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1,2-环氧辛烷的方法

文档序号:4891458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制备1,2-环氧辛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磷钨酸季铵盐的制备及其催化1-辛烯环氧化生成1,2-环氧辛烷的方法。
背景技术
I, 2-环氧辛烷可用为溶剂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添加料等,也用于有机合成。
1,2_环氧辛烧,有R- ( + )和S-(-)两种异构体,它是一种无色_淡黄色液体;毒理学数据表明,摄入剂量为103毫克/千克(鼠),会产生淋巴瘤的毒性,生态学数据表明,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迄今,国外合成1,2-环氧辛烷的 方法较多,基本上是以1-辛烯用氧化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环氧化反应而得到,通常使用较为频繁且经济实惠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特丁基过氧化氢、氧气等,这些氧化剂通常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较好地将1-辛烯环氧化生成1,2-环氧辛烷,由此看来,催化剂是此反应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对于1-辛烯,大多以价格低廉的H2O2作为氧化剂,因其生成的副产物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而被称之为“绿色氧化剂”,所用的催化剂大多为复合金属有机化合物,是一些含钥、钛、锰、钴、锡、钒等金属复合物,产率在30%-99%,产率在70%以下占了近一半,90%以上产率只占四分之一,且这些催化剂的制备较为复杂,未作重复利用,相对成本较高。
文献[Green Chem.,2009,11,1589-1594]中,以1-辛烯为原料,30%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离子液体(ILs)中,于70°C,用正十二烷基吡啶磷钨酸盐([Dopy] 3 [Pff12O40])作催化剂,反应2小时,生成1,2-环氧辛烷,收率为10%。该方法反应温度偏高,副产物多,收率低;还用了昂贵的离子液体作为溶剂,成本高。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制备1,2-环氧辛烷的方法。
本发明制备1,2-环氧辛烷的技术方案如下该方法以1-辛烯为原料,通过环氧化反应,其特征在于环氧化反应采用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反应介质为极性溶剂,催化剂为磷钨酸季铵盐,经上述反应得到1,2-环氧辛烷,含量彡95%,收率彡75%,催化剂可以回收利用3次,平均收率彡75% ;所述的环氧化反应温度45-55°C ;所述的1-辛烯、过氧化氢、磷钨酸季铵盐的摩尔比为1:1.5:0. 004 ;所述的反应介质为卤代烃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等极性溶剂;所述的催化剂为磷钨酸和季铵盐反应生成的产品;所述的季铵盐为长链烷烃齒化铵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苯基溴化铵、 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所述的磷钨酸季铵盐的制备温度为室温;所述的磷钨酸、季铵盐和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3:107。
所述的催化剂可以重复利用3次。
I, 2-环氧辛烷含量测定用气相色谱法。
具体的制备工艺如下1、磷钨酸季铵盐Q3PW4O16催化剂的制备按磷钨酸、季铵盐和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3:107,准确称取磷钨酸置于反应器中,加入蒸馏水至刚好溶解,接着滴加浓度彡40% ( 50%的H2O2,滴加完毕后,室温搅拌30 min ’然后将季铵盐完全溶于卤代烃中,缓慢滴入反应器中,室温下搅拌30 min,过滤得到浅黄色固体粉末,用去离子水洗去未反应的季铵盐,用AgNO3溶液检验,直至滤液中无Br-离子为止, 最后将固体即催化剂在60°C烘干,产率为90. 11% ;所述季铵盐为长链烷烃齒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苯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2、磷钨酸季铵盐Q3PW4O16催化H2O2环氧化1-辛烯按1-辛烯、过氧化氢、磷钨酸季铵盐的摩尔比为1:1. 5:0. 004,先称取1-辛烯,置于反应器中,加入卤代烃,至完全熔解,再加入催化剂Q3PW4O16,搅拌均匀后,最后加入浓度彡40% ( 50%的H2O2,45-55°C条件下反应7h,反应过程中用气相色谱监测,反应结束后, 将全部反应物离心,取沉淀物即催化剂备用,静置分层,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得到1. 2-环氧辛烷,其含量> 95%,产率75% ;所述卤代烃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_ 二氯乙烷的一种;3、催化剂Q3PW4O16的回收利用 利用上述沉淀物催化剂Q3PW4O16,按照步骤2的工艺条件和工艺过程继续反应,得到1. 2-环氧辛烷,平均产率75%,该催化剂重复反应三次。