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废催化剂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5248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催化剂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废催化剂的清洗是目前针对废催化剂进行剖析研究的必经环节之一。目前主流的废催化剂清洗方式是采用脂肪抽提器对催化剂进行清洗。该方法存在每次清洗催化剂数量少,清洗周期长,清洗液容易泄露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废催化剂清洗装置,去除催化剂表面及孔隙中油污,这对于废催化剂的分析检测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废催化剂清洗装置,包括:

一密闭壳体,底部设有出液口;

一转子,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转轴、与转轴连接的转子主体,所述电机设置于密闭壳体上部,所述转子主体位于密闭壳体内,所述转轴自电机向下穿过密闭壳体上盖进入密闭壳体内与所述转子主体连接,所述转轴为设有进液口的空心轴,在转轴上设有多个喷射口,所述转轴伸入所述转子主体,转子主体为设有孔隙的半封闭壳体。

所述的高效的废催化剂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壳体底部为中间低四周高的斜坡结构,出液口位于斜坡结构的最低点处。

所述的高效的废催化剂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结构为锥形漏斗结构。

所述的高效的废催化剂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密闭壳体底部设有底座。

所述的高效的废催化剂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主体内设有卡槽,所述转轴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转子主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高效的废催化剂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主体由底板、挡板围合形成的壳体,所述孔隙设置在挡板上。

所述的高效的废催化剂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钢板。

所述的高效的废催化剂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板为致密钢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对催化剂进行高效清洗。转子转动产生强大离心力,清洗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大量表面积,充分且均匀布于催化剂中,并且与催化剂快速接触,迅速吸收油污后,迅速脱离催化剂,经由挡板流入密封腔体中,并汇流至出液口;由于本装置为密闭装置,避免了清洗液的浪费,且回收的清洗液经过处理后可循环使用;转子主体与转轴通过卡槽相连,可自由拆卸清洗,且便于催化剂装填到转子中;密闭壳体底部为中间低四周高的斜坡结构,便于清洗液汇流至出液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电机;2-进液口;3-转轴;4-喷口;5-挡板;6-底板;7-卡槽;8-密闭壳体;9-斜坡结构;10-底座;11-出液口、12-孔隙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的废催化剂清洗装置,密闭壳体8和转子组成,密闭壳体8为设有空腔的壳体,密闭壳体8的底部为设有出液口11,密闭壳体8底部为中间低四周高的斜坡结构9,出液口11位于斜坡结构9的最低点处,斜坡结构9例如为锥形漏斗结构,在密闭壳体8底部设有底座10。

转子,包括电机1、与电机1连接的转轴3、与转轴3连接的转子主体,所述电机1设置于密闭壳体8上部,所述转子主体位于密闭壳体8内,所述转轴3自电机1向下穿过密闭壳体8上盖进入密闭壳体8内与所述转子主体连接,所述转轴3为设有进液口2的空心轴,在转轴3上设有多个喷射口,转子主体设有孔隙1212,详细地说,进液口2设在转轴3上端,喷射口均匀分布在转轴3上,转子主体为一敞口式壳体,由底板6、挡板5围合形成的敞口式壳体,所述孔隙1212设置在挡板5上。在转子主体内设有卡槽7,卡槽7与转轴3卡接连接,转子主体、转轴3可自由拆卸清洗,且便于催化剂装填到转子中;进一步,底板6为钢板,起到支撑装载催化剂的作用;挡板5为致密钢网,既可以防止催化剂漏出转子,又可以使清洗液流出转子主体。

实施过程中,将清洗液接入进液口2,开启电机1,转轴3和转子主体(挡板5和底板6)在电机1的带动下开始高速转动,清洗液经由转轴3上的喷口4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喷出进入转子主体,与其中装载的待清洗废催化剂接触。清洗液将废催化剂中的油污吸收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挡板5(例如致密钢网)的孔隙1212中飞出,沿着密闭壳体8内壁流下,由于斜坡结构9的存在,清洗液汇流至出液口11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对催化剂进行高效清洗。转子转动产生强大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清洗液表面积快速增加,清洗液充分且均匀布于催化剂中,并且与催化剂快速接触,迅速吸收油污后,迅速脱离催化剂,经由转子主体流入密闭壳体中,并汇流至出液口;由于本装置为密闭装置,避免了清洗液的浪费,且回收的清洗液经过处理后可循环使用;转子主体与转轴通过卡槽7相连,可自由拆卸清洗,且便于催化剂装填到转子中;密闭壳体底部为中间低四周高结构,便于清洗液汇流至出液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