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元件和用于制造过滤元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3580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过滤元件和用于制造过滤元件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安装在壳体中、特别是压力容器中的过滤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大体上中空的圆柱形起褶的过滤器,用于将液体从气溶胶分离,特别是将油从气溶胶分离,例如用于空气的除油,例如至少一个圆柱形缠绕的分离器元件。



背景技术:

从wo2013024105a1已知过滤器,用于来源于空气压缩机或真空泵的空气的除油。在此过滤器中,起褶的过滤器和过滤器的盖元件的u形沟槽之间的密封连接通过使用粘接剂或密封剂产生。然而,使用粘接剂用于固定起褶的过滤器是昂贵的,并且此外由于化学和热稳定性的部分不确定性其是有问题的。

从wo9628238a1已知另一个过滤器插入件。在此过滤元件中,缠绕在支撑管上的起褶的过滤器通过凸缘连接或者形成凸缘的方式与过滤器壳体的安装凸缘连接。凸缘在这里被理解为通过圆形或椭圆形金属片材的边缘的直角弯曲产生的连接部。从wo9628238a1已知的凸缘连接允许省略过滤元件的端部面上的起褶的过滤器的粘接部。为了产生此凸缘连接,凸缘环被布置在空气除油元件的端部区域中。此凸缘环是没有整体形成在过滤元件的端部面盖元件中的单独的元件。凸缘环本身是不带凸缘的,而是用作为反支撑件,用于被引入安装凸缘和支撑管中的卷边部(bead)。

本发明的目标是开发前述类型的过滤元件和前述类型的方法,使得过滤元件以紧凑方式设计并且便宜和易于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此目标通过过滤元件实现,所述过滤元件设置用于安装在壳体中,包括至少一个大体上中空的圆柱形起褶的过滤器和设计为覆盖起褶的过滤器的轴向端部区域的两个盖元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起褶的过滤器的各自轴向端部区域通过轴向压缩力抵靠盖元件按压,并且各自密封区域形成在起褶的过滤器和盖元件之间。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和优势从其它权利要求、描述和附图产生。

提出了待安装在壳体中的过滤元件,其中过滤元件包括设计为将液体从气溶胶分离的至少一个大体上中空的圆柱形起褶的过滤器,以及设计为覆盖起褶的过滤器的轴向端部区域的两个盖元件。所述至少一个起褶的过滤器的各自轴向端部区域中的每一个使用轴向压缩力被按压抵靠盖元件。所述至少一个起褶的过滤器在轴向方向被固定,并且各自的密封区形成在起褶的过滤器和盖元件之间。

过滤元件优选地设置用于至少50mbar的操作压力,特别优选地用于至少200mbar的操作压力。最多1bar的操作压力是有利的。对于其它应用,例如作为压缩机领域中的过滤元件,所述过滤元件可以被设计用于不同的、特别是更高的操作压力。

过滤元件的过滤介质可特别由无纺织物组成。起褶的过滤器可以被设计为多层包裹件或者还设计为单层圆柱。还可以设置多于一个起褶的过滤器,特别是一个主过滤器和一个副过滤器。盖元件可以特别地是端部板并且可由金属或塑料制成。

特别有利地,由于轴向压缩,起褶的过滤器在压缩区域中的其端部区域处,可承担相对于盖元件的密封功能,其是充分的以便能够省略粘接剂或密封剂。密封功能在此位置处由起褶的过滤器或一组起褶的过滤器的过滤介质来承担。尽管过滤介质有根本上的渗透性,但是该渗透性足够低,使得即使在操作压力下,当过滤元件如预期地被使用时,所述密封功能被维持。起褶的过滤器抵靠盖元件的接触压力有利地被合适地选择用于过滤元件将被使用的目的。

根据过滤元件的有利实施例,起褶的过滤器和各自盖元件之间的密封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在每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起褶的过滤器的轴向端部区域形成,其可抵靠各自盖元件平齐放置。替代地,密封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通过起褶的过滤器单元形成,在该情况下,起褶的过滤器的轴向端部区域可以抵靠至少一个另外的起褶的过滤器、特别是环形起褶的过滤器放置。过滤元件的两个轴向端部区域都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密封,或者起褶的过滤器可以被使用在压缩的起褶的过滤器的一个端部区域上且起褶的过滤器单元可以被使用在另一个端部区域上。原则上,然而,还可以想到起褶的过滤器在其端部区域中的一个处设置有粘接剂或密封剂,由此产生并密封到盖元件的连接。

