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9922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及装置,特别是涉及双乳液·微囊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乳液和微囊的制造方法和其装置,本发明人已经作为下述专利文献1完成了专利申请。
专利文献1WO 02/068104 A1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展上述先行技术,提供与该微小液滴的生成有关的各种各样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1)本发明是一种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1连续相和第1分散相及第2分散相交叉的交叉部,使上述第1分散相和第2分散相与上述第1连续相作用,顺次生成微小液滴。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交叉部是十字交叉部。
(3)根据上述(1)所述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交叉部是位置偏移的T字交叉部。
(4)根据上述(1)所述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上述第1分散相的微小液滴和来自第2分散相的微小液滴是不同的液滴。
(5)根据上述(2)所述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第1分散相和第2分散相以一定时间间隔交互作用,使尺寸整齐的成分不同的微小液滴以规则正周期交互生成。
(6)根据上述(3)所述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第1分散相和第2分散相以一定时间间隔交互作用,使尺寸整齐的成分不同的微小液滴以规则正周期交互生成。
(7)根据上述(5)或者(6)所述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周期可变更。
(8)本发明是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1连续相和第1分散相及第2分散相交叉的十字交叉部,使上述第1分散相和第2分散相与上述第1连续相作用,顺次生成不同的微小液滴,将含有该不同的微小液滴的送液供给到上述第1连续相和第2连续相被供给的另一个十字交叉部,生成双乳液·微囊。
(9)本发明是一种微小液滴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连续相和第1分散相和第2分散相交叉的交叉部、控制上述第1分散相的第1送液装置、控制上述第2分散相的第2送液装置和与上述第1送液装置和第2送液装置连接的控制装置,根据来自上述控制装置的信号控制上述第1送液装置和第2送液装置,顺次生成由第1分散相形成的微小液滴和由第2分散相形成的微小液滴。
(10)根据上述(9)所述的微小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交叉部是十字交叉部。
(11)根据上述(9)所述的微小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交叉部是位置偏移的T字交叉部。
(12)根据上述(10)所述的微小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来自上述控制装置的信号使尺寸整齐的成分不同的微小液滴以规则正周期交互生成。
(13)根据上述(11)所述的微小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来自上述控制装置的信号使尺寸整齐的成分不同的微小液滴以规则正周期交互生成。
(14)根据上述(12)或(13)所述的微小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来自上述控制装置的信号可变更上述周期。
(15)根据上述(8)所述的微小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含有上述微小液滴的送液供给到上述第1连续相和第2连续相被供给的另一十字交叉部,生成双乳液·微囊。
(16)本发明是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含有主液滴和伴液滴(satellite droplets)的送液在扩展部分离成上述主液滴和伴液滴,在分支部由主液滴回收路和伴液滴回收路回收上述主液滴和伴液滴。
(17)根据上述(16)所述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液滴包括第1和第2主液滴,上述伴液滴包括第1和第2伴液滴,在上述分支部分别一个一个地回收上述第1和第2主液滴、上述第1伴液滴和上述第2伴液滴。
(18)根据上述(16)所述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上述伴液滴的送液供给到第1连续相和第2连续相被供给的交叉部,生成双乳液·微囊。
(19)本发明是一种微小液滴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生成主液滴和伴液滴的微小液滴生成部、供给来自该微小液滴生成部的微小液滴的微小液滴供给路、与该微小液滴供给路结合的扩展部、具有与该扩展部的前端结合的回收上述主液滴的主液滴回收路和回收上述伴液滴的伴液滴回收路的分支部。
(20)本发明是一种微小液滴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生成第1和第2主液滴及第1和第2伴液滴的微小液滴生成部、供给来自该微小液滴生成部的微小液滴的微小液滴供给路、与该微小液滴供给路结合的扩展部、具有与该扩展部的前端结合的回收上述第1和第2主液滴的主液滴回收路、回收上述第1伴液滴的第1伴液滴回收路及回收上述第2伴液滴的第2伴液滴回收路的分支部。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所示的使用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流量比小的场合的十字状微细管路、生成周期长的微小液滴的样子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滴交互生成的样子的图。
