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砂石废水的方法

文档序号:499643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处理砂石废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电施工领域应用的用于处理砂石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电施工领域,经常需要对含有大量砂石的废水进行处理,这种废水中的砂石含量一般在10000mg/L至130000mg/L,砂石的粒径一般在100 μ m以下,尤其集中在 50 μ m至100 μ m范围内,以及10 μ m以下的范围内。一般对这种废水进行初期处理时要使用平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的池型一般呈长方形,废水从池的一端流入,水平方向流过池子,从池的另一端流出,在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区,排泥区内设置有多个泥斗,各个泥斗的底部连接有排污支管,每个排污支管与同一套砂石排放系统相连,通过砂石排放系统定期或持续排放砂石。上述结构的平流式沉淀池在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上述砂石排放系统经常被砂石堵塞,造成平流式沉淀池内的砂石不能及时排出,影响平流式沉淀池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的瘫痪,且每次对排放系统进行清理时,都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需要将整个用于对废水进行处理的系统停止运转,影响废水处理的正常进行,对环境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避免平流式沉淀池砂石排放系统堵塞的的用于处理砂石废水的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处理砂石废水的方法,包括平流式沉淀池,所述平流式沉淀池设置有出水口,在平流式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区,所述排泥区内设置有多个泥斗,各个泥斗的底部连接有排污支管,将平流式沉淀池底部的排泥区按平流式沉淀池内的水的平流方向依次分成粗砂石排泥区和细砂石排泥区,其中,沿水的平流方向,所述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控制在9m至11m,所述粗砂石排泥区和细砂石排泥区的长度之比为1 2 ;将平流式沉淀池内的水平流速控制在0. 003m/s至0. 004m/s,水深控制在0. 9m至1. 2m ;粗砂石排泥区内的各个泥斗连接的排污支管形成粗砂石排污支管,将各个粗砂石排污支管与粗砂石排放系统相连,通过各个粗砂石排污支管以及粗砂石排放系统将粗砂石排泥区内的砂石进行排放;细砂石排泥区内的各个泥斗连接的排污支管形成细砂石排污支管,将各个细砂石排污支管与细砂石排放系统相连,通过各个细砂石排污支管以及细砂石排放系统将细砂石排泥区内的砂石进行排放。进一步的是将平流式沉淀池的出水口流出的水排入加有絮凝剂的絮凝反应池内,然后将絮凝反应池内的水排入絮凝沉淀池。进一步的是将粗砂石排放系统排出的砂石排入粗砂石集泥井,将细砂石排放系统排出的砂石排入细砂石集泥井。进一步的是将粗砂石集泥井中的砂石以及细砂石集泥井中的砂石分别排入砂石脱水装置进行脱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长期系统深入的研究发现,造成排放系统经常堵塞的原因在于平流式沉淀池内的粗砂石和细砂石同时通过同一套排放系统来排放,细砂石与粗砂石相互作用下出现严重的板结现象,也就是砂石结块变硬,很难从排放系统中清除,当板结现象比较严重时,排放系统会被堵塞。而本发明通过将平流式沉淀池底部的排泥区进行划分,形成两个排泥区,分别为粗砂石排泥区和细砂石排泥区,这样可将不同颗粒度的砂石通过各自的排放系统进行排放,可减少细砂石与粗砂石相互作用的几率,进而减少板结现象出现的几率,因此有利于避免平流式沉淀池的砂石排放系统堵塞,有利于保证平流式沉淀池长期正常的运转。