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1,2-环氧辛烷的方法有以下优点收率较高,达到75%以上,催化剂重复利用3次,降低了成本;能耗低,节约能源,环氧化反应温度45-55°C;产品质量高, 1,2-环氧辛烷含量> 95% ;无三废排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磷钨酸季铵盐(Q3PW4O16)催化剂的制备(Q为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的缩写)准确称取3. 49 g(l. 21mmol)磷鹤酸于150 ml的反应器中,加入蒸懼水至刚好溶解, 接着滴加10. 00 g (O. 13mol)44. 15%的H202。滴加完毕后,在25°C,搅拌30 min。然后将1.31 g(3. 59mmo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于30 ml的CH2Cl2中,缓慢滴入反应器中,室温下搅拌30 min,过滤得到浅黄色固体粉末,用去离子水洗去未反应的季铵盐,直至滤液中无Br—离子为止(用AgN03溶液检验),最后将固体在60°C烘干。得到1.71g产物,产率为 90. 11%。Q3Pff4O16 的 FT-1R :2923. 63 cm_1,2852. 42 cnT1 (C-H 伸缩振动吸收峰),1079. 01 CnT1 (P-O1健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980. 15CHT1 Cff-O4的伸缩振动吸收峰),897. 04 cnT1 (W-O2-W伸缩振动吸收峰),813. 36 cnT1 (W-O3-W伸缩振动吸收峰),520 cnT1 (W-0-0的振动)。Q3PW4O16 的元素分析C 39. 52% ;H :7. 68% ;N :2. 23% (理论值 C :40. 48% ;H :7. 45% ;N 2.40%)。
2、磷钨酸季铵盐(Q3PW4O16)催化H2O2环氧化1-辛烯在50 ml反应器中,依次加入15 ml三氯甲烷,3. 69 g(33mmol) 1_辛烯,然后分别加入0.21 g (O. 13mmol) Q3PW4O16,搅拌均匀后,再加入 3. 79 g (49 mmol) 44. 15% H2O2 ,50。。条件下反应7h,反应过程中用气相色谱监测,反应结束后,将全部反应物离心,取沉淀物备用, 静置分层,有机相用去尚子水洗漆,干燥,得到1. 2-环氧辛烧的含量为95. 8%,产率80. 02%,3、催化剂Q3PW4O16的回收利用利用上述沉淀物催化剂Q3PW4O16,按照步骤2的工艺条件和工艺过程继续反应,得到1.2-环氧辛烷,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可以重复反应三次,产率分别为79. 35%,76. 23%, 74. 32%,平均产率为76. 63%。
将本发明所提出制备方法实施例与文献的制备方法对比例比较,就可以看出来本发明的创新和优点。
I, 2-环氧辛烷主要理化指标分子量128.21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沸点62 ° C 闪点 37 ° C 折光率 1.418-1.421(20° C,589 nm)比重 O. 8340 - O. 8390 (20/20)贮存对湿度敏感,易吸潮,密封保存 1,2-环氧辛烷的毒性试验毒理学数据表明,摄入剂量为103毫克/千克(鼠),会产生淋巴瘤的毒性,生态学数据表明,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权利要求
1. 一种制备1,2-环氧辛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磷钨酸季铵盐Q3PW4O16催化剂的制备按磷钨酸、季铵盐和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3:107,准确称取磷钨酸置于反应器中,加入蒸馏水至刚好溶解,接着滴加浓度彡40% ( 50%的H2O2,滴加完毕后,室温搅拌30 min ’然后将季铵盐完全溶于卤代烃中,缓慢滴入反应器中,室温下搅拌30 min,过滤得到浅黄色固体粉末,用去离子水洗去未反应的季铵盐,用AgNO3溶液检验,直至滤液中无Br-离子为止, 最后将固体即催化剂在60°C烘干,产率为90. 11% ;所述季铵盐为长链烷烃齒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苯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2)磷钨酸季铵盐Q3PW4O16催化H2O2环氧化1-辛烯按1-辛烯、过氧化氢、磷钨酸季铵盐的摩尔比为1:1. 5:0. 004,先称取1-辛烯,置于反应器中,加入卤代烃,至完全熔解,再加入催化剂Q3PW4O16,搅拌均匀后,最后加入浓度彡40% ( 50%的H2O2,45-55°C条件下反应7h,反应过程中用气相色谱监测,反应结束后, 将全部反应物离心,取沉淀物即催化剂备用,静置分层,有机相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得到1. 2-环氧辛烷,其含量> 95%,产率75% ;所述卤代烃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2_ 二氯乙烷的一种;(3)催化剂Q3PW4O16的回收利用利用上述沉淀物催化剂Q3PW4O16,按照步骤(2)的工艺条件和工艺过程继续反应,得到1.2-环氧辛烷,平均产率75%,该催化剂重复反应三次。
全文摘要
一种制备1,2-环氧辛烷的方法,是以1-辛烯为原料,通过环氧化反应,其特征在于环氧化反应采用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反应介质为极性溶剂,催化剂为磷钨酸季铵盐,经上述反应得到1,2-环氧辛烷,含量≥95%,收率≥75%,催化剂可以回收利用3次,平均收率≥75%。该方法收率较高,降低了成本;能耗低,节约能源,环氧化反应温度45-55℃;产品质量高,1,2-环氧辛烷含量≥95%;无三废排放。
文档编号B01J31/34GK102993129SQ2012104795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聂丽娟, 李响敏, 王可 申请人:南昌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