通过起褶的过滤器或起褶的过滤器单元的压缩端部区域的方式提供密封功能具有以下优势:使用的过滤介质与粘接剂和密封剂相比通常更加化学耐用,其有利于过滤元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根据过滤元件的有利实施例,一个或更多个拉力锚固件可以被设置用于起褶的过滤器的轴向压缩,在该情况下起褶的过滤器的支撑管可以被特别地设置为拉力锚固件并且/或者径向围绕外起褶的过滤器的保护元件可以被特别地设置为拉力锚固件。一个或更多个牵引杆还可以通过盖元件。这些设置(provision)还可以彼此结合。起褶的过滤器在盖元件上的固定邻接有利地通过一个或更多个拉力锚固件来确保,即使当过滤元件在操作压力下操作时。

根据过滤元件的有利实施例,起褶的过滤器的支撑管可以被焊接至盖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以便实现轴向压缩。如果设置多个起褶的过滤器,则如果全部起褶的过滤器设置有支撑管是有利的。

根据过滤元件的有利实施例,起褶的过滤器的轴向延伸部可以大于其支撑管的轴向延伸部。因此,起褶的过滤器在其端部区域中的轴向压缩可以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实现。

过滤器插入件具有两个盖元件;在过滤元件的制造期间,两个盖元件都被布置在起褶的过滤器的相互相对的轴向端部区域上,并且起褶的过滤器在其轴向端部区域的每一个中被分别连接至所述盖元件中的一个。在本发明中,在不同的变体中两个盖元件都可以被同时连接至起褶的过滤器。在现有技术中,与之相比,其中起褶的过滤器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至盖元件,过滤元件的第一轴向端部区域被首先粘接至与其相关联的盖元件,然后必须等待直到粘接剂变干,并且只有那时过滤元件的相对的轴向端部区域才可被粘接至与其相关联的盖元件。

用于安装在壳体中的过滤元件的制造可以被有利地执行,使得设计用于将液体分离出气溶胶的中空的圆柱形起褶的过滤器或起褶的过滤器单元在轴向方向被轴向压缩力压缩抵靠设计用于覆盖起褶的过滤器或起褶的过滤器单元的轴向端部区域的盖元件,并且当维持轴向压缩时还产生起褶的过滤器或起褶的过滤器单元的轴向固定。

根据过滤元件的有利实施例,轴向压缩可以通过焊接支撑管和/或拉力锚固件和/或盖元件和起褶的过滤器之间的机械连接来形成,所述机械连接仅通过由盖元件的变形或重新形成而产生的盖元件的结构,盖元件的所述结构可能被设计为使得将起褶的过滤器夹持至盖元件。

因此,根据此有利实施例,本发明基于以下原理:仅通过盖元件的变形的方式将起褶的过滤器夹持在盖元件上。盖元件的变形优选地使用卷边或形成凸缘的技术实现。

在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中,起褶的过滤器或起褶的过滤器中的至少一个与盖元件或盖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之间的密封的、特别是气密的连接通过盖元件的变形产生。

盖元件可以是特别地由金属制成的至少一个端部板,在该情况下,端部板覆盖起褶的过滤器的前面和靠近前面的起褶的过滤器的侧向表面的至少一个区域,并且以此种方式连接至起褶的过滤器使得起褶的过滤器的清洁侧以气密的方式从环境分离。

盖元件和起褶的过滤器之间的机械连接仅通过由盖元件的变形或重新形成而产生的盖元件的结构形成,其中所述结构被设计为以一方式将过滤元件夹持至起褶的过滤器,从而被固定以抵抗滑动。

有利地,所述结构具有至少两个盖元件卷边部,其形成整体形成到盖元件中的凸缘。

在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起褶的过滤器被接收在盖元件中的u形沟槽中,在该情况下,为了将盖元件连接至起褶的过滤器,此u形沟槽的两个侧部具有至少一个盖元件卷边部并且所述盖元件卷边部被设计为夹持接收在沟槽中的起褶的过滤器,从而被固定以抵抗滑动。

为了实现最优的夹持效果,盖元件卷边部被有利地布置在沟槽的侧部的相互相对的区域上。

本发明的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特别是wo9628238a1)的区别在于,用于将盖元件连接至起褶的过滤器的具有两个相对的卷边部的凸缘被直接整体形成在盖元件中,其至少在一个位置处形成用于此目的的u形。

