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废液处理除油絮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2440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油田废液处理除油絮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废液处理除油絮凝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废水中的原油多以悬浮或乳化状态存在,在混凝处理中只能去除少部分的油类物质,混凝沉降后的上清液中如有大量的油污存在会导致后端过滤装置运行寿命短、过滤介质污染更换频繁等问题,严重影响废液处理效率。以往在针对场站集中处理工艺中采用废液池溢流的方式进行除油,然而在单井处理现场这种方法无法继续使用,须考虑工艺的除油功能。此外,传统的除油装置,有的只能去除水中悬浮油,有的可去除分散油,但对水中乳化油的去除效果甚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的去除油田废水中乳化油、悬浮油以及分散油,同时占地面积小的油田废液处理除油絮凝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废液处理除油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管道混合器、初级除油区、二级除油区以及储存区;

罐体内部包括依进水方向依次布置的初级除油区、二级除油区以及穿孔排污管;管道混合器安装在罐体的前端,管道混合器的一端连通给水泵,另一端连通管初级除油区;

储存区包括相互隔离的集水仓和废油仓;集水仓内安装集水管;

初级除油区的顶部安装链条撇油器;链条撇油器下方设置有蜂窝斜管组;初级除油区通过液位调节阀与二级除油区连通;初级除油区下部与穿孔排污管连通;

二级除油区的顶部安装齿形堰导油槽;齿形堰导油槽一端位于链条撇油器下方,另一端与废油仓连通;齿形堰导油槽下方设置有蜂窝斜管组;二级除油区顶部靠近集水仓的位置设置有清水暂存仓;集水管的一端与集水仓连通,另一端伸入清水暂存仓;二级除油区下部与穿孔排污管连通。

集水仓上设置有清水仓泵接口,目的是为了将集水仓的清水通过泵输入至清水储存罐内,当不需要清水储存罐时,清水分别从清水仓低位出口或者清水仓高位出口流出。

当需要将油输送至油罐或其他储油设备时,需要在废油仓上安装有输油泵。

进一步的说,上述管道混合器通过布水管与初级除油区连通;布

进一步的说,上述集水管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蜂窝斜管组、链条撇油器和管道混合器结合在一起,可以进行药剂混合、除油及混凝沉降,与常用的除油装置相比,该装置可以通过设备前端的管道混合器将药剂投加药剂与含油污水混合进行反应,油在斜管仓内上浮聚集并被去除。

2.本实用新型将多个部分集合到一体,使得总占地面积变小,通过配电控制系统可方便快捷地完成进水、药剂与污水的混合、除油、沉泥等过程。同时由于设备的高度集成性,可大大节约人力、运输和设备成本。

3.使用灵活多变:装置的功能多样性使其既可以单独作为单独的除油,混凝沉降罐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结合作为除油设备使用,大大扩展了装置的适用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水路流向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油路流向图。

1-罐体、2-初级除油区、3-管道混合器、4-给水泵、5-布水管、6-链条撇油器、7-蜂窝斜管组、8-液位调节阀、9-二级除油区、10-穿孔排污管、11-齿形堰导油槽、12-废油仓、13-集水仓、14-清水暂存仓、15-储存区、16-清水仓泵接口、17-清水仓低位出口、18-清水仓高位出口、19-输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一、装置概述

除油絮凝单元为撬装式罐体结构,该单元处于污水处理流程预处理设备后部。污水经过预处理后(破胶、除去漂浮油、除去冷凝油、麻袋树枝以及碎石块等)进入除油絮凝单元。

主要组成由给水泵、管道混合器、蜂窝斜管组、齿形堰导油槽、废油仓、集水仓、穿孔排泥泥管、集水管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等组成。

二、功能介绍

1.给水泵将预处理设备(破胶混凝罐/初级沉降罐)的污水输送至管道混合器,并提供药剂混合动力;

2.管道混合器将添加的药剂(如pH调节剂、破乳剂等)与污水混合;

3.初级除油区和二级除油区均蜂窝式斜管组进行油水分离和大颗粒悬浮物沉降;

4.齿形堰导油槽收集污油进入废油仓储存,并利用输油泵输油;

5.集水管收集清液进入集水仓储存;