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砂石废水的平流式沉淀池、絮凝反应池、絮凝沉淀池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粗砂石排污支管9,细砂石排污支管10,出水口 11,粗砂石排泥区12, 细砂石排泥区13,粗砂石排放系统15,细砂石排放系统16,粗砂石集泥井17,细砂石集泥井 18,平流式沉淀池19,絮凝反应池23,絮凝沉淀池32,砂石脱水装置41。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砂石废水的方法,包括平流式沉淀池19,所述平流式沉淀池19设置有出水口 11,在平流式沉淀池19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区,所述排泥区内设置有多个泥斗,各个泥斗的底部连接有排污支管,将平流式沉淀池19底部的排泥区按平流式沉淀池内的水的平流方向依次分成粗砂石排泥区12和细砂石排泥区13,其中,沿水的平流方向,所述平流式沉淀池19的长度控制在9m至11m,所述粗砂石排泥区12和细砂石排泥区13的长度之比为1 2 ;将平流式沉淀池19内的水平流速控制在0. 003m/s至0. 004m/ s,水深控制在0. 9m至1. 2m ;粗砂石排泥区12内的各个泥斗连接的排污支管形成粗砂石排污支管9,将各个粗砂石排污支管9与粗砂石排放系统15相连,通过各个粗砂石排污支管9 以及粗砂石排放系统15将粗砂石排泥区12内的砂石进行排放;细砂石排泥区13内的各个泥斗连接的排污支管形成细砂石排污支管10,将各个细砂石排污支管10与细砂石排放系统16相连,通过各个细砂石排污支管10以及细砂石排放系统16将细砂石排泥区13内的砂石进行排放。上述水的平流方向,也就是水在水平流动时的方向,如图1中平流式沉淀池19内的箭头所示,水的平流方向的流速也就是水平流速。上述粗砂石排放系统可包括多根管道以及相应的控制阀,上述细砂石排放系统也可包括多根管道以及相应的控制阀。通过长期研究发现,造成排放系统经常堵塞的原因在于平流式沉淀池内的粗砂石和细砂石同时通过同一套排放系统来排放,细砂石与粗砂石相互作用出现严重的板结现象,也就是在排放系统的管壁上结块,从而减少了管道的有效排污空间,最终使管道堵塞,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细砂石和粗砂石在移动过程中,细砂石会将粗砂石之间的缝隙逐渐填充,使得粗砂石不易移动,粗砂石不易移动也会阻碍缝隙中的细砂石的移动。通过研究还发现,50 μ m以上的颗粒与50 μ m以下的颗粒之间相互作用发生板结现象的概率较大,如果将颗粒分类排放,则可有效降低板结现象发生的概率。本发明正是基于这种思想,通过控制平流式沉淀池19的长度,粗砂石排泥区12和细砂石排泥区13的长度之比,水平流速以及水深等参数来将废水中的砂石按照粒径的大小进行分区沉淀,上述粗砂石排泥区12主要收集废水中的粒径在50 μ m以上砂石颗粒,细砂石排泥区13主要收集废水中的粒径在50 μ m 以下的砂石颗粒,本发明的方法中,粗砂石排泥区12对于废水中50μπι以上砂石颗粒的去除率达到95 %以上。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将砂石按照粒径分类收集,然后分类排放, 这种排放方式可有效降低板结现象的发生几率,使砂石可顺利通过相应排放系统的管道, 因此有利于避免平流式沉淀池的砂石排放系统堵塞,有利于保证平流式沉淀池长期正常的运转。通过实际应用发现,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粗砂石排放系统和细砂石排放系统基本不会发生堵塞。为了进一步对平流式沉淀池流出的水进行净化,在上述基础上,还包括絮凝反应池23和絮凝沉淀池32,将所述平流式沉淀池19的出水口 11流出的水排入加有絮凝剂的絮凝反应池23内,然后将絮凝反应池23内的水排入絮凝沉淀池32。从絮凝沉淀池32流出的水可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中,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采用上述结构,也就是整个砂石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平流式沉淀池,絮凝反应池以及絮凝沉淀池,这种结构的砂石废水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使用成本低,适用性较为广泛。在上述基础上,为了便于对排放出的砂石进行回收,将粗砂石排放系统15排出的砂石排入粗砂石集泥井17,将细砂石排放系统16排出的砂石排入细砂石集泥井18。通过集泥井可将砂石集中回收。进一步的是,为了便于对回收后的砂石进行运输,可将粗砂石集泥井17中的砂石以及细砂石集泥井18中的砂石分别排入砂石脱水装置41进行脱水。