盖元件卷边部是盖元件中的槽形的凹部并且可以被按压进盖元件中,例如通过使用两个卷边辊(beadroller)的卷边机(beadingmachine)机械地按压进盖元件中。替代地,盖元件卷边部还可使用卷边锤人工地产生。

为了接收起褶的过滤器中的至少一个的整个轴向端部区域,当在横向于过滤元件的纵向轴线的截面中观察时,所述沟槽优选地形成为是大体上环形的。为了实现可能的最均匀的夹持动作,盖元件卷边部有利地包围沟槽的侧部的整个周边。

过滤元件可具有两个盖元件或端部板,例如,其中的每一个被布置在起褶的过滤器的相对的轴向端部区域上。在两个盖元件的情况下,带有通过将每个盖元件变形或重新形成的方式来形成的盖元件卷边部的结构被有利地整体形成到两个盖元件中。

过滤元件可具有至少两个起褶的过滤器,特别是至少一个主起褶的过滤器和至少一个副起褶的过滤器。在此情况下,至少两个起褶的过滤器的轴向端部区域可以被接收在沟槽中,在该情况下起褶的过滤器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至少一个间隔部(例如至少一个插入元件)的方式彼此间隔开。因此,例如,仅一个结构可以被整体形成进盖元件中,从而盖元件例如仅在一个位置中形成u形。

替代地,所述至少一个盖元件可具有u形沟槽,用于起褶的过滤器中的每一个。在此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盖元件形成在至少两个位置处的u形。

各自的至少一个u形沟槽例如通过插入设计为支撑起褶的过滤器的至少一个支撑管来直接或间接地倚靠与其相关联的中空圆柱形起褶的过滤器的上表面、内侧向表面和外侧向表面。

在本发明的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过滤元件的以下元件,即

-所述至少一个起褶的过滤器,

-所述至少一个盖元件,

-可选地,布置在沟槽中的至少一个轴向作用的密封元件,

-可选地,用于支撑起褶的过滤器的至少一个特别是金属支撑管,以及

-可选地,至少一个管状的,特别是金属保护元件,特别是网格状的、穿孔的金属支撑管,其围绕起褶的过滤器的外侧向表面,

以纯机械方式彼此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仅通过起褶的过滤器的金属元件(特别是盖元件以及可选地支撑管和/或保护元件)的变形来形成。

在过滤元件的制造期间,起褶的过滤器首先被有利地插入盖元件的u形沟槽中,并且,为了将插入盖元件的沟槽中的起褶的过滤器与盖元件连接,至少一个盖元件卷边部通过盖元件被按压进入沟槽的两个侧部中,使得盖元件卷边部夹持起褶的过滤器,从而被固定以抵抗滑动。

本发明的可能的应用可以在基于缠绕的分离介质的所有类型的分离器中找到。这些中的一些当前的示例是具有和不具有凸缘以及油分离盒(所谓的旋压部(spin-ons))的油分离器,以及用于曲柄箱通风的油分离器。

附图说明

如以上已经讨论的,有各种可能性来以有利方式形成和开发本发明。附图的以下描述产生进一步的优势。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描述和权利要求包含组合的很多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有利地单独考虑所述特征并且产生其进一步的合理组合。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元件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其依据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造;

图2示出了图1的过滤元件的等轴测纵向视图,没有卷边机的卷边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过滤元件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其依据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造;

图4示出了根据图3的过滤元件的等轴测纵向截面视图,其中此过滤元件安装在壳体中;

图5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过滤元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其中径向地布置在外侧上的保护元件用作拉力锚固件;

图6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过滤元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其中支撑管用作拉力锚固件;

图7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图6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变体的细节,其中支撑管用作拉力锚固件;

图8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图6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变体的细节,其中支撑管用作拉力锚固件;

图9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过滤元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其中起褶的过滤器单元被用于轴向密封;

图10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根据图9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

图11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过滤元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其中轴向延伸的支撑管被设计为比相关联的起褶的过滤器更长;

图12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变体的细节,具有支撑管和盖元件的夹持连接变体;

图13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变体的细节,具有支撑管和盖元件的焊接连接;

图14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过滤元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其中起褶的过滤器具有比支撑管更大的轴向延伸部;