图3是用高速照相机拍摄液滴尺寸整齐的成分不同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样子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所示的顺次生成微小液滴的样子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所示的使用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流量比大的场合的十字状微细管路、生成周期短的微小液滴的样子的装置的模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所示的使用根据第3实施例交互以规则的正周期生成的尺寸整齐的仅成分不同的微小液滴、生成双乳液·微囊的样子的模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内包2种微小液滴的W/O/W型乳液的生成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模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所示的伴液滴的分离的样子的模式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第5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分离伴液滴的样子的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丙烯酸制微细管路的形状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所示的伴液滴的分离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所示的使用伴液滴的双乳液生成的状态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对于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在第1连续相和第1分散相及第2分散相交叉的十字交叉部,使上述第1分散相和第2分散相交互地与上述第1连续相作用,交互生成不同的微小液滴。另外,可以简便而且容易地制作各种状态的微小液滴、特别是双乳液·微囊。
另外,可以容易地分离主液滴和伴液滴并分别回收。另外,使用该伴液滴可以制造高质量·高精度的双乳液·微囊。
(实施例)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所示的使用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流量比小的情况的十字状微细管路、生成周期长的微小液滴的状态的模式图。
这里说明使尺寸整齐的成分不同的微小液滴以规则正周期交互生成的例子。
该图中,1是第1微细管路,2是由该第1微细管路1供给的连续相,3是第2微细管路,4是由该第2微细管路3供给的第1分散相,5是第3微细管路,6是由该第3微细管路5供给的第2分散相,7是十字结构的交叉部,8是第4微细管路,9是由该第4微细管路8送液的第1微小液滴,10是与该第1微小液滴9交互地以规则正周期生成的第2微小液滴,11是控制微细管路的第1分散相4和第2分散相6的供给的控制装置,12是与该控制装置11连接、作为供给第1分散相4的第1送液装置的注射泵(流量可变送液装置),13是与该控制装置11连接、作为供给第2分散相6的第2送液装置的注射泵(流量可变送液装置)。
这里,利用微细管路的十字结构的交叉部7,以一定间隔生成尺寸整齐的微小液滴9、10的列。也就是说,通过使第1分散相4的第1注射泵(流量可变送液装置)12和第2分散相6的第2注射泵(流量可变送液装置)13交互作用、使第1分散相4和第2分散相6交互地以相等的流量送液,在适当的连续相2的流量下,以规则正周期在十字结构的交叉部7处交互地生成尺寸整齐的成分不同的微小液滴9、10。
图2是表示该微小液滴交互生成的状态的图,图3是用高速照相机拍摄液滴尺寸整齐的成分不同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样子的图。
这里,使用流路宽80μm、深40μm的玻璃制微细管路并进行疏水化处理。图2中的分散相以红墨水a和蓝墨水b用水稀释的液体作为第1、第2分散相使用,分别以0.01ml/h供给。作为连续相的玉米油(粘度58.5mPa·s、表面张力33.2mN/m(都在20℃下测定))以0.10ml/h供给。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所示的顺次生成微小液滴的样子的图。
该实施例中,在第1连续相和第1分散相及第2分散相交叉的十字交叉部,使上述第1分散相和第2分散相与上述第1连续相作用,生成不同的微小液滴,这里,通过控制装置11的控制,生成由第1分散相形成的液滴9之后,然后连续生成2个由第2分散相形成的液滴10。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所示的使用分散相和连续相的流量比大的场合的十字状微细管路、生成周期短的微小液滴的样子的装置的模式图。
该图中,21是第1微细管路,22是由该第1微细管路21供给的连续相,23是第2微细管路,24是由该第2微细管路23供给的第1分散相,25是第3微细管路,26是由该第3微细管路25供给的第2分散相,27是十字结构的交叉部,28是第4微细管路,29是由该第4微细管路28送液的第1微小液滴,30是与该第1微小液滴29交互地以规则正周期生成的第2微小液滴,31是控制微细管路的第1分散相24和第2分散相26的供给的控制装置,32是与该控制装置31连接、作为供给第1分散相24的第1送液装置的第1注射泵(流量可变送液装置),33是与该控制装置31连接、作为供给第2分散相26的第2送液装置的第2注射泵(流量可变送液装置)。
在该第3实施例中,以比图1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微小液滴9、10交互生成的周期短的周期生成微小液滴29、30。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所示的使用根据第3实施例交互以规则的正周期生成的尺寸整齐的仅成分不同的微小液滴、生成双乳液·微囊的样子的模式图。
这里,40是使交互地以规则正周期生成的尺寸整齐的成分不同的微小液滴29、30排出的2种微小液滴的排出口,41是十字结构的交叉部,42是第5微细管路,43是由该第5微细管路42供给的连续相,44是第6微细管路,45是由该第6微细管路44供给的连续相,46是生成的微囊(双乳液),47是用于回收微囊(双乳液)46的微囊(双乳液)回收路,48是送液该微囊(双乳液)46的连续相。
