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621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排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排气中所含有的ニ恶英类(dioxins and dioxin-likecompounds)、重金属、硫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残留性有机污染物质(POPs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等有害物质通过活性炭吸附而去除的排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由废弃物焚烧炉、矿石的冶炼炉、电炉等产生的排气中含有ニ恶英类、重金属、硫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0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残留性有机污染物质(POPs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等有害物质。活性炭对于去除这些有害物质是有效的。作为利用了活性炭的有害物质去除装置的ー种,是使排气通过由粒状活性炭形成的活性炭层以吸附有害物质的排气处理装置。在日本国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310112中公开了使粒状活性炭和排气在正交的方向上移动而接触的移动层式吸附装置。该装置从排气的上游侧起依次配置有第一、第ニ、第三区域,各个区域由排气能够透过的隔壁分隔,在第一和第三区域的上部设有粒状活性炭的投入ロ,在第一和第三区域的下部设有粒状活性炭的排出ロ。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1-310112(发明名称移动层式吸附装置,
公开日2001年11月6日)但是,上述现有的排气处理装置存在所填充的粒状活性炭的量大、装置的体积也非常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在确保有害物质的去除效率的同时减少粒状活性炭的填充量,又能够使装置与以往相比小型化的排气
处理装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处理装置如下所示构成。(I) ー种排气处理装置,通过所填充的粒状活性炭将排气中的有害物质吸附去除,其特征在干,所述排气处理装置在内部设有活性炭盒,在所述活性炭盒的内部,以排成一列的方式配置有填充有所述粒状活性炭的活性炭收纳部;供向所述活性炭收纳部流入的排气流动的污染气体通路;和供从所述活性炭收纳部流出的排气流动的洁净气体通路,所述活性炭收纳部具有由所述粒状活性炭形成的活性炭层、和ー组平行的气体通过面,所述污染气体通路和所述洁净气体通路具有使得排气的主流动方向与所述活性炭层的厚度方向成为正交方向的形状,所述气体通过面由刚性部件限制,且当在所述活性炭收纳部中填充了所述粒状活性炭时、所述气体通过面在所述活性炭层的厚度方向上所产生的变形量为20mm以内。(2)如上述(I)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活性炭收纳部具有外框,所述刚性部件是设于所述外框上并与所述气体通过面接触的中间支承部件,或设置在所述污染气体通路和所述洁净气体通路的至少任ー个通路中的限制部件。(3)如上述(I)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活性炭收纳部具有外框, 所述刚性部件是设于所述外框上并与所述气体通过面接触的中间支承部件,和设置在所述污染气体通路和所述洁净气体通路的至少ー个通路中的限制部件。(4)如上述(I)至(3)中任ー项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活性炭盒搭载在设于所述排气处理装置的内部的梁上,并且在所述活性炭盒的底面的边缘上具有实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或空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在所述梁的与所述实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或所述空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接触的部分上具有方形截面的衬垫。(5)如上述(I)至(4)中任ー项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活性炭盒的构成部件的一部分通过螺栓和/或螺母而被紧固固定,所有的所述紧固固定部或一部分所述紧固固定部在整个外周被实施了密封焊接。