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分子隔热涂料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651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新型高分子隔热涂料反应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装置,特别是新型高分子隔热涂料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其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加速反应进行的搅拌桨。反应溶液及固体反应物在搅拌浆的作用下,在反应釜内混合、反应。通常,会在反应釜的釜体内竖直设置一个搅拌柱,在搅拌柱上设置有搅拌桨来搅拌反应物使其反应,但是仅仅只有搅拌桨的作用还不能使反应物充分反应。并且,现有反应釜没有配套的过滤装置,在反应完成后往往还需要增加一道过滤工序,效率低。所以新型高分子隔热涂料反应釜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一项关于反应釜的实用新型,该实用新型的授权公众号为:CN 204602184 U。包括反应釜壳体,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壳体顶部的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壳体底部的第一出料口,以及垂直延伸入所述反应釜壳体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顶部设有与其通过联轴器相连接的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连接有一电机;所述反应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壳体外侧的加热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壳体底部的过滤槽。但是其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该实用新型从结构上来看,采用的是从内部进行搅拌加快反应速度。但是由于长期的运转和高温的影响,会造成装置损害而无法进行搅拌工作,反应釜的结构又很难对搅拌装置进行及时更换,所以内部进行搅拌运动会严重的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稳定。高效的新型高分子隔热涂料反应釜。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分子隔热涂料反应釜,包括框架;所述框架顶端通过固定卡头与搅拌杆连接,所述搅拌杆末端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杆通过密封件与反应釜穿插连接,所述反应釜顶端设有透气口,所述反应釜底端内部设有釜底夹层,所述釜底夹层内部设有加热管。

进一步,所述反应釜表面设有入口阀和出口阀,所述入口阀通过冷却管与出口阀连接。所述冷却管呈螺旋状。

更进一步,所述反应釜外部装有槽碗,所述槽碗上设有若干位移槽,所述位移槽通过卡位凸起与槽轮连接,所述卡位凸起通过转臂与槽轮连接,所述槽轮首端通过贴釜层与反应釜接触连接,所述槽轮末端通过转轴与转动电机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槽碗下方设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下方设有收料箱,所述收料箱内部设有收集皿,所述槽碗底部设有密封阀,所述密封阀通过管道贯穿反应釜,所述反应釜通过管道贯穿旋转台和收料箱与收集皿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新型高分子隔热涂料反应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从结构上来讲,采用了槽轮的特性,将反应釜从外部进行自身转动,这样便改变了损耗方向,同时也为更换转动装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高分子隔热涂料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反应釜的底部截面图。

图3为槽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框架、2为固定卡头、2-1为搅拌杆、2-2为搅拌叶、2-3为密封件、3为冷却管、3-1为入口阀、3-2为出口阀、4为反应釜、4-1为透气口、4-2 为密封阀、4-3为釜底夹层、4-4为加热管、5为通道、6为槽轮、6-1为槽碗、 6-2为旋转台、6-3为贴釜层、6-4为转臂、6-5为转轴、6-6为转动电机、6-7 为卡位凸起、6-8为位移槽、7为收料箱、7-1为收集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高分子隔热涂料反应釜,包括框架;所述框架1顶端通过固定卡头2与搅拌杆2-1连接,所述搅拌杆2-1末端设有搅拌叶 2-2,所述搅拌杆2-1通过密封件2-3与反应釜4穿插连接,所述反应釜4 顶端设有透气口4-1,所述反应釜4底端内部设有釜底夹层4-3,所述釜底夹层 4-3内部设有加热管4-4。其中,本实用新型以框架1为主体,所述框架1在整体结构中起到支撑的作用。为了将反应釜4进行定位,在所述框架1顶端通过固定卡头2与搅拌杆2-1连接,所述搅拌杆2-1通过密封件2-3与反应釜4穿插连接,这样便将反应釜4与搅拌杆2-1进行转动定位。为了将反应釜4中的反应速度进行加速,所述搅拌杆2-1末端设有搅拌叶2-2。这样便可以在转动的过程中完成搅拌运动。进行反应时,加热也是一种加快反应速度的一种处理方式。所以,在所述反应釜4底端内部设有釜底夹层4-3,所述釜底夹层 4-3内部设有加热管4-4。这样可以通过加热管4-4对反应釜4进行反应加热。

如图1所示,所述反应釜4表面设有入口阀3-1和出口阀3-2,所述入口阀 3-1通过冷却管3与出口阀3-2连接。所述冷却管3呈螺旋状。其中,在反应釜4进行反应的过程中,也有时会需要及时的降温。所以在所述反应釜4表面设有入口阀3-1和出口阀3-2,所述入口阀3-1通过冷却管3与出口阀3-2连接。这样可以将冷却液从入口阀3-1灌入,经过冷却管3时对反应釜4内部进行有效的散热,最终再通过出口阀3-2排出。为了增加冷却液的散热面积,将所述冷却管3设置成了螺旋状。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反应釜4外部装有槽碗6-1,所述槽碗6-1上设有若干位移槽6-8,所述位移槽6-8通过卡位凸起6-7与槽轮6连接,所述卡位凸起6-7通过转臂6-4与槽轮6连接,所述槽轮6首端通过贴釜层6-3与反应釜4 接触连接,所述槽轮6末端通过转轴6-5与转动电机6-6连接。其中,为了让反应釜4内部的搅拌杆2-1进行均匀的搅拌。在所述反应釜4外部装有槽碗6-1,再将槽碗6-1与槽轮6连接,所述槽碗6-1通过槽轮6上的转臂6-4进行卡位式的旋转运动,再配合转动电机6-6对槽轮6驱动,最终完成反应釜4的转动。

如图1所示,所述槽碗6-1下方设有旋转台6-2,所述旋转台6-2下方设有收料箱7,所述收料箱7内部设有收集皿7-1,所述槽碗6-1底部设有密封阀4-2,所述密封阀4-2通过管道5贯穿反应釜4,所述反应釜4通过管道5贯穿旋转台 6-2和收料箱7与收集皿7-1连接。其中,为了保证反应釜4所反应出来的最终产物能够有效的进行收取,在所述槽碗6-1下方设置了收料箱7。为了保证反应物对地面无接触污染,在所述收料箱7内部设置了收集皿7-1来对反应物进行收集。为了有效收集,在所述槽碗6-1底部设有密封阀4-2,再将管道5直接将反应釜4与收集皿7-1相互连接。为了保证反应釜4能够平稳的转动,在所述槽碗6-1下方设有旋转台6-2。

综上,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反应物料进行填装,将所有装置调整到位。启动电源,所述转动电机6-6带动槽轮6转动,所述槽轮6有带动槽碗6-1进行转动,最终槽碗6-1带动反应釜4进行转动。等待反应物反应完成后,将所述反应物从收料箱7内部的收集皿7-1内进行收集。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