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和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062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和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浓度悬浮物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和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中含悬浮物、油较高时直接外排对环境危害较大,而常规的处理工艺方式是先沉淀再过滤,对设备的工作性能要求较高。市场上现有的过滤设备,有一般过滤设备和深处理过滤设备。以过滤介质来区分,一般过滤设备主要有核桃壳滤料过滤器、石英砂与无烟煤过滤器、纤维球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这些过滤设备去除杂质的效果都不错,但滤料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如果水质条件较差,比如含油较高,水质粘度较大时,滤料板结厉害,更换困难;深处理过滤设备为过滤膜,按过滤膜的孔径来区分,主要有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这些过滤膜过滤效果非常好,但是存在如下缺点:(1)由特定材料加工而成,制作工艺复杂且要求高;(2)污水中污染物容易附着在膜壁上,膜通量下降快,出水效率降低。(3)膜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

除此以外,上述所有的一般过滤设备与深处理过滤设备大多不耐油污,因而在处理高浓度、高含油污水时存在以下问题:(1)油污清洗困难,设备堵塞严重,过滤效率大幅下降;(2)程序控制复杂,需要配置反冲洗系统,增加使用成本。

如何设计一种专门用于高浓度悬浮物和含油污水处理装置,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和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和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部、由下往上依序连接的进水布水系统、锥形水力减速区、上升层流区、出水收集系统,进水布水系统的底部设有布水器,锥形水力减速区的大口朝上且其内设有污泥内置聚集系统,上升层流区顶部设有斜板及检测取样口,壳体外设有污泥外置聚集系统和排泥系统;

布水器与污水进水管道连接,污水进水管道上设有药剂投加口;污泥内置聚集系统与污泥外置聚集系统连接,污泥外置聚集系统与排泥系统连接,污泥内置聚集系统贯穿锥形水力减速区的顶端和上升层流区的底端。

优选的,污泥内置聚集系统与污泥外置聚集系统通过柔性透明管道连接。

更为优选的,布水器与污水进水管道通过螺纹连接。

最为优选的,排泥系统上设有污泥排出管道,污泥排出管道上设有手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利用水力絮凝原理,在污水中自动形成动态膜过滤层,可以将污水中的高浓度悬浮物和油去除至98%以上,且占地面积小、使用寿命长、工艺流程短、污水处理量大、投资及使用成本低,值得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中:1、进水布水系统;2、锥形水力减速区;31、污泥内置聚集系统;32、污泥外置聚集系统;4、上升层流区;5、出水收集系统;6、排泥系统;7、检测取样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共同所示:一种高浓度悬浮物和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部、由下往上依序连接的进水布水系统1、锥形水力减速区2、上升层流区4、出水收集系统5,进水布水系统1的底部设有布水器,锥形水力减速区2的大口朝上且其内设有污泥内置聚集系统31,上升层流区4顶部设有斜板及检测取样口7,壳体外设有污泥外置聚集系统32和排泥系统6;

布水器与污水进水管道连接,污水进水管道上设有药剂投加口;污泥内置聚集系统31与污泥外置聚集系统32连接,污泥外置聚集系统32与排泥系统6连接,污泥内置聚集系统31贯穿锥形水力减速区2的顶端和上升层流区4的底端。

工作原理:污水以一定速度进入进水布水系统1,进水布水系统1底部的布水器以一定的角度将水旋流流入锥形水力减速区2,锥形水力减速区2连接有外接的进水管,在进水管的管路上投加药剂(主要为絮凝剂和助凝剂),药剂与污水充分反应并形成絮状体,在进水水力的推动下,絮状体克服水力阻力沿锥形水力减速区2的锥壁向上运动。由于锥形水力减速区2的锥口呈喇叭口,水流速度逐渐减慢,水中的絮状体开始聚集并在一定高度上形成薄薄的一层动态膜过滤层,随着污水的不断进入,絮体不断增多,膜层越积越厚。在膜层顶部,由于絮状体分子间吸附、聚集已达饱和,膜层顶部絮状体在水力推动下进入污泥内置聚集系统31,浓缩形成污泥;随着污水不但进入,在动态膜层底部不断被新形成的絮状体代替,如此累积更替,持续有效的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经过动态膜过滤层的过滤的污水中污染物已去除98%以上。上升层流区4顶部设有斜板,既可以保证水中小絮体或污染物拥有足够的沉淀缓冲空间,又可以提高设备耐冲击性,保证出水水质稳定性。过滤后的污水经由上升层流区4充分沉淀后进入出水收集系统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自动形成动态膜过滤层,无需繁琐的制作工艺和严格的制备要求;

2、动态膜过滤层的厚度通过絮凝剂、助凝剂与污水的物理化学反应进行有效控制,且在处理装置中呈漂浮状态,结构致密还不易结块;

3、动态膜过滤层的活性过滤层形成时间短,过滤效果好,且无需冲洗、无需复杂的程序控制,使用成本低;

4、设有内外两个污泥聚集系统,排泥方式灵活、排泥频率小且可实现监测与自动控制;

5、设备轻巧、运输方便、使用成本低、占地面积小、水处理量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污泥内置聚集系统31与污泥外置聚集系统32通过柔性透明管道连接。

污泥内置聚集系统31收集动态膜过滤层顶部失去活性的絮体物(即污泥),该部分污泥流动性好,易通过管道流入到污泥聚集外系统32内;污泥聚集外系统32进一步浓缩了污泥,该部分可根据储泥处理要求,增减体积,依据排泥频率,增减污泥浓缩时间。具体安装中,污泥聚集外系统32的摆放依据现场确定;污泥内置聚集系统31与污泥外置聚集系统32分体式安装,两者通过柔性透明管道连接有助于观测泥水分离状况。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布水器与污水进水管道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排泥系统6上设有污泥排出管道,污泥排出管道上设有控制阀。

以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的污水作为处理样品,经检验该污水中:SS含量为1835.4mg/L,oil含量为745.3mg/L,处理要求为:SS≤20mg/L,oil≤20mg/L。将絮凝剂、助凝剂在管道混合器中与污水充分混合后,进入动态过滤膜设备中。当污水进入进水布水系统1时,在锥形水力减速区2内形成了大约1m厚的动态膜过滤层,过滤后的污水经由上升层流区4进入出水收集系统,出水进入该厂区的生化池。取处理水样检测污水中:SS含量为6.7mg/L,oil 含量为9.5mg/L。由本装置处理后的废水完全符合进大庆石化厂生化池进水指标。

实施例2

以山西省洪洞县铭宇化工厂污水作为处理样品,经检验该污水中:SS含量为2165.7mg/L,含油量为843.9mg/L,要求地区污水的排放要求为:SS≤20mg/L,oil≤20mg/L,进生化系统。将絮凝剂、助凝剂在管道混合器中与污水充分混合后,进入动态过滤膜设备中。当污水进入进水布水系统1时,在锥形水力减速区2内形成了大约1.3m厚的动态膜过滤层,过滤后的污水经由上升层流区4进入出水收集系统5备用。取处理水样检测污水中:SS含量为9.37mg/L,含油量为6.98mg/L。由本装置处理后的废水完全符合进生化池标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