砂石脱水装置41可为离心脱水装置或压滤机等装置。通过脱水后的砂石便于通过运输车运走。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用于处理砂石废水的方法,包括平流式沉淀池19,所述平流式沉淀池19设置有出水口 11,在平流式沉淀池19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区,所述排泥区内设置有多个泥斗,各个泥斗的底部连接有排污支管,将平流式沉淀池19底部的排泥区按平流式沉淀池内的水的平流方向依次分成粗砂石排泥区12和细砂石排泥区13,其中,平流式沉淀池19的宽度为lm,沿水的平流方向,所述平流式沉淀池19的长度为9. 9m,所述粗砂石排泥区12和细砂石排泥区13的长度之比为1 2,也就是粗砂石排泥区12的长度为3. 3m,细砂石排泥区13的长度为6. 6m ;将平流式沉淀池19内的水平流速控制在0. 0036m/s,水深控制在Im ;粗砂石排泥区12内的各个泥斗连接的排污支管形成粗砂石排污支管9,将各个粗砂石排污支管9与粗砂石排放系统15相连,通过各个粗砂石排污支管9以及粗砂石排放系统15将粗砂石排泥区12内的砂石进行排放;细砂石排泥区13内的各个泥斗连接的排污支管形成细砂石排污支管10,将各个细砂石排污支管10与细砂石排放系统16相连,通过各个细砂石排污支管10以及细砂石排放系统16将细砂石排泥区13内的砂石进行排放。
权利要求
1.用于处理砂石废水的方法,包括平流式沉淀池(19),所述平流式沉淀池(19)设置有出水口(11),在平流式沉淀池(19)的底部设置有排泥区,所述排泥区内设置有多个泥斗, 各个泥斗的底部连接有排污支管,其特征是将平流式沉淀池(19)底部的排泥区按平流式沉淀池内的水的平流方向依次分成粗砂石排泥区(1 和细砂石排泥区(13),其中,沿水的平流方向,所述平流式沉淀池(19)的长度控制在9m至11m,所述粗砂石排泥区(12)和细砂石排泥区(13)的长度之比为1:2;将平流式沉淀池(19)内的水平流速控制在0. 003m/s至0. 004m/s,水深控制在0. 9m至 1. 2m ;粗砂石排泥区(1 内的各个泥斗连接的排污支管形成粗砂石排污支管(9),将各个粗砂石排污支管(9)与粗砂石排放系统(1 相连,通过各个粗砂石排污支管(9)以及粗砂石排放系统(1 将粗砂石排泥区(1 内的砂石进行排放;细砂石排泥区(1 内的各个泥斗连接的排污支管形成细砂石排污支管(10),将各个细砂石排污支管(10)与细砂石排放系统(16)相连,通过各个细砂石排污支管(10)以及细砂石排放系统(16)将细砂石排泥区(1 内的砂石进行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砂石废水的方法,其特征是将平流式沉淀池(19)的出水口(11)流出的水排入加有絮凝剂的絮凝反应池03)内,然后将絮凝反应池03)内的水排入絮凝沉淀池(3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砂石废水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粗砂石排放系统(15) 排出的砂石排入粗砂石集泥井(17),将细砂石排放系统(16)排出的砂石排入细砂石集泥井(1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处理砂石废水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粗砂石集泥井(17)中的砂石以及细砂石集泥井(18)中的砂石分别排入砂石脱水装置Gl)进行脱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砂石废水的方法,有利于避免平流式沉淀池砂石排放系统堵塞。该方法主要是先将平流式沉淀池底部的排污区按平流式沉淀池内的水的平流方向依次分成两个排污区,然后给这两个排污区分别连接各自的砂石排放系统;再将这两个排污区内的砂石分别通过各自的砂石排放系统排出至平流式沉淀池的外部。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防止板结现象的发生,有利于避免平流式沉淀池砂石排放系统堵塞,保证平流式沉淀池长期稳定的运转。
文档编号B01D21/24GK102430272SQ20111033358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
发明者卢红伟, 文典, 李亚农, 李桥, 王小明, 苏利洪, 蒋红, 谢光武, 郎建, 陈明曦 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