散热框;104-固定块;105-旋转板;106-第一推动杆;107-气缸;108-回收箱;109-第二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撑板2、位于所述支撑板2上方的旋转装置3、位于所述旋转装置3上方的挤压装置4、位于所述支撑板2下方的过滤装置5、位于所述过滤装置5左侧的搅拌装置6、位于所述搅拌装置6下方的消毒装置7、位于所述消毒装置7下方的箱体装置8、位于所述箱体装置8右侧的回收装置10及位于所述回收装置10上方的粉碎装置9。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所述底板1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右侧的第一支架1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11左侧的第二支架1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上的第一横杆13、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12上的第二横杆14、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第一垫块15、位于所述第一垫块15左侧的第二垫块16。所述第一支架11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11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1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支架12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1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2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1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13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杆13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1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14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14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架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垫块1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垫块15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垫块16呈长方体,所述第二垫块16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板2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2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2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矩形孔21、位于所述第一矩形孔21右侧的第二矩形孔22、位于上方的第一定位环23、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环23左侧的第三支架24。所述第一矩形孔21与所述第二矩形孔22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定位环23呈圆环状,所述第一定位环23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环23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支架24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24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24的另一端呈水平状。如图1所示,所述旋转装置3包括第一电机3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31上的第一转轴32、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21上的旋转杆33、设置于所述旋转杆33上的第四支架34、位于所述旋转杆33左侧的第一框体35、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35内部的第一过滤网36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36下方的固定环37。所述第一电机31位于所述支撑板2的上方。所述第一转轴3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转轴32与所述第一电机3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31带动所述第一转轴32旋转。所述旋转杆33呈长方体,所述旋转杆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3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35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3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旋转杆33的两侧,所述第四支架34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34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杆3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35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35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第一框体35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第一定位环23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35的外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过滤网36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过滤网36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36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3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37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固定环37竖直放置,所述固定环37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3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37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3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35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一矩形孔21,当所述第一电机31带动所述第一转轴32旋转,使得第一框体35旋转180度时,所述第一框体35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矩形孔22。如图1所示,所述挤压装置4包括第一固定架4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41一端的第三横杆42、贯穿所述第三横杆42上下表面的第一移动杆43、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杆43侧面上的第一锯齿44、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43下方的挤压板45、位于所述挤压板45周围的密封环46、位于所述挤压板45上方的固定环47、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43左右两侧的第一滚轮48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48上的第二锯齿49。所述第一固定架41的横截面成凹字形,所述第一固定架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横杆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42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横杆4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移动杆4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移动杆43竖直放置,所述第一移动杆43贯穿所述第三横杆42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移动杆43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锯齿44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移动杆43的左右表面上,所述第一锯齿44与所述第一移动杆4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45呈圆柱体,所述挤压板45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移动杆43的下表面与所述挤压板4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46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密封环46水平放置,所述密封环46的内表面与所述挤压板45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46的上下表面分别于所述挤压板45的上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固定环47包围在所述第一移动杆43的周围且与所述第一移动杆4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47的下表面与所述挤压板4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挤压板45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所述第一滚轮48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移动杆4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滚轮48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48水平放置。