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器的进水口排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6167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水分离器的进水口排渣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余废水进水口排渣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油水分离器的进水口排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水分离器的进水口排渣都是隔栅排渣的,也就是说在进水口处设置隔栅,进入的废水中的较大的食物残渣难以排出,进水管道因残渣造成的流水不畅,出现容易堵塞,造成水流不畅,废水外溢的问题。利用螺旋排渣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常因进入废水中所含的杂物与油脂及其他悬浮物构成的混合物把渣筒过滤孔堵塞,使螺旋排渣装置因过滤孔滤水不畅而积水,严重时会因此漫水,使废水外溢。这样同时也提高了进入油水处理箱中的残渣成份及有机物含量,降低了废水的油水分离速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油水分离器的进水口排渣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水分离器的进水口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螺旋排渣系统和反冲洗系统;所述螺旋排渣系统包括位于进水法兰底部的带镂孔的刮渣筒,位于刮渣筒内部的螺旋轴,和与螺旋轴连接的刮渣调速电机,以及残渣收纳框;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位于残渣收纳框下方的反冲清洗集液室,位于反冲清洗集液室底部的潜水泵,通过泵出水管连接到刮渣筒下方的喷淋管。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排渣系统还包括螺旋轴轴承和圆封板,圆封板位于靠近刮渣调速电机的一侧与刮渣筒紧密连接,螺旋轴轴承位于刮渣筒另一侧与螺旋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轴上设有螺旋式刮片,螺旋式刮片从连接吊杆延伸到螺旋轴轴承端。

进一步地,所述刮渣筒位于废液处理箱上方,刮渣筒通过连接吊杆与进水口的进水法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刮渣筒上设有出渣口,其位于残渣收纳框上方,残渣堆放框在出渣口后侧设有残渣框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残渣框隔板设有反冲洗系统的手动球阀,手动球阀位于潜水泵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反冲洗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反冲清洗集液室上方的液面控制装置,液面控制装置设有浮球,通过浮球与液面接触实现液面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泵出水管设有快速接头,快速接头与喷淋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排渣系统倾斜放置,靠近残渣收纳框一端为高的一端,喷淋管对应螺旋排渣系统倾斜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水分离器的进水口排渣装置设计简单科学,通过螺旋排渣系统和反冲洗系统有效地减少进水管道因残渣造成的流水不畅,容易堵塞的问题,及时清洗刮渣筒,同时也降低了进入油水处理箱中的残渣成份及有机物含量,提高废水的油水分离速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水分离器的进水口排渣装置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油水分离器的进水口排渣装置侧面示意图;

图3为油水分离器的进水口排渣装置的螺旋排渣系统示意图;

附图中:1-螺旋排渣系统;11-刮渣筒;111-出渣口;12-螺旋轴;121-螺旋式刮片;13-刮渣调速电机;14-残渣收纳框;15-刮渣筒固定架;16-圆封板;17-螺旋轴轴承;2-反冲洗系统;21-残渣框隔板;21-反冲清洗集液室;22-潜水泵;23-泵出水管;231-快速接头;24-喷淋管;25-手动球阀;26-液面控制装置;261-浮球;3-进水法兰;4-进水口;5-废液处理箱;6-残渣框隔板;7-连接吊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油水分离器的进水口排渣装置,包括螺旋排渣系统1和反冲洗系统2;所述螺旋排渣系统1包括位于进水法兰3底部的带镂孔的刮渣筒11,位于刮渣筒11内部的螺旋轴12,和与螺旋轴12连接的刮渣调速电机13,以及残渣收纳框14;反冲洗系统2包括位于残渣收纳框14下方的反冲清洗集液室21,位于反冲清洗集液室21底部的潜水泵22,通过泵出水管23连接到刮渣筒11下方的喷淋管24。螺旋排渣系统1倾斜放置,靠近残渣收纳框14一端为高的一端,喷淋管24对应螺旋排渣系统1倾斜放置。

螺旋排渣系统1还包括螺旋轴轴承17和圆封板16,圆封板16位于靠近刮渣调速电机13的一侧与刮渣筒11紧密连接,螺旋轴轴承17位于刮渣筒11另一侧与螺旋轴12连接。

螺旋轴12上设有螺旋式刮片121,螺旋式刮片121从连接吊杆7延伸到出渣口末端。刮渣筒11位于废液处理箱5上方,刮渣筒11通过连接吊杆7与进水口4的进水法兰连接,刮渣筒11靠刮渣调速电机13一端固定在刮渣筒固定架15上。

刮渣筒11上设有出渣口111,其位于残渣收纳框21上方,残渣堆放框21在出渣口111后侧设有残渣框隔板6。残渣框隔板6设有反冲洗系统2的手动球阀25,手动球阀26位于潜水泵22上方。

反冲洗系统1还包括设置在反冲清洗集液室21上方的液面控制装置26,液面控制装置26设有浮球261,通过浮球261与液面接触实现液面控制。泵出水管23设有快速接头231,快速接头231与喷淋管24连接。

其工作原理:

在螺旋排渣装置中的残渣收纳框14下部,设有反冲清洗集液室21,用于收纳残渣收纳框14内滤出的废液,同时,在室内还设有一个手动球阀25,其与设备的废水处理箱5相联通,打开手动球阀25,放入废水,作为反冲清洗的水源,室内装有潜水泵22及液面控制装置26,其电控系统与设备相连。当反冲清洗集液室21内的水面上升,达到设定的工作液面时,启动潜水泵22工作,泵将水通过出水管抽水压入喷淋管24内,喷淋管24的安装位置与螺旋排渣系统1的刮渣筒11底部平行,管上开有一排小孔,压入管内的水通过这排小孔喷射出,对刮渣筒11上的过滤孔冲洗,疏通被堵的刮渣筒11,让螺旋排渣系统恢复正常工作。

反冲清洗系统2的电路控制在设备的整体电控系统中,也可采用手动工作方式,其抽出的废水工作后,又会流入设备的废水处理箱5,重复循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