(6)如上述(I)至(5)中任ー项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所填充的所述粒状活性炭是粒径为0. 5mm以上且2. 4mm以下的圆柱状的成型炭。(7)如上述(I)至(6)中任ー项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活性炭收纳部具有与所述活性炭收纳部的壳体内表面和所述活性炭层双方紧贴的钢丝绒。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衬垫由硅橡胶制成。实用新型效果根据上述技术方案(I),气体通过面由刚性部件限制,从而使得当在活性炭收纳部中填充了粒状活性炭时、气体通过面在活性炭层的厚度方向上所产生的变形量在20mm以内,因此,能够抑制气体通路的变窄和活性炭层的厚度不均,从而能够减少对排气的压カ损失和有害物质的去除效率带来的不良影响。根据上述技术方案(2),通过设置中间支承部件或是限制部件来将气体通过面在活性炭层的厚度方向上的变形量抑制在20mm以内。根据上述技术方案(3),通过设置中间支承部件和限制部件双方能够进一歩抑制气体通过面在活性炭层的厚度方向上的变形量。根据上述技术方案(4),由于在梁的与实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或空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接触的部分上具有方形截面的、柔软性高的衬垫,所以即使在实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或空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上多少存在变形,其也能够与衬垫几乎没有间隙地接触,从而保证活性炭盒的安装稳定性。根据上述技术方案(5),由于对所有紧固固定部或部分紧固固定部在整个外周实施密封焊接,所以能够防止排气的泄漏,从而能够进ー步提高有害物质的去除率。根据上述技术方案(6),由于所填充的所述粒状活性炭是粒径为O. 5mm以上且
2.4mm以下的圆柱状的成型炭,所以,単位体积的活性炭与排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有害物质的去除效率提高。此外,制作与这样的成型炭相适应的气体通过面也很容易。根据上述技术方案(7),由于活性炭收纳部具有与其壳体内表面和活性炭层双方紧贴的钢丝绒,且钢丝绒的形状能够自由变化,耐热性和热传导性也高,所以,能够防止因 在活性炭层中蓄热而导致的燃烧,而且还能够防止活性炭层的流动化,进而能够提高有害物质的吸附去除效率。因此,能够以比以往少的粒状活性炭的填充量除去有害物质,而且排气处理装置也能够变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处理装置,由于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提高有害物质的去除效率,所以能够使装置成为比以往小型的装置。
图I (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收纳部与气体通过面的一例的侧视示意图。图1(b)是表示了外框和中间支承部件的正面示意图。图I (c)是设置了限制部件的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2(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收纳部的一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收纳部的一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盒的一例的剖视示意图。图3(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盒的一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盒的另一例的剖视示意图。图4(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盒的另一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两台活性炭盒搭载在梁上的状态的梁附近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处理装置的一例的纵剖示意图。