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822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属于分离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固液分离是非均相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化工、轻工、制药、矿山、冶金、能源、环境保护等应用非常广泛,在许多生产过程中,过滤与分离机构是关键设备之一,其技术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许多过程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的可能性、工艺过程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制品质量、和能耗、环境保护等经济和社会效益。

申请号为201410420200.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真空抽吸式螺旋挤压固液分离系统,其通过挤压内筒内的挤压螺旋对物料进行挤压,挤压内筒设置在密封箱体内,且密封箱体连接真空机,从而通过真空抽吸力抽吸物料内的液体,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结构复杂,且由于使用过程中物料无法总是充满整个挤压内筒,从而导致密封箱上部与挤压内筒内的空腔的连通部分破坏了真空箱内的真空度,影响了对固料内液体的抽吸效果,分离效果较差,且固液分离不彻底,且分离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分离效果好且分离质量稳定的固液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筒、分离筒以及带动输送筒转动的动力模块,输送筒的两端密封设置,输送筒同轴套设在分离筒外并与分离筒相对转动,分离筒的至少一端伸出输送筒,输送筒内同轴设置有空心的输送绞龙,输送绞龙与输送筒相连并随输送筒同步转动,输送绞龙同轴套设在分离筒外,输送筒内的分离筒上设置有过滤部,分离筒连接有抽负压模块;

还包括进料模块和出料模块,进料模块和出料模块沿物料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进料模块设置在输送筒或分离筒上,出料模块设置在输送筒上。

优选的,所述的分离筒的内设置有隔板,将分离筒分隔为负压筒和进料筒,设置在输送筒内的进料筒上设置有与输送筒内腔连通的进料孔,形成所述进料模块,过滤部设置在负压筒上,且抽负压模块与负压筒连通。

优选的,位于所述输送筒内的分离筒筒壁上设置有与输送筒内腔连通的多个进液孔,进液孔由滤网封闭,形成所述过滤部。

优选的,所述的滤网为两端开口的筒状,滤网套设在分离筒外。

优选的,所述的出料模块包括出料筒以及空心的出料绞龙,出料筒同轴设置在输送筒的出料端,并与输送筒同步转动,出料筒为直径沿远离输送筒的方向逐渐变小的锥形,且出料筒的出料端与分离筒外壁间隔设置,出料绞龙同轴设置在出料筒内并与出料筒同步转动,且出料绞龙套设在分离筒外。

优选的,所述的出料筒的出料端设置有挡料环,挡料环滑动套设在分离筒外并与分离筒同轴设置,挡料环远离进料筒的一侧设置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推动挡料环将出料筒的出料端封闭。

优选的,所述的输送绞龙上设置有刮板,刮板设置在输送绞龙内侧。

优选的,所述的输送绞龙内侧与分离筒内壁间隔设置,且输送绞龙内侧设置有刷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固液分离装置仅仅包含一个输送筒和一个分离筒,结构简单,而且物料设置在分离筒和输送筒之间,使分离筒由物料内部抽吸固料内的液体,保证了分离筒时刻埋在物料内,避免了分离筒裸露破坏分离筒内真空度的问题,抽吸效果好,进而使分离效果好,其分离过程中不会受到进料不稳定的影响,分离效果稳定,且分离后固料内的液体含量少。

2、物料由进料筒进入,并通过进料孔进入到输送筒和分离筒之间,由于分离筒不转动,使进料方便,可以直接通过输送泵将物料送入进料筒内,并依靠输送泵的压力使物料进入到输送筒内。

3、滤网为筒状,方便与分离筒连接,并且使用过程中能够避免分滤网与分离筒脱离,使设备工作稳定。

4、通过出料绞龙将物料由出料筒送出,由于出料筒为锥形,从而能够与输送绞龙和出料绞龙相配合,对物料起到挤压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果;压紧弹簧推动挡料环将出料筒的出料端封闭。

5、压紧弹簧推动挡料环将出料筒的出料端封闭,能够与出料筒相配合对物料进行挤压,保证固液分离的效果。

6、刮板能够将附着在分离筒外壁的物料刮下,避免物料附着在分离筒外壁上将过滤部堵塞,刷毛能够与刮板相配合,对分离筒外壁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固液分离装置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输送筒 2、输送绞龙 3、出料筒 301、出料筒安装筒 4、出料绞龙 5、挡料环 6、压紧弹簧 7、分离筒 701、进液孔 702、负压筒 703、隔板 704、进料孔 705、进料筒 706、支撑环 8、端盖 801、端盖安装筒 9、刮板 10、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输送筒1、分离筒7以及带动输送筒1转动的动力模块,输送筒1的两端密封设置,输送筒1同轴套设在分离筒7外并与分离筒7相对转动,分离筒7的至少一端伸出输送筒1,输送筒1内同轴设置有空心的输送绞龙2,输送绞龙2与输送筒1相连并随输送筒1同步转动,输送绞龙2同轴套设在分离筒7外,输送筒1内的分离筒7上设置有过滤部,分离筒7连接有抽负压模块;还包括进料模块和出料模块,进料模块和出料模块沿物料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进料模块设置在输送筒1或分离筒7上,出料模块设置在输送筒1上。本固液分离装置仅仅包含一个输送筒1和一个分离筒7,结构简单,而且物料设置在分离筒7和输送筒1之间,使分离筒7由物料内部抽吸固料内的液体,保证了分离筒7时刻埋在物料内,避免了分离筒7裸露破坏分离筒7内真空度的问题,抽吸效果好,进而使分离效果好,其分离过程中不会受到进料不稳定的影响,分离效果稳定,且分离后固料内的液体含量少。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输送筒1为水平设置的圆筒,输送筒1的两端敞口设置,分离筒7也为水平设置的圆筒,分离筒7的长度大于输送筒1的长度,分离筒7与输送筒1同轴设置,且分离筒7的两端分别伸出输送筒1。进料模块设置在分离筒7的右端,出料模块设置在输送筒1的左端,且抽真空模块与分离筒7的左端连通。