图15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图14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变体的细节,具有支撑管和盖元件的互锁连接变体;

图16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图14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变体的细节,具有支撑管和盖元件之间的结合台阶;

图17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图16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变体的细节,具有在结合台阶之后的变形台阶;

图18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过滤元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其中支撑管被焊接至盖元件;

图19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过滤元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其中支撑管待被焊接至盖元件;

图20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9的过滤元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其中支撑管被焊接至盖元件。

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元件和特征设置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关于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例、特征和优势的以下解释涉及(除非另有说明)图1和2中示出的过滤元件100以及涉及图3和4中示出的过滤元件100二者。过滤元件100具有纵向轴线110并且优选地形成为中空圆柱。

图1示出了在其制造期间的过滤元件100的第一实施例。在此过滤元件100的制造期间,用于从气溶胶分离液体的两个中空的圆柱形起褶的过滤器10、20,即主起褶的过滤器10和副起褶的过滤器20,以纯机械的方式连接至布置在起褶的过滤器10、20的各自端部面上的盖元件30、40,即连接至第一端部板30和第二端部板40。

盖元件30、40,特别是端部板30、40,被设置用于覆盖过滤元件10、20的各自轴向端部区域12、14和22、24,特别是前部区域或盖表面的目的。

第二端部板40是设计为覆盖过滤元件100的盖子。第一端部板30和起褶的过滤器10、20之间的连接仅通过将第一端部板30变形或重新形成来设置。在此情况下,端部板30通过以下方式变形或重新形成:起褶的过滤器10、20被夹持在端部板30上从而被固定以抵抗滑动。

待过滤的气溶胶的流动方向通过箭头的方式在图1中标出。

端部板30具有u形沟槽50,用于接收起褶的过滤器10、20的端部面。此u形沟槽50围绕中空圆柱形起褶的过滤器10、20的整个环形轴向端部区域。盖元件30的沟槽50具有底部52,所述底部52带有第一侧部54和第二侧部56。

为了实现最优的过滤效果,起褶的过滤器10、20通过至少一个间隔部96(例如通过至少一个插入元件)彼此分离。

为了产生起褶的过滤器10、20和第一端部板30之间的连接,至少一个盖元件卷边部58通过卷边机的卷边辊200的方式被按压在沟槽50的所述两个侧部54、56上,使得盖元件卷边部58将起褶的过滤器10、20夹持在沟槽50中,从而被固定以抵抗滑动。盖元件卷边部58可以特别地被设计为采用盖元件30的u形沟槽50的通道状凹部或滚花(knurling)形式的盖元件卷边部。

图3和4示出了本发明的过滤元件100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此第二实施例中,端部板30具有两个u形沟槽50、60。在此情况下起褶的过滤器10、20中的各自的一个被插入到沟槽50、60中的一个中。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盖元件30和第二盖元件40二者,即第一端部板30以及第二端部板40二者,仅通过将盖元件30、40变形或重新形成而被连接至起褶的过滤器10、20。沟槽60具有第一侧部64和第二侧部66。

图4将过滤元件100示出为壳体102中的插入件。在此情况下,48指示过滤元件100的紧固凸缘,其设计用于将过滤器插入件100紧固在壳体102中(图4)。紧固凸缘48布置在过滤元件100的一个端部处并且以环形方式围绕起褶的过滤器10、20。紧固凸缘48被夹持在壳体盖和壳体罐之间。

壳体102具有用于待过滤的介质流入的壳体盖中的中心流动开口104,以及用于已过滤流体的壳体罐中的侧向出流开口108。

具体地,起褶的过滤器10、20在第一方法步骤(i)中分别围绕支撑管70、80缠绕,例如,特别是由金属制成、设计为支撑起褶的过滤器10、20的一个支撑管。为了阻止流动通过过滤元件100的气溶胶的流被阻碍,支撑管有利地具有穿孔或孔。支撑管70、80被特别设计为中心管,用于支撑各自的起褶的过滤器10、20。

在随后的方法步骤(ii)中,利用支撑管70、80将起褶的过滤器10、20插入过滤元件100的第二端部板40的所述至少一个沟槽60中。因此,过滤元件100的第二端部板40的所述至少一个沟槽60被有利地形成为还接收支撑管70、80中的至少一个。

