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0221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印染行业排出的污水量较大,且有害物质较多,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出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随着纺织印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开始对纺织印染技术的污水处理开始关注。

现有技术的污水处理主要以化学方法为主,化学净化法成本较高,且使用的化学反应剂以及最终的反应产物本身也具有有害物质,因此净化不彻底。并且,现有技术的污水处理设备在进行一次处理后没有对水质进行检测,净化后的水质是否合格还需要人工进行专门的试验检测,费时费力,若检测后不合格则还需要由人工将水再次放入污水处理设备进行二次净化,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系统,包括挡渣箱、第一静置罐及第二静置罐,所述挡渣箱左侧设置有废水进管,所述挡渣箱内中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格栅;所述挡渣箱右侧通过主水管依次连接有第一静置罐、第二静置罐、多级过滤罐、加压泵、反渗透膜过滤罐、水质监测仪及储水罐;所述第一静置罐上端设置有絮凝剂添加管,所述絮凝剂添加管延伸至第一静置罐内底部与多孔出料管连接;所述第一静置罐前后两侧的主水管上均设置有手动阀门;所述第二静置罐上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中和剂添加管;所述多级过滤罐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超滤膜层、活性炭滤芯层及pp棉滤芯层,所述多级过滤罐的进口端位于其左侧下方,所述多级过滤罐的出口端位于其右侧上方;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罐下端设置有污水出口;所述水质监测仪及储水罐之间的主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水质监测仪之间的主水管通过回流管与多级过滤罐进口端连通,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罐内的滤芯为醋酸纤维素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污水进人挡渣箱除渣后进入第一静置罐,通过絮凝剂添加管加入絮凝剂并静置,待其内杂质絮凝并沉积后,引入第二静置罐内,通过中和剂添加管加入中和剂,进行化学中和,避免其内的碱性物质腐蚀后续的设备;中和并静置后,通过到多级过滤罐内,依次经pp棉滤芯层、活性炭滤芯层及超滤膜层三次过滤,且全部为物理过滤,过滤彻底;过滤后的污水经加压泵加压并通入到反渗透膜过滤罐内,进一步提高其过滤精度;水质监测仪用于检测反渗透膜过滤罐过滤后的净水,当其达标时,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将净水通入到储水罐内储存,而当其不达标时,控制关闭第一电磁阀,并打开第二电磁阀,将水重新通入到多级过滤罐的进口端,进行循环过滤,直至达标为止。

综上所述,本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多级净化使得污水的净化彻底,净化效果好,而且能自动检测净化后的水质,当其不合格时,可自动将水引回进行二次过滤,保证了进入储水罐的水均为净水,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纺织印染废水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水进管,2-挡渣箱,3-格栅,4-手动阀门,5-第一静置罐,6-絮凝剂添加管,7-多孔出料管,8-中和剂添加管,9-第二静置罐,10-多级过滤罐,11-超滤膜层,12-活性炭滤芯层,13-pp棉滤芯层,14-加压泵,15-污水出口,16-反渗透膜过滤罐,17-水质监测仪,18-储水罐,19-第一电磁阀,20-回流管,21-第二电磁阀,22-主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系统,包括挡渣箱2、第一静置罐5及第二静置罐9,所述挡渣箱2左侧设置有废水进管1,所述挡渣箱2内中部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格栅3;所述挡渣箱2右侧通过主水管22依次连接有第一静置罐5、第二静置罐9、多级过滤罐10、加压泵14、反渗透膜过滤罐16、水质监测仪17及储水罐18;所述第一静置罐5上端设置有絮凝剂添加管6,所述絮凝剂添加管6延伸至第一静置罐5内底部与多孔出料管7连接;所述第一静置罐5前后两侧的主水管22上均设置有手动阀门4;所述第二静置罐9上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中和剂添加管8;所述多级过滤罐10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超滤膜层11、活性炭滤芯层12及pp棉滤芯层13,所述多级过滤罐10的进口端位于其左侧下方,所述多级过滤罐10的出口端位于其右侧上方;所述反渗透膜过滤罐16下端设置有污水出口15;所述水质监测仪17及储水罐18之间的主水管22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9,所述第一电磁阀19与水质监测仪17之间的主水管22通过回流管20与多级过滤罐10进口端连通,所述回流管20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污水进人挡渣箱2除渣后进入第一静置罐5,通过絮凝剂添加管6加入絮凝剂并静置,待其内杂质絮凝并沉积后,引入第二静置罐9内,通过中和剂添加管8加入中和剂,进行化学中和,避免其内的碱性物质腐蚀后续的设备;中和并静置后,通过到多级过滤罐10内,依次经pp棉滤芯层13、活性炭滤芯层12及超滤膜层11三次过滤,且全部为物理过滤,过滤彻底;过滤后的污水经加压泵14加压并通入到反渗透膜过滤罐16内,进一步提高其过滤精度;水质监测仪17用于检测反渗透膜过滤罐16过滤后的净水,当其达标时,控制第一电磁阀19打开,将净水通入到储水罐18内储存,而当其不达标时,控制关闭第一电磁阀19,并打开第二电磁阀21,将水重新通入到多级过滤罐10的进口端,进行循环过滤,直至达标为止。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