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末物料无死角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384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末物料无死角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设备,更具体地是指一种粉末物料无死角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制品(PTFE)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国防、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聚四氟乙烯树脂加入助挤剂预压成坯体后,使其强行通过具有锥度的模具,获得排列均匀的纤维状物体,再经烧结成型的工艺过程称为推压成型或糊膏挤出成型。

推压生产线是完成以上工艺过程的专用设备,生产线通常包括塑料混合机、预压机、推压机、烧结炉、收卷装置等。塑料混合机是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目前常见的塑料混合机如图1所示,其混合筒多采用由一横向圆筒1及其两端各一圆台筒2所构成的容腔结构,通过电机3带动其水平轴向转动,从而对其内的塑料原料进行混合。由于其混合腔的结构特性,因此在混合时,其内的原料仅呈轴向运动,运动线路单一,因此混合不够充分。另外,圆筒与圆台筒连接处还存在死角,进一步妨碍了原料的混合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粉末物料无死角混料装置,能够适用于聚四氟乙烯预压成型的连续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粉末物料无死角混料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混合筒、与混合筒相连的旋转机构,所述的混合筒包括混合段和出口段,混合段内部呈球形腔体,且一端设有敞口,所述的出口段连接于混合段的敞口处。

所述的出口段包括相连的收口段和外扩段,收口段呈向外渐变小的喇叭形腔体,外扩段呈向外渐变大的喇叭形腔体。

所述的出口段呈直筒形腔体,且直筒形腔体与球形腔体之间呈圆弧过渡。

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驱动器和旋转传动轴,旋转传动轴一端与混合筒相连,另一端与驱动器活动连接。

所述的球形腔体为3/4~5/6的球形腔体。

所述的混合筒的筒壁设计为内外两层,内层为不锈钢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粉末物料无死角混料装置,通过将主要的混合段设计为一个球形腔体,如此,在腔体内混合的物料不仅是呈轴向转动,而且受球形腔体内壁的导向作用,以实现360度的自由旋转,大大提高了混合效果,使得物料混合充分,而且由于球形腔体内壁无死角,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效果。另外,通过设置出口段,能够避免在旋转混合时物料的漏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塑料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粉末物料无死角混料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粉末物料无死角混料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粉末物料无死角混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同样也包括横向设置的混合筒10、与混合筒10相连的旋转机构20,不同的是,所述的混合筒10包括混合段11和出口段,混合段11内部呈球形腔体,且一端设有敞口,所述的出口段连接于混合段11的敞口处。使用时,通过出口段将塑料粉末物料置于混合段11内,并通过旋转机构20进行驱动轴向旋转,物料在球形腔体内,不仅是呈轴向转动,而且还受球形腔体内壁的导向作用,以实现360度的自由旋转,大大提高了混合效果,使得物料混合充分,由于球形腔体内壁无死角,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效果。而设置出口段,则能够避免在旋转混合时物料的漏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出口段如图2所示,包括相连的收口段12和外扩段13,收口段12呈向外渐变小的喇叭形腔体,外扩段13呈向外渐变大的喇叭形腔体,如此结构的出口段,方便物料的加入和取出,也不会产生死角。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出口段如图3所示,呈直筒形腔体14,且直筒形腔体14与混合段11的球形腔体之间呈圆弧过渡15,如此结构更为简单,制作方便。

经过反复计算和试验,所述的球形腔体采用3/4~5/6的球形腔体,效果较为明显。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旋转机构20包括驱动器21和旋转传动轴22,旋转传动轴22一端与混合筒10相连,另一端与驱动器21通过万向联轴器23等机构以实现活动连接,如此,在装料和混料时候,可驱动混合筒10向上抬起30~50°,避免物料掉落,卸料时,可驱动混合筒10向下倾斜,方便卸料。

另外,所述的混合筒10的筒壁设计为内外两层,内层为不锈钢材料并进行剖光处理,使用寿命长,表面光滑,有利于物料的混合。当然,还可以在混合筒10内加设一些球形、曲面、波浪形或流线形等形状的搅拌导板,以进一步增强搅拌混合的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的粉末物料无死角混料装置,采用球形混合腔体替代传统的圆筒形混合腔体,在混合时,物料不仅是呈轴向转动,而且受球形腔体内壁的导向作用,还可以实现360度的自由旋转,大大提高了混合效果,使得物料混合充分,而且由于球形腔体内壁无死角,进一步提高了混合效果。另外,通过设置出口段,能够避免在旋转混合时物料的漏出。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