在随后的方法步骤(iii)中,第一端部板30被放置到起褶的过滤器10、20的轴向端部区域上,其中此轴向端部区域与第二端部板40相对地定位,或者起褶的波纹管10、20的轴向端部区域30被插入沟槽60中。因此,第一端部板的所述至少一个沟槽50被有利地设计为接收起褶的过滤器10、20中的至少一个的轴向端部区域12、22和支撑管70、80中的至少一个的轴向端部区域。

在随后的方法步骤(iv)中,所述两个端部板30、40,即第一端部板30和第二端部板40,通过卷边或形成凸缘的技术的方式,通过盖元件卷边部58、68的按压(例如同时)被连接至起褶的过滤器10、20。其它盖元件卷边部68可以特别地是另外的盖元件40的u形沟槽60的通道状凹部或滚花。

在图3和4中示出的过滤元件100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管卷边部72、74、82、84被按压进布置在第一沟槽50中的支撑管70以及布置在第二沟槽50中的支撑管80二者中。在图1和2中示出的过滤器插入件100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其中两个支撑管被布置在相同的沟槽50中,支撑管卷边部82、84仅被按压进布置在第二起褶的过滤元件20上的支撑管80中。支撑管卷边部72、74和82、84被设计为与沟槽50或60的盖元件卷边部58和68相互作用,使得起褶的过滤器10、20夹持在沟槽50或60中。如图1中示出的,支撑管卷边部72、82可直接倚靠与其关联的端部板30、40的盖元件卷边部58、68。支撑管卷边部72、74或82、84可以例如被实施为各自支撑管70、80的通道状凹部或滚花。

为了利于处理过滤元件100并且保护与设计用于排放已净化气体或者用于供应待净化的气溶胶的过滤元件100的内空腔106相对的第一过滤元件10的侧向表面,管形的,特别是金属保护元件90,特别是网格状的穿孔的金属保护管,可以围绕第一起褶的过滤器10的侧向表面布置并且通过卷边或形成凸缘的技术的方式夹持在第一起褶的过滤器10的侧向表面上。如图1至4中所示,保护元件90可因此包括至少一个特别是周向保护元件卷边部92、94,其中保护元件卷边部92、94设计为将支撑元件90夹持在起褶的过滤器10、20的最外部的侧向表面上,从而被固定以抵抗滑动。

在图1和2中示出的过滤元件100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置在第二端部板40的区域中的保护元件卷边部94与相对的盖元件卷边部68相互作用,使得所述两个起褶的过滤器10、20被夹持在此保护元件卷边部94和相对的盖元件卷边部68之间。

在图3和4中示出的过滤元件100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布置在第二端部板40的区域中的保护元件卷边部94与相对的盖元件卷边部68相互作用,使得第一起褶的过滤器10被夹持在此保护元件卷边部94和相对的盖元件卷边部68之间。

为了密封起褶的过滤器10、20和第二端部板40之间的连接,至少一个轴向作用的密封元件可被应用(特别是喷涂或放置)到第二端部板40的u形沟槽60的底部62上,例如在将支撑元件90夹持到起褶的过滤器10、20的最外部的侧向表面之后。

简言之,本发明的方法的有利实施例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i)将起褶的过滤器10、20的过滤材料(特别是无纺织物)缠绕到特别是金属支撑管70、80上;

(ii)利用轴向端部区域14、24将支撑管70、80插入特别是金属端部板40中,特别是插入第二端部板40的u形沟槽60中;

(iii)利用其至少一个u形沟槽50将特别是金属端部板30放置到起褶的过滤器100的与第二端部板40相对的端部面(轴向端部区域12、22)上;

(iv)通过卷边的方式将无纺织物绕组10、20与端部板30连接,并且同时通过卷边的方式将无纺织物绕组10、20连接至第二端部板40;

(v)可选地,围绕最外部的无纺织物绕组10布置金属保护元件或保护筛网(screen)90,然后再次卷边;以及

(vi)可选地,将密封元件应用至第二端部板40。

在图1至4中示出的过滤元件100的两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这些过滤元件100的所有元件(包括所有分离介质)仅通过机械方式而不使用粘接剂或密封剂彼此连接。过滤元件100的所有元件通过至少一个夹持连接的方式彼此连接,其中夹持连接只通过过滤器插入件100的金属元件的变形形成。金属元件的变形通过卷边或形成凸缘的技术的方式实现。在此情况下,盖元件30、40,支撑管70、80以及保护元件90被卷边或形成凸缘。