这样,使以一定周期交互生成的相互成分不同的微小液滴29、30进一步囊化,可以生成分别以相同个数内包2种微小液滴的微囊(双乳液)46。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内包2种微小液滴的W/O/W型乳液的生成的状态的图。
以下说明对于利用微细管路生成微小液滴的方法中,在微细管路内部从生成微小液滴中分离、除去伴液滴、得到单分散乳液的方法。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模式图。
该实施例中具有如下构成,即按照从T字结构的交叉部27-1和在从该交叉部27-1的位置偏移的位置的T字结构的交叉部27-2中分别喷出不同的液体,顺次生成由第4微细管路28送液的第1微小液滴29和与该第1微小液滴29交互地以规则正周期生成的第2微小液滴30。其它的构成与上述的第1实施例相同。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所示的伴液滴的分离的状态的模式图。
该图中,51是第1微细管路(连续相供给路),52是由该第1微细管路(连续相供给路)51供给的连续相,53是T字结构的交叉部,54是第2微细管路(分散相供给路),55是由该第2微细管路(分散相供给路)54供给的分散相,56是第3微细管路,57是在T字结构的交叉部53处生成的由该第3微细管路56送液的主液滴,58是与该主液滴57同时生成的伴液滴,59是第3微细管路56的排出口,60是与该排出口59连接的微细管路的接合部、61是微细管路的扩展部(锥形部),62是分支部,63是用于回收主液滴57的主液滴回收路,64是主液滴的送液,65是用于回收伴液滴58的伴液滴回收路。
如图9所示,在T字结构的交叉部53处生成主液滴57时,同时生成微小的伴液滴58。在使用主液滴57生成微囊(双乳液)的场合,多数情况下不优选该伴液滴58在微囊(双乳液)内与主液滴57一起被内包。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微细管路的扩展部61处,按照主液滴57照原样向右方送液、伴液滴58向下方送液那样进行,主液滴57送液到主液滴回收路63中,另一方面,伴液滴58向下方送液,送液到用于回收伴液滴58的伴液滴回收路65中。
按照该实施例,在微小液滴生成处(T字结构的交叉部)53的下游部设置扩展部(锥形部)61和分支微细管路63、65,就可以从生成的主液滴57中连续地分离伴液滴58。
如图10所示,也可以形成具有曲面形状的扩展部66代替具有上述锥形的扩展部61。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分离伴液滴的样子的图。
如图所示,主液滴(直径70μm)71和伴液滴72(直径1、3、5μm)被分离。
另外,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丙烯酸制微细管路的形状的图,第1微细管路(连续相供给路)73的宽×深是200μm×100μm,第2微细管路(分散相供给路)74的宽×深是120μm×100μm,主液滴回收路75的宽×深是800μm×100μm,伴液滴回收路76的宽×深是200μm×100μm,相对于主液滴回收路75的伴液滴回收路76的分支角度θ是30°。
这里,作为分散相使用纯水,作为连续相使用玉米油(粘度58.5mPa·s、表面张力33.2mN/m(都在20℃下测定)),都用送液装置(注射泵)进行流量控制。
图11的流量条件的分散相流量是1.0ml/h、连续相流量是15.0ml/h,可以确认,主液滴71(直径约70μm)和3种大小的伴液滴72(直径1、3、5μm)被分离。可以看到大小不同的伴液滴72分别形成列、流入分支路的样子。通过增加分散相、连续相的流量,伴液滴的大小、生成个数都显示增加的倾向。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所示的伴液滴的分离的样子的模式图。
该图中,81是第1微细管路(连续相供给路),82是由该第1微细管路(连续相供给路)供给的连续相,83是十字结构的交叉部,84是第2微细管路(第1分散相供给路),85是由该第2微细管路(第1分散相供给路)84供给的第1分散相,86是第3微细管路(第2分散相供给路),87是由该第3微细管路(第2分散相供给路)86供给的第2分散相,88是第4微细管路,89是在十字结构的交叉部83处生成的第1主液滴,90是第1主液滴89生成时同时生成的第1伴液滴,91是在十字结构的交叉部83处生成的第2主液滴,92是第2主液滴91生成时同时生成的第2伴液滴,93是与排出液滴89~92的排出口连接的微细管路的接合部,94是微细管路的扩展部(锥形部),95是分支部,96是用于回收主液滴89、91的主液滴回收路,97是主液滴89、91的送液,98是用于回收第1伴液滴90的第1伴液滴回收路,99是用于回收第2伴液滴92的第2伴液滴回收路。
该实施例中,在微小液滴生成处(十字结构的交叉部)83的下游部设置扩展部(锥形部)94和第1、第2伴液滴回收路98、99,可以从主液滴89、91中分别分离第1、第2伴液滴90、92。
按照这样组装其优点在于,可以在微细管路内一并进行液滴生成、分级操作,不进行装置外的分级操作而得到单分散液滴/微粒子。
分离·回收的伴液滴极微小,可以将该液滴用于生成双乳液。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例所示的使用伴液滴的双乳液生成的样子的模式图。
在该图中,101是第1微细管路(伴液滴供给路),102是伴液滴的送液,103是伴液滴,104是伴液滴的排出口,105是第2微细管路(连续相供给路),106是由第2微细管路(连续相供给路)105供给的第1连续相,107是第3微细管路(连续相供给路),108是由第3微细管路(连续相供给路)107供给的第2连续相,109是使用了伴液滴的双乳液回收路,110是使用了伴液滴的双乳液的送液,111是使用了伴液滴的双乳液。
按照该实施例,如图14所示,可以生成内包伴液滴103的双乳液111。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宗旨可以有各种变形,不将它们从本发明的范围内排除。
按照本发明,通过组合交叉的微细管路,可以简便而且容易地制作各种各样状态的微小液滴,特别是双乳液·微囊。
另外,可以使主液滴和伴液滴容易地分离而分别回收。而且可以制造高质量、高精度的双乳液·微囊。
本发明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和装置可以用作为遗传基因领域和药物领域的生成微囊的工具。