附图标记的说明I-活性炭收纳部;Ia-活性炭层;Ib-气体通过面;Ic-外框(刚性部件);ld_中间支承部件(刚性部件);le_限制部件(刚性部件);lf_污染气体通路;δ -气体通过面的最大变形量;2_活性炭收纳部;2a-活性炭层;2b-气体通过面;2c-气体通过面;2d_盖部;2e_钢丝绒;3_活性炭盒;3a_活性炭收纳部;3b_限制部件(刚性部件);3c_活性炭层;3d-气体通过面;3e-气体通过面;3f-污染气体通路;3g-洁净气体通路;3h_遮挡板;3i-遮挡板;3j-盖部;3k-钢丝绒;4_活性炭盒;4a-活性炭收纳部;4b_污染气体通路;4c-洁净气体通路;4d-遮挡板;4e-遮挡板;4f-活性炭层;4g-中间支承部件(刚性部件);5a_活性炭盒;5b_实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5c_梁;5d_衬垫;5e_活性炭层;6_排气处理装置;6a_活性炭盒;6b_梁;6c_实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6d_衬垫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处理装置在内部设有活性炭盒。优选的排气处理装置具有通过安装起吊用的起重机等从而能够将活性炭盒相对于装置容易地取出放入的构造。优选的排气处理装置内部的梁上搭载活性炭盒。梁通常由型钢构成,但是只要能够支承活性炭盒的载荷,也可以是其他构造的部件。此外,优选排气处理装置是活性炭盒能够容易地取出放入的构造。填充到活性炭盒中的粒状活性炭由于其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会随着运转时间下降,所以需要经常更换成新品或再生品。由于不容易在排气处理装置的内部进行更换,所以需要将活性炭盒从排气处理装置中取出。具有能够容易地进行活性炭盒的搬入搬出的构造,能够减少粒状活性炭的更换作业所需的时间和エ序。优选的活性炭盒在底面的边缘具有实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或空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实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例如是圆杆。空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例如是钢管。在梁的、刚性部件所接触的部分具有方形截面的衬垫。只要为方形截面,正方形、长方形、六边形等都可以。此外,关于衬垫的材质,优选由能够在大约200°C的高温气体中使用的硅橡胶制成。活性炭盒内置有活性炭收纳部。活性炭收纳部由所填充的粒状活性炭形成活性炭层。为了防止粒状活性炭的流动化(babbling),优选方法是将活性炭层尽量密实地形成。作为其方法,包括一边通过振动器使活性炭层振动一边进行填充的方法、以及ー边通过棒 等穿通活性炭层ー边进行填充的方法。在活性炭盒的内部,以排成一列的方式配置有活性炭收纳部、供向活性炭收纳部流入的排气流动的污染气体通路、供从活性炭收纳部流出的排气流动的洁净气体通路。每一台活性炭盒中的活性炭收纳部的数量是可以任意确定的。此外,可以是使排气从ー个污染气体通路流入ー个活性炭收纳部的构造,也可以是使排气从ー个污染气体通路流入两个活性炭收纳部的构造。同样的,可以是使排气只从ー个活性炭收纳部向ー个洁净气体通路流出的构造,也可以是从两个活性炭收纳部向ー个洁净气体通路流出的构造。 优选的活性炭收纳部具有与其壳体内表面和活性炭层双方紧贴的钢丝绒。实际中的活性炭收纳部,由于构造上的原因,其端部处的排气流动慢。粒状活性炭因吸附有害物质而产生热量,但是若排气的流动慢则会进行蓄热,还有可能导致粒状活性炭燃烧。钢丝绒其形状能够自由变化,且耐热性和热传导性也高。因此,通过使钢丝绒与活性炭收纳部的壳体内表面和活性炭层双方紧贴,能够防止粒状活性炭燃烧,还能够防止活性炭层的流动化。若能够防止粒状活性炭的流动化,则有害物质的去除效率提高。因此,能够以比以往少的粒状活性炭的填充量除去有效物质,而且排气处理装置也能够变小。活性炭收纳部具有ー组平行的气体通过面。活性炭收纳部的形状优选为长方体,但是只要具有ー组平行的气体通过面,其他形状也可以。由于具有ー组平行的气体通过面,所以能够使排气在活性炭层中均匀地流动,从而能够提高有害物质的去除效率。活性炭收纳部的活性炭层的优选厚度大约为30 100mm。这是因为,若活性炭层的层厚不足大约30_吋,则会发生排气的溜逃,导致有害成分的去除性能变差;若层厚超过100_,则活性炭层会蓄热有可能燃烧。此外,活性炭收纳部的高度(图1(a)和图1(b)中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和进深方向的宽度(图1(a)中的纸面里外方向的尺寸、图1(b)中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是可以任意确定的,但是由于构造上的限制,优选为大约500 3000mm的范围。污染气体通路和洁净气体通路的宽度(活性炭层的层厚方向上的尺寸)由于流速和构造上的原因优选为大约50 200mm的范围。活性炭盒由于強度、耐久性以及制作容易性等原因优选是普通钢、不锈钢、铝等金属制成的。此外,气体通过面由于通风性、耐久性以及重量等原因优选为利用这些材质制成的金属网、冲孔金属板网等通气性高的、薄(厚度为Imm左右)且轻的部件。[0066]图I (a)、图I (b)、图I (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收纳部和气体通过面的一例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当在活性炭收纳部I中填充了粒状活性炭之后,气体通过面Ib会向外侧(气体通路侧)鼓出地变形。