替代卷边技术,还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方法。

图5中示出了过滤元件100的这样的替代构造。图5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过滤元件10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其中径向地布置在外侧上的保护元件90用作拉力锚固件46。保护元件90,特别是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保护管,在第一盖元件30上径向向内形成凸缘,并且因此形成径向内盖98,所述径向内盖98从外部倚靠第一盖元件30的边缘32。起褶的过滤器10、20通过其轴向端部区域12、22倚靠盖元件30。

第二盖元件40通过保护元件90中的卷边部94被结合至,特别是冷焊接至在起褶的过滤器10、20的轴向端部区域14、24上覆盖起褶的过滤器10、20的平面的环形区域和紧固凸缘48之间的壁。第二盖元件40在此点处具有凸起45。

两个起褶的过滤器10、20被布置为其支撑管70、80相对于彼此同轴。第二径向内起褶的过滤器20被放置为其两个端部区域22、24作为在其支撑管80上的各自密封区域26、28,以形成密封。在第一盖元件30上,第二起褶的过滤器20的端部区域22倚靠盖元件30的弯曲内部和光滑外边缘32之间的台阶,并且在第二盖元件40上,起褶的过滤器20的颠倒的端部区域24倚靠第二盖元件40的环形的轴向向内指向的部分41。第一起褶的过滤器10放置为其轴向端部区域12、14在盖元件30、40上平齐,其每一个形成密封区域16、18。将保护元件90固定在第一和第二盖元件30、40上轴向地固定了起褶的过滤器10、20,其被抓握在盖元件30、40之间,而起褶的过滤器10、20在盖元件30、40上的接触压力被维持。

图6至8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设计为拉力锚固件46的支撑管70、80的变体。支撑管70、80的拉力锚固功能用于起褶的过滤器10、20的端部区域12、14、22、24的轴向压缩。起褶的过滤器10、20被布置为其支撑管70、80在第一盖元件30的边缘32上。边缘32可以被形成为沟槽并且可以由外轴环(collar)在径向外部界定和由轴向向内指向的凸起38在径向内部界定。支撑管70、80具有比起褶的过滤器10、20轴向更大的延伸部。起褶的过滤器10、20的端部区域12、14、22、24还形成起褶的过滤器10、20的各自密封区域16、18、26、28。

在图6中,支撑管70、80部分通过下盖元件30的边缘32并且被弯圆。图7示出了一变体,其中支撑管70、80部分通过第一盖元件30的边缘32并且通过固定销或夹板固定。图8示出了一变体,其中支撑管70、80部分通过第一盖元件30的边缘32并且被锤入,使得可以通过支撑管70、80施加拉伸应力。

在过滤元件100的相对的端部处,支撑管70、80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或者如以上或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中的那样被紧固至第二盖元件40。

图9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过滤元件10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其中起褶的过滤器单元42被用于轴向密封。图10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根据图9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起褶的过滤器单元42分别包括起褶的过滤器10、20和采用平坦环43形式的另外的起褶的过滤器44。环43被布置在所述两个起褶的过滤器10、20下方的第一盖元件30的边缘32上。起褶的过滤器10、20以力f轴向地按压进入环43中并且压缩所述环43,使得轴向密封至少通过环43产生。第一盖元件30上的起褶的过滤器单元42轴向上比支撑管70、80更长。各自的起褶的过滤器10、20有利地在最靠近盖元件的端部上具有至少与相关联的支撑管10、80相同的轴向延伸部,优选地具有比相关联的支撑管10、80更大的轴向延伸部。

在过滤元件100的相对的端部处,支撑管70、80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或者如以上或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中的那样被紧固至第二盖元件40。

图11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过滤元件10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图12示出了根据图11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变体的细节,其具有支撑管70和盖元件30的夹持连接变体,用于轴向固定,并且图13示出了根据图11的实施例的变体的细节,其具有支撑管70和盖元件30的焊接连接。