6.穿孔排泥管可利用渣浆泵(安装在板框压滤单元上)收集罐底部的沉降物输往板框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

三、技术方案

如图1-4所示,罐体1内依进水方向依次可分前、中、后三个区域,前部为初级除油区2,为该除油设备的主要除油区域。初级除油区2与安装在罐体1前端的一具管道混合器3连通,管道混合器3有三处加药口。管道混合器3入口连接给水泵4,为药剂和废液混合提供动力。出口处为位于罐内的一根横向设置的5,布水管2朝下开有多个小孔,来水由小孔喷出,产生大量微小气泡,气泡将水中经破乳后的油滴裹挟上浮至水面;

初级除油区2的顶部安装链条撇油器6,可将蜂窝斜管组7聚结的油和气泡带上来的油珠刮除;链条撇油器6下方设置有蜂窝斜管组7,可以将水中的分散油聚结上浮;初级除油区2通过液位调节阀8与二级除油区9连通;初级除油区2下部与10连通;罐底锥体用于沉积废液中大颗粒杂质,并通过穿孔排泥管与污泥脱水设备的污泥抬升泵相连。

二级除油区9的顶部安装齿形堰导油槽11;齿形堰导油槽11一端位于链条撇油器6下方,另一端与废油仓12连通;齿形堰导油槽11下方设置有蜂窝斜管组7;二级除油区9顶部靠近13的位置设置有14;集水管的一端与集水仓13连通,另一端伸入清水暂存仓14;二级除油区9下部与穿孔排污管10连通。该区域为斜管除油沉淀池,该区域用于将初级除油未能去除干净的残油聚结上浮,通过溢流去除。该区域的水流平稳,停留时间长,有利于水中大颗粒杂质的沉降,

储存区15包括集水仓13和废油仓12,用于收集处理后的油和废液。集水仓13有三处出水口,分别为清水仓高位出口18、清水仓低位出口17和清水仓泵接出口16,与后续处理设备相连。废油仓出口与输油泵19相连并设置有与外置污油收集车(罐)相连接接口。

四、操作流程

1.连接管路

根据处理工艺流程按顺序连接设备管线,进水管口连接上一级水处理设备的出水口;如需投加药剂(破乳剂)则将加药入口与加药撬连接;清水仓出口与斜管除杂单元连接。

2.调节斜管仓液位

给初级除油区进水同时转动液位调节阀的手轮调节外出水筒高度,该高度决定了初级除油区内的液位高度,液位高度通常为距齿形溢流堰5-10cm。

3.开启阀门

开启给水泵的阀门、集水仓出口(泵接出口)阀门、关闭清水仓自流出口。

4.进水

设备整体连接完成后,开始进水。来水经由蜂窝斜管组分离作用将污水中的分散油进行聚结形成浮油、凝结油并聚结上浮,同时连同轻质杂物集中于初级除油区上表面,由链条式撇油器刮走。

含油污水流经二级除油区后继续对油珠进行聚结分离,最终初步处理后的液体进入集水仓。

初级除油区进水口与给水泵之间设置有管道混合器,可以添加处理用化学药剂。

5.除油

开启链条除油器,除油器上刮板会将上浮的油刮入导流槽,经导流槽进入废油仓,撇油器无法去除所有的浮油,残油逐渐聚集上浮于二级除油区上表面。当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建议50mm左右,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关闭液位控制阀门,使仓内液位上升。浮油上升后流至罐体上部齿形堰导油槽内,最终集中存放于污油仓。

五、水路流程

如图5所示,来水经由初级除油区向下流经蜂窝斜管组,蜂窝斜管组分离作用将污水中的分散油进行聚结形成浮油、凝结油并聚结上浮,同时连同轻质杂物集中于初级除油区上表面,由链条式撇油器刮走。含油污水流经二级除油区后继续对油珠进行聚结分离,最终初步处理后的液体进入清水仓。

六、油路流程

如图6所示,除油絮凝单元长期使用时,来水中的残油逐渐聚集上浮于二级除油区上表面。当浮油达到一定厚度时关闭液位控制阀门,使仓内液位上升。浮油上升后流至罐体上部齿形堰导油槽内,最终集中存放于污油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