所述第二锯齿49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滚轮48的表面上,所述第一锯齿44与所述第二锯齿49相互齿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过滤框51、位于所述过滤框51内的第二过滤网52、位于所述过滤框51左右两侧的第一斜杆53、位于所述过滤框51左侧的第一管道54、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54上的水泵55及位于所述过滤框51右侧的第一连接杆56。所述过滤框5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过滤框51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矩形孔21且与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51竖直放置,所述过滤框51的侧面上设有第一通孔511,所述第一通孔511呈圆柱体状,且与所述过滤框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过滤网52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过滤网52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52的侧面与所述过滤框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5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过滤框5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斜杆53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53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53的下端与所述过滤框5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54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管道54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511且与所述过滤框5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55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54上,用于将过滤框51内的水吸入到第一管道54中。所述第一连接杆56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56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56的左端与所述过滤框51的侧面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搅拌装置6包括第二电机61、位于所述第二电机61下方的第二转轴62、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62上的搅拌杆63、位于所述第二电机61下方的第二框体64及位于所述第二框体64上方的气囊65。所述第二框体64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第二框体64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框体64上设有位于上表面的第二通孔641、位于下表面的第三通孔642及位于右表面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通孔64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通孔64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二通孔641与所述第二框体64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通孔64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三通孔642与所述第二框体64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通孔成圆柱体状,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二框体64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54的左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二框体64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61位于所述第二框体64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架12与所述第三支架24的一端分别于所述第二电机61左表面与右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电机61起到较为稳固的支撑作用。所述第二转轴62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转轴62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转轴6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电机61连接,使得所述第二电机61带动所述第二转轴62旋转,所述第二转轴62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框体64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框体64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二框体64滑动连接。所述搅拌杆63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转轴62的左右两侧,所述搅拌杆63呈弯曲状,所述搅拌杆6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62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对流入到第二框体64内的水进行搅拌沉淀。所述气囊65位于所述第二框体64的上方,所述气囊65对准所述第二通孔641且与所述第二框体6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囊65内可以设置有消毒液或者其他液体,当挤压气囊65时,气囊65内的液体可以进入到第二框体64内。所述第二横杆14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框体6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消毒装置7包括第三框体71、位于所述第三框体71左侧的第二管道72、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72上的第一阀门73、位于所述第三框体71内的第三过滤网74、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74一侧的第一加热棒76、位于所述第一加热棒76周围的第一散热框75、位于所述第三框体71上方的海绵板77及位于所述第三框体71下方的第一支撑杆78。所述第三框体7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三框体71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框体71上设有位于左表面的第一圆孔711、位于右表面的第二圆孔712及位于所述第三框体71上表面的若干第三圆孔713。所述第一圆孔7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圆孔711与所述第三框体7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圆孔71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二圆孔712与所述第三框体7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圆孔713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框体71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三圆孔713呈圆锥体状,所述第三圆孔713与所述第三框体7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管道72呈L行,所述第二管道72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圆孔711且与所述第三框体7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72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642且与所述第二框体6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阀门73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72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道72中水的流量。所述第三过滤网74设有若干个且位于所述第三框体71的内部,所述第三过滤网74呈长方体,所述第三过滤网74竖直放置,所述第三过滤网7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7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棒76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加热棒76的数量与所述第三过滤网74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加热棒76与所述第三框体7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框75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散热框75与所述第三框体7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热棒76位于所述第一散热框75的内部。所述海绵板77呈长方体,所述海绵板77水平放置,所述海绵板77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7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板77遮住所述第三通孔713。