在该情况下,由于会导致气体通路I变窄或是活性炭层Ia的厚度不均匀,所以若大幅变形的话,则会对排气的压カ损失和有害物质的去除效率也带来影响。因此,希望对填充有粒状活性炭的活性炭收纳部I的气体通过面在活性炭层厚度方向上的变形量加以限制。当在活性炭收纳部I中填充了粒状活性炭时,希望构造上能够容许的变形量S (与没有填充粒状活性炭的状态相比较的、气体通过面Ib在活性炭层Ia的厚度方向上的最大变形量,如图1(a)所示)为20mm,优选为10mm。通过刚性部件(rigid member)来限制气体通过面Ib,能够使在该活性炭收纳部中填充了粒状活性炭时所产生的在该活性炭层的厚度方向上的变形量为20mm以内。所谓刚性部件,是例如型钢、钢板等不容易在活性炭层的厚度方向上变形的部件。如图1(b)所示,通过将气体通过面Ib固定在活性炭收纳部的外框lc、以及设于该外框Ic上并与气体通过面接触的中间支承部件Id等刚性部件上,能够限制气体通过面Ib在活性炭层Ia的厚度方向上的变形。优选以200 500mm程度的间隔(在活性炭收纳部的进深方向上与外框或 其他中间支承部件的间隔)设置中间支承部件(刚性部件)ld,并将气体通过面Ib固定在该中间支承部件Id上。固定方法能够采用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等。此外,也可以在污染气体通路If或洁净气体通路(未图示)上的合适位置处设置限制部件(刚性部件)Ie来限制气体通过面Ib在活性炭层Ia的厚度方向上的变形。图I (C)示出了限制部件Ie的ー个例子。如该图所示,限制部件Ie具有截面呈コ形的形状,并以与气体通过面接触的方式安装在污染气体通路If中。活性炭盒可以通过将构成部件的一部分通过螺栓和/或螺母紧固固定而进行组装。在该情况下,排气有时会从螺栓和螺母的紧固部分泄漏。因此,优选对螺栓和/或螺母的所有紧固固定部或部分紧固固定部在整个外周实施密封焊接以防止排气的泄漏。由于活性炭收纳部中所填充的粒状活性炭能够更换,所以优选在活性炭收纳部的上部设置能够开闭的盖。盖优选通过螺栓等固定以防止意外打开。粒状活性炭能够使用破碎炭、颗粒炭、成型炭(造粒炭)、球形炭中的某ー种。圆柱状的成型炭由于形状和大小的差异小且成本也低,所以最适合作为粒状活性炭。此外,也可以根据所吸附去除的有害物质,在粒状活性炭中添加药品或金属。关于粒状活性炭的大小,优选粒径为0. 5mm以上且2. 4mm以下(粒度为8目(mesh)以上32目(mesh)以下)。在以往的排气处理装置中,为了防止流动化的产生,大多采用粒径为4_以上(粒度为5目以下)的粒状活性炭。但是,ニ恶英类等在活性炭颗粒的表面附近被吸附。由于粒径小的粒状活性炭与単位体积的排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所以与粒径大的粒状活性炭相比,粒径小的粒状活性炭的去除效率高。另ー方面,若粒状活性炭的粒径不足0. 5_,则不容易制作出与其相适应的气体通过面。图2(a)及图2(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收纳部的一例的示意图。活性炭收纳部2通过所填充的粒状活性炭形成活性炭层2a,并具有ー组平行的气体通过面2b和2c。气体从气体通过面2b向气体通过面2c流动,或是从气体通过面2c向气体通过面2b流动。此外,还具有能够开闭的盖部2d,从而能够进行粒状活性炭的更换。盖部2d和活性炭层2a紧贴着钢丝绒2e。此外,关于与I组气体通过面2b和2c的面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活性炭层的厚度D,为了防止蓄热燃烧而优选100_以下。另外,ー个活性炭盒中所配置的活性炭收纳部的数量能够任意地确定。图3(a)及图3(b)分别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盒的一例的剖视示意图和立体示意图。在活性炭盒3的内部,以排成一列的方式配置有填充有粒状活性炭的活性炭收纳部3a ;供向活性炭收纳部3a流入的排气流动的污染气体通路3f ;供从活性炭收纳部3a流出的排气流动的洁净气体通路3g。活性炭收纳部3a具有由粒状活性炭形成的活性炭层3c、以及I组平行的气体通过面3d、3e。污染气体通路3f通过遮挡板3h而与处理后气体侧隔绝,洁净气体通路3g通过遮挡板3i而与处理前气体侧隔绝。即,污染气体通路3f及洁净气体通路3g是使得排气的主流动方向(在图3(a)中为从上向下的方向)与活性炭层3c的厚度方向(在图3(a)中为左右方向)成正交方 向的形状。此外,在污染气体通路3f中,沿着污染气体通路3f的排气的主流动方向设置限制部件(刚性部件)3b,且该限制部件3b以不容易在活性炭层的厚度方向上弯曲的朝向设置。作为一例,如图3(b)所示,限制部件3b以垂直于气体通过面3d的方式沿上下方向设置。虽然未图示,在洁净气体通路3g中也同样地设有钢板。活性炭收纳部3a具有能够开闭的盖部3j,从而能够进行粒状活性炭的更换。此外,还具有与盖部3j的内侧和活性炭层3c双方紧贴的钢丝绒3k。