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和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621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和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自动和膏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水平电池领域,可以快速地且定量地将铅粉与化学液 体混合搅拌均勻供应下一制程使用的自动和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密闭式铅蓄电池,具有以下缺点[0003]板栅采用将铅锭加热熔融灌注到模具的方式,耗材较多。[0004]电池极板采用传统的垂直放置方式,容易有电解液层化现象。[0005]采用电槽两侧的固定条来固定极群,经过使用因极板活物质形变及使用震动, 容易造成活物质脱落。[0006]因为制程包含多道干燥、熟成等工序,生产流程较长,使存货周转时间较慢, 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上的压力。[0007]板栅采用实心合金铅,以及用来将电池各极间串、并联的铅块无法省略,因此 耗材较多。[0008]铅材采用加热溶解,会产生铅蒸气,虽经过排气净化,但经常因排风不足造成 对人员与环境的污染。[0009]因重量重,其重量比能量(33wh/kg)较低,以及一般抗震结构的因素,寿命循 环次数仅约300次,且充电时间较长约(6-8hr)。[0010]水平铅蓄电池则是为了改良前述传统铅蓄电池的缺失而发展出来的新型电池; 水平铅蓄电池是因为电池极板采用水平放置,不同于传统式铅蓄电池的垂直放置,故称 为“水平电池”。[0011]水平电池的基本制程[0012]其基材以强度较高且多线缠绕的玻璃纤维为蕊心,用冷挤压的方式在玻璃纤维 外面包一层铅合金,而形成铅线。再将铅线编织成铅网,并发展出一种全新的铅膏,不 需要经过熟成阶段,同时依照电池结构的需求,在铅网上分别依次涂上正极、负极铅膏 成为极板;为加强极板活物质强度,在极板两侧加上特殊纸材,在经过干燥之后,包上 特殊微细玻璃棉之后即可进行电池组装。而电池在封装完成之后,再进行真空注酸、化 成、灌固化剂、清洗、包装等工序,即完成水平电池的生产程序。[0013]因为极板采用水平放置,故可以避免电池的电解液浓度差的极化现象,而电解 液浓度差的极化现象是传统铅蓄电池容量下降及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之一。[0014]水平电池的极板阴阳直接连通,因此内阻小,极板活物质利用比较均勻,且节 省极群并联铅材,大电流放电,电压降比较小。[0015]采用铅网替代传统的栅板(grid),得以减轻电池重量、节省耗材,让电池的重量 比能量大为提高fe40wh/kg),同时电池的充电接受率也提高,因此有利于快速充电。[0016]因为铅网抗拉强度大,能耐充放电循环中极板活物质的形状变化,因此循环寿 命次数也相对提高。[0017]所述的铅膏由铅粉和化学液体混合搅拌而成,业界称为“和膏”;现有的和膏 方式,是利用人工量秤铅粉后倒入一盛桶内,再注入化学液体,然后再人工搅拌混合均 勻;但是,前述的系统人工操作不仅效率很低,且铅粉在倒入盛桶及搅拌的过程容易飞 扬,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实用新型内容[001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尽量减少人工参与的和膏装置,藉以提升和膏 的效率,且降低铅粉在工作场所中飞扬浓度,以维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0019]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一机台上设置多个轨道,设有滚轮的盛桶置于轨道上 而可沿着轨道移动,对应轨道可延伸到达的位置的机台上设有至少送料落料单元、注液 搅拌单元、倾倒单元与清洗单元;操作者将一盛桶移至送料落料单元的位置后,由送料 落料单元将定量的铅粉落入盛桶内,操作者再将盛桶沿着轨道输送至注液搅拌单元,将 定量化学液体注入盛桶内后予以搅拌成为铅膏;而后再将盛桶沿着轨道输送至倾倒单 元,将盛桶倾斜一角度使铅膏流出落入位于下方等待的台车;然后再将盛桶沿着轨道输 送至清洗装置,在盛桶内注入清水搅拌清洗后旋转一角度将废水倒出,清洁后的盛桶再 被输送至所述送料落料单元重复前述的操作方式。