所述第一支撑杆78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78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78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78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框体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箱体装置8包括第一箱体81、位于所述第一箱体81右侧的弯曲管82、设置于所述弯曲管82上的第二阀门83及位于所述第一箱体81左侧的第二固定架84。所述第一箱体8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箱体8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一箱体81上设有位于右表面的第四圆孔811及位于上表面的第五圆孔812。所述第四圆孔8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四圆孔811与所述第一箱体8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圆孔81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五圆孔812与所述第一箱体81的内部相通。所述弯曲管82呈弯曲状,所述弯曲管82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圆孔712且与所述第三框体7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曲管82的下端对准所述第四圆孔811且与所述第一箱体8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门83设置于所述弯曲管82上,用于控制所述弯曲管82中水的流量。所述第二固定架84呈L型,所述第二固定架8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箱体8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8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框体7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粉碎装置9包括进料斗91、位于所述进料斗91右侧的挡板92、位于所述进料斗91下方的粉碎框93、位于所述粉碎框93内部的散热板94、位于所述散热板94一侧的第二加热棒95、位于所述粉碎框93内部的第二滚轮96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滚轮96上的粉碎齿97。所述进料斗91呈空心状,所述进料斗91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矩形孔22且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92呈长方体,所述挡板92竖直放置,所述挡板92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粉碎框93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粉碎框93的横截面成L型,所述粉碎框93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矩形孔22且与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3的左端与所述粉碎框9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6的右端与所述粉碎框9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9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散热板94呈长方体,所述散热板94竖直放置,所述散热板94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94的下端与所述粉碎框9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热棒9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加热棒95位于所述粉碎框93与所述挡板94之间,所述第二加热棒95产生的热量经过散热板94进入到粉碎框93的内部。所述第二滚轮96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96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滚轮96可以在所述粉碎框93内旋转。所述粉碎齿97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滚轮96的表面上,所述粉碎齿97与所述第二滚轮96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回收装置10包括回收框101、位于所述回收框101内部的第三加热棒102、第二散热框103、固定块104、位于所述固定块104左侧的旋转板105、位于所述旋转板105下方的第一推动杆106、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106下方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下方的气缸107、位于所述气缸107左侧的回收箱108及位于所述回收箱108右侧的第二连接杆109。所述回收框101的上端与所述粉碎框9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回收框101呈空心状。所述第三加热棒10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加热棒102与所述回收框10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框10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散热框103的横截面成弯曲状,所述第二散热框103包围所述第三加热棒102且与所述回收框10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散热框103采用散热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块104呈水平状,所述固定块104的右端与所述回收框10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板105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旋转板105的右端与所述固定块104轴转连接,使得所述旋转板105可以围绕所述固定块104旋转,所述旋转板105与所述回收框101的内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推动杆106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动杆106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板1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推动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杆106的下端轴转连接。所述气缸107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垫块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气缸107连接。所述回收箱108的横截面成凹字形,所述回收箱108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垫块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回收箱108位于所述旋转板105左端的下方,方便旋转板105上的被粉碎的垃圾物进入到回收箱108内。所述第二连接杆109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杆109水平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109的右端与所述气缸107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09的左端与所述回收箱108的右表面接触。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垃圾投放进第一框体35内。然后经过第一过滤网36的过滤后,垃圾中的水份进入到第一框体35的下方,且穿过第一矩形孔21进入到过滤框51内,并且经过第二过滤网52的过滤。然后使得第一滚轮48旋转,进而通过第一锯齿44与第二锯齿49的相互齿合,使得第一移动杆43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挤压板45向下移动且收容于第一框体35内,并且所述密封环46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框体35的内表面紧密接触,所述固定环47可以防止所述密封环46与所述挤压板45脱离,并且给予所述密封环47足够的支撑力。然后挤压板45向下挤压垃圾物,使得垃圾物中的大部分水被挤压出来,且经过第一过滤网36的过滤,进入到过滤框51内,然后启动第一电机31,使得第一转轴32旋转,进而使得旋转杆33旋转,使得第一框体35顺时针旋转180度,此时第一框体35的上端收容于所述进料斗91中,同时所述第一框体35的上端对准第二矩形孔22且与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接触。然后第一框体35中被挤压的垃圾物穿过第二矩形孔22进入到粉碎框93的内部,然后启动第二滚轮96,使得粉碎齿97对垃圾物进行粉碎,同时第二加热棒95开始加热,通过散热板94,使得热量进入到粉碎框93的内部且对垃圾物直接进行加热,对其进行初步的干燥,从而方便进行粉碎,然后粉碎后的垃圾物落在旋转板105上,然后启动第三加热棒102,使其开始加热,并经过第二散热框103进入到内部,对粉碎后的垃圾物继续进行加热干燥,并且由于已经粉碎完毕,所以干燥效率更高,更加节约能源。然后启动气缸107,使得第二推动杆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106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旋转板105逆时针旋转,使得旋转板105上的垃圾物滑落到左侧且进入到回收箱108的内部。并且在启动第一电机31的同时,挤压出来的水进入到过滤框51内,然后启动水泵55,将过滤框51内的水经过第一通孔511进入到第一管道54的内部,然后进入到第二框体64的内部,然后启动第二电机61,使得第二转轴62旋转,带动第二框体64内的搅拌杆63旋转,对进入到其中的水进行搅拌,使其沉淀,并且同时可以挤压气囊65,将需要的液体挤压到水中。搅拌结束后,打开第一阀门73,使得第二框体64内的水进入到第二管道72内部,然后进入到第三框体71内,然后启动第一加热棒76,使得第一加热棒76产生的热量经过第一散热框75散发出去,对进入到第三框体71内的水进行加热消毒,部分水进行蒸发,由于海绵板77的设置,使得部分水蒸气穿过海绵板77进入到外界,同时海绵板77吸收部分水蒸气,从而使得散发出去的水蒸气减少,保留较多的水蒸气。然后经过第三过滤网74的过滤后进入到右侧,同时蒸发成水蒸气在第三框体71内部的右侧液化成液态水,然后打开第二阀门83,使得水穿过弯曲管82进入到第一箱体81的内部。至此,本发明垃圾处理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