通过这样的结构,排气从活性炭盒3的上侧流入空间3f,以横向流动(crossflow)的方式流过活性炭层3c,并从空间3g向活性炭盒3的下侧流出。当活性炭层3c的进深宽度比厚度大的情况下,与相向流动(counter flow,排气的流动方向与活性炭层的厚度方向朝向相同)相比,横向流动的情况下浪费空间少,能够缩小活性炭盒3及排气处理装置的设置面积和容积。图4(a)及图4(b)分别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盒的另一例的剖视示意图及立体示意图。此处仅就与活性炭盒3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活性炭盒4的内部,以排成一列的方式配置有填充有粒状活性炭的4个活性炭收纳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活性炭收纳部)4a ;位于第一活性炭收纳部4a与活性炭盒的盒体之间、第四活性炭收纳部4a与活性炭盒的盒体之间、以及第ニ活性炭收纳部4a与第三活性炭收纳部4a之间的共计3个污染气体通路4b ;以及位于第一活性炭收纳部4a与第二活性炭收纳部4a之间、第三活性炭收纳部4a与第四活性炭收纳部4a之间的共计2个洁净气体通路4c。污染气体通路4b通过遮挡板4d而与处理后气体侧隔绝,洁净气体通路4c通过遮挡板4e而与处理前气体侧隔绝。即,污染气体通路4b和洁净气体通路4c是使得排气的主流动方向(在图4(a)中为从上向下的方向)与活性炭层4f的厚度方向(在图4(a)中为左右方向)成正交方向的形状。遮挡板4e兼用作2个活性炭收纳部4a的盖。此外,如图4(b)所示,活性炭收纳部4a的气体通过面被固定在外框(刚性部件)和中间支承部件(刚性部件)4g上,并由这些部件限制在活性炭层的厚度方向上的变形。另外,作为刚性部件,中间支承部件和限制部件双方都设置也可以。图5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2台活性炭盒搭载在梁上的状态的梁附近的剖视示意图。实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5b沿其整个周面被焊接在活性炭盒5a的底面的边缘上。此外,设于排气处理装置的内部的梁5c在与实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5b接触的部分具有长方形截面的衬垫5d。当将活性炭盒5a搭载在梁5c上吋,圆形截面的刚性部件5b陷入在长方形截面的衬垫5d中。由于衬垫5d的柔软性高,所以,即使在实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5b上多少存在变形,实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5b与衬垫5d也能够几乎没有间隙地接触。衬垫5d的宽度优选比实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5b的直径大。通过该结构,未通过活性炭层5e的排气、即未处理的气体从活性炭盒5a与排气处理装置主体的接触部漏出的量減少,能够提高有害物质的去除效率。由于排气处理装置谋求高的去除率(例如99%),所以,微小的泄漏也会对性能带来大的影响。因此,希望尽可能地减少从活性炭盒5a与排气处理装置主体的接触部的气体泄漏。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处理装置的一例的纵剖示意图。在设于排气处理装置6的内部的梁6b上搭载有2台活性炭盒6a。在活性炭盒6a的底面的边缘具有实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6c。活性炭盒6a的内部构造与前述的活性炭盒3或活性炭盒4相同。此外,在梁6b的与刚性部件6c接触的部分设有长方形截面的、娃橡胶制成的衬垫6d。排气从排气处理装置6的上部流入,通过活性炭盒6a而被去除有害物质,并从排气处理装置6的下部流出。 实施例将图6所示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排气处理装置设置在电炉(anelectric arc furnace)的集尘器出口。处理气体量大约为6200m3/min,总活性炭量约为13m3,空间速度(SV)约为20,OOOhr'在装置的入口和出口定期地测定排气中的ニ恶英类浓度,其结果是,在运转开始以来的I年以上的时间里,能够确保出口浓度低于O. 01ng-TEQ/m3N且除去率为99%以上。此外,与以往的排气处理装置相比,能够使设置面积在其1/3以下。