[002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是在机台设置一第一平台、一位于该第一平台上方的 第二平台,与一位于该第二平台上方的第三平台,第一平台上设置多个横向轨道与多个 纵向轨道,以及在该第一平台设置注液搅拌单元、倾倒单元与清洗单元;在第二平台与 第三平台则共同设置所述送料落料单元。[0021]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落料单元,包含有一料斗、一具有出料口的料仓、一连接该 料斗与料仓的输送机,以及一设于该料仓的出料口下方的秤桶,该秤桶下方设有一出料 管,所述输送机将铅粉从该料斗输送至料仓,藉由自动感应或人为操作方式让定量的铅 粉落至该秤桶,秤桶量秤铅粉的重量无误后,经由该出料管落至位于下方的盛桶内。[0022]本实用新型的注液搅拌单元,包含有一第一气缸与一第一活动座,该第一活动 座上设置一第一马达,该第一活动座连接一罩盖,该第一马达连接一第一搅拌器,所述 第一气缸动作时可控制该第一活动座往上或往下移动,使罩盖覆盖或不覆盖住所述盛桶 上方的开口,以及第一搅拌器进入或不进入该盛桶内,所述第一马达控制该第一搅拌器 是否旋转。[0023]本实用新型的倾倒单元,包含有一架体,以及设于该架体相对两侧的第一旋转 驱动机构,所述盛桶移位至该倾倒单元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连接该盛桶的侧壁, 进而将盛桶旋转一角度,以将桶内的铅膏倒出。[0024]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单元,包含有一第二气缸与一第二活动座,该第二活动座设 置一第二马达,该第二马达连接一第二搅拌器,该第二气缸连接该第二活动座,所述第 二气缸动作时,可控制该第二搅拌器往上或往下移动,使第二搅拌器进入或不进入该盛 桶内,所述第二马达控制该第二搅拌器是否旋转,所述清洗单元进一步包含有设在一固 定座相对两侧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可连接该盛桶的侧壁,进而 将盛桶旋转一角度,以将桶内的液体倒出。[0025]藉由前述的和膏装置,除了输送盛桶时需要工作者推动沿着轨道移动外,其余诸如量秤铅粉、将铅粉倒入盛桶、注入化学液体、搅拌、倒出铅膏、清洗等工作,均由 机器设备自动完成,可大幅降低人体接触铅粉的机会,维护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0026]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和膏装置的整体俯视平面示意图。[0027]图2为沿图1的I-I与II-II方向的示意图,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送料单元与注液 搅拌单元的示意图。[0028]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注液搅拌单元对盛桶内的铅粉进行搅拌的动作示意 图。[0029]图4为沿图1的III-III方向的示意图,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倾倒单元的示意图。[0030]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倾倒单元将盛桶内和膏完成的铅膏倒出的动作示意 图。[0031]图6为沿图1的IV-IV方向的示意图,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单元的示意图。[0032]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单元对盛桶内部进行清洗的动作示意图。[0033]图8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单元将盛桶内清洗完后的废水倒出的动作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 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0035]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和膏装置的整体形态的俯视示意图;图2则显示沿着图1 的I-I与II-II方向的示意图;图4与图6分别显示沿着图1的III-III方向与IV-IV方向的 示意图。