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纳滤膜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155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纳滤膜元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纳滤膜元件。



背景技术:

纳滤过程的关键是纳滤膜。对膜材料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高、耐酸碱及微生物侵蚀、耐氯和其它氧化性物质、有高水通量及高盐截留率、抗胶体及悬浮物污染,价格便宜且采用的纳滤膜多为芳香族及聚酸氢类复合纳滤膜。膜组件的形式有中空纤维、卷式、板框式和管式等。其中,中空纤维和卷式膜组件的填充密度高,造价低,组件内流体力学条件好;但是这两种膜组件的制造技术要求高,密封困难,使用中抗污染能力差,对料液预处理要求高。而板框式和管式膜组件虽然清洗方便、耐污染,但膜的填充密度低、造价高。因此,在纳滤系统中多使用中空纤维式或卷式膜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纳滤膜元件,具有流道短、流速块、产水效率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纳滤膜元件,该新型纳滤膜元件包括底座、中心管、集水管、纳滤层,所述底座中间为中空的集水仓,上端设有多个螺孔,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中心管和集水管下端外侧均设有与螺孔相螺合的外螺纹,所述中心管和集水管螺接在螺孔中,所述集水管侧面设有进水口、顶端封闭,所述中心管和集水管外均卷绕有纳滤层。

优选的,所述纳滤层包括依次叠放的纯水导流网、纳滤膜、浓水导流网。

优选的,所述中心管上端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为六棱柱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集水管,每个集水管外均卷绕纳滤层,减短了纯水流道,使纯水快速的汇入集水仓内,从而增加了流速,加大了产水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效果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中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集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2-中心管、3-集水管、4-纳滤层、5-螺孔、6-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4所示,一种新型纳滤膜元件,该新型纳滤膜元件包括底座1、中心管2、集水管3、纳滤层4,底座1中间为中空的集水仓,上端设有多个螺孔5,下端设有出水口,中心管2和集水管3下端外侧均设有与螺孔相螺合的外螺纹,中心管2和集水管3螺接在螺孔5中,集水管3侧面设有进水口、顶端封闭,中心管2和集水管3外均卷绕有纳滤层4。通过设置多个集水管3,每个集水管3外均卷绕纳滤层4,减短了纯水流道,使纯水快速的汇入集水仓内,从而增加了流速,加大了产水效率。

其中,纳滤层4包括依次叠放的纯水导流网、纳滤膜、浓水导流网;中心管2上端设有固定槽6,固定槽6为六棱柱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