权利要求
1.一种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1连续相和第1分散相及第2分散相交叉的交叉部,使上述第1分散相和第2分散相与上述第1连续相作用,顺次生成微小液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交叉部是十字交叉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交叉部是位置偏移的T字交叉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上述第1分散相的微小液滴和来自第2分散相的微小液滴是不同的液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第1分散相和第2分散相以一定时间间隔交互作用,使尺寸整齐的成分不同的微小液滴以规则正周期交互生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第1分散相和第2分散相以一定时间间隔交互作用,使尺寸整齐的成分不同的微小液滴以规则正周期交互生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周期可变更。
8.一种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1连续相和第1分散相及第2分散相交叉的十字交叉部,使上述第1分散相和第2分散相与上述第1连续相作用,顺次生成不同的微小液滴,将含有该不同的微小液滴的送液供给到上述第1连续相和第2连续相被供给的另一十字交叉部,生成双乳液·微囊。
9.一种微小液滴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a)第1连续相和第1分散相和第2分散相交叉的交叉部,(b)控制上述第1分散相的第1送液装置,(c)控制上述第2分散相的第2送液装置,(d)与上述第1送液装置和第2送液装置连接的控制装置,(e)根据来自上述控制装置的信号控制上述第1送液装置和第2送液装置,顺次生成由第1分散相形成的微小液滴和由第2分散相形成的微小液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小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交叉部是十字交叉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小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交叉部是位置偏移的T字交叉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小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来自上述控制装置的信号使尺寸整齐的成分不同的微小液滴以规则正周期交互生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小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来自上述控制装置的信号使尺寸整齐的成分不同的微小液滴以规则正周期交互生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微小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来自上述控制装置的信号可变更上述周期。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小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含有上述微小液滴的送液供给到上述第1连续相和第2连续相被供给的另一十字交叉部,生成双乳液·微囊。
16.一种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含有主液滴和伴液滴的送液在扩展部分离成上述主液滴和伴液滴,在分支部由主液滴回收路和伴液滴回收路回收上述主液滴和伴液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液滴包括第1和第2主液滴,上述伴液滴包括第1和第2伴液滴,在上述分支部分别一个一个地回收上述第1和第2主液滴、上述第1伴液滴和上述第2伴液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上述伴液滴的送液供给到第1连续相和第2连续相被供给的交叉部,生成双乳液·微囊。
19.一种微小液滴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a)生成主液滴和伴液滴的微小液滴生成部,(b)供给来自该微小液滴生成部的微小液滴的微小液滴供给路,(c)与该微小液滴供给路结合的扩展部,(d)具有与该扩展部的前端结合的回收上述主液滴的主液滴回收路和回收上述伴液滴的伴液滴回收路的分支部。
20.一种微小液滴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a)生成第1和第2主液滴及第1和第2伴液滴的微小液滴生成部,(b)供给来自该微小液滴生成部的微小液滴的微小液滴供给路,(c)与该微小液滴供给路结合的扩展部,(d)具有与该扩展部的前端结合的回收上述第1和第2主液滴的主液滴回收路、回收上述第1伴液滴的第1伴液滴回收路和回收上述第2伴液滴的第2伴液滴回收路的分支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各种各样状态的微小液滴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具备第1连续相2和第1分散相4和第2分散相6交叉的十字交叉部7,控制上述第1分散相4的第1送液装置12,控制上述第2分散相6的第2送液装置13,与上述第1送液装置12和第2送液装置13连接的控制装置11;根据来自上述控制装置11的信号控制上述第1送液装置12和第2送液装置13,顺次生成由第1分散相4形成的微小液滴9和由第2分散相6形成的微小液滴10。
文档编号B01F5/02GK1933898SQ200580009320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3日
发明者鸟居彻, 樋口俊郎, 西迫贵志, 奥岛真吾 申请人: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