[0036]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和膏装置,包括有一固定在地面上的机台 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机台1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一平台10、一位于第一平台10上 方的第二平台11,以及位于第二平台11上方的第三平台12,使得机台1构成多层结构。 第一平台10上铺设有一第一横向轨道13A、一第二横向轨道13B,以及和该两横向轨道 交错的两条纵向轨道14;在所述轨道上则放置多个下方具有滚轮61的盛桶6,利用滚轮 61配合于轨道而使盛桶6可沿着轨道移动。[0037]本实用新型在机台1上设置有送料落料单元2、注液搅拌单元3、倾倒单元4与 清洗单元5;为了使作业更具效率,本实用新型在对应第一横向轨道13A可延伸到达的对 称位置设置二组送料落料单元2 ;在对应第二横向轨道13B可延伸到达的对称位置设置二 组清洗单元5 ;在对应两纵向轨道14可延伸到达的一端设置二组注液搅拌单元3 ;以及 在对应两纵向轨道14可延伸到达的另一端设置二组倾倒单元4。其中,送料落料单元2 设于第二平台11与第三平台12上;注液搅拌单元3、倾倒单元4与清洗单元5设于第一 平台10上。[0038]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落料单元2包含有一设于地面上的料斗21、一设于第三平台 12上且下方具有出料口 231的料仓23、一连接料斗21与料仓23的输送机22,以及一设 于第二平台11上对应料仓1的出料口 231下方的秤桶M,秤桶M的下方设有一出料管241 ;作业时,铅粉被倒出料斗21,由输送机22将铅粉从料斗21输送至料仓23储存, 当一盛桶6被输送至秤桶M下方时,藉由感应器(图中未显示)自动感应,或人为操作 方式让定量的铅粉从料仓23经由出料口 231落至秤桶M内,秤桶M自动量秤铅粉的重 量无误后,则开启出料管M的阀门落至位于下方的盛桶6内。[0039]盛桶6盛接了铅粉后,由工作人员将其沿着第一横向轨道13A及纵向轨道14输 送到注液搅拌单元3 (参图1的输送路径箭头A与箭头B)。所述注液搅拌单元3包含有 一对第一气缸34与设于第一气缸34的缸轴端的一第一活动座31,第一活动座31上设置 一第一马达32,第一马达32连接有一往下方延伸的第一搅拌器35;第一活动座31以一 中空管体连接一罩盖33,第一搅拌器35的中心轴穿过该中空管体连接至第一马达32。当 盛桶6对应于罩盖33的正下方时(如图2所示),经由自动感应或人为操作方式,使第 一气缸34动作而控制第一活动座31往下移动,使得第一搅拌器35伸入盛桶6内,且罩 盖33覆盖住盛桶6上方的开口(如图3所示),此时设于罩盖33内部的注液装置(图中 未显示)将化学液体定量地注入盛桶6内和铅粉混合,然后第一马达32驱动第一搅拌器 35旋转一段时,将铅粉和化学液体搅拌均勻形成铅膏8 ;搅拌完成后,第一气缸34驱动 活动座31上升,进而使罩盖33与第一搅拌器35离开盛桶6;然后由工作人员将盛桶沿 着纵向轨道14输送至倾倒单元4 (参图1的输送路径剪头C)。[0040]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倾倒单元4包含有一架体41,以及设于架体相对两侧 的第一旋转驱动机构42 ;盛桶6被输送至倾倒单元4后,由感应器(图中未显示)侦测 到盛桶而使第一旋转驱动机构42动作连接该盛桶6的侧壁,进而将盛桶6旋转一角度, 以将桶内的铅膏8倒出,过过设于第一平台10的第一通孔121落入输送装置7 (参图5所 示),输送装置7则将铅膏8输送至下一制程使用。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42的结构并 非本实用新型的诉求的重点,故不予说明。盛桶6内的铅膏8被倾倒完后则回复原位, 再由工作人员将盛桶6沿着纵向轨道14与第二横向轨道13B输送至清洗单元5 (参图1的 输送路径箭头D与箭头E)。[0041]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单元5包含有一对分别设于两固定座55上的第 二气缸M,第二气缸M的缸轴M设置一第二活动座51,第二活动座51上则设置一第二 马达52,第二马达52连接一往下方延伸的第二搅拌器53。当盛桶6被输送至对应第二搅 拌器53的位置时,由感应器侦测到而命令第二气缸55驱动第二活动座51往下移动,使 第二搅拌器53进入盛桶6内,同时由注水装置(图中未显示)将清水注入盛桶6内(参图 7所示),然后第二马达52驱动第二搅拌器53旋转,让清洗将盛桶6内的残留铅膏洗净, 再由设在固定座55相对两侧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56连接盛桶6的侧壁,进而将盛桶6旋 转一角度,以将桶内的废水经由设于第一平台10的第二通孔122倒出(参图8所示); 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56的结构并非本实用新型的诉求的重点,故不予说明。