输送绞龙2设置在输送筒1和分离筒7之间,且输送绞龙2的长度与输送筒1的长度相等,输送绞龙2与输送筒1同轴设置,并套设在分离筒7外,输送绞龙2与输送筒1同轴连接并与输送筒1保持同步转动,分离筒7固定设置,输送绞龙2的内侧与分离筒7外壁间隔设置,输送绞龙2的内侧设置有刷毛,并通过刷毛对分离筒7外壁进行清扫,避免物料附着在分离筒7外壁上,对过滤部造成堵塞。输送绞龙2内侧还设置有刮板9,刮板9的长度方向沿输送筒1的轴线方向设置,刮板9用于辅助刷毛将附着在分离筒7外壁的物料刮下,刮板9设置在输送绞龙2物料输送方向的前侧。

出料模块包括出料筒3以及空心的出料绞龙4,出料筒3为由左至右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筒,且出料筒3的右端的直径与输送筒1的直径相等,出料筒3的右端和输送筒1的左端均设置有法兰盘,出料筒3的右端与输送筒1的左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出料筒3与输送筒1保持同步转动。出料绞龙4同轴设置在出料筒3内并与出料筒3保持同步转动,出料绞龙4同轴套设在分离筒7外,且出料绞龙4的内侧与分离筒7外壁相贴合,通过出料绞龙4以及出料筒3能够对物料进行挤压,进一步保证了固液分离效果。

出料筒3的左端一体设置有出料筒安装筒301,出料筒安装筒301为水平设置的圆筒,出料筒安装筒301的直径与出料筒3左端的直径相等,且出料筒安装筒301的右端与出料筒3的左端一体连接。出料筒安装筒301的内壁与分离筒7的外壁间隔设置,分离后的固料由分离筒7和出料筒安装筒301之间送出。

输送筒1的右端设置有端盖8,端盖8为直径与输送筒1直径相等的圆盘,输送筒1的右端设置有法兰盘,端盖8通过螺栓与输送筒1右端相连并将输送筒1右端封闭。端盖8的中部设置有水平的端盖安装筒801,端盖安装筒801的内径稍大于分离筒7的外径,端盖安装筒801套设在分离筒7外并与分离筒7外壁密封设置,分离筒7的右端端头伸出端盖安装筒801。

输送筒1通过出料筒安装筒301和端盖安装筒801转动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模块为电机,电机通过皮带与输送筒1相连并带动输送筒1转动,电机还可以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输送筒1转动,动力模块还可以为内燃机。

分离筒7的左端一体设置有支撑环706,支撑环706的内径与分离筒7的外径相等,支撑环706与分离筒7同轴设置,出料筒3左侧的分离筒7外还套设有挡料环5,挡料环5的内径稍大于分离筒7的外径,挡料环5的外径等于或大于出料筒安装筒301的外径,挡料环5滑动套设在分离筒7外并与分离筒7之间密封设置。支撑环706和挡料环5之间的分离筒7外套设有压紧弹簧6,压紧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压紧弹簧6的左端支撑在支撑环706上,压紧弹簧6的右端推动挡料环5将出料筒安装筒301的左端封闭,从而与出料绞龙4配合,对物料进行挤压,保证固液分离的效果。

分离筒7内设置有隔板703,隔板703与分离筒7内壁一体设置,从而将分离筒7分隔为左侧的负压筒702和右侧的进料筒705,进料筒705的左端外壁设置有将进料筒705内腔和输送筒1内腔连通的进料孔704,进料孔704环绕进料筒705外壁间隔设置有多个,形成进料模块,固液混合料通过输送泵由进料筒705输送至输送筒1内。

负压筒702的筒壁上设有将负压筒702内腔与输送筒1内腔连通的进液孔701,进液孔701间隔设置有多个,负压筒702外套设有圆筒状的滤网10,从而能够对固液混合料进行分离,而且安装方便。滤网10的滤孔大小根据物料的粒度进行选择,滤网10还可以采用陶瓷膜。负压筒702的左端可以连接真空泵,从而能够对抽取输送筒1和分离筒7之间物料内的液体,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向负压筒702内通入压缩空气进行反冲洗,避免物料将滤网10堵塞,清理方便。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端盖8的端盖安装筒801与分离筒7同轴设置并与分离筒7固定连接,端盖8的外径稍小于输送筒1的内径,端盖8与输送筒1同轴设置,且端盖8转动安装在输送筒1右端并与输送筒1内壁密封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