第一支撑管70在其轴向延伸部比相关联的第一起褶的过滤器10更长。另一方面,具有第二起褶的过滤器20的支撑管80比起褶的过滤器20更短,其中在附图中较低的起褶的过滤器20的至少端部区域22在支撑管80的下端部上弯曲。沟槽31径向向内连接至第一盖元件30的外边缘32,在所述沟槽31中第一支撑管70相对于其起褶的过滤器10以其轴向突出部突出,并且倚靠径向外沟槽壁。第二支撑管80利用起褶的过滤器20的弯曲端部区域22突出进入沟槽31中并且倚靠沟槽31的径向内壁。以此方式,第一起褶的过滤器10通过其压缩在轴向端部处的端部区域12和第二起褶的过滤器20的弯曲端部区域22,作为起褶的过滤器10、20的各自密封区域16、26,提供密封。通过第一和第二起褶的过滤器10、20的轴向压缩,实现充分的密封效果。

在图12中,沟槽32的径向外壁被至少部分地径向向内按压,使得支撑管70可接合在其上的下切部33被形成在沟槽壁上。在图13中,沟槽壁保持大体上是直的,且支撑管70利用其突出部至少部分地焊接至沟槽31的径向外壁。

在过滤元件100的相对的端部处,支撑管70、80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或者如以上或以下描述的设计中的那样被紧固至第二盖元件40。

图14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过滤元件10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其中起褶的过滤器10、20具有比支撑管70、80更大的轴向延伸部。图15示出了图14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变体的细节,其具有支撑管70和第一盖元件30的互锁连接变体。图16示出了图14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变体的细节,具有支撑管70和第一盖元件30之间的结合台阶,并且图17示出了图16中的变体的细节,具有在结合台阶之后的变形台阶。

起褶的过滤器10、20被布置在第一盖元件30上,其被形成为台阶向内升高。从外边缘32开始,具有支撑管70的第一起褶的过滤器10被布置在所述外边缘32上,这接着是升高的平台34,接着是进一步升高的部分。第一支撑管70可以邻接边缘32和平台34之间的过渡部。第二支撑管80邻接平台34和进一步升高的部分之间的过渡部。

支撑管70和第一盖元件30之间的连接可以例如通过至少在一些区域中焊接来设置。

如图15中所示出的,通过至少部分地径向向外按压平台34和边缘32之间的过渡部,可以实现支撑管70和第一盖元件30之间的连接,因此,形成扭折部35,支撑管70可互锁在所述扭折部35上。

还可以想到的是,支撑管70在其自由端部处具有轴环,如图16中所示出的。轴环可以至少在一些区域中被焊接至盖元件30。替代地,如图17中所示出的,牢固地夹持支撑管70的轴环的卷边部36被例如按压到过渡部中,所述过渡部至少在平台34和边缘32之间的一些区域中变形。

第一起褶的过滤器10,以及可选地第二起褶的过滤器20,被抓握在第一盖元件30和第二盖元件(未示出)之间。在过滤元件100的相对的端部处,支撑管70、80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或者如以上或以下描述的设计中的那样被紧固至第二盖元件。

图18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过滤元件10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其中第一支撑管70至少被焊接至第一和第二盖元件30、40。在焊接之前,第一起褶的过滤器10可以在盖元件30、40之间的预拉力下被轴向抓握并且可以通过焊接部被轴向固定。焊接部99可以设置为焊缝或独立的点焊接部。焊接部99可以设置在支撑管70的外面上。

图19以纵向截面视图示出了过滤元件100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其中支撑管70待被焊接至盖元件30。起褶的过滤器10、20在轴向方向、至少在面向盖元件30的端部上,比其支撑管70、80更长。起褶的过滤器10、20被布置为其支撑管70、80在第一盖元件30的外边缘32上,并且通过力f被按压抵靠盖元件30,所述力f通过指向盖元件30的方向的箭头指示。

从边缘32径向向内继续,轴向向内指向的凸起38可以设置在盖元件30中。

起褶的过滤器10、20的轴向端部区域被按压并且由此被压缩,使得当其抵靠盖元件30平齐放置,其具有充分的密封功能。随后外支撑管70可以例如在其内接触表面上被焊接至盖元件30。焊接部99可以例如通过点焊接或者通过连续的或相对长的焊缝被设置,如图20中所指示的。

图20还示出了根据图19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变体,其中第二起褶的过滤器20被放置为其自由端部在第二支撑管80上。在此情况下,第二支撑管80可以倚靠凸起38。第二起褶的过滤器20的弯圆端部确保了足够的密封。

在过滤元件100的相对的端部处,支撑管70、80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或者如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中的那样被紧固至第二盖元件4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