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5609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械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动式移动装置,特别适用于人体重行走时用以减轻人体体能消耗。
人力运输作业,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力运输时人体一方面要克服重力而作功;另一方面重物相对位置升高要消耗体能。过去人们设计的人力运输及代步工具如手推车、手拉车、自行车等均采用机械结构来克服地心对重物的引力,人体体能只用来克服装置中摩擦力及重物相对位置升高而作功。
但上述装置需要相应的道路设施场合即无能为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设计出一种机械腿,它能在人体负重行走时减轻人体体能的消耗。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设计一装置仿人腿骨骼承重,并与人体联系,将重物固定并承载于上,利用人体的运动及平衡体系将重物运达目的地。
本发明利用具有与人腿骨骼相应结构以承重,依赖并利用人体的运动与平衡器官运输重物。在各种人体负重行走的场合均可减少人体体能消耗,在对重物进行水平运输时。使用本装置可以较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或减轻人体体能消耗。
现结合


本发明之具体结构及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之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之右视图,图3是图2之A-A剖面图。
该装置包括一个缚于小腿下端有足跟垫(1)的仿小腿骨(2),仿大腿骨(8),仿小腿骨(2)与仿大腿骨(8)中段可以有调节其长度的螺旋(3),仿大腿骨(8)下端与仿小腿骨(2)上端构成仿膝关节(5),仿大腿骨(8)上端与固定架(11)构成仿臗关节(9)固定架(11)上有系于双肩的调节背带及固定肩叉(12)的固位孔(10)。
将本装置系于固定架(11)上之背带穿上两肩,系足跟垫软带于足背,系仿小腿骨软带于小腿,仿大腿骨软带于大腿。
重物盛入容器固定于固定架(11)上后,将重心移至一条腿时,仿小腿骨(2)与仿大腿骨(8)因用软带系于腿,且仿小腿骨上突(4)仿大腿骨下突(6)接触,以杜绝仿膝关节(5)向远离膝关节方向运动;同时仿小腿骨临小腿面,仿大腿骨临大腿面分别靠在小腿、大腿以防止仿漆关节(5)向膝关节方向运动。重物重力由固定架(11)经仿臗关节(9)、仿大腿骨(8)、仿膝关节(5)、仿小腿骨(2)、足跟垫(1)而传至地面。当一条腿承重时,另一条腿迈动并带动仿小腿骨(2)、仿大腿骨(8)使仿膝关节(5)、仿臗关节(9)曲屈,从而使人腿与仿生腿同时着地,然后将重心移至此腿,重复上述动作而行走。
在用肩担东西时,将肩叉(12)插入固定架(11)上之固定孔(10),肩叉(12)上端将扁担托起而支承担子重量。
权利要求
1.一种附加于人体并承载重物以减少人体负重行走时体能消耗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有一个缚于小腿上上端有足跟垫(1)的仿小腿骨(2),仿大腿骨(8),仿小腿骨(2)与仿大腿骨(8)中段可以有调节其长度的螺旋(3),仿大腿骨(8)下端与仿小腿骨(2)上端构成仿膝关节(5),仿大腿骨(8)上端与固定架(11)构成仿臗关节(9),固定架(11)上有系于双肩的调节背带及固定肩叉(12)的固定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装置,其特征在于足跟垫(1)有软带相连以固定于足背。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仿小腿骨(2)临小腿面扁平,仿大腿骨(8)临大腿面扁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仿小腿(2)上端有上突(4),仿大腿骨(8)下端有下突(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有固定于固定架(11)上固定孔(10)的肩叉(12)。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11)上之背带可以调节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仿小腿骨(2)仿大腿骨(8)中段有调节其长度的螺旋(3)。
全文摘要
一种装置,由两个关节,固定架,肩叉,足跟垫等构成,在人体负重行走时以承受重物重力对人体的压迫,以减轻人体负重行走时体能的消耗。
文档编号C02F1/40GK1038256SQ8810351
公开日1989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7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7日
发明者康定高 申请人:康定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