完成后, 工作人员将盛桶6沿着第二横向轨道13B、纵向轨道14与第一横向轨道13A输送至送料 落料单元2 (参图1的输送路径箭头F、箭头G与箭头H),以重复前述的作业流程。[0042]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 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 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和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机台,该机台上设有多个轨道;多个盛桶,其下方设有可配合所述轨道的滚轮,使盛桶可沿着轨道滚动;至少一送料落料单元,设于该机台上,其包含有一料斗、一具有出料口的料仓、一 连接该料斗与料仓的输送机,以及一设于该料仓的出料口下方的秤桶,该秤桶下方设有 一出料管,所述输送机将铅粉从该料斗输送至料仓,藉由自动感应或人为操作方式让定 量的铅粉落至该秤桶,秤桶量秤铅粉的重量无误后,经由该出料管落至位于下方的盛桶 内;至少一注液搅拌单元,包含有一第一气缸与一第一活动座,该第一活动座上设置 一第一马达,该第一活动座连接一罩盖,该第一马达连接一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气缸 动作时可控制该第一活动座往上或往下移动,使罩盖覆盖或不覆盖住所述盛桶上方的开 口,以及第一搅拌器进入或不进入该盛桶内,所述第一马达控制该第一搅拌器是否旋 转;至少一倾倒单元,包含有一架体,以及设于该架体相对两侧的第一旋转驱动机构, 所述盛桶移位至该倾倒单元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连接该盛桶的侧壁,进而将盛桶 旋转一角度,以将桶内的铅膏倒出;至少一清洗单元,包含有一设在一固定座上的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连接一第二活 动座,该第二活动座设置一第二马达,该第二马达连接一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气缸动 作时,可控制该第二搅拌器往上或往下移动,使第二搅拌器进入或不进入该盛桶内,所 述第二马达控制该第二搅拌器是否旋转,所述清洗单元进一步包含有设在所述固定座相 对两侧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可连接该盛桶的侧壁,进而将盛桶 旋转一角度,以将桶内的液体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和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含有多条横向轨道与 多条纵向轨道,所述送料落料单元、注液搅拌单元、倾倒单元与清洗单元分别设于对应 该横向轨道或纵向轨道延伸可到达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和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包括有一第一平台、一 位于该第一平台上方的第二平台,与一位于该第二平台上方的第三平台,所述轨道、注 液搅拌单元、倾倒单元与清洗单元均设于该第一平台,所述送料落料单元的秤桶设于该 第二平台,所述料仓设于该第三平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和膏装置,是在一机台上设置多个轨道,设有滚轮的盛桶置于轨道上而可沿着轨道移动,对应轨道可延伸到达位置的机台上设有至少送料落料单元、注液搅拌单元、倾倒单元与清洗单元;操作者将一盛桶移至送料落料单元的位置后,由送料落料单元将定量的铅粉落入盛桶内,操作者再将盛桶沿着轨道输送至注液搅拌单元,将定量化学液体注入盛桶内后予以搅拌成为铅膏;而后再将盛桶沿着轨道输送至倾倒单元,将盛桶倾斜一角度使铅膏流出落入位于下方等待的台车;然后再将盛桶沿着轨道输送至清洗装置,在盛桶内注入清水搅拌清洗后旋转一角度将废水倒出,清洁后的盛桶再被输送至所述送料落料单元重复前述的操作方式。
文档编号B01F3/12GK201807320SQ201020529849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5日
发明者郭家硕, 郭隆 申请人:郭家硕, 郭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