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纱染色废水调节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3584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子纱染色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子纱染色废水调节池。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属于工业废水中较难治理的一种。由于技术、经济等原因,目前大多数采用的生物—物理治理方法只能达到基本排放要求。虽然在色度上略有下降,但对有机物质只是分解成较小物质,对这些分解产物性质很难控制也很难掌握,无法保证对环境不产生危害。在对染色废水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废水进行调节水质以达到处理要求,目前生产中的调节水池效果差,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筒子纱染色废水调节池,通过在池体上方左侧设置进水管进水,池体内右侧设置抽水管抽水,抽水管底端外包覆过滤层避免污物抽出,池体左侧设置投料口投料调节水质,设置可下移的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棒搅拌,十分方便,废水的污物通过除污泵抽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筒子纱染色废水调节池,包括有池体,所述池体顶部为开口罩,开口罩顶部左侧上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池体内右侧设置有抽水管,抽水管从开口罩伸出池体右侧;所述池体上方设置有顶板,顶板顶部设置有下移电机,顶板底部设置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下方连接有搅拌棒,搅拌棒伸入池体内,搅拌棒侧壁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池体左侧顶部设置有投料口用于添加调节料;所述池体内位于抽水管底部外设置有过滤层,过滤层将抽水管底端包覆住。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开口罩顶部左端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池体底部呈漏斗状,池体底部中间设置有除污管,除污管连接有除污泵。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池体内左侧壁位于投料口下方设置有液位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池体上方左侧设置进水管进水,池体内右侧设置抽水管抽水,抽水管底端外包覆过滤层避免污物抽出,池体左侧设置投料口投料调节水质,设置可下移的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棒搅拌,十分方便,废水的污物通过除污泵抽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可以高效的调节废水,适用于生产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1-池体,2-开口罩,3-进水管,4-抽水管,5-顶板,6-下移电机,7-搅拌电机,8-搅拌棒,9-搅拌叶,10-投料口,11-过滤层,12-挡板,13-除污管,14-除污泵,15-液位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筒子纱染色废水调节池,包括有池体1,所述池体1顶部为开口罩2,开口罩2顶部左侧上方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池体1内右侧设置有抽水管4,抽水管4从开口罩伸出池体1右侧;所述池体1上方设置有顶板5,顶板5顶部设置有下移电机6,顶板5底部设置有搅拌电机7,搅拌电机7下方连接有搅拌棒8,搅拌棒8伸入池体1内,搅拌棒8侧壁设置有搅拌叶9;所述池体1左侧顶部设置有投料口10用于添加调节料;所述池体1内位于抽水管4底部外设置有过滤层11,过滤层11将抽水管4底端包覆住。所述开口罩2顶部左端设置有挡板12。所述池体1底部呈漏斗状,池体1底部中间设置有除污管13,除污管13连接有除污泵14。所述池体1内左侧壁位于投料口10下方设置有液位感应器15。

通过在池体1上方左侧设置进水管3进水,池体1内右侧设置抽水管4抽水,抽水管4底端外包覆过滤层11避免污物抽出,池体1左侧设置投料口10投料调节水质,设置可下移的搅拌电机7带动搅拌棒8搅拌,十分方便,废水的污物通过除污泵14抽出;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易操作,可以高效的调节废水,适用于生产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