权利要求1.一种排气处理装置,通过所填充的粒状活性炭将排气中的有害物质吸附去除,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处理装置在内部设有活性炭盒, 在所述活性炭盒的内部,以排成一列的方式配置有填充有所述粒状活性炭的活性炭收纳部;供向所述活性炭收纳部流入的排气流动的污染气体通路;和供从所述活性炭收纳部流出的排气流动的洁净气体通路, 所述活性炭收纳部具有由所述粒状活性炭形成的活性炭层、和一组平行的气体通过面, 所述污染气体通路和所述洁净气体通路具有使排气的主流动方向与所述活性炭层的厚度方向成正交方向的形状, 所述气体通过面由刚性部件限制,且当在所述活性炭收纳部中填充了所述粒状活性炭时、所述气体通过面在所述活性炭层的厚度方向上所产生的变形量为20mm以内。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炭收纳部具有外框, 所述刚性部件是设于所述外框上并与所述气体通过面接触的中间支承部件,或设置在所述污染气体通路和所述洁净气体通路的至少任一个通路中的限制部件。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炭收纳部具有外框, 所述刚性部件是设于所述外框上并与所述气体通过面接触的中间支承部件,和设置在所述污染气体通路和所述洁净气体通路的至少一个通路中的限制部件。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炭盒搭载在设于所述排气处理装置的内部的梁上,并且在所述活性炭盒的底面的边缘上具有实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或空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 在所述梁的与所述实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或所述空心圆形截面刚性部件接触的部分上具有方形截面的衬垫。
5.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炭盒的构成部件的一部分通过螺栓和/或螺母而被紧固固定,所有的所述紧固固定部或一部分所述紧固固定部在整个外周被实施了密封焊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炭盒的构成部件的一部分通过螺栓和/或螺母而被紧固固定,所有的所述紧固固定部或一部分所述紧固固定部在整个外周被实施了密封焊接。
7.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填充的所述粒状活性炭是粒径为O. 5mm以上且2. 4mm以下的圆柱状的成型炭。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填充的所述粒状活性炭是粒径为O. 5mm以上且2. 4mm以下的圆柱状的成型炭。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填充的所述粒状活性炭是粒径为O. 5mm以上且2. 4mm以下的圆柱状的成型炭。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填充的所述粒状活性炭是粒径为O. 5mm以上且2. 4mm以下的圆柱状的成型炭。
11.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炭收纳部具有与所述活性炭收纳部的壳体内表面和所述活性炭层双方紧贴的钢丝绒。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炭收纳部具有与所述活性炭收纳部的壳体内表面和所述活性炭层双方紧贴的钢丝绒。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炭收纳部具有与所述活性炭收纳部的壳体内表面和所述活性炭层双方紧贴的钢丝绒。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炭收纳部具有与所述活性炭收纳部的壳体内表面和所述活性炭层双方紧贴的钢丝绒。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炭收纳部具有与所述活性炭收纳部的壳体内表面和所述活性炭层双方紧贴的钢丝绒。
16.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炭收纳部具有与所述活性炭收纳部的壳体内表面和所述活性炭层双方紧贴的钢丝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气处理装置,其既能够在确保有害物质的去除效率的同时减少粒状活性炭的填充量又能够使装置与以往相比小型化。所述排气处理装置在内部设有活性炭盒,在所述活性炭盒的内部配置有活性炭收纳部,所述活性炭收纳部具有由粒状活性炭形成的活性炭层、和一组平行的气体通过面,所述气体通过面由刚性部件限制,使得当在所述活性炭收纳部中填充了所述粒状活性炭时、所述气体通过面在所述活性炭层的厚度方向上所产生的变形量为20mm以内。
文档编号B01D53/04GK202590575SQ20122003167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9日
发明者木村阳介, 迁俊昭, 真弓贵雄, 鲇川将, 平山敦 申请人:Jfe(杰富意)工程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