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100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净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膜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泵吸式生物反应器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它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省掉了二沉池。活性污泥浓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降解。因此,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通过膜分离技术大大强化了生物反应器的功能,与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相比,具有生化效率高,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占地面积小,排泥周期长,易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废水处理新技术之一。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膜生物反应器存在结构复杂,对于难降解物质在反应器中降解不完全的缺点。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将难降解物质充分降解的膜生物反应器。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包括鼓风曝气装置、膜分离装置和出水装置,所述鼓风曝气装置包括安装在生化池底部的曝气管和通过管道与曝气管连接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设置在生化池的外面;所述膜分离装置设于生化池内,且浸没于生化池内的水面以下;所述出水系统与膜分离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出水系统包括置于生化池外面的吸引泵。进一步的,所述膜分离装置由至少一个膜片单元通过膜架与出水系统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膜片单元由一片、两片或三片膜片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相邻膜片单元之间的间距为65-85mm。进一步的,所述膜架与生化池壁距大于等于200mm。进一步的,所述膜架包括承载膜片单元的UPVC塑料挡板和连接UPVC塑料挡板的不锈钢方管骨架。进一步的,所述膜架与膜架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200mm。进一步的,所述膜片为聚丙烯膜片。进一步的,所述膜片的外径为500μm,膜壁厚为50‐60μm,膜孔径为0.1‐0.2μm。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相同原理产品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膜生物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能够将难降解物质充分降解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膜生物反应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图1所示的范围内。实施例1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包括鼓风曝气装置、膜分离装置和出水装置,所述鼓风曝气装置包括安装在生化池1底部的曝气管2、4和通过管道3与曝气管连接的鼓风机8,所述鼓风机设置在生化池的外面;所述膜分离装置设于生化池内,且浸没于生化池内的水面以下;所述出水系统与膜分离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出水系统包括置于生化池外面的吸引泵。所述膜分离装置由至少一个膜片单元7通过膜架与出水系统连接。所述膜片的设计通量可以为SHUF-08型(0.5-1.2t/d,膜片面积为8m2/片)和SHUF-10型(0.7-1.4t/d,膜片面积为10m2/片),操作压力为-0.01~-0.03MPa。所述膜片单元由一片、两片或三片膜片组成。所述相邻膜片单元之间的间距为65-85mm。所述膜架与生化池壁距大于等于200mm。所述单膜架处理量≤100m3/d。所述膜架包括承载膜片单元的UPVC塑料挡板6和连接UPVC塑料挡板的不锈钢方管骨架5。所述膜架与膜架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200mm。所述膜片为聚丙烯膜片,膜片的外径为500μm,膜壁厚为50‐60μm,膜孔径为0.1‐0.2μm,透气率≥7.0×10‐2cm3/cm2·s·cmHg,纵向强度12MPa,孔隙率40-50%,净化水浊度≤0.5NTU。本实用新型的膜生物反应器工作原理为:原废水经过格栅集水池后流入生化池内,流入生化池内的原水9经过聚丙烯膜片的吸附净化处理,曝气管输送空气进入生化池内,聚丙烯膜片将吸附净化后的处理水12通过连接膜架的管道10被吸引泵11吸附出去被利用。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后的污水进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如下标准:项目CODCr(mg/L)BOD5(mg/L)SS(mg/L)色度进水≤400≤300≤50≤10出水≤30≤5≤5≤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到国家标准,且能够将难降解的物质充分反应降解。本实用新型的膜生物反应器较现有的其他膜生物反应器结构简单,污水处理能力强。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依本申请所做的等效修饰和现